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抗風浪海錨的製作方法
2023-09-12 08:03:35 2
專利名稱:船舶抗風浪海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船舶抗風浪海錨,屬運輸中船舶之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船舶抗風浪海錨,是開口系帶在船舶上、傘體流放在水中的裝置,其在水力的作用下,當船舶隨風浪漂移時,該錨能產生與船舶漂移方向相反的拖曳力而可起到對船舶進行錨定的作用。如將該錨應用於魷魚釣船中,就成為魷魚釣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可在釣魷魚作業中起到穩定釣船、減少釣船漂移的作用,從而減少由燈光誘集的魷魚因釣船漂移太快或太慢而離去;同時不至於因釣船漂移的太快或太慢使釣線大幅度傾斜,從而影響釣捕產量;還可避免釣線與鄰近釣線發生糾纏而影響生產。船舶抗風浪海錨的主要構件為傘體,使用時受海流衝力傘體張開狀如降落傘,因此也稱傘錨,其具體結構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ZL03210559. 2 「船用可控強力傘錨」所介紹船舶抗風浪海錨包括傘體、浮子、沉子(或以鐵鏈替代)、傘體、前傘繩、後傘繩、收傘繩、曳綱、轉環等構件,傘體前方開口的邊上連接的多根前傘繩,前傘繩匯集後經盤狀轉環連接曳綱,傘體後方排水調節口邊上連接的多根後傘繩,後傘繩匯集後經盤狀轉環連接浮子和沉子的繫繩,收傘繩連接曳綱並經盤狀轉環連接浮子和沉子的繫繩。傘體是由多片等腰梯形傘布縫製而成,在傘前後端有加強筋,在傘體前後端的每兩片傘布拼縫上各有可用於連接傘繩的抱襻。此類結構的船舶抗風浪海錨結構簡單,製作容易。但其中由於傘體是錐形的(在錐尖開出排水口後呈小底非常小的圓臺形), 在使用時水動力低,穩定性較差。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就是要提供一種水動力大而穩定的船舶抗風浪海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船舶抗風浪海錨,有傘體,傘體前後端各經抱襻連接多根傘繩, 傘體上有加強筋,所說傘體張開後其側面是一弧線依傘軸旋轉形成的曲面,該弧線上各點與軸之間的距離從傘體前端向後端逐漸縮小。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船舶抗風浪海錨,將傘體張開時的形狀設計為從傘前端向後端其橫向切面直徑逐漸收縮的曲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增加了傘體的水動力,提高了應用本實用新型的船體在風浪中的穩定性。所說傘體張開後在不計排水調節孔時的形狀是球冠形的,球冠高小於球半徑。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船舶抗風浪海錨,所說傘體是以等腰梯形傘布在腰邊拼接而成的,且所說等腰梯形傘布的腰是向外鼓起的弧線,傘體張開後所說等腰梯形傘布的腰在形成傘體的曲面上。所說加強筋設置在等腰梯形傘布的拼接縫上和傘體的前後端邊上,還在傘體中部設置了橫向環形加強筋,以使傘體強度得到提高。所說傘體上安裝的用於連接前傘繩或者用於連接前後傘繩的抱襻是由抱襻本體孔內組合護繩環構成的,護繩環是截面為U形的,即環外側是U形環槽的環形零件,抱襻本體及傘體陷在U形環槽中,傘繩連接傘體時穿過環內孔。抱襻孔內組合上護繩環後使傘繩減少了與抱襻及傘體之間的摩擦並提高了傘繩與抱襻之間的受力面積,可減小傘體在抱襻處破損現象,同時也減少了傘繩在抱襻處磨斷的可能性,從而提高傘體、傘繩的壽命。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收傘繩,2-曳綱,3-前傘繩, 4-傘體,5-後傘繩,6-沉子(鐵鏈),7-連接繩,8-浮子;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傘體的軸向視圖,圖中4-傘體,9-(傘前橫向)加強筋,10-(傘拼縫縱向)加強筋,11-(傘中橫向)加強筋,12-抱襻,13-(傘後橫向)加強筋, 14-排水調節孔;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抱襻的結構圖,圖中4-傘體,12-抱襻,12a-抱襻本體,12b-護繩環。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船舶抗風浪海錨,用於遠洋魷魚釣船抗風浪海錨,有傘體4,傘體是由42塊等腰梯形的傘布在腰邊處兩兩相拼製成的,所說傘布的腰是向外鼓起的弧形,傘體張開後是一半球形弧面的臺狀體,即是半球球頂開有排水調節孔的傘體形狀。由於是平布拼成的,所以實際上傘體不是完整的半球面而是拼接縫在球面上的近似的球面。傘前開口, 即半球底面邊上經抱襻系有42條前傘繩3,傘後開口,即半球頂所開排水調節孔邊上經抱襻系有21條後傘繩5。前傘繩匯集後經盤狀轉環系有曳綱2,後傘繩匯集後經盤狀轉環系有由鐵鏈替代的沉子6,鐵鏈的另一端系有浮子8。有曳綱連接收傘繩1,同時收傘繩還連接在浮子與沉子之間的連接繩7上。此外,傘體上如圖2所示,在傘的前端開口邊上有兩條傘前橫向加強筋9,後端排水調節孔14邊上有兩條傘後橫向加強筋13,中部有兩條傘中橫向加強筋11。傘布拼縫處各有縱向加強筋10。其中安裝在傘前端的抱襻12的詳細結構如圖 3所示,抱襻由抱襻本體1 和護繩環12b組成,護繩環置於經抱襻本體加強的傘體系繩孔內並以其外側的U形環槽包在傘體及抱襻本體的孔邊外而存在,護繩環是可在孔內轉動而不能脫離抱襻本體的,使用時傘繩穿過護繩環孔後系在抱襻上。本例提供的船舶抗風浪海錨,有如下優勢1、半球形的傘體水動力大大提高,與圓臺形傘體在水動力方面的對比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權利要求1.一種船舶抗風浪海錨,有傘體,傘體前後端各經抱襻連接多根傘繩,傘體上有加強筋,其特徵是所說傘體張開後其側面是一弧線依傘軸旋轉形成的曲面,該弧線上各點與軸之間的距離從傘體前端向後端逐漸縮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抗風浪海錨,其特徵是所說傘體張開後在不計排水調節孔時的形狀是球冠形的,球冠高小於球半徑。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抗風浪海錨,其特徵是所說傘體是以等腰梯形傘布在腰邊拼接而成的,且所說等腰梯形傘布的腰是向外鼓起的弧線,傘體張開後所說等腰梯形傘布的腰在形成傘體的曲面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抗風浪海錨,其特徵是所說加強筋設置在等腰梯形傘布的拼接縫上和傘體的前後端邊上,還在傘體中部設置了橫向環形加強筋,以使傘體強度得到提尚。
5.如權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船舶抗風浪海錨,其特徵是所說傘體上安裝的用於連接前傘繩或者用於連接前後傘繩的抱襻是由抱襻本體孔內組合護繩環構成的,護繩環的截面為U形,即外側是U形環槽的環形零件,抱襻本體及傘體陷在U形環槽中,傘繩連接傘體時穿過環內孔。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抗風浪海錨,其特徵是所說傘體上安裝的用於連接前傘繩或者用於連接前後傘繩的抱襻是由抱襻本體孔內組合護繩環構成的,護繩環的截面為U 形,即外側是U形環槽的環形零件,抱襻本體及傘體陷在U形環槽中,傘繩連接傘體時穿過環內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船舶抗風浪海錨,有傘體[4],傘體前後端各經抱襻連接多根傘繩[3、5],傘體上有加強筋,所說傘體張開後其側面是一弧線依傘軸旋轉形成的曲面,該弧線上各點與軸之間的距離從傘體前端向後端逐漸縮小。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船舶抗風浪海錨,將傘體張開時的形狀設計為從傘前端向後端其橫向切面直徑逐漸收縮的曲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增加了傘體的水動力,提高了應用本實用新型的船體在風浪中的穩定性。
文檔編號B63B21/48GK201999174SQ20112004540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24日
發明者吳素珍, 王興國, 臧迎亮, 虞聰達, 鄭基, 陳志海 申請人:浙江海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