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愛的植物作文550字
2023-09-12 03:47:30 1
篇一:我喜愛的植物
有人喜歡蓮花,是因為它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純潔;有人喜歡菊花,是因為它是高潔、隱逸的象徵;有人喜歡玫瑰,因為它象徵著火熱的愛情;但是我喜歡的是薰衣草,它的花語是等待浪漫唯美的愛 情,只要用力呼吸,就能看見奇蹟。
薰衣草,這淡藍紫色的小花,到了開花時節,其香遠在十裡之外都能夠聞到;而更絕妙的是,就是站在一大片花田裡邊,嗅到的香依然還是淡遠溫和,不像其它的香花,急急地想要把人薰倒。閒閒地信 步從花間走過,衣角就留著一種冷香,悠遠得像初戀時的心情。據說薰衣草就由此而得名。
對薰衣草香的愛是種情結——種依戀、懷舊的情結。在林林總總的薰衣草香中,它沒有玫瑰花那樣濃烈的情緒,也不像百合花那樣淡然,卻怎樣都抹不去——是風過後還在心中的香,清朗夜中淡淡的月 光,從小提琴中流淌出來的音樂,櫃底翻出來的舊時衣裳;是少年時那片三月天的桃花,連陽光的顏色都開始剝落,而在情竇之外的那個男孩子的笑依然燦爛;更是未完成的夢,醒來只有化也化不開的 惆悵……或者,與其說薰衣草是開在田野中大片大片的紫,飄在空中的香,不如說是記憶裡的東西。
薰衣草的香味,既不像茉莉的清淡,也不像夜來香那樣的濃鬱,它更像榴槤。喜歡的人會非常喜歡,不喜歡的人聞過一次之後就會避開它。這樣獨特的香,總是和更深更遠的憂鬱相連。憂鬱,卻並不幽 怨,如秋後淡淡的月光,如隔著萬水千山的思念。薰衣草幾乎就是憂鬱的一個註腳。喜歡薰衣草的人一定是情感非常豐富,對什麼都留有依戀的人。
篇二:我最喜愛的一種植物
在荒郊野嶺裡,有許多高貴的牡丹花,唯有一個小角落裡,長著一顆不起眼的玫瑰花。許多遊人都會在牡丹花前留下腳步,讚嘆牡丹的高貴,忽略玫瑰花,唯有我卻非常喜歡它。
有一次,我不經意地聽到了她們的對話,大多數牡丹花說:「你看我們,有這麼多夥伴,而且我們還可以得到人們的稱讚,而你呢?誰都不想看一眼!」玫瑰花低下頭說:「雖然我就一個人,但是我可以 自己長啊!」「長什麼長,我看你長在糞坑比較好。」說完牡丹花翻白眼看了一下玫瑰花。
自從我聽到她們的對話後,我常常獨自一人跑到玫瑰那裡,給她們加油,讓她們不要氣餒,終有一天人們會發現你們的美麗,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用欣賞的眼光來看你們。
由於我經常來這個角落,許多人就疑惑不堪,就也跟著我跑到這裡來,「這荒郊野嶺的,竟然有生命力這麼頑強的玫瑰花,還這麼漂亮!」稱讚聲此起彼落,人也越來越多。這時,一個男人跑到玫瑰花 那裡,把玫瑰花摘下來送給了自己的女朋友。玫瑰花笑得更加燦爛了,她在陽光的照耀下是那樣的美,使人們更加欣賞它。
啊!玫瑰花,在牡丹花的天下竟長出了你這個渺小的花,卻不怕風吹雨打,努力生長,直到被帶入一個個家庭裡當裝飾品,成為年輕人浪漫愛情的見證。
從此,玫瑰花就笑得更加燦爛了,我也更愛她們了!
篇三:我喜歡的植物
我喜歡植物,但一直只限于欣賞,極少動手養,但是也有例外。我的屋子裡有一盆文竹,已經養了好幾個年頭。平時只給它澆水,但是生長得很好,遠遠地看去,那鮮綠的羽狀枝葉就好象片片飄浮的綠 雲。我之所以破例,就在於文竹的清雅脫俗和我一直鍾愛的竹子有些神似。
古人也愛竹,並且寫下了不少描寫與讚美竹子的詩篇。其中我以為以鄭板橋《題墨竹圖》最妙,「細細的葉,疏疏的節;雪壓不倒,風吹不折」,句子簡單卻點出了竹之神韻,也難怪古人會有「寧可 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樣的感嘆。
喜歡竹子!因為它的千千節,因為「竹有節,有千節,風過不折,雨過不濁。人之有節,猶竹之有節也。竹有節,故能勁立。人有節,故能堅剛。」雖然忘記是從哪聽來的句子,但想必寫下這詩句的 人一定是一位頂天立地、胸懷坦蕩的大丈夫。所以慢慢也喜歡那種如竹之君。有句話叫做「君子當如竹」,就是指君子要有節,要像竹子一樣處濁世而不濁,要有操守而堅強剛直。但是這樣的人我從來 沒有親眼見過,反而聽過許多因為遭遇了一些挫折或者被利益衝昏頭腦的人放棄了自己的尊嚴與原則,走上了歧途的事情。也許住在竹林中在古代是件美好而另人嚮往的事情,而在現代這不過是粗糙的幸 福吧,或許是這樣。
篇四:我喜歡的植物
我喜歡的植物是蘆薈,之所以喜歡上它,有一個特殊的原因。
那是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去了朋友家。看到她家陽臺上擺滿了各種花,其中最顯眼的是蘆薈,長得特別旺。臨走時她熱情的送了我一棵,說這種花好養活。
回到家我把它栽在花盆裡,順便澆了點水,便把它放在了陽臺上,自此以後便把它給忘了。過了一段時間,猛然想起它的存在,便急忙往陽臺上跑去,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眼前,它的葉子變得 墨綠,又發出了許多新芽,而盆裡的土都已乾裂。我不由得驚嘆,這是多麼頑強的生命力,經歷了驕陽似火,風吹雨打的洗禮後,經變得如此生機勃勃,實在是讓人敬重。
更讓我驚愕的不止如此。一天,我給兒子買了一隻小兔子,為了擴大它的活動空間,兒子便把他的寶貝從小籠子裡放了出來, 在陽臺上亂跑。可是這一跑不打緊,卻給蘆薈帶來了滅頂之災,當我 發現已經晚了,蘆薈已被小兔子啃了個精光,只剩下土裡的根了。我心疼得連忙把它放在了高處,心想這下可能活不了。但還希望奇蹟出現,於是閒暇時便去看看 。一天,奇蹟終於出現了,它竟然發出 了嫩嫩的幼芽,淺綠淺綠的,著實讓人喜歡。
我被他那種韌勁和不屈服於惡劣環境的高尚品格折服了。
篇五:我喜歡的植物
我喜歡植物,但一直只限于欣賞,極少動手養,但是也有例外。我的屋子裡有一盆文竹,已經養了好幾個年頭。平時只給它澆水,但是生長得很好,遠遠地看去,那鮮綠的羽狀枝葉就好象片片飄浮的綠 雲。我之所以破例,就在於文竹的清雅脫俗和我一直鍾愛的竹子有些神似。
古人也愛竹,並且寫下了不少描寫與讚美竹子的詩篇。其中我以為以鄭板橋《題墨竹圖》最妙,「細細的葉,疏疏的節;雪壓不倒,風吹不折」,句子簡單卻點出了竹之神韻,也難怪古人會有「寧可 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樣的感嘆。
喜歡竹子!因為它的千千節,因為「竹有節,有千節,風過不折,雨過不濁。人之有節,猶竹之有節也。竹有節,故能勁立。人有節,故能堅剛。」雖然忘記是從哪聽來的句子,但想必寫下這詩句的 人一定是一位頂天立地、胸懷坦蕩的大丈夫。所以慢慢也喜歡那種如竹之君。有句話叫做「君子當如竹」,就是指君子要有節,要像竹子一樣處濁世而不濁,要有操守而堅強剛直。但是這樣的人我從來 沒有親眼見過,反而聽過許多因為遭遇了一些挫折或者被利益衝昏頭腦的人放棄了自己的尊嚴與原則,走上了歧途的事情。也許住在竹林中在古代是件美好而另人嚮往的事情,而在現代這不過是粗糙的幸 福吧,或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