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隴西為什麼評分急速下降(風起隴西結局仍高達7.8分)
2023-09-10 05:20:10
五月還未過半,《風起隴西》就已經悄然落下了帷幕。可以說,《風起隴西》是今年目前為止口碑最高的古裝劇之一,直到結局,豆瓣仍高達7.8分。
馬伯庸不愧是腦洞大開的文字鬼才,從《長安十二時辰》到《風起隴西》,觀眾真正見識到了他的文學底蘊。再加上,有擅長懸疑劇、群像戲的路陽導演,又有實力派演員陳坤、白宇、聶遠等人的加盟,《風起隴西》從一開播,口碑就穩了。唯一遺憾的是,這部劇陰鬱的背景,燒腦的劇情,讓不少觀眾退避三舍,導致收視率不高。
《風起隴西》這部厚重又燒腦的三國間諜大劇在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熱議之後,留下了一個讓人悵然若失的大結局,故事中的所有人走向了各自既定命運,或悲壯或釋然,在劇中攪亂局勢的「間諜」們也都一一退場,給觀眾留下了太多的意難平。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一起聊一聊,《風起隴西》的結局究竟有哪些讓觀眾意難平地點:
陳恭被斬首,與翟悅「重逢」在《風起隴西》的大結局裡,最讓觀眾難以接受的,一定是陳恭完成任務,在徹底破壞魏國針對蜀國的「青萍計劃」後坦然赴死,並且還為自己的妻子翟悅報了仇。
在接近大結局的時候,觀眾為陳恭的人物走向想了一萬種可能,但是大家都不忍心去猜測他可能會死,畢竟作為這部劇的男主角,他在國與國之間反覆周旋,潛伏在魏國拼盡全力完成上司指派的任務,可以說他絕對是這部劇中的「最強間諜」,哪怕他最後沒有殺死荀詡,但陳恭也稱得上是蜀國的功臣。
那麼蜀國明明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可以保下陳恭,讓他以「假死」的方式脫身,為什麼偏偏讓他落得一個斬首示眾的下場?
但陳恭的死也不是沒有預料,其實從妻子翟悅為了查找燭龍的迷信而被殺害的時候,陳恭心裡就存了死志,「光復漢室」是他的任務,但是眼睜睜看著妻子死在自己懷裡之後,他的執念就多了給妻子復仇,所以當他真的成為了「燭龍」之後,再也沒有了活下去的動力,身死又何嘗不是和妻子團聚。
只是看著陳恭的結局實在是讓人意難平。
不得不說陳坤的演技太強了,他既演出了陳恭這個雙面間諜的複雜性,又演出了對妻子的愛與不舍。
比如,親眼看到妻子死在自己的眼前,內心波瀾壯闊,表面還要洋裝平靜。對於這情感戲,少一分就變成冷血,多一分就容易暴露身份。陳坤的表演恰到好處。
結局裡,陳坤與白宇的對手戲。陳恭即將被處死,他那種坦然,那種無畏,被他演繹得淋漓盡致。
如果要問在《風起隴西》這部劇裡,讓觀眾最討厭的人是誰,那一定是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人,打著「光復漢室」旗號實則利用敵人搞內鬥的楊儀。
「司聞曹」的建立最初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培養間諜獲取敵國的情報,但是楊儀卻因一己私利動用司聞曹的資源,並以此來對付朝堂上的政敵李嚴,在他把控司聞曹的十年間,不僅消耗了諸葛亮親自培養出來的馮膺,更是浪費了無數人的心血。
他總是口口聲聲地說這一切都是為了光復漢室,實際上早就喪失了初心,沉迷於政權爭鬥中無法自拔,哪怕最後謎底揭開,諸葛亮已經看清了眼前人的狼子野心和種種算計,但是仍然無法出手懲罰他。
蜀漢人才凋敝,不得不對楊儀和馮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準許他們官復原職,繼續為了「光復漢室」而努力,實在是殘酷又可悲。
荀詡看清真相,改姓埋名再出發在《風起隴西》的大結局裡,最後一個讓觀眾意難平地點,大概就是荀詡終究是看清了真相,不僅意識到自己從頭到尾都是上位者手中的棋子,更是明白了自己堅持查案等於親手送陳恭去死,這樣的認知對荀詡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
作為《風起隴西》裡唯一一個心思澄淨旁騖雜念,雖未參與楊儀計劃,卻能從細節推導出真相的人,荀詡的直覺準得可怕,他認可好兄弟陳恭品行,所以願意把妹妹嫁給他,但是卻沒想到自己不僅救不了妹妹翟悅,更是無法挽救好兄弟性命。
就連自己的這條命,也是陳恭拼盡全力才保住的。
為了查清「燭龍」的真相,荀詡失去了親人好友,失去了健康的身體,但是到頭來卻發現這只不過是上層勢力的爭鬥,而正是因為自己的執著才導致陳恭一步步心甘情願地走入必死局,這怎麼能讓他不心灰意冷?
雖然在故事的結局裡,他改名換姓之後被諸葛亮親自安排新的任務,潛入東吳建立起全新的情報網,看似是遠離了朝堂爭鬥,實際上楊儀和馮膺又怎麼會願意讓一個洞察一切的人安然無恙地離開。
所以哪怕荀詡能夠活著,但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就連楊儀的扮演者俞灝明也點出了這一點,實在是讓觀眾心情複雜。
白宇的演技也非常驚豔。在送走陳坤的前一晚上,他聲泣淚下,有後悔有不甘更有無奈,情緒之複雜,卻被他演活了。
其實這部劇最後一個意難平,還要數諸葛亮的「不作為」。
比起《三國演義》中那個觀眾熟知的諸葛亮,劇中的諸葛孔明不僅少了那份運籌帷幄,更是時時刻刻向觀眾展現什麼叫「格局」,看似是一個掌控全局的政治家,實際上被楊儀和馮膺從頭矇騙到尾。
在原著中,諸葛亮是幕後推手,所有的變故,都在他的計劃之內。
因此無數觀眾猜測諸葛亮在故事前期之所以會反覆失手,實際上都是他為了拔出內鬼設下的計謀,但直到故事結局才告訴大家,諸葛亮一心撲在朝堂策劃北伐,對於手下的所作所為根本不知情。
所以哪怕在故事的最後,諸葛亮給了荀詡新的任務和機會,也難以遮掩觀眾對於角色的失望。
總的來說,這部《風起隴西》的結局並未脫離真實歷史,但正是因為歷史無法改變,才會讓觀眾格外的意難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