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的秦氏現狀(知否林氏變肥婆)
2023-09-12 08:23:59
《知否》原著中,有四個令人痛恨的反派,她們不但自私自利,歹毒無比,不知好歹,多次傷害幫助過她們的人,好在最後她們都遭到了應有的報應。
她們是:林姨娘、康姨媽、朱曼娘、小秦氏。相比劇中一刀了結,劇中的結局更令人解氣,應了那句,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林姨娘
林姨娘本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從小錦衣玉食,因父親行事不當獲罪,林氏沒有嫡親兄弟,族裡的叔伯就將她和母親趕出來林家。
有很長一段時間林氏和母親都是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無所居住的生活。林母臨終前帶著女兒找到了盛老太太。
林母和盛老太太在閨閣時見過幾次,並不相熟。林母求著盛老太太看在當日的閨中情分,照料她女兒。
盛老太太是個心善之人,答應讓林氏進盛府。從那以後林氏的生活提高了十個檔次都不止,吃的喝的穿的,盛老太太都挑頂尖的給,還日日念叨著要給她置辦份嫁妝,尋個好婆家。
得到的卻是林氏不聲不響地爬上了盛紘的床,還珠胎暗結。
盛老太太氣得不行,盛紘為她磕頭懇求老母,老太太只能讓她進門。王氏還以為婆婆故意撮合她和盛紘,好幾年都和老太太置氣。
盛紘不滿妻子對母親不孝,加上林氏在一旁挑唆,夫妻關係越來越差,林氏卻越來越得寵,勢力也越來越大,漸漸地都能和正頭太太分庭抗禮。
衛姨娘生的貌美,頗得盛宏喜歡。林氏怕她分寵,在衛姨娘懷二胎時,派人給她送些寒涼的食物導致胎兒過大,又在她生子時延遲請產婆,結果一屍兩命。
最搞笑的是,盛老太太對養在身邊的明蘭寵愛有加時,林氏還氣的要命,她對墨蘭說了這麼一番話:「……若我有一份豐厚的嫁妝,誰人不好嫁?當初她要是不對我藏著掖著,我何至於……?」
連墨蘭都感到生母的腦迴路與眾不同,心道:你姓林,老太太姓徐,府裡姓盛,她的養老體己拿出來給你做嫁妝……?
後來,林氏為了讓墨蘭嫁入伯爵府,買通家裡下人,教墨蘭「勾引」梁晗。不顧盛家臉面名聲,用如蘭明蘭拿捏王氏和老太太,讓她們替墨蘭完成婚事。
盛紘為官二十多年,一直小心謹慎,加上老太太提點,官運亨通步步高升。差點讓林氏母女毀於一旦。
林姨娘被送進了莊子裡,王氏聽了康姨媽的意見,把她關進了一間只留一扇小小高窗的土屋裡,每日只給三碗碗豬油拌板。
林姨娘當然並不真想死,只好吃了,又沒得可走動,越吃越想吃,半年下來,變成了個肥豬婆。
長楓成家生子後,曾想把林氏接回來,結果被長柏好一頓數落。林氏再也沒回盛府,在莊子上粗茶淡飯度過餘生。
康王氏
康姨媽是王氏的胞姐。康姨媽從小長得好看,能言會道,讀書又好,因此比妹妹更得父母疼愛。
誰知嫁人後調過來了。康家原本也是官宦世家,可康老爺不思進取,貪花好色,庶出子女生了一籮筐,有進無出,康家越來越差。
盛紘小心謹慎,穩打穩紮,步步高升,盛家越來越好。康姨媽十分嫉妒,她管不住康老爺,就拿妾室和庶出子女出氣,隔三岔五弄出人命,每當此時,她就找哥哥母親或是妹妹妹夫幫忙擺平。
人命出得越多,越傷人和,家門自然越是衰敗。康姨媽不斷地找哥妹解決問題,王舅父都被她拖累的無法升遷。盛紘比較精明萬事不沾身,沒有影響仕途,不過也出了不少錢。
盛老太太給康允兒做了媒,把允兒介紹給盛家大房的侄孫。大房是做生意的,家底豐厚,盛緯夫婦又厚道,長梧也上進,允兒婚後非常幸福。
康姨媽受了哥哥和妹妹這麼大的恩,她是怎麼回報手足的呢?
對妹妹,她的女兒(康元兒)搶了如蘭的婚事,嫁給了王舅父的兒子。明蘭成親後,她經常打著盛家的旗號去顧家去擺譜,裝X。被常嬤嬤罵了一通後,回家庶女送給顧二做小妾。
王氏讓她連累的被婆婆罰跪,還被收了管家之權。
康王氏並不覺得自己壞,反而欺騙攛掇妹妹給老太太下毒,差點害死了老太太。
若盛老太太真中毒去世,明蘭肯定會殺了康王氏,王氏也一定會吃官司,盛家兄弟姐妹也會生嫌隙,事情捅開盛紘的官位都可能不保,更別提長柏的仕途,盛家非常有可能會因此衰落。
對哥哥,她讓雲兒給王舅母(她的親嫂)下毒,還說只要王舅母一死,就可以把王家攥在手裡。
可惜康雲兒只學了康王氏的歹毒,卻沒學到她的心計,輕易信了身邊人,一下子讓王舅母套了個清楚。
應了那句,我為你出錢出力,你卻想讓我家破人亡。
康姨媽的結局很悲慘:她被長柏送進了慎戒司,元兒也被下王舅母下了不能生育的藥。
PS:慎戒司:如同一個活死人墓,位於皇城一處偏僻荒涼的角落。暗無天日,每天睡醒來有做不完的活計:漿洗,劈柴,打掃……
管事嬤嬤心情不好還會打幾鞭子,做許多重活,只能吃些粗茶淡飯,沒有皇命置死不能出來。
康姨媽為非作歹,用後半輩子慢慢還債。
朱曼娘
顧二年少時和一個惡少別苗頭,無意中救了一對唱戲的兄妹,結果就被纏了十幾年,連庶出兒被她拖死了。
曼娘就是那個妹妹。顧二救下他們後,還很好心地給了他們一筆錢,讓他們自謀生路。
曼娘從小羨慕琉璃夫人,尤其羨慕高大學士為娶琉璃夫人拋棄家族和功名。她無數次想若有一位像高大學士那樣的豪門公子為自己拋棄一切,那該多好呀!
如今遇見侯府公子,她死都不會放棄,她勸哥哥帶著錢財逃跑,自己留下來纏著顧二。
一會身體不舒服,一會又是惡少又來尋她,引得顧二經常去看她,顧二那會正和父親嘔氣,曼娘就裝作溫良恭儉的樣子,一來二去,懷了身孕。
生下蓉姐兒後,常嬤嬤給她找了湯藥婆子,她故意灌醉那婆子使婆子調錯湯藥,然後又懷上昌哥兒。曼娘知道自己的身份進不了侯府大門,所以她要用孩子捆住顧廷燁。
名門貴族有幾個願意把女兒嫁給婚前就有一堆庶出子女的人家?若不是常嬤嬤哭著以命跪求顧二別再生孩子,她幾乎得逞了。
顧二為了她幾乎和父親反目,還被父親吊起來用家法打。
她帶著兩個孩子從京城趕往登州,去餘府大鬧,壞了顧廷燁和嫣然的婚事。結果讓「殘次品」嫣紅嫁給了顧二。接著又是吵架,又是綠帽,最後還墮胎不慎而亡,硬是把老侯爺氣得早早離世。
顧廷燁當初救人時,根本都沒想到會遭這麼大的報應。他和父親再不和,他也希望有一天能父子和睦。他再喜歡曼娘也沒想過娶她。
他本來有機會娶嫣然,也有機會和父親和好如初,都讓曼娘破壞了。
若不是明蘭兩次提醒,顧廷燁幾乎都要隨了她的願,拋掉一切,帶她遠走江湖,娶她為妻了。
認清她的真面目後,顧廷燁曾經給過曼娘選擇:留下兩個孩子,給她一筆豐厚的嫁妝,出去嫁人。
她說自己這個年齡已經嫁不到好人家,就要求留昌哥兒在身邊,顧廷燁就將她和孩子在鄉下買了房子,還為昌哥兒置了百畝田地,讓曼娘帶著孩子好好過日子。
可曼娘不願意,把蓉姐兒送去顧府後,整天帶著昌哥兒東奔西走找到顧廷燁。被送回去後,又和小秦氏攀上,一起對付明蘭,險些把即將臨盆的明蘭撞死。
不管顧廷燁怎麼表達對她已經沒有任何感情,她依然我行我素。
最後一次顧廷燁在外行軍打仗,曼娘不顧昌哥兒生病,帶他千裡奔波,追到了顧二所在的軍營,嚷嚷著跟二郎生死相隨。結果硬生生地拖死了昌哥兒。
我救你一命,你要毀我一生。
小秦氏
小秦氏是顧偃開的第三位妻子,要說顧偃開娶了秦家姐妹,真是倒了大黴。
大秦氏先不說,聊聊小秦氏。小秦氏自從嫁入顧家就想著將侯府的爵位搞給自己兒子。她姐姐的孩子是個病怏子,活不了多久,那麼唯一的阻礙就是白氏生的兒子顧廷燁。
小秦氏聯合顧大郎,四房五房一起對付顧二。還裝作一副賢良淑德的樣子,對顧二無所不依,顧二和自己兒子吵架,她都會幫顧二,顧二要一塊錢她給兩塊…把顧二慣得無法無天。
顧二大了點,又給他屋子裡送許多漂亮姑娘。結果被老侯爺罵不知廉恥,父子關係越來越差,最後離家出走。
那幾年,他混跡江湖,不知吃了多少苦。若不是人聰明,運氣不錯,押對了寶(八爺,後來的皇帝),估計這輩子也回不去顧家。
顧二娶了明蘭進門後,小秦氏就對明蘭下手。趁著他去打仗,給懷孕的明蘭下了許多絆子,還在明蘭分娩之際,放火燒澄園。若不是明蘭夠小心,屠二等護衛家丁還算得力,母子倆都得玩完。
明蘭懷了二胎時,小秦氏還讓廷煒帶一夥盜匪去殺她們母子。
虧得明蘭兩世為人,多年來一直學習,足智多謀,這才轉危為安。
顧廷煒被亂箭射死。而他僅有的兩個孩子,也被他母親(小秦氏)請到家的餘方氏害死。
PS:餘方氏是嫣紅的生母,為人愚蠢貪婪。小秦氏曾攛掇她逼明蘭將昌哥兒過繼給嫣紅,導致餘方氏被餘家休掉。小秦氏還想繼續誆餘方氏和她一起對付明蘭,殊不知餘方氏已經對她恨之入骨。
借用韓誠諷刺顧廷燦的那段話:「你爹遇上秦家女,才是倒了八輩的血黴!險些弄得無嗣不說,末了,差點家破人亡,幾十年的老宅叫你那好哥一把火燒了!我雖沒出息,卻也不敢嶽父!」
這些反派都有一個特點,專門害幫助過自己的人,遭報應一點也不冤。若沒能力報恩,萬萬不能傷害幫助過自己的人,這才是做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