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味道作文550字
2023-09-14 01:48:10
篇一:年的味道
一眨眼,一年猶如飛箭一般,一下子就過去了。每個地方的人們在過年的時候都會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有的地方人們吃餃子,有的地方人們貼窗花,有的地方人們則在吃著美味的臘八粥······
我外婆家在湘西一帶,他們那裡有那麼幾個特別的習俗,叫我是大開眼界啊:
第一種:打粑粑
打粑粑的原料以糯米為主要材料,適當加點粘米。把糯米和粘米和好之後,泡一會,在甄子裡蒸熟。然後把蒸熟了的米飯倒進木槽或石槽裡面,由年輕的小夥子們一下一下用力地捶打著,直到把糯米打成一團麵團才肯「善罷甘休」。姑娘們就往自己的手裡蘸點油,把糯米糰從槽裡抱出來放在簸箕裡。趁熱捏成一個一個小籠包大小的小糰子,一溜排開,放在一條長木凳上,用另外一個木凳壓上去,幾人一齊使勁擠壓,小糰子就壓成了粑粑。待粑粑冷卻後,放在一個大水缸裡,用臘水泡著。要吃的時候就把粑粑放在火旁邊烤,那粑粑就一點點軟,一點點漲······
第二種:洗年腳
洗年腳你一定沒有聽說過吧。在湘西的大年三十夜晚,老老少少都是要洗腳的。因為他們覺得洗腳是把一年的風塵和黴運都洗去了。而且更重要的是洗腳是為了新的一年抬腳見喜,下腳是福。所以每當碰見熟人的時候,人們都會問:「嗨,你三十夜洗腳洗得好!」
第三種:撿柴喜
什麼是撿柴喜呢?且聽我細細說來:在湘西那一帶,『柴』和『財』的發音是一樣的。所以啊,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家家戶戶的男子都要出門去撿柴火。你仔細想一想『撿柴喜』不就是『撿財息』麼!相信撿完柴後,家家人都一定會在新的一年裡財源滾滾······
每一個地方的人們過年的方式都不一樣,但是我始終相信大家都能在新的一年裡有好的運氣!
篇二:年的味道
過年啦!過年啦!
第一聲新年的鐘聲悠揚地敲響,勞累了一年的人們開始蠢蠢欲動,出門的腳步變得輕快,臉上的笑容變得燦爛。
不知何時起,大路兩旁懸起了通紅的燈籠,在寒風中輕輕搖曳,好像枝頭上沉甸甸的蘋果,用撲鼻的香氣祝賀人們新春快樂!金黃的燈籠穗搖頭晃腦,好像在和我們揮手問好。夜晚的燈籠分外耀眼,一眼望不到邊,圓圓的大肚子裡閃閃發亮,好像天邊的一抹彩霞。媽媽高興地說:「有了燈籠才真正有了年味。」
看著容光煥發的街道,商場也不失時機地把門面裝點得五光十色。走進熱鬧非凡的商場,震耳欲聾的《新年好》迫不及待地鑽進我的耳朵,抬眼望去,高高的貨架上貨物鱗次櫛比,選購的人們搶著把中意的物品放進手推車,好像不多買些東西對不起自己鼓鼓囊囊的錢包。這可忙壞了收銀臺前的「小姐們」,等待結帳的顧客排成長龍,都站在隊伍當中翹首期盼,忙得她們焦頭爛額。
過年怎麼少得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路邊很快設立了「煙花爆竹銷售點」,各式各樣的煙花看得人眼花繚亂。這下子,家屬院裡鬧開了鍋,鞭炮聲不絕於耳。興奮不已的人們點燃一掛掛鞭炮,隨手一丟,頓時火光沖天,震耳欲聾,隨著鞭炮逐漸化為灰燼,爆炸聲也漸輕漸弱,最後只留下一股濃濃的爆竹味和一地喜氣洋洋的紅紙片。公園裡,漆黑的天空照如白晝,一朵朵燦爛的煙花直衝雲霄,在月亮身旁綻開了笑臉,樂得圍觀的孩子拍手叫好。
團聚的人們更是興奮不已,面前的桌子上擺滿了大魚大肉、瓜子點心……家家歡聚一堂,歡聲笑語,共同欣賞2012年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
聲聲爆竹迎新春,句句祝福慶新年!在此,祝廣大博友們合家歡樂、龍年吉祥!
篇三:年的味道
春節,一個喜慶的的日子,人們都穿上了新衣服,換上了新的春聯,點燃了新春的鞭炮。到處喜氣洋洋,散發出一股濃濃的年味。我呢,則趁著放假,組織了班上的四個同學一起去做了一盞元宵花燈,用來慶賀新年的到來。
我們那天在在學校門口集合完畢後,就一起去準備素材,燈泡可以買,燈籠紙可以買,可是這個燈架著實讓我花了一番功夫。我們去鵝山悄悄地砍下了一棵竹子,然後把竹子丟到牆外,另外兩個同學在外面接,然後再把竹子用刀從中間劈,劈成一條一條的,最後再拿鋸子鋸成一節一節的。燈籠的材料就準備好了,接下來就開始做了。
首先,我們把竹子用繩子捆成了一個長方形,露出了一些邊角,正所謂男女搭配幹活不累,我們做好這個架子只用了大概一個多小時,然後為了美觀,我們特地用一些短竹條捆在長方體的兩側,使燈架變成扭斜的長方體。燈架做好了,我們準備貼上燈籠紙就收工,可後來才發現,由於長方體的的形狀已經扭斜,我們貼的紙已經完全扭曲,無奈,只好把紙撕下來,後來,我們把新紙剪成一條一條的貼上去,雖然還是有些扭,但是比剛才好多了。在組員的精心努力下,一個極具藝術造型的花燈就完成啦。
在元宵節做花燈我國的上千年的傳統,原先是拿來闢邪驅鬼的工具,在後來在近千年的演化下,成為了傳達喜慶氣氛的工具,燈謎也是由此演變而來的。我們的花燈雖然不是很好看,但也承載著我們的希望。
點亮花燈的那一刻,我似乎聞到了濃濃的年味。
篇四:年的味道 耿可欣
千盼萬盼,終於盼到過年了。這幾天,我真正品嘗到了年的味道。
大年三十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凳子上包餃子,一邊包一邊聽著歌曲,爺爺喜歡聽老的歌,我喜歡聽新歌。說著我們就談起爺爺以前怎麼過年,聽爺爺說,他們以前過年才吃一回肉,一年都穿不上一回新衣裳,十分貧苦。我聽得津津有味,對爺爺肅然起敬,更珍惜過年了。媽媽說一般吃餃子都放上一顆花生米,誰吃到了,就代表今年一定有福。我學著做了一下。煮好餃子後,我努力的找那個餃子,卻被爺爺吃到了,我連忙說:「爺爺今年一定福運當頭」爺爺十分高興。
吃完餃子我們連忙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那優美的舞姿,動聽的歌神,幽默的小品相聲,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逗得我們哈哈大笑。能和家人一起過年,是多麼幸福啊!
「當……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就在這時,周圍的鞭炮聲也隨之響了起來,著涼了外面漆黑的夜空。看那造型美麗,在空中繪出一個個惟妙惟肖的生物,多美呀!我也放了起來,我把煙花放在地上,小心翼翼的點燃,金黃的火星衝了出來。火星越來越高,像一顆垂下枝條的的垂柳,還像一個美麗的噴泉,十分美麗。
晚上我們一家一起來裝飾家,貼上福字,掛上燈籠,蓋上彩燈,一閃一閃美麗極了!睡覺前不會關燈,是過年的習俗。
站在新年這一雪白的起跑線上,想著明天,向著東方那輪冉冉升起的紅日,讓我們放飛心中的白鴿,一怒放的百合花心情,真誠地道一聲:新年,你好!!!
篇五:年的味道
看到這題目——「年的味道」,我不禁思索,什麼是年的味道呢?於是,記憶的閘門打開,回憶的河水噴洩而出。我慢慢品味,品味這年的味道。
我記得,年的味道,是十分熱鬧的年貨街。街上到處是紅色的裝飾品,什麼中國結、年畫、春聯啊,應有盡有。成堆的糖果、餅乾、瓜子、花生啊,看得我們嘴饞。還有那一串串的糖葫蘆,紅紅的,甜甜的糖包著酸酸的山楂,想起來就流口水。
我記得,年的味道,是大年三十年夜飯。每年這時,家中的婦女便開始忙活起來,施展自己的廚藝,雞鴨魚肉,蔬菜海鮮,擺滿了整個桌子,離家在外的親人就會回來,老老小小團團圍坐,一邊吃飯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聊聊今年的大事小事,真是其樂融融啊!
我記得,年的味道,是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過年啊,可少不了鞭炮了。從大年三十開始,鞭炮聲就不絕於耳。白天,被鞭炮聲吵醒;夜晚,特別是還有半個小時到12點時,所有的鞭炮都來湊熱鬧了,在今年的最後一天盡情秀出自己,迎接新一年的到來,我們枕著鞭炮聲入睡,心中洋溢著過年的幸福。
我記得,年的味道,是美味的餃子。每到大年初一,我們必會包上許多的餃子,芹菜餡的、白菜餡的、三鮮餡的……然後煮一大鍋,看著「白白胖胖」的餃子在鍋裡翻騰,再翻騰,最後浮在湯上,然後便可以吃啦!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別提有多高興啦!
我記得,年的味道,是絢爛的煙花。每年,我們柳州都會舉辦焰火晚會,這可是春節不得不看的節目啊!夜晚,華燈初上,柳江邊,河堤附近早已是水洩不通。八點半,焰火晚會正式開始,漆黑的天空頓時被五彩的煙花點亮,猶如白晝。一束束煙花在空中綻開,然後如流星般滑落。還有一種煙花,如一個個小燈籠,在天空中閃爍。紅的、綠的、金的、紫的,色彩斑斕,看得我們目不暇接,真是美麗極了。
年,是熱鬧的,溫馨的,幸福的,高興的,絢爛的……總之,年的味道有很多,但有個基礎味道,就是甜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