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地下輸水灌溉管及地下灌溉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9-09 19:21:00 3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地下輸水灌溉管及地下灌溉系統。
背景技術:
水資源短缺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最為嚴重的資源問題。近年來,高效節水、節能、低成本成為灌溉技術的發展方向,我國各地區已經大範圍開始採用地面滴罐技術進行植物灌溉;但是地面灌溉受自然條件影響大,灌溉均勻度比較低,且地表蒸發大,使水分的有效利用率低,能耗大等;為了解決地表蒸發大的問題,很多技術人員開始著手考慮進行地下滴灌,但是地下滴罐若滴灌管的滴罐孔處水流流速低,土壤顆粒會堵塞滴罐孔,所以需要給灌溉系統加壓,使灌溉系統均處於有壓狀態,增大滴罐孔處水流的流速;此種灌溉系統當停止灌溉或滴灌管內壓力降低時,土壤顆粒仍會進入滴罐孔,引發滴灌管堵塞。
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種新的地下輸水灌溉管及地下灌溉系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的地下輸水灌溉管及地下灌溉系統,通過包覆有所述砂帶的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當停止灌溉或滴灌管內壓力降低時,土壤顆粒仍會進入滴罐孔,引發滴灌管堵塞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地下輸水灌溉管,包括管體,所述管體包括設置在管壁上的多個出水孔,各所述出水孔外均包覆有砂帶。
進一步地,各所述出水孔沿所述管體的軸線方向間隔設置,各所述出水孔的軸線與所述管體軸線間的夾角為10-90°。
進一步地,各所述出水孔的軸線處於同一平面。
進一步地,各所述出水孔等距離間隔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砂帶包括紗網和包覆在所述紗網內的沙粒。
進一步地,所述出水孔的孔徑為1.5-2.0mm。
進一步地,所述沙粒的直徑為0.125-2.0mm;所述篩網為120目篩網。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地下灌溉系統,包括一個水罐和一個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與所述水罐的出水口連通,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的尾端設置有截止閥。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地下灌溉系統,包括一個水罐和至少兩個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所述水罐上設置有多個出水口;各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分別與所述出水口連通,各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的尾端均設置有截止閥。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地下灌溉系統,包括一個水罐、配水管和至少兩個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所述配水管與所述水罐的出水口連通,各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分別與所述配水管連通,各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的尾端均設置有截止閥。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進步:
1、本實用新型採用包括管體,所述管體包括設置在管壁上的多個出水孔,各所述出水孔外均包覆有砂帶的設計;所述砂帶具有穩流和過濾的作用,即使灌溉突然停止時管體內產生負壓,所述砂帶也可以阻隔土壤顆粒防止管體堵塞;基於所述砂帶的設計使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地下輸水灌溉管可埋於地下,灌溉水分直接到達作物根區,灌溉過程中地表層仍保持乾燥,避免了地表的蒸發損失,節約水資源。
2、本實用新型採用各所述出水孔等距離間隔設置的設計;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地下輸水灌溉管進行灌溉時,地下各處可以均勻灌溉,避免了有些地方出水過多,而有些地方沒有受到灌溉,而影響作物生長。
3、本實用新型採用各所述出水孔的軸線處於同一平面的設計,方便灌溉時有針對性的對某個方向進行灌溉,當只需要灌溉某個方向時,可以使各所述出水孔直接相對於植物的根部進行灌溉,節省水資源。
4、本實用新型採用所述出水孔的孔徑為1.5-2.0mm的設計,所述出水孔的直徑比滴灌灌水器的流道或孔口的直徑(0.7~1.2mm)大,水頭損失小,出水更快,節省時間。
5、本實用新型採用所述沙粒的直徑為0.125-2.0mm,所述篩網為120目篩網的設計;可以有效阻隔地層中的土壤與所述出水孔,防止地層中的土壤堵塞所述出水孔。
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地下灌溉系統採用包括一個水罐和一個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的尾端設置有所述截止閥的設計;當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被堵塞時,可打開所述截止閥對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進行衝洗,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堵塞後難易清理的難題。
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地下灌溉系統包括水罐和多個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的設計;各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並聯設置,可同時對較大範圍進行灌溉,增加了灌溉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的結構示意圖(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中所述地下灌溉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二中所述地下灌溉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三中所述地下灌溉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實施例一:
參見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地下輸水灌溉管,包括管體2,所述管體包括設置在管壁上的多個出水孔1,各所述出水孔外均包覆有砂帶5。本實用新型採用包括管體,所述管體包括設置在管壁上的多個出水孔,各所述出水孔外均包覆有所述砂帶的設計;所述砂帶具有穩流和過濾的作用,即使灌溉突然停止時管體內產生負壓,所述砂帶也可以阻隔土壤顆粒防止管體堵塞;基於所述砂帶的設計使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地下輸水灌溉管可埋於地下,灌溉水分直接到達作物根區,灌溉過程中地表層仍保持乾燥,避免了地表的蒸發損失,節約水資源。本實施例中各所述砂帶分別與各所述出水孔一一對應包覆,當然也可在兩個或多個所述出水孔外包覆一個所述砂帶,所述砂帶均能達到穩流和過濾的作用,此處不再過多贅述。
參見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各所述出水孔沿所述管體的軸線方向等距離間隔設置,各所述出水孔的軸線與所述管體軸線間的夾角為10-90°。本實用新型採用所述出水孔等距離間隔設置的設計,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地下輸水灌溉管進行灌溉時,地下各處可以均勻灌溉,避免了有些地方出水過多,而有些地方沒有受到灌溉,而影響作物生長。
參見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砂帶包括紗網4和包覆在所述紗網內的沙粒3。
參見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各所述出水孔的軸線處於同一平面。本實用新型採用各所述出水孔的軸線處於同一平面的設計,方便灌溉時有針對性的對某個方向進行灌溉,當只需要灌溉某個方向時,可以使各所述出水孔直接相對於植物的根部進行灌溉,節省水資源。
參見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出水孔的孔徑為1.5-2.0mm;所述沙粒的直徑為0.125-2.0mm;所述篩網為120目篩網。本實用新型採用所述出水孔的孔徑為1.5-2.0mm的設計,所述出水孔的直徑比滴灌灌水器的流道或孔口的直徑(0.7~1.2mm)大,水頭損失小,出水更快,節省時間。本實用新型採用所述沙粒的直徑為0.125-2.0mm,所述篩網為120目篩網的設計;可以有效阻隔地層中的土壤與所述出水孔,防止地層中的土壤堵塞所述出水孔。
參見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地下灌溉系統,包括一個水罐6和一個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2;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與所述水罐的出水口601連通,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的尾端設置有截止閥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地下灌溉系統採用包括一個水罐和一個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的尾端設置有所述截止閥的設計;當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被堵塞時,可打開所述截止閥對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進行衝洗,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堵塞後難易清理的難題。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中的地下灌溉系統是在實施例一基礎上的改進,實施例一中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重複描述,實施例一公開的內容也屬於本實施例公開的內容。
參見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地下灌溉系統,包括一個水罐8和兩個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802,所述水罐上設置有多個出水口801;各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分別與所述出水口連通,各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的尾端均設置有截止閥803。
本實施例選擇具有兩個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的設計,當然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三個、四個或多個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的數量根據需要灌溉的植物的範圍確定,此處不再過多贅述。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地下灌溉系統包括水罐和多個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的設計;各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並聯設置,可同時對較大範圍進行灌溉,增加了灌溉效率。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中的地下灌溉系統是在實施例一基礎上的改進,實施例一中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重複描述,實施例一公開的內容也屬於本實施例公開的內容。
參見圖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地下灌溉系統,包括一個水罐9、配水管901和三個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902;所述配水管與所述水罐的出水口連通903,各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分別與所述配水管連通,各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的尾端均設置有截止閥904。
本實施例選擇具有三個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的設計,當然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兩個、四個或多個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的數量根據需要灌溉的植物的範圍確定,此處不再過多贅述。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地下灌溉系統包括水罐和多個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的設計;各所述地下輸水灌溉管並聯設置,可同時對較大範圍進行灌溉,增加了灌溉效率。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