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式魚杆支撐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4 15:05:00 3
專利名稱:隨身式魚杆支撐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釣魚用的魚杆支撐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隨身式魚杆支撐裝置。
垂釣在現代人的生活中,已成為一特定族群不可缺少的休閒活動之一,不論海釣,磯釣,湖釣或溪釣,總是能看到一手握杆,站在海邊,磯岸上,湖畔或溪畔以手握支撐著一定長度的釣杆的垂釣者。由於釣客長時間守候魚訊,專注握持釣杆,時間長了,不僅精神上易於緊張疲勞,而且釣客們都靠著手臂的力量支撐魚杆設備的整個重量,尤其人手握持在魚杆尾部或以手臂夾住魚杆時,在長時間的等候下相當耗費體力。特別是在溪釣或磯釣時,釣客必須杆不離人手,可以說絲毫沒有空檔休息,長時間觀注魚訊,眼神呆滯倦怠,反而使垂釣休閒的樂趣喪失。
再者,如果釣到魚時,尤其是上鉤的魚既大又重時,更需要體力。一般地,釣客都以雙手持杆,上、下旋動,如果釣客體力不夠又碰到大魚,無法與之作長時間的搏鬥時,為安全起見,往往放棄已釣到的魚,否則將連杆帶線一起被魚拉下,反而不償失。所以,現有的魚杆沒有一個供攜帶式的支撐裝置以便使用,使得釣魚者體力無法有效發揮,而且易對人身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
此外,當有魚上鉤時,拉上的魚必須將魚鉤從魚嘴中取出,由於取出時,必須雙手同時操作才行。一般處理方式均是將魚杆連同魚線放置在地面上或磯巖上。這樣,除了魚杆表面容易因滾動而受損外,魚線也易於糾纏在一起而打結。造成釣客在處理上常感到非常繁瑣而且紊亂,尤其在魚獲快速發生時,更令釣客應接不暇。眾所周知,魚杆對釣魚者而言如同其第二生命,通常不論在任何場合杆不離人,人不離杆,釣客的出門裝備又特別多特別重,對釣客出門垂釣確實是項沉重的體力負擔。例如儲存鮮魚用的冰箱,垂釣用的鉛塊重達六、七十公斤,背著沉重的裝備行走崎嶇不平的海岸,磯巖、湖畔或溪畔時,在一手持杆,只有一手空著的情況下,往往在緊急情況下,造成人身平衡的一大障礙,對釣客的生命安全沒有保障。所以如何提供一種可供支撐魚杆的裝置,又能令釣客的雙手都可自由的支撐裝置,已成為現在釣客所迫切需要的寵物。
為此,本申請發明人查遍已有的技術和知識資料,均無類似可減輕人們垂釣的體力疲勞的方法或裝置。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於解決釣客長時間垂釣會疲勞的缺點,而提供一種新穎的隨身式魚杆支撐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隨身式魚杆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魚杆可完全不用手持,雙手自由自在,可從事其它工作,而且非常省力,所以,可以大幅度減輕釣客的體力疲勞。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隨身式魚杆支撐裝置,其中魚杆可插於收容筒內,以使雙手可同時進行魚獲的處理作業,不僅魚獲處理快速而且魚杆不會因魚獲快速而手忙腳亂或處理不當而受損,且魚線也不會相互打結。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隨身式魚杆支撐裝置,使釣客在不使用時,可將魚杆移至背肩部,令雙手完全自由自在,使釣客行走在崎嶇釣魚環境及處理頻繁的魚獲時可保證人身安全。
本實用新型為達到上述目的,其較佳的可行具體技術方案包括一可掛在身上的基板34,基板34的兩側分別設有多組扣孔38-38,39-39或掛環37-37;一可將基板34經由這些扣孔而扣持在身體上的至少一對扣持帶43-43;一可支撐魚杆的收容筒2,該筒體的外周上形成一突緣3,該突緣的內突設一凸軸5;一組連接組件25,是設在上述收容筒2和基板34之間,並可將上述收容筒2連接組合於上述基板34之上;一組扣持組件31,是在上述收容筒2的凸軸5穿過上述連接組件25時,扣持在凸軸5上的,因而可使基板34借上述一對扣持帶43-43的扣具扣持在人體上,而該魚杆收容筒2則以上端的開口部將魚杆收在其中,以使人手可避免長時間支撐魚杆。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將結合
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的簡單說明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隨身式魚杆支撐裝置的立體分解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正剖示意圖;圖4為自圖3A-A處的頂剖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收容筒的使用說明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收容筒的使用說明示圖;圖6-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說明示意圖。
請同時參閱圖1至圖5,就本實用新型的魚杆支撐裝置的一較佳實施例進行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隨身式魚杆支撐裝置1基本上包括一可掛在人身體上的基板34,至少一對可將基板34扣持在人身體上的扣持帶43-43;44-44;45-45;一可支撐魚杆的收容筒2,一設在上述收容筒2及基板34間的一組連接組件25,可將上述收容筒2與基板34連接組合在一起,和一扣持組件31是將連接組件25扣持在收容筒2和基板34之間的。其中,基板34是具有一弧度的,並以半硬體的塑膠材料製成,以便於靠持在人體的腰部部位。如果基板34使用硬質材料製成,則靠持在人體的一面最好另設軟質彈性墊(圖中未顯示出)。基板34的正面形狀略似倒梯形,上寬下窄,為便於掛置在人身上,可在上端處設置掛肩帶45的掛環37,也可在上端兩側面設置掛置在大腿上的腿帶44。如圖所示,不論是肩帶45,腰帶43或腿帶44均使用一般示售品的快速扣具的帶狀物,詳細構造說明略。魚杆的收容筒2本質上為貫通的筒體,在其圓周上形成一突緣3,在突緣3的內朝外處突設一凸軸5,凸軸5的外端設有一扣持孔6,收容筒2的後端底部設有固定座7,固定座7的兩側,收容筒2的底端各設有一道縱向槽孔8-8,收容筒2的前端設一突耳9,突耳9的前端設一貫穿的樞軸孔10,以便將收容筒2的底部開閉組件13樞設在上述的固定座7和突耳9之上。該底部開閉組件13包括一由14,17,20等三段連接杆組件組成。其中,上段連杆的組件14的上端具有一弧形把手部16,其下端具有一把接孔15;中段連杆組件為H型組件17,具有上樞接孔18,可與上段連杆組件的樞接孔15借著梢23的穿設樞接後扣止於一C型扣環24,其下端具有一樞接孔19;下段連接組件20的上樞接孔21也借著梢23的穿設而與中段連接杆的下樞接孔19樞接在一起,再借著C型扣環24扣止於下段連接杆的外側,而下段連杆組件20的下端樞接孔20則借梢11而樞接於收容筒2的下端凸9的樞接孔10,再以C型扣環12扣止於凸耳9之上,由此可知,收容筒2的底部開閉組件13隻借下段連杆組件20的下端兩樞接孔22-22樞接於收容筒2的凸耳9上,而借上段連杆組件14的把手部16扣持於收容筒2的固定座7上,則上段連杆組件14的兩臂部在關閉狀態時是伸入收容筒2底部固定座兩側的縱向槽孔8-8之中的,是利用下段連杆組件的縱向面支撐魚杆,所以其支撐應力綽綽有條。
本實用新型的收容筒2與基板34之間再借上述的組合連接組件25予以連接,該連接組件25包括一彈簧26,一摩擦墊圈27和一可鎖固在基板上的扣環28,扣環28的端面設有四個固定螺孔29。可借基板上的螺絲41,穿設通孔42與基板34鎖固在一起,而在鎖固前,該組連接組件25是套設於收容筒2的凸軸5的外周的。再借上述的扣持組件31將連接組接25扣持於凸軸5之上,該扣軸組件31可包括-C型扣環33和扣持梢32。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的魚杆收容筒2借連接組件25和扣持組件31以及螺絲41與基板34以可旋轉方式連接在一起。由於連接組件的扣環28與基板34鎖固,而組件25借扣持組件31在收容筒2的凸軸5上以可旋轉的方式連接在一起,同時在扣環28一圓周面設有一段弧形凹槽30,與收容筒2的突緣3上的卡止塊4相對應,使基板固定在人體上時,收容筒2的卡止塊4可在扣環28的弧形凹槽30活動。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例,該弧形凹槽30的活角度範圍約為90度,如釣魚的置杆角度約為15度,則其拉魚的角度可大至105度(參見圖8)。其使用情形以後再述。
在此還要說明的是,雖然本實用新型的基板34的扣持帶有腰帶43,腿帶44和肩帶45等三種形式,但是在湖畔或溪畔的輕型垂釣者可以僅使用一種扣持帶即可,並非三者必需同時使用。只有對於重型海或磯釣,為安全起見,最好同時使用兩者,例如腰帶43和腿帶44同時使用較適宜,更大型的,再加上肩帶一起使用,其安全性和穩定性更佳。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基板34扣持在身上究竟使用何種扣持帶,垂釣者可依據實際情況的需要來任意選擇。
本實用新型的魚杆支撐裝置1的構造已詳述如上,現參閱圖6-8就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進行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支撐裝置1,其基板34一般均掛量在人體的腰部側面,如圖6所示,魚杆S是自由式地插設在收容筒2內。由於卷線器R和釣魚線F受力的關係,魚杆插置後通常均止於約如圖6所示的15度的正常使用狀況,此時,收容筒2的底部是呈關閉狀態。等候魚訊時,釣客的雙手完全自由自在,這種情形對於愛好垂釣者而言,的確是既輕鬆又快活,能達到真正休閒的目的。
當垂釣過程中發生魚上鉤的情況時,由於收容筒2的底部呈封閉狀,可作為魚杆將上鉤之魚收回時施力的主要支撐點,尤其在不幸鉤到既大又重的魚時可以達到既安全又省力的目的。在處理鉤到魚的過程中,魚線收回時,收容筒2可以隨魚杆的收線和與魚搏鬥的情況以收容筒2為支撐點,由於扣環28的弧形槽30與收容筒2的突緣3上的卡塊4相對應角度的活動範圍為90度,所以可使收容筒2由15度至105度之間自由控制而上、下旋動(如圖8所示),與一般釣到魚的處理過程完全吻合,所以使用上極為方便實用。
當釣到魚處理告一段落時,魚兒靠岸時,可將魚杆拉到手臂背後的固定位置如圖7所示,並同時將收容筒2的底部打開,如圖5虛線所示的位置,魚杆S下降至卷線器R處於非常穩固的狀況,例如卡止於收容器2的頂面。此時因魚杆在背後,如圖7所示,鉤魚者的雙手可以自由活動,可一手持網撈魚,一手提魚解開釣鉤或更換魚餌。如將魚釣掛在基板34上的肩帶掛環37上並用卷線器R拉緊魚線,則釣客更可以彎腰開冰箱放魚或將冰箱搬動或進行其它任何動作。
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的隨身式魚杆支撐裝置,將現有釣魚杆的累贅物導致人身體上的疲勞和影響人身安全的缺陷均克服了。
上面的詳細說明是針對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的具體說明,此實施例並不能用以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在本發明技術精神範圍內所做的等效實施或變更,例如等效應變化的等效性實施例,均應包括在本申請的專利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隨身式魚杆支撐裝置,其特徵在於一可掛設在身上的基板,基板的兩側分別設有多組扣孔或掛環;一可將基板經由這些扣孔而扣持在身體上的至少一對扣持帶;一可支撐魚杆並可將魚杆收容其中的收容筒,該筒體的外周上形成一突緣,該突緣的內突設一凸軸;一組設在上述收容筒和基板之間的並可將上述收容筒連接組合於上述基板之上的連接組件;一組在上述收容筒的凸軸穿過上述連接組件時用以扣持在凸軸上的扣持組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隨身式魚杆支撐裝置,其中,該連接組件包括一彈簧,一可供旋轉摩擦的墊圈和可被鎖固在基板上的扣環。
3.權利要求1所述的隨身式魚杆支撐裝置,其中,該組扣持組件進一步包括一擋止梢和C型扣環,該C型扣環是在連接組件套心凸軸後扣止於軸上的扣件,再借檔止梢扣止於C型扣環之外。
4.權利要求1所述的隨身式魚杆支撐裝置,其中,該對扣持帶為腰部的扣持帶。
5.權利要求1所述的隨身式魚杆支撐裝置,其中,該對扣持帶進一步包括一對可將基板扣持於大腿上的腿部扣持帶。
6.權利要求1所述的隨身式魚杆支撐裝置,其中,該對扣持帶進一步包括一對可將基板掛置於肩部的肩部掛置帶。
7.權利要求1所述的隨身式魚杆支撐裝置,其中,以該組連接件的扣體上圓周平面設有多個螺孔,以便於借螺絲將之鎖固於基板上。
8.權利要求1所述的隨身式魚杆支撐裝置,其中,該收容筒體底部設有一控制筒體底部的關閉與開放狀態以達到魚杆的各種架量目的的底部開閉組件。
9.權利要求8所述的隨身式魚杆支撐裝置,其中,該底部關閉組件包括一由三段連杆組件樞接在一起的開閉器,該開閉器的前端可扣止於筒體前端的固定座,其後端則樞接於筒體後端的凸耳。
10.權利要求7所述的隨身式魚杆支撐裝置,其中,該組連接組件的扣體外周具有一沿外周切除一部分的弧面凹槽與收容筒的突緣外周上的卡止塊相互對應。
專利摘要一種隨身式魚杆支撐裝置,其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以隨身行走掛置在身上的隨身魚杆支撐裝置,當魚杆插在魚杆支撐裝置的收容筒內時,釣魚者的雙手可完全自由。這樣,不僅可以大幅度減輕釣客長時間等候修魚訊的身心疲勞,而且在處理捕撈到的魚的過程中可確保釣客的人身安全。
文檔編號A01K97/10GK2255147SQ96203520
公開日1997年6月4日 申請日期1996年2月16日 優先權日1996年2月16日
發明者謝明明, 曾孟津 申請人:謝明明, 曾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