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桑蠶飼養盒的製作方法
2023-09-14 00:49:35 1
專利名稱:一種多功能桑蠶飼養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昆蟲飼養器具,特別涉及一種適用於科普教育、觀賞娛樂用的多功能桑蠶飼養盒。
背景技術:
桑蠶是昆蟲的典型代表,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形態變化過程,不僅非常神奇,而且蘊涵著豐富的科學知識。我國是農耕文明的發祥地,植桑養蠶、取絲織綢是中國古代的重大發明,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更是開創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的新紀元,是華夏民族對人類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貢獻。較早以前,已有人把養蠶作為少年兒童認識自然、學習科學知識、培養觀察能力的一項有益的課外活動,但一直以來都由於缺乏理想的器具和配套的種籽、桑葉、蔟具和技術服務而無法在城市地區普及,使城市裡的孩子們參加不了這項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因此也接受不到這樣好的一種科普、環保、愛心和傳統文化教育。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和不足,本實用新型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為少年兒童攜帶方便、操作簡便、功能齊備的桑蠶飼養器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本多功能桑蠶飼養盒,包括盒框、盒蓋、組合式方格蔟和附件,其特徵在於由盒框和盒蓋組成盒體,在盒蓋左半部分設有一個「心」形或「桑葉」形透視窗口,盒框被隔板隔成二個大小相等的內隔,其中一個內隔中放有組合式方格蔟,另一內隔中放有圓形塑料蛾圈和產卵紙一張和桑葉真空保鮮袋23個;在盒蓋的前側面至少設有一個磁鐵片,與盒蓋上磁鐵片對應的位置盒框上設有磁鐵,磁鐵片與磁鐵構成盒蓋的自動關閉裝置。
所述的組合式方格蔟是由與盒框內格長二分之一、寬相等的4個硬板,沿三等份的1/2切口「井」字形相互插接,並放入一個內格中組合而成。
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桑蠶飼養盒,為少年兒童提供了一種攜帶方便、操作簡便、功能齊備的桑蠶飼養器具,可使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飼養蠶兒,仔細觀察了解蠶兒生長發育、吐絲結繭、變態化蛹、化蛾產卵的全過程,從而達到普及生命科學知識、培養觀察動手能力、增強環保意識的作用。此外,通過動手飼養和觀察蠶兒生長發育、吐絲結繭的整個過程,還可以加深人們對蠶絲及絲綢織物的認識,對弘楊我國傳統蠶桑蠶桑絲綢文化、引導健康消費具有積極意義。
圖1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桑蠶飼養盒的整體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桑蠶飼養盒組合式紙板方格蔟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桑蠶飼養盒產卵蛾圈側視圖。
以下結合說明書圖和發明人給出的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桑蠶飼養盒,主要用於少年兒童觀察學習、課外實踐時進行桑蠶飼養,以及其他人群進行桑蠶飼養的休閒、娛樂活動。本多功能桑蠶飼養盒,包括了盒框(1)、盒蓋(2)、組合式方格蔟(3)及附件組成分,由盒框(1)和盒蓋(2)組成盒體,在盒蓋(2)左半部分開有一個「心」形透視窗口(4),盒框(1)被隔板(5)隔成二個大小相等的內隔,其中一個內隔中放有組合式方格蔟(3),另一內隔中放有圓形塑料蛾圈(8)和產卵紙一張和桑葉真空保鮮袋2-3個;盒蓋(2)的前側面至少設有一個磁鐵片(6),與盒蓋(2)上磁鐵片(6)對應的位置盒框(1)上有磁鐵(7),磁鐵片(6)與磁鐵(7)構成盒蓋的自動關閉裝置。
組合式方格蔟(3)是由與盒框內格長二分之一、寬分二分之一的4個硬板,沿三等份的1/2切口「井」字形相互插接,並放入一個內格中組合而成。
具體加式生產方法1)盒框總體尺寸為240mm×170mm×45mm,採用2-3mm厚度中等強度的硬紙板摺疊、粘結而成,並用紙板分隔成2個規格為120mm×850mm×225mm的內格;2)盒蓋採用2-3mm厚度的硬紙板摺疊、粘結而成,與盒底面及前後側面為一個整體,總體尺寸為250mm×433mm。
其中,①底面為250mm×175mm,在前沿餘3mm,左右沿各餘5mm位置與1)盒框相粘結;②後側面為250mm×45mm,與1)盒框的後側面相粘結;③表面為250mm×170mm,表面左半部分開約100mm×80mm的「心」形形觀察窗口;④前側面為250mm×45mm,並在與盒框對應位置加設磁鐵片,構成盒蓋的自動關閉裝置。
(3)組合式方格蔟由4片尺寸分別為165mm×40mm和115mm×40mm厚度為1-2mm硬紙板,沿三等份1/2深切口「井」字插接並與一個盒框內格組合而成,可形成9個方格結繭室。
(4)附件主要包括150mm×100mm產卵紙,直徑40mm、高25mm的兩個圓形塑料蛾圈,桑葉真空保鮮袋2-3個。
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桑蠶飼養盒,用紙板為生產原料,粘結而成,生產工藝簡單,加上表面彩印,造價約為2.00~3.00元/個;也可以用有機塑料為原料,採用模具實現大批量規模生產,其製作成本還可大大降低。因此,這種新型多功能桑蠶飼養盒具有很大的開發利用潛力。
使用本實用新型多功能桑蠶飼養盒時,必須與桑蠶種籽或幼蟲、桑葉供給等配套服務相結合。此外,如果飼養由本發明人採用現代育種技術所培育的彩色繭品種桑蠶,不僅將會更具有觀賞性,結成的彩色繭還可加工成各種工藝飾品。
使用本多功能桑蠶飼養盒的飼養桑蠶的操作步驟(1)環境要求①溫度20~28℃②相對溼度65~75%③光線禁止直射光 ④空氣流通、無汙染(2)飼養管理(以標準配置9頭5齡第4日桑蠶計)①1~4日,每日飼餵3次桑,每次1.5~2片桑葉;②5~7日,每日飼餵3次桑,每次1.5~1片桑葉;③每兩天清理蠶座1次(清除蠶沙、更換墊紙),保持蠶座內乾燥、清浩,防止發黴。
(3)上蔟結繭飼養5-7天後,當蠶兒全身透明發亮、口吐絲縷、不再取食桑葉時,即為老熟,可將附帶的四塊小紙板取出,對準切口「井」字形互插後放入盒中一個格內,即可將老蠶放入格中,使之吐絲結繭。
(4)蠶蛹管理蠶繭結成後4~5日,蠶即化為蛹,可剪開蠶繭倒出蠶蛹,並置於另一格內觀察,注意輕拿輕放、防止損傷蛹體。
(5)化蛾與產卵化蛹後10~15天即可羽化成蠶蛾,雌雄蛾可自動尋偶交配,交配4~6小時即可拆對,在格內鋪產卵紙並加蛾圈,然後將雌蛾捉入蛾圈使之產卵。注意事項①蠶蛾身上鱗毛對有一定的刺激性,應防止入眼、鼻;②觸角細長、腹部肥大的為雌蛾,雌蛾產卵前會排出蛾尿,因此應注意清理。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桑蠶飼養盒,包括盒框、盒蓋、組合式方格蔟和附件,其特徵在於由盒框(1)和盒蓋(2)組成盒體,在盒蓋(2)左半部分設有一個「心」形或「桑葉」形透視窗口(4),盒框(1)被隔板(5)隔成二個大小相等的內隔,其中一個內隔中放有組合式方格蔟(3),另一內隔中放有圓形塑料蛾圈(8)和產卵紙一張和桑葉真空保鮮袋2-3個;在盒蓋(2)的前側面至少設有一個磁鐵片(6),與盒蓋(2)上磁鐵片(6)對應的位置盒框(1)上設磁鐵(7),磁鐵片(6)與磁鐵(7)構成盒蓋的自動關閉裝置。
2.如權利要求1的一種多功能桑蠶飼養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組合式方格蔟(3)是由與盒框內格長二分之一、寬相等的4個硬板,沿三等份的1/2切口「井」字形相互插接,並放入一個內格中組合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桑蠶飼養盒,包括盒框、盒蓋、組合式方格蔟及其它產卵專用附件組成,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桑蠶飼養盒,為少年兒童提供了一種攜帶方便、操作簡便、功能齊備的桑蠶飼養器具,可使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飼養蠶兒,仔細觀察了解蠶兒生長發育、吐絲結繭、變態化蛹、化蛾產卵的全過程,從而達到普及生命科學知識、培養觀察動手能力、增強環保意識的作用。此外,通過動手飼養和觀察蠶兒生長發育、吐絲結繭的整個過程,還可以加深人們對蠶絲及絲綢織物的認識,對弘揚我國傳統蠶桑蠶桑絲綢文化、引導健康消費具有積極意義。
文檔編號A01K67/033GK2927691SQ200620078969
公開日2007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12日
發明者張正新, 李晴 申請人:張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