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防曬衣真的會防曬(防曬服飾產品要經得起)
2023-09-14 05:47:56 1
原來防曬衣真的會防曬?□ 胡立彪炎炎夏日,防曬成為許多人的剛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及皮膚健康意識提升,防曬產品特別是防曬服飾市場迅速擴大灼識諮詢的數據顯示,未來5年,我國防曬服飾市場規模預計將以9.4%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到2026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原來防曬衣真的會防曬?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原來防曬衣真的會防曬
□ 胡立彪
炎炎夏日,防曬成為許多人的剛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及皮膚健康意識提升,防曬產品特別是防曬服飾市場迅速擴大。灼識諮詢的數據顯示,未來5年,我國防曬服飾市場規模預計將以9.4%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到2026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
然而,防曬服飾市場雖火,但產品整體質量水平卻遠未達到人們的期待值。一些產品只是打著防曬的幌子,根本不具防曬功能。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近日對市場上銷售的功能性服裝進行監督抽查,結果顯示,50批次產品有8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檢出率為16.0%。其中防紫外線性能不合格3批次,在不合格批次中佔比37.5%。防紫外線性能是織物具有吸收或阻擋外界紫外線的能力,通常UPF(紫外線防護係數)和UVA(穿透力最強的紫外線)透過率來衡量織物的防紫外線性能。該指標不合格,無法實現防紫外線功能。
這樣的抽查結果表明,市面上的防曬服飾產品在宣傳上有水分,存在忽悠誤導問題。像「材質輕薄、舒爽透氣」「通過國家權威質量驗證」「消除多達86%的太陽輻射」「抵擋多達95%的紫外線」之類說辭,可信度並不高。根據國家標準《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規定,只有當產品的UPF大於30,且UVA透過率小於5%時,才能稱為「防紫外線產品」;防紫外線產品應該在標籤上標有本標準的編號(即GB/T18830)、UPF值30 或者50 及「長期使用以及在拉伸或者潮溼的情況下該產品所提供的防護性能可能減少」這樣的文字說明。而實際上,市場上許多防曬服飾產品沒有這些標註。
有媒體注意到,在經歷了幾輪面料、版型、功能性等角逐後,防曬服飾市場如今又颳起「成分」風。納米防曬纖維、冷凝鈦、AIRIsm(一種合成聚酯纖維)等「高科技成分」已有些過時,更新鮮「更高端」的玻尿酸、木糖醇等成分受到商家青睞,變身為今年夏天防曬服飾領域最火的「黑科技」。一款名為「面膜防曬服」的產品打出「防曬更潤膚」的口號,產品詳情頁強調其有保溼霜的效果,因為它含有「水分」——面料含有一定量的玻尿酸,皮膚與防曬服親密接觸,「水潤感直達肌底,拯救夏日乾燥肌」。而一款號稱含有木糖醇的防曬衣則宣稱,其「由木糖醇的冰氧氣製成」,膚感透氣、輕盈,穿在身上「可以將體感溫度降低5攝氏度」。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這些新上市的「黑科技」防曬服飾產品到底有沒有其所宣稱的功效,目前尚缺乏權威驗證。防曬服飾能否防曬,關鍵要看它採用了什麼面料及面料使用了何種紫外線阻隔劑。只有這兩個方面的技術水平提升了,並達到國家標準要求,才算是真正的防曬服飾產品。若缺乏科學原理、具有防曬功能的材料和數據支撐,所謂「黑科技」,更多只是商家的營銷噱頭。事實上,真想防曬,與其追逐什麼高科技,不如學點防曬知識管用。只要增加紡織物的密度,普通衣服就可以防曬。而又想衣服薄又想有防曬之效,那些在紡織過程中增加芳香烴和鏈烴合成紫外線吸收劑,以及在紡織結束後增加防曬塗層的衣服,可作選擇。
加厚衣服以防曬的代價是熱,增加技術含量防曬的代價是貴,且兩者往往不可得兼。這就提醒人們,選防曬衣等防曬產品要謹慎,不要為一些商家概念炒作所迷惑。當然,防曬服飾市場存在一些亂象,僅提醒消費者加小心是不行的,政府職能部門加強監管,清除亂象才是根本。這就要求必須儘快完善相關標準法規,特別是出臺關於防曬服飾產品的國家標準。有了強有力的法規標準,監管部門依法加大監管力度,把不靠譜的產品和相關企業拎出來「曬曬」,讓違法者付出應有代價,產生以儆效尤的作用,市場才能規範有序發展。
《中國質量報》【觀象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