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姜文電影吸引人之處(姜文四九城電影圈資深老炮兒)

2023-09-09 22:04:52

影人—No.1

姜文 | 四九城電影圈資深老炮兒

作者:林巧兒(不白)

1

姜文這個人,不好寫。

這是不白第一直觀感受。

沒辦法,此人魅力奇特,你沒法用一種概念或者定義把他給總結了。你可以說陳凱歌的電影詩性唯美,國師的電影色彩強烈、時代格局大,王家衛的電影文藝氣息濃重……林林總總,總會有那麼一類詞將一個人代表了,可這事放在姜文這兒,就是辦不成。

你說他電影大大咧咧橫衝直撞吧,他還有《太陽照常升起》、《一步之遙》這樣的非線性結構敘事的技術流。

你說他是票房毒藥吧,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讓子彈飛》卻是既賣座又叫好,《陽光燦爛的日子》甚至一度保持著內地片票房記錄(94年的5000萬)。

你說《鬼子來了》太寫實諷刺,我就來一部《太陽照常升起》;你說《太陽照常升起》太過於晦澀不堪,票房太差,我就來一部《讓子彈飛》;你說怎麼屈服於觀眾拍商業片了,我就來一部《一步之遙》……

所以沒法說姜文電影的特色,只能大而化之地用獨樹一幟來含糊一下。總之,在他身上,我們永遠能看到一股精氣神,一股子想要不一樣,永遠地特立獨行,永遠地不從眾的派頭。那大概就像《鬼子來了》裡馬大三臨死前那顆撅著的頭,擰巴,抗爭。永遠憋著一口氣,想要證明給人看,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煙火。

或許這一切是從那條禁令開始的。追溯那條禁令,姜文的電影人生被結結實實地隔了一道分水嶺。

姜文出生於唐山父親是參加抗美援朝的軍人,母親是音樂教師,軍人家庭的出身,所以從小姜文就隨父親輾轉貴州、湖南等地。那是七十年代,身處貴州偏遠山區的人是很荒涼的,加之特殊的年代,使得文化輸入的成本更大了,那個時候,姜文只有在軍分區大院看一些社會主義電影,當時盛行著一句話,很形象地概括了那年月國人貧瘠的文化生活。朝鮮電影哭哭鬧鬧,越南電影飛機大炮,羅馬尼亞電影摟摟抱抱,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中國電影新聞簡報。

直到十歲,也就是1973年後,姜文隨父母回到北京,住在內務部街5號的總政大院,姜文的髮小英達家,是內務部街1號大院,毗鄰的還有住在史家胡同51號的作家洪晃……皆為高幹子弟。

姜文打小就很會討長輩們歡心,英達的父親英若誠是其中之一。姜文成績太差考不上普通的大學,英若誠就一手調教培訓他,助其上了中戲。此外還有洪晃的母親,姜文討章含之歡心用的是叫她女朋友。每每都能逗笑長輩。一家子才遷回北京定居,自然是多少帶著點生分,開心果姜文跑上跑下,跑前跑後,既帶動了氣氛,也拉近了鄰裡關係。如此,京城大院的生活環境對姜文產生了持續一生的影響。

1980年,姜文報考中戲時,有考官嫌姜文體型不夠好,聲音也不理想,形體和聲樂老師就問當時負責表演考試的張仁裡,如果您覺得可以,我們就打及格,讓姜文通過。張仁裡認準姜文是個好苗子,於是破格錄取了他。

就此,姜文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主演了《家庭大事》《高加索灰闌記》等幾部話劇作品。1985年,姜文被導演陳家林看中,主演了《末代皇后》中的溥儀一角。當時的姜文斯文有禮,與溥儀文弱的氣質極搭,再加上可圈可點的演技,他被提名金雞獎最佳男主角。

有了這張船票,他登上了第二代大導演謝晉的名片《芙蓉鎮》的「火箭」。在片裡,秦書田與胡玉音一邊掃馬路,一邊華爾茲,一曲終了,倆人郎情妾意,你儂我儂。片場外,姜文也與有夫之婦的劉曉慶打的一片火熱。

一年後,姜文接片《紅高粱》,在這部粗礪與剛性的影片裡,姜文褪去了之前的書生氣,一邊野合,一邊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同時,唱響了《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酒神曲》

九月九釀新酒/好酒出在咱的手/好酒/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氣不咳嗽/喝了咱的酒/滋陰壯陽嘴不臭/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殺口/喝了咱的酒/見了皇帝不磕頭/一四七 三六九/九九歸一跟我走/好酒 好酒 好酒

之後,姜文又與劉曉慶拍了一部演繹女性解放電影的《春桃》、謝飛導演的《本命年》、田壯壯的《大太監李蓮英》

演而優則導,這句話純粹像是姜文的人生寫照。1992年春天,姜文去王朔家裡玩,閒聊中,王朔遞給姜文1991年第六期的《收穫》,上邊登了王朔一則中篇小說——《動物兇猛》。當晚,姜文一口氣看完了這篇長達六萬字的小說,躺下後,他依然激動不已,想來凡心已熾,肯定死活睡不著。

看完小說,姜文決定,一定要把這個小說拍成電影。在那之前,姜文的身份一直是被導演指揮的演員。後來,姜文把《動物兇猛》拍出來了,取名叫《陽光燦爛的日子》,一經上映電影就獲得了滿堂喝彩,拿到了五千萬的國內票房,也拿到了多個世界級的重要獎項,姜文自此走上導演之路。

此後,姜文的每部電影,幾乎都源自他的閱讀習慣。他愛看書,從書裡找到很多好故事。《鬼子來了》改編自尤鳳偉的小說《生存》,《太陽照常升起》改編自葉彌的小說《天鵝絨》,《讓子彈飛》改編自馬識途的《盜官記》,《邪不壓正》改編自張北海的《俠隱》。《一步之遙》雖然不是改編於小說,可它的原型是閻瑞生案,早就有大批量的相聲、戲劇、評劇等藝術藍本了。

在《陽光燦爛的日子》,王朔提供了故事與大部分的人物對白,但影片的整體格調與攝影美學全部是姜文的個人表達(這話正著反著都能說,反正王朔沒掌機,姜文沒執筆寫原創)。之後的電影裡,姜文完全拋棄了小說裡的故事。《鬼子來了》裡僅僅保留了「換糧食」的主幹情節,但是在風格與人物上,劇本完全地被姜文改的面目全非,原作是典型的主流抗日,而《鬼子來了》完全是帶著點黑色幽默的人性與社會大拷問。之後,可以說姜文所有的電影完全就與小說調子不一致了。

說回人物,姜文,京二代,正統「紅孩兒」,四九城電影圈資深老炮兒。擁躉甚眾,其實說穿了,這幫粉絲消遣的對象——姜文電影的表達對象,實際上還是浪漫主義的革命者,並不是勞苦大眾,反而,在姜文的電影中,處處充滿了對於大眾盲目性、從眾性、愚蠢性、短見性的尖刻的批判。(《鬼子來了》裡面馬家村的群眾、《讓子彈飛》裡的「呆頭鵝」與隨意下跪的平頭百姓、《一步之遙》裡的看客)

此外,在大多數的訪談視頻當中,姜文看起來似乎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是成名大師,溫文爾雅的殿堂級導演,是一個荷爾蒙張力十足的male。其實,本質裡,他終究是那個對於平庸群體不屑一顧的精英分子,鬧性的權貴話語體系的守護者,與王朔的吊兒郎當不同,與崔健的吶喊彷徨不同,與馬未都的沉穩內斂不同,與洪晃英達的低調淡泊不同……姜文更多時候更願意扮演一個提點世人的導師、戳穿「真相」的芒刺。

在媒體圈,他的口碑一向不太好,不太配合是公認的。不白是一名記者,問過不少圈子裡的大佬,包括南方周末的朋友,普遍的回答都是:能推掉這個訪談就推掉吧。據傳一位王牌女記者曾在專訪姜文時聊《讓子彈飛》,女記者抱怨「哎, 腦子很累, 它(《讓子彈飛》)老在高潮處」,姜文回答:「你不喜歡高潮嗎?難道你只喜歡前戲?如果你覺得累,也有情可原,畢竟是2個小時的高潮。」

孩子氣>不按常理出牌>插科打諢>氣場強大>控制欲強>真性情>孤獨。在姜文是否大師這個問題上,有人專門做過一項調查,採訪過姜文的記者中,18%的記者認為姜文是大師,其中絕大多數為女記者,72%的記者認為他算準大師。男記者均認為他算準大師,女記者中25%認為姜文是大師,62.5%認為他算準大師。

當然吹捧了一大堆,也說了一些另類的面,總而言之,姜文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還是值得欽佩的。就像王朔所說,姜文永遠不幹行活兒,他一出手,必定是石破天驚,總有異於他人的東西,我們還是期待他有好片兒,我們還能看得到。畢竟像他這麼一位被資本界、評論界、普通觀眾、藝術圈、官方五位一體熱愛的寵兒還是太少了。

2

姜文既演又導,作品不少,甚至有人說他是導演裡面演的最好的,演員裡面導的最好的,不過姜文在某次新片路演時碰到觀眾這樣膜拜的話,打了個哈哈,笑笑就給過去了。不白大致數了一下,姜文總共導了六部,主演了二十多部(包括他導的絕大部分),經典甚多,就不掉書袋一一列舉了,特揀出四部,來說道說道。

《芙蓉鎮》

1986年,姜文剛拍完《末代皇帝》不久。雖然溥儀一角的出色演繹令人眼前一亮,可畢竟年少,偌大的電影圈還沒有他一塊位置,不過他沒灰心,繼續幹他的老本行——演話劇去了。當年在上海話劇中心,一部叫做《高加索灰闌記》的話劇上,飾演法官阿孜達克的姜文一板一眼,拿捏得當的表演深得人心,引起臺下的陣陣掌聲。這一幕也讓臺下的大導演謝晉看在眼裡,記在了心上。

不久,他就接到了《芙蓉鎮》劇組的邀約,而邀約人就是當時已經拍攝了《天雲山傳奇》、《高山下的花環》等名片,且手握金雞獎最佳導演、金雞獎最佳編劇、百花獎等獎項的大紅導演謝晉。謝晉算是他的第二個貴人。

一進入片場,姜文又開始了他較真的脾氣,但一反常態的是,謝晉不僅沒說什麼,還特別鼓勵他去構思,這一來可激發了姜文的才思,他當初在中戲學表演的時候,有一門課專門是大家圍成一圈,專門討論排戲,訓練的他們隨便扔一場景,當下就能整出來個小片段。自此,姜文算是撒了歡,天天琢磨著瞎出主意。不過,瞎出主意是出主意,拍戲他倒是半點沒耽誤,而且,據傳《芙蓉鎮》裡面秦書田與胡玉音二人掃街時促進感情戲的一場「邊跳舞邊掃街」橋段就是姜文提出來的。

《芙蓉鎮》是古華的小說,這篇小說也助古華在40歲就拿到了茅盾文學獎,小說與電影沒有大的出入,不過,不白建議大家去看未刪減版(164分鐘),因為閹割版會讓人發瘋的。

故事本身沒有多少講的,女主人公胡玉音與丈夫在芙蓉鎮上賣米豆腐,勤勞致富,日子過得蒸蒸日上,卻迎來那個特殊年代,丈夫自殺,自己與五類分子秦書田掃地卻摩擦出愛情,導致秦書田被勞教。故事反應的就是殘酷年代對美好人性的摧殘,小說的語言靈動,很值得看,電影也相當值得一看。電影界有個不成文的規律,一般二流小說才能拍出來一流電影,這電影與小說都是上品,實屬難得。

此外,《芙蓉鎮》是姜文出演的第二部電影。那年他25歲,正是陌上誰家少年的最好年月,憑藉此片,他既收穫了金雞獎最佳男演員,也收穫了劉曉慶的芳心。

《陽光燦爛的日子》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一部講少年成長的電影,也是那個特殊年代的故事,十來歲的馬小軍生活在四九城,當時大人都忙著鬧事,無暇理會這幫小屁孩,就任由他們瞎胡鬧。馬小軍喜歡趁別人不在家,撬開別人家的門窺探隱私,意淫別人的生活。偶然中他到一戶人家看到了讓他一見傾心的米蘭的照片,後來,圍繞著馬小軍與米蘭含混、迷離而曖昧的複雜情感,他結束了聞起來像燒荒草一樣的青春期。

《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原著是王朔寫的,內容也是那個特殊年代京城大院內子弟打群架、吹牛逼、吃吃喝喝、泡妞、逃課的荒唐年紀荒唐事,可姜文依舊賦予了這部片子更多個人特色。當然,這也無可厚非,王朔的經歷就是姜文的經歷,也是崔健等的經歷。94年就拍出來這麼牛叉的又帶特殊年代又帶京城二代的電影相當拔萃出群,後來直到2004年,有部叫《血色浪漫》的電視劇前半部分才出現類似情節(京城小混蛋,大院子弟)。

片中有一處值得注意的是,當夏雨扮演的馬小軍用破碎的啤酒瓶扎向耿樂扮演的劉憶苦時,笑聲突然打斷了畫面:「千萬別相信這個,我從來都沒有這樣勇敢過,這樣壯烈過。我不斷發誓要老老實實講故事,可是說真話的願望有多麼強烈,受到的各種幹擾就有多麼大。我悲哀地發現,根本就沒法還原真實。」這個在戲劇裡面屬於布萊希特的間離效果,容易讓人出戲,一般電影輕易不這麼拍,改開以來,思想解放,才敢這麼拍,其實,歐洲人很早就探索過了。姜文說。

《太陽照常升起》

《太陽照常升起》的故事不複雜,但是靜水深流,隱藏在水底下的世界足夠開闊,頗值得玩味。公認的解說版本是這部片子講述了四個故事,分別是房祖名與其瘋媽周韻、黃秋生流氓罪而上吊、姜文(飾演的老唐)下放、孔維(老唐妻子)與周韻沙漠尋夫。這是扯淡。片子的確是這麼剪輯的,可是藝術不能如此生拉硬拽的去做歸納演繹。其實,這片子就是打破常規時間關係(非線性敘事結構)的一個故事而已。

不過硬要劃分的話,頂多也是周韻的愛情故事與姜文的愛情故事,倆對戀人在特殊的年代因為political、個人等緣故,被無限放大的個人心緒與更為複雜的人性壓迫所表達出來的一系列主題(性壓抑、紅色寓意、極權下的人性以及對於那個年代的控訴等)。

「《鬼子來了》基本上還是剁別人的肉,剁歷史的肉,《太陽照常升起》剁的是我們自己的肉。」姜文很直白的說。誠然,太陽裡面隱含的東西更多,將大時代遭受創傷的個人放到了熒幕上。

而在對於這部片子過於隱晦上,他說,每個年齡都會看到每個年齡層看懂的地方,也能看懂他所處環境所經歷遭遇才能看懂的地方。比如,他女兒看懂了,也僅僅是覺得某個地方好玩,有趣。他爹七十多歲了(2003年)看了以後覺得整部電影酒精度數高了,會讓不喝酒的人難受,下次興許可以做一部三十度的,做一瓶啤酒,就會好很多了。他媽是一個教師,看完了好歸納主題中心思想,半宿沒睡,色兒沒錯,人物緣故就是過來過來,槍聲兒聽的過癮。姜文說沒問題了,他媽說,我的確全看懂了,但什麼意思啊?姜文回,那您還是再琢磨琢磨。

不白理解為,姜文更想說的是,《太陽照常升起》沒看懂,沒看懂也不要緊,因為生活沒有起承轉合,而太陽恰恰做到了這一點。太陽是上帝送給他的禮物。

《讓子彈飛》

拍《讓子彈飛》其實就是衝著錢去的,要不然,他的團隊為何會加入馬珂,當然對這一點他絲毫沒有迴避,甚至在不少場合直言張藝謀有張偉平,馮小剛有華誼王氏兄弟等等,此外,2014年,他接受《人物》雜誌專訪時對記者說,「所以拍了《讓子彈飛》,起碼讓人家(楊受成等)把錢賺回去。」由此可見,那句站著把錢掙了再直白不過了。

帶著點西部片味道的《讓子彈飛》通過土匪惡霸互掐,暗諷了不少革命往事,往深刻了說,似乎有不少東西,可囿於片子幾乎全篇都是簡單粗暴流,將革命幻想演繹的過於淺薄,又充滿了n多的馮氏笑料,被不少人嘲諷為廉價的商品。

讓子彈飛觀眾喜歡,尊重電影規律,戲劇性強,好做,我就是學習戲劇出身。

《讓子彈飛》是直線的,好人怎麼著,壞人怎麼著,很直接就解決了。這種正邪對立的西部片,很好拍。

電影是這樣的,可以笑,也可以哭,這兩種都特別簡單。再複雜一點,卓別林式的融合哭與笑。但是,以上都是感官刺激,包括武俠、動作片。漸漸演變,好人有點壞心思,壞人有點好想法,這也不難。作為娛樂沒有什麼壞處。

當代仍舊在堅持某一種敘事形式,苦不苦,樂不樂,嗨不嗨。有沒有什麼拽的臺詞,第二天放到社交媒體吸引別人注意力。這容易做,一年拍六部都行。

人進了電影院,就衝著《讓子彈飛》,姜文就在考慮,是更多照顧他的想法,還是照顧他以後的想法。這是兩種不同的態度,對於觀眾的誠意,不過大多數時候,觀眾可能不領情。

姜文在不下n 2個場合說了上面這些話或者類似的話,說來說去,他的意思就是,太陽照常升起才牛叉,才是藝術,但是觀眾看不懂,票房滑鐵盧,罵聲也一篇,那成,我把它翻譯成白話文,翻譯成戲劇性更強的商業片,你們再看看!不過,到底是他大放厥詞,還是實際如此,不白想,每個人心底裡都有一桿秤。

有記者在拍完《讓子彈飛》後去他工作室採訪時發現,一面牆上貼著一張海報,海報上寫著「我要我要我還要讓子彈飛」,海報的底圖是三個歡呼雀躍的兒童畫人物的背影,所以說,姜文自己說的自己和真實的自己是有一定差異的,一個顯而易見的明證就是如果他堅持自己的藝術表達,那他為什麼還會拍出《邪不壓正》(囧)。

3

問答

問:為什麼拍電影?

答:可能是找尋生活的真相吧!

問:拍電影的起源呢?

答:小時候看那些戰爭片,像是五十年代的《平原遊擊隊》《南徵北戰》。覺得非常真實,種子大概就是那個時候種下來的。後來明白,平原遊擊隊,有點像西部片,一兩個人從山裡下來,打敗日本軍隊。

問:拍電影前的idea與拍完的成品不相符時怎麼辦?

答: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源自《道德經》)。

問:為什麼您的電影與小說相比差距那麼大?

答:其實,我有一個毛病,我看很多東西會有很多的誤讀,我經常會把字兒念反,因為我在一個字一個字看的過程中,就開始想像了,這個想像往往就把整頁紙想成別的了。我忘了小說中怎麼寫的了,比如說,它應該比咱們的開頭更複雜。而且,我也從未想過要忠實原著,這不是我的任務,也沒有必要。

問:什麼樣的小說會激發著導演去拍電影,或者說你買原著的標準?

答:昆汀有句話一言以蔽之,通俗小說最適合拍電影。有可能拍出來很棒的電影。像紅樓夢、博爾赫斯的小說,沒必要拍,這些已經如此奇妙了,電影只能給他往下拽。話說回來,電影是個門檻低的東西,不能拍太牛叉的作品,只能拍二三流的故事。像《亂世佳人》、《教父》,其實都是二流小說給拍成了一流電影。

問:為什麼大多數作品的電影節奏快?

答:因為我23、4歲的時候去西班牙電影節,看到外國電影都是快節奏,反觀國內片都是慢節奏,所以我就決定,未來有一天要讓外國人指著片子說,這節奏怎麼這麼快啊!

問:為什麼拍「鬼子來了」?

答:這部電影不僅是再現日本軍隊當年的暴行,更是出於一種警世的責任。

問:如果在《讓子彈飛》裡面挑選一個角色,你更想成為誰?

答:當然我誰都不想當,我希望比湯師爺誠實點,比黃四郎善良,比張牧之輕鬆點。他們裡面沒有我的偶像,我都不想當他們。如果非要一個的話,張牧之比其他兩人精彩,他不掉在錢裡面,也不掉在女人裡面,甚至都不掉在成功裡面。可能因為這一點,我推崇他一下。

問:有人說,你的《一步之遙》裡傳達出來的就是普遍意義上的北方人看待上海的老三樣——大腿舞、雪茄和赤佬?

答:其實,做了很多基礎性的工作,得了解很多客觀性的認識,認識到吐了,才能更主觀的表達。

問:你覺得一步之遙拍的如何?

答:《一步之遙》是一部完美的電影,是一個完美的藝術加商業加惡搞惡評的完美結合的電影

問:為什麼電影中的人物都姓馬?(馬小軍、馬大三、馬邦德、馬走日)

答:這個無所謂。。

問:拍一部電影太過於漫長,故意的還是憋得慌?

答:沒覺得時間長,拍完後才知道時間走掉了。洞中才一日,世上已千年。拍的時候有點上癮。

問:你的電影好像都很難歸類,這一點,你怎麼看待?

答:按照菜譜拍戲,安全,但我們做的是私房菜,是為了滿足私人胃口的。

問:依你看,近幾年新上映的電影都怎樣?

答:我不看電影,我不愛看新電影,我愛看老電影。有一個作家說過,可以看死人的書,不要看活人的書。電影也是這樣。

問:不同語言的影片去競爭評獎,評委們到底是從什麼角度去把控的呢?

答:每個獨立的國家或者語言系統都是有自己的護城河,河環繞起來的就是巴別塔,語言固然可以成為一種障礙,但是藝術是不同的。比如,電影它是講故事的,而你只要講故事就大同小異了。故事都有情節,細節,故事都會起承轉合,故事都會與現實產生一點點關係,關於作者自己認知的東西。而且,事情越簡單,標準越容易建立。

問:怎麼看待新技術對於傳統藝術的挑戰?

答:人類進化一點沒有那麼快,工具是改變的天翻地覆了,像5G,下載一部電影幾秒鐘,但問題是還得用不變的時間去接受、去理解,所以,歸根究底,沒有多大變化。

問:怎麼看待好萊塢電影?

答:好萊塢的工業製造爆米花,也不是說不好,但是變著法兒的從別人兜裡掏錢也始終不是個事,好就好在除過好萊塢,其他地方的電影業都有點像是農轉非,互助組,個人租坊。獨立製片會出好東西。好萊塢就像製作軟飲料,兌水就可以了,酒就不一樣了,不是誰都喝的慣。

問:解決中年危機最好方式?

答:生個孩子。

問:你的人生有什麼失敗嗎?

答:有啊,跟我媽之間的相處,母子關係吧。

問:說三個你最喜歡的導演。

答:謝晉謝飛,(這時旁邊有人說姜文,姜文說那就這麼的了)。

問:有沒有什麼話送給年輕人的?

答:有夢想就追。事情很簡單,想要去做你就做,你相信你能做,你就做成了。我拍第一部陽光,去美國見到了西科塞斯,我講完故事,西科塞斯說這有意思啊,我說你有聽不懂麼,西科塞斯說,不就小孩成長的故事麼,我說,應該怎麼辦,西科塞斯說,do it。往往問題出在做一半不想做,或者不敢做,或者被誰嚇住了。

4

導演說導演

昆汀塔倫蒂諾:這人好吃,好聊,好喝大了吹牛逼,摟脖子搓後脊梁骨。我看過他的《危險人物》,跟他聊得來。

馬丁斯科塞斯:他的電影不錯。我最早見他是1992年,算認識的很早的朋友了。《一步之遙》的特效團隊,就是馬丁在背後牽線搭橋的。

德尼羅:跟昆汀差不多,算是美國東北人。一個老美,半頓飯,喝了一瓶茅臺,走的時候還順一瓶。

庫斯圖裡卡:他的電影我看不太進去,不是那麼喜歡。

萊昂內:他的電影有賣弄感、手藝感,我不喜歡手藝感,我更在乎心意。而且他的片子節奏忒慢了點,我真想重新給剪一遍。

謝晉:當年像神一樣,完全是為電影生的。我肯定不是,不完全是。謝晉除了電影,對別的沒興趣,不聊,一聊就反感。罵人的話也是不顧忌,隨口就來。

謝飛:相對儒雅,也罵人,說他媽還是很雅。謝飛不追隨時興,很有底氣的堅守,應該這樣拍電影。

部分參考資料:

《鏘鏘三人行:姜文》

《非常道對話姜文》

《焦雄屏對話姜文電影《一步之遙》》

《東方眼對話姜文》

《姜文多倫多電影節大師課》

《姜文香港國際電影節大師課》

葉彌 《姜文:陽光總在風雨後》

葉開 《關於《天鵝絨》的討論》

曉說 《口述歷史 妖怪姜文》

何偉 《甲骨文》

靳錦 《時事英雄 堅硬如水》

姜文 《長天過大雲》

姜文 《騎驢找馬》

姜文 《誕生——一部電影的誕生》

姜曉明 《素麵》

李爾葳 《漢子姜文》

周黎明 《姜文:把觀眾當做戀愛對象》

發條張 《中國電影界的異類—姜文》

梅雪風 《姜文:「拿著皮鞭」抽打群眾的大院子弟》

,
同类文章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6月12日,有網友曬出陳冠希和秦舒培為女兒舉辦百日宴的照片,陳冠希抱著女兒盡顯父愛,身旁站著秦舒培和家人。網友還曝陳冠希女兒名字是Alaia,此前秦舒培曾多次被傳懷孕及在美國生產。去年陳冠希秦舒培曾同逛嬰兒用品店;今年1月有網友偶遇秦舒培,稱其肚子凸起;今年4月有爆料稱秦舒培已誕下女兒。秦舒培是90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工口遊戲,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工口遊戲其實就是日本遊戲產業裡面一些尺度較大的遊戲,我們也都了解日本的遊戲行業是很發達的,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涉及大尺度的色情遊戲,工口遊戲就是這個一個類別的,下面讓我們來盤點幾個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一、性感沙灘那個被碧撥蕩漾清可見底的海水圍繞的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的女團是一直是以性感而聞名,不僅在韓國有一大批的粉絲,就連中國和歐美國家也有一大票的粉絲,小編自然也是韓國女團粉絲大軍中的一員,看過韓國女團MV的人都知道,一向尺度是非常大的,各種誘惑性的東西看得欲罷不能,然而也正是因為尺度太大而遭到禁播,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被禁播的MV。一、Stella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是發生在2010年廣西柳州的一次「豔照門事件」,那時候時下流行各種門事件,而廣西柳州莫菁門事件之所以能引起網絡上極大的討論,就是因為網友認為發帖者的行為已經超越了道德底線,莫菁門事件中究竟有什麼愛恨情仇呢?莫菁門事件:莫菁,女,廣西柳州人。2010年11月,一名柳州女子的不雅「豔照」在網際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是香港著名的女藝人之一,曾經還獲得1989年香港小姐的冠軍,可以說是一位老牌的港姐代表,曾經也有演過三級片,網上曾經有一種對於她的說法是「萬人騎」,說的就是她的感情經歷十分豐富,交往過很多任的男朋友,最後都沒有一個好的結果。陳法蓉介紹:陳法蓉,1967年10月28日出生於香港,祖籍江蘇宿遷,中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是中國最傑出的女聲樂家,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夫人,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的表姐,大詩人徐志摩的表妹,看到這麼多人的名字你一定會驚嘆,而在網上曾有流傳蔣英與李雙江的婚外情事件也是引起不小的轟動,蔣英與李雙江是真的嗎,讓我們一起去揭秘事情的真相。蔣英簡介:蔣英生於1919年9月7日,浙江海寧人,中國最傑出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港島妹妹和梵谷先生:天津嘉年華梁龍說:這不都坐著呢嗎我們說:坐下,牛逼安保說:菠菜賤賣。2019年10月28日 (114)|lululu0726:搖滾是音樂 聽音樂不聽音樂光聽歌詞?前戲不重要麼各位?2020年11月16日 (51)|死在柯本槍下:前面叨咕的是不是:上班了上班了他媽媽沒話說?2021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中國籃球解說員,看過NBA的朋友肯定對於他不會太陌生,柯凡搭檔過很多著名的體育解說員,但是因為在2015-2016NBA總決賽期間曝出的錄音門事件中侮辱了詹姆斯被球迷口誅筆伐,柯凡也因此被暫時停止工作反省,柯凡究竟有沒有被封殺呢?柯凡簡介:柯凡,男,北京市人,1986年3月29日出生。籃球解說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黃偉文是香港樂壇著名的作詞人,他給很多音樂人都寫過歌詞也都是耳熟能詳,比如說《可惜我是水瓶座》《浮誇》《下一站天后》《喜帖街》等等,他的歌能讓人產生非常多的共鳴,在病態三部曲中更是引起無數人對於愛情的遺憾,他的病態三部曲分別是哪三首呢?病態三部曲:《打回原形》《打回原形》講愛之卑微。在愛情裡面,人難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南極不季寞:90後聽這種歌的還有幾個2015年9月20日 (6017)|Ea-bon:真系好聽無得頂啊,睇下幾多人卑贊!!12015年12月2日 (2092)|麥芽先生:唱歌的也傻聽歌的也傻2015年3月27日 (867)|六級詞彙小能手:22歲的阿姨沒有談過戀愛但是喜歡著一個人。2017年10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