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型電動扳手的製作方法
2023-09-10 00:14:05 1
專利名稱:儲能型電動扳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卸螺紋聯接件的儲能型電動扳手,特別適於野外作業、汽車輪胎拆換等場合的需要。
背景技術:
目前螺紋聯接件拆卸和安裝所用的工具一般為手工扳手、普通電動板手、氣動扳手三大類。手工扳手主要用於小規格螺紋件;普通電動板手由於其衝擊頻率太高而無法使扭矩增大,更由於其使用電網電壓,而無法長期承受堵轉、衝擊狀態;氣動扳手雖有扭矩大、效率高的優點,但其使用場合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電動板手和氣動扳手的共同的缺點是工具的反扭矩均非常大,故操作者要極其小心,並要採取相應措施,以防止傷害人身。為了解決諸如野外作業、汽車輪胎、特別是大卡車輪胎拆換等場合的需要,目前有一種儲能型電動扳手,使用汽車的電瓶電源或經降壓的單相電網電壓;同時去除工具的衝擊頻率,使儲能體旋轉並達到一定轉速後,一次衝擊使儲能體的全部能量作用在輸出軸上,使螺紋件瞬間在振動的情況下,受到一個轉矩。由於用此原理,儲能型電動扳手特別適用於拆卸有鏽蝕的螺紋件。專利號為96213484.8簡易型全自動扳手是這種類型的扳手,如圖1所示,其主要構件由機殼1、正反開關2、飛錘體3、電機4、電機軸5、衝擊塊9、衝擊塊軸8和扳軸10組成,電機軸5一端嵌入一側的飛錘體3內且固定連接,電機軸和飛錘體能同步轉動,其結構特點為飛錘體3的軸線孔中安裝有活動扳軸10,且此扳軸的帶卡角的弧形部分剛好置於飛錘體的U型槽11內,在U型槽內置入一個與扳軸的帶卡角的弧形部分結構相匹配且位置又對應的衝擊塊9,衝擊塊繞衝擊塊軸8轉動,衝擊塊軸的兩端插入U型槽相應的兩側中;衝擊塊9頂部左右兩側的弧面相應平衡排列有離心銷6,每根離心銷的兩端分別插在U型槽的兩側足夠大的離心銷孔12中,每根離心銷能自如地沿離心銷孔作向著U型槽開口方向限位運動也可作回位運動;置於衝擊塊頂部左右兩側弧面上的相應的離心銷和飛錘體相應外側弧面共同套在彈簧11中且被緊緊壓住。由圖2所示,該扳手的制動機構由彈簧7、壓板13及離心銷6組成,其結構是彈簧套住壓板且壓住離心銷,離心銷平衡壓住衝擊塊9,使之在一定轉速內不轉動;當達到某轉速時,離心銷的離心作用克服了彈簧的彈力作用,沿著離心銷孔向U型槽開口方向限位運動而不壓住衝擊塊,衝擊塊就轉動,其底下的尖頭就卡入扳軸的卡角內,而帶動扳軸轉動來拆裝螺紋連接件。然而在實際的應用中,該專利的制動機構不能滿足上述要求,使該專利未能得到推廣應用。其原因是在衝擊塊上部壓彈簧及壓板,如果衝擊塊9對中間的衝擊軸是對稱的,則由於在高速旋轉條件下,衝擊塊自身產生的二邊平衡的離心力對衝擊軸產生正壓力,在正壓力和摩擦係數作用下產生的摩擦力作用下,使衝擊塊無法旋轉,故制動機構不能動作;而如果由於加工或安裝等原因,使衝擊塊偏心,則不論飛錘體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其衝擊塊旋轉方向始終只能是同一方向,這樣,如飛錘體順時針旋轉時形成衝擊,飛錘體逆時針旋轉時則不能形成衝擊,即無法實現飛錘體的公轉方向與衝擊塊的自轉方向相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專利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制動機構性能良好的真正可實現小規格到任意大規格的儲能型電動扳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來實現的,它是對上述專利的制動機構作了大的改進,原制動機構是由彈簧套住壓板且壓住離心銷,離心銷平衡壓住衝擊塊而構成,本方案的結構在原制動機構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其特點是在被離心銷平衡壓住的衝擊塊的一側面上對稱的開有二孔,孔中插有一端置有彈性套緊配合的銷子,銷子另一端穿過飛錘體,開有槽孔的擺塊套在穿過飛錘體的衝擊塊軸上,擺塊的槽孔的中間部分及兩側的寬度分別和穿過飛錘體的衝擊塊軸和銷子構成滑配合,擺塊以衝擊塊軸為支點可左右滑動。
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上述結構的制動機構,因此當電機旋轉帶動飛錘體旋轉時,由於擺塊處於自由滑動狀態,由於慣性,擺塊會快速滑到旋轉方向相反端,即如飛錘體順時針旋轉時,擺塊逆時針滑動,反之,飛錘體逆時針旋轉時,擺塊順時針滑動,由於此時擺塊以衝擊塊軸作為支點,後端的離心力遠大於前端的離心力,使擺塊對衝擊塊的兩個銷子形成作用力,亦即形成轉矩,此轉矩的作用方向與飛錘體的公轉方向相同,並隨著轉速提高而增大;當轉矩增大到大於衝擊塊上的彈簧壓力及衝擊塊與衝擊塊軸之間摩擦力之和時,平衡被打破,衝擊塊將旋轉;又由於隨著旋轉角度的增加,擺塊和衝擊塊自身的離心力進一步增大,使衝擊塊的自轉速度加快,直至衝擊塊的其一端的尖頭剛好插在扳軸的卡角中,帶動扳軸一起轉。採用本方案克服了原專利制動機構的缺點,不論衝擊塊對衝擊塊軸是否對稱,衝擊塊是否偏心,均能使飛錘體的公轉方向與衝擊塊自轉方向相同。
圖1為現有技術結構圖;圖2為圖1之A-A視圖;圖3為本實用型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之B向示圖;圖5為圖3之A-A視圖;圖6為經改進的制動機構立體示意圖;圖7為飛錘體順時針旋轉時,擺塊位置圖;圖8為飛錘體逆時針旋轉時,擺塊位置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3、4、5、6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機殼1、正反開關2、飛錘體3、電機4、電機軸5、衝擊塊9、衝擊塊軸8、扳軸10及制動機構,制動機構是由彈簧7套住壓板13且壓住離心銷6,離心銷平衡壓住衝擊塊9而構成,經改進後的制動機構,其結構特點是在被離心銷平衡壓住的衝擊塊9的側面17上對稱的開有二孔,每一孔中插有一端置有彈性套緊配合的銷子15,銷子另一端穿過飛錘體3,開有槽孔的擺塊14套在穿過飛錘體的衝擊塊軸8上,擺塊的槽孔的中間部分及兩側的寬度分別和穿過飛錘體的衝擊塊軸8和銷子15構成滑配合,擺塊14以衝擊塊軸8為支點可左右滑動。穿過飛錘體3的衝擊塊軸8的端部置有防止擺塊14脫落的卡簧16。當電機4旋轉帶動飛錘體3旋轉時,由於擺塊處於自由滑動狀態,由於慣性,擺塊會快速滑到旋轉方向相反端,即如飛錘體順時針旋轉時,擺塊逆時針滑動,如圖7所示,反之,飛錘體逆時針旋轉時,擺塊順時針滑動,如圖8所示,由於此時擺塊以衝擊塊軸作為支點,後端的離心力遠大於前端的離心力,使擺塊對衝擊塊的兩個銷子形成作用力,亦即形成轉矩,此轉矩的作用方向與飛錘體的公轉方向相同,並隨著轉速提高而增大;當轉矩增大到大於衝擊塊上的彈簧壓力及衝擊塊與衝擊塊軸之間摩擦力之和時,平衡被打破,衝擊塊將旋轉;又由於隨著旋轉角度的增加,擺塊和衝擊塊自身的離心力進一步增大,使衝擊塊的自轉速度加快,直至衝擊塊的其一端的尖頭剛好插在扳軸的卡角中,帶動扳軸一起轉。此時飛錘體所有慣性能量全部作用在扳軸上,扳軸對外傳遞出衝擊轉矩。飛錘體瞬間停止旋轉,使擺塊上的離心力瞬間消失,衝擊塊上的二個彈簧力立即使衝擊塊回復到平衡位置,為下次運作作準備。擺塊在慣性力的作用下,繼續滑行和衝擊軸碰撞直至穩定。
權利要求1.一種儲能型電動扳手,它主要包括機殼(1)、正反開關(2)、飛錘體(3)、電機(4)、電機軸(5)、衝擊塊(9)、衝擊塊軸(8)、扳軸(10)及由彈簧(7)、壓板(13)、離心銷(6)構成的制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制動機構,在被離心銷(6)平衡壓住的衝擊塊(9)的側面(17)上對稱的開有二孔,每一孔中插有一端置有彈性套緊配合的銷子(15),銷子另一端穿過飛錘體(3),開有槽孔的擺塊(14)套在穿過飛錘體的衝擊塊軸(8)上,擺塊的槽孔的中間部分及兩側的寬度分別和穿過飛錘體的衝擊塊軸(8)和銷子(15)構成滑配合,擺塊(14)以衝擊塊軸(8)為支點可左右滑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儲能型電動扳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穿過飛錘體(3)的衝擊塊軸(8)的端部置有防止擺塊(14)脫落的卡簧(1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卸螺紋聯接件的儲能型電動扳手,是對已有扳手制動機構的改進,特點是在衝擊塊的側面上對稱的開有二孔,每孔中插有銷子,開有槽孔的擺塊套在穿過飛錘體的衝擊塊軸上,擺塊的槽孔的寬度分別和穿過飛錘體的衝擊塊軸和銷子構成滑配合,擺塊以衝擊塊軸為支點可左右滑動。克服了原專利制動機構的缺點,不論衝擊塊是否對稱及偏心,均能使飛錘體的公轉方向與衝擊塊自轉方向相同。可裝卸任何螺紋聯接件,特別適用於有鏽蝕的螺紋聯接件拆卸。
文檔編號B25B21/00GK2544902SQ0221773
公開日2003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02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02年5月28日
發明者秦正華 申請人:秦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