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血常規怎麼看(寶寶的血常規報告要這麼看)
2023-09-10 00:34:06 1
戳↑關注,你想知道的育兒乾貨這都有!
作為家長想必大家應該都經歷過這件事,那就是帶孩子去醫院看病,醫生說:「先查個血吧!」。
好不容易扛過了孩子驚聲尖叫、嚎啕大哭、瘋狂掙扎的「拒絕抽血三連」。等結果出來了,看著滿滿一頁紙,密密麻麻的參數指標,除了能認識這些漢字以外,再看不出其他門道了。
因此,小編專門去請教了專業人士,噹噹當!就是我們育學園診所檢驗科的穆煜主任,幫大家解答關於血常規的知識。
主要包括以下3大方面。
血常規檢測是在檢查什麼?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參數代表什麼?每項參數變化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穆煜崔玉濤育學園兒科診所 檢驗科主任畢業於天津醫科大學醫學檢驗系,於2002年獲得了醫學學士學位;在各類學術期刊及會議上發表過論文,目前為副主任技師職稱;有多年的臨床檢驗工作經驗,在北京和睦家醫院工作近15年;曾參加過美國臨床病理家協會(CAP)及國際醫療衛生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JCAHO)實驗室認證工作的籌備和現場檢查工作。是北京市朝陽區醫院管理局質量控制小組成員。不僅對血液、生化、免疫、體液分析等常規試驗檢測非常熟悉,還對實驗室全面質量管理、血庫及PCR分子檢測等都有較為豐富的經驗。01血常規檢測是在檢查什麼?在說血常規之前,我們先得了解一下我們的血液。
隨著心臟的不斷收縮、舒張,血液會從心臟流向全身各組織中的毛細血管,再從各處的靜脈流回心臟。
在這個過程中,血液從肺部獲得氧氣、從消化器官獲得營養物質,並將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代謝產物運送到肺、腎、皮膚等處,排出體外。
血液儲存著人體的健康信息。
當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血液成分就很可能發生變化。因此,對血液進行檢測,能夠間接地幫助我們判斷一個人的身體狀態。
02各參數代表什麼意思?
簡單點來說,咱們的血液是由血細胞和液體成分組成的。
血細胞一共分成三大類,即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
血常規檢測,就是對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這三大類血細胞的數量和形態進行檢測。
白細胞
白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的「軍隊」。
當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侵入人體時,白細胞就要從身體各處聚集過來「上陣殺敵」。這就是為什麼寶寶發燒或有其他感染時白細胞會升高的原因。
白細胞這個「軍隊」又分為兩個小分隊,即粒細胞和淋巴細胞,它們有各自的分工。
中性粒細胞主要針對細菌。
正常情況下,血液裡只會有很少的中性粒細胞,但是當我們發生全身性感染或者嚴重的局部細菌感染時,免疫系統就會緊急調來更多的中性粒細胞。這時進行血常規檢測,我們就會發現,血液中的中性粒細胞比例也升高了。
淋巴細胞主要針對病毒。
所以當淋巴細胞的比例和形態發生的變化,是輔助診斷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標之一。
圖片來源於網絡
紅細胞
紅細胞是人體內的「運輸隊長」。
它負責把氧氣運送到全身各處,再把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運走。如果紅細胞的數目和形態出現異常,就可能影響血液運送氧氣的能力,甚至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紅細胞中含有一種重要的蛋白叫血紅蛋白,大家的血常規報告單通常也有這項參數。
血紅蛋白中含有鐵元素,如果身體長期鐵攝入不足或營養不良,血紅蛋白的合成就會出現原料短缺,進而影響紅細胞的生成和功能,出現貧血。
我們通過檢查血常規,可以看出血紅蛋白濃度下降及相關的紅細胞參數異常。
另外,鐵元素讓血液呈現紅色,所以如果寶寶貧血的話,可能看起來面色比較蒼白,嘴唇顏色比較淡,家長可以注意觀察這一點。
圖片來源於網絡
血小板
血小板是血管內的「維修工」。
身體有磕碰、外傷導致血管破損時,血小板就會迅速在破損部位黏附、聚集幫助血管填補缺口。
如果血小板數目過低,人體止血能力就會下降。一旦血管出現破損,就可能出血不止、止血困難。
圖片來源於網絡
03參數變化的原因有哪些?
大家已經對不同種類的血細胞有了一些了解。下面我就用一份血常規報告單作為例子,告訴大家怎樣看血常規結果中的各種參數,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白細胞
與白細胞相關的參數白細胞總數(WBC)、中性粒細胞%(NEUT%)、淋巴細胞%(LYMPH%),這幾項參數一般需要綜合分析,用於區分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
tips:大部分血常規報告單上的參考範圍都是成年人的標準,而學齡前小朋友的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比例與成年人是不同的,所以小朋友的血常規結果,一定要通過專業的兒科醫生進行解釋。紅細胞
與紅細胞相關的參數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gb)、紅細胞壓積(HCT)。其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變化通常是同步的。
血小板
與血小板相關的參數血小板(PLT)一般較為穩定,升高常見於某些疾病的恢復期;降低多見於某些疾病或藥物引起的血小板破壞過多或過度消耗。
平均血小板體積(MPV)用於評估血小板的平均體積大小。如果血小板體積過大,會導致止血功能下降,即使有正常的數目,也可能出現止血困難的情況。
小編說
總之,人體的各種變化、健康和疾病相關的信息都會反映在血液中。通過血常規的檢測,再結合病史和臨床表現,醫生就可以幫助每個人評估身體狀態。但是大家也要知道,對於血常規的結果要靈活看待,畢竟,這個結果僅供醫生參考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