愛的教育讀後感匯總
2023-09-21 17:20:35 1
《愛的教育》告訴我,一個人從小不僅要學好各種文化知識,還要學習比這更重要的東西-對祖國,對家鄉,對同胞,對弱者,對父母,對師長,對同學,對周圍所有人都要給予愛和尊重。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讓我動情,每一段字裡行間都洋溢著兒童們的純真與情趣。
愛的教育讀後感200字
讀完了《愛的教育》我深深被感動,裡面日記都體現出對老師、父母、同學的愛。
《愛的教育》裡的故事都體現了愛。最讓我感動的故事是--《醫院的天使》,講了一個少年去醫院看望爸爸的故事,這位少年把別人看成自己的爸爸,用心盡力照顧他,後來知道這個老人不是他爸爸,他沒有離開,還是盡心盡力服侍,直到死去……這表現了愛。多麼令人感動啊!
啊!世界上的愛真多啊!愛,是常常被我們忽略,可我知道我們一生下來就感受到父母的愛,漸漸長大,上學了,又有老師同學的愛,愛是可以使人重逢,愛可以激發我們的力量。愛使我們快樂健康成長,愛給予了我們內心的溫暖。
讓我們都獻出一份愛,世界會變得更好。
愛的教育讀後感400字
《愛的教育》是一本傳播愛的小說,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了愛,細細品讀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愛是無處不在的。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愛,只要我們用心體會。
愛是謙讓。在馬路上,一輛輛汽車總是爭先恐後地搶道,結果,交通越來越堵塞。這時,只要人人謙讓一小步,交通方便一大步。
愛是幫助。在青海玉樹的災區,卻有全國各地的人民在抗震救災,這就強烈體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在別人急需幫助時伸出的援助之手,對別人來說,也許是最溫暖,最感動的。
愛是關心。在家人忙碌的身影背後,藏著的都是為我們默默付出的愛。在上學的路上,在廚房的鍋上,在陽臺的洗衣機上……都載滿了家人對我們付出的無私的愛。
愛是愛護。在擁擠的公交車上,站著一位老婆婆,車的顛簸差點讓她摔倒在地。一個年輕人站了起來,扶這位老婆婆坐在他的座位上,而他自己拉著扶手,站在座位旁。這不正是愛護老人的舉動嗎?書中的卡隆能愛護弱小的耐利,並且還成了他的保鏢了呢!
愛是真誠的,愛是溫暖的,愛是甜蜜的……愛就像空氣漂浮在你身邊,只要你有一顆善良的心,愛就棲息在你身上。
愛的教育讀後感1000字
讀著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我的感想已盈滿頭腦並充斥著我的指端。
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於助人、尊師愛生、體貼父母、懂得感恩……這些美好的品質在我們的國家本是不缺少的,只因為……
現實中,我們的教育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何如書中一個個令人感動、令人難忘的故事所具有的教育力和震撼力!拿起它,教育我們的孩子吧!我曾試著把書中的故事一個個地講述、分解給我的學生們聽,然而我更多地從他們迷離的眼神和不屑一顧的反應中,看到了教育的缺失。
當代教育家劉彭芝在她的《人生為一大事來》中寫道:「何為人才?我認為重點有兩條,一是高尚品德,二是聰明才智。而高尚品德與聰明才智相比,高尚品德更重要。高尚品德是靈魂,是精神,有了高尚品德,聰明才智才可以服務於祖國,造福於人民。所以,高尚品德是『道』,聰明才智是『器』,道在器之上。」
《愛的教育》對上述觀念進行了很好的詮釋。在「意外事件」這則日記裡,三年級的羅貝蒂為救一個即將被車輪撞傷的一年級小男孩,「大膽地快跑過去,抓起男孩,把他放到安全的地方」,而自己的腳卻被車輪碾碎,落下了終身殘疾。一個三年級的少年就具有這樣捨己救人的品質,這源於他心中的愛。在「卡拉布裡亞男孩」這則日記裡,老師這樣教育學生:「要愛護你們這位遠道而來的兄弟……他出生在一片光榮的土地上,那片土地賦予了義大利許多傑出的人物……如果你們當中任何人因為這位同學不是出生在我們省而冒犯了他,那麼,冒犯的人在走過三色旗時,將再也不配從地上抬起他的眼睛。」老師緊緊抓住這件平常的小事,用自己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向學生進行了一次富有激情的團隊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在閣樓裡」這則日記裡,當恩利科扛著亞麻布和他姐姐、母親來到他們通過報紙看到的那個貧窮的人家實施救助時,「我突然認出了科羅西(他的同學)的紅頭髮和劣質茄克……」當恩利科輕聲把這個情況告訴他的母親時,母親提醒他說:「看到你送救濟品給他母親,他也許會感到羞愧的。別跟他說話。」而就在科羅西轉身看到恩利科時,母親推了恩利科一把,「於是我衝他跑過去,擁抱了他。」多麼細緻的刻畫!是什麼讓恩利科母子做出了這些反應?是愛心,是因為他們一家人都具有同情弱小的情懷。
再看父親的教育。在「學校」這則日記裡,父親寫到,「假如你沒有去上學,你的日子該是多麼的可憐和可悲啊!……假如這場運動停止了,人類就將退回到野蠻的狀態下。這場運動是進步,是希望,是世界的光榮……鼓起勇氣來吧,孩子大軍裡的小兵!你的書本就是你的武器,你的班級就是你的連隊,戰場是整個地球,勝利就是人類的文明」。這種勸慰孩子好好學習的方式中飽含的是父親真摯的愛,較之我們的棍棒辱罵教育,顯得多麼有力!
再看母親的日記「逝者的節日」。「你知道嗎,恩利科,你們所有的男孩子在這一天都應當向逝者獻上哀思,向那些為你們而死的人們--為了少年兒童而死的人們」、「帶著感恩的心情想想那些逝者,你就會對所有那些愛你的、為了你而辛苦工作的人們更加友善、更加深情」。母親能說出這樣的話,也源自她心中充滿著愛。試想,在愛的氛圍中,孩子能不學會感恩,能不受到感動嗎?
再看老師讓孩子們抄寫和學習的一個個每月故事,在「倫巴第的小哨兵」裡,一個孩子為了國家,在刺探敵情中犧牲了生命;在「撒丁島的擊鼓少年」裡,一個孩子為了拯救軍隊,失去了一條腿;在「爹爹的護士」裡,一個孩子面對非親的病人,無私地奉獻自己……等等等等,這種「愛的教育」就在這一個個的故事之中實現了。
隨著紙頁在我手中一張一張地翻過,我的心靈受到了激蕩。我們在
我感觸最深的那篇要數《卡羅內的母親》。那篇作文體現了卡羅內的母親是多麼多麼的疼愛卡羅內,可是,就在這時,卡羅內的母親因病而死,卡羅內悲痛欲絕。在他來學校的前一天,老師告訴同學明天卡羅內來學校,你們不可以跟他開玩笑,不可以在他面前開懷大笑!第二天,卡羅內來學校,不僅受到了老師的安慰,還得到了同學的幫助。卡羅內就這樣漸漸好了起來。這個故事正體現了老師和同學同情弱小的心情!
愛的教育讀後感300字
今天,我讀了《愛的教育》中《學習》這篇文章,雖然文章只是寫了一封爸爸留給孩子的信,但信中蘊含著許多知識,包含著深奧的道理。
這本書是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這本書是通過一個小學生的日記的形式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他們的生活狀況已以及他們對各種事物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情感與不同的處置方法,它是通過對生活的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到人類多麼需要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相互理解!
讀完《愛的教育》後我懂得了我的好朋友為什麼很少的原因了,要做一對好朋友不應該分貧窮貴賤,更不能因為自己朋友的學習差了而認為他不是你的朋友,而作為真正的好朋友應該在朋友困難是幫助自己的好朋友,這樣才算是好朋友.正如我們班的張晟他助人為樂,經常幫助同學,因此他有那麼多的好朋友,我真感到羨慕.我要向他學習.
這本書還教育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毫不後悔用我寒假裡的五天時間來讀完這本書,因為這本書令我收益匪淺,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愛的教育讀後感800字
今年寒假,我懷著崇敬的心情,一口氣讀完了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深深地被小說中的一個個平凡人物而又不平凡的思想品質而感動。這本小說沒有任何的豪情壯語,也沒有任何虛偽的說教,卻通過對生活的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受到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年愛國者》這個故事。故事內容是這樣的,一個貧窮的義大利青年,從小就被賣到戲班子,受盡了虐待。一次,戲班子到西班牙,他趁機逃了出來。在義大利領事的幫助下,他登上了開往義大利的船隻,與一群來自世界各國的達官貴人同坐在二等艙中。船上的乘客們了解了他的遭遇後十分同情他,紛紛給了他一點錢。正在他慶幸有了這些錢就可以吃一頓飽飯時,他聽到了那些給他錢的乘客在侮辱他的祖國義大利,於是那個小男孩就毅然地把這些錢憤怒的扔了出來,並高吼到:「我不要說我們國家壞話的人的東西!」讀到這裡,我不禁為這個小男孩寧可挨餓,也要維護自己祖國尊嚴的行為而拍手叫好。
我由此想到不少這樣的愛國者。南宋名將嶽飛,他少年時就立志「精忠報國」,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他忍辱負重,含冤而死;邊防叔叔,為了領土的完整,不怕流血,犧牲,趕走了入侵我國邊境的侵略者;多少體育運動健兒,為了讓五星紅旗能高高飄揚在賽場的上空,忍者傷痛,奮力拼搏……他們的愛國熱情激勵著無數國人奮發向上。
我們從小就應該以他們為榜樣,樹立愛祖國的思想。愛祖國,平時應體現在愛人民,愛集體,關心同學,愛護公物。愛祖國就一定要為祖國而奮鬥,是自己具有為祖國建設服務的本領,將來也像他們一樣,要為祖國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