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養雞一年虧36萬(江西男子劍走偏鋒)
2023-09-14 01:21:21
說到公雞,養殖戶們可謂是人見人嫌,不僅打架傷亡高,而且肉質腥味太大,根本不賺錢。
可劉武雲,卻偏偏獨寵公雞,更是靠自己獨特的秘方,讓公雞飛上枝頭變鳳凰,年入500多萬元。
劉武雲,江西安福縣人,23歲時與同村的一位姑娘結了婚。
結婚時的情況就是,他家只有一間隨時要倒塌的土磚房。
讓這個姑娘更加沒想到的是,不僅如此,結婚後竟然還分到了幾千塊外債!
這結婚一分錢彩禮沒有不說,還莫名其妙地背上了債務。可姑娘就是看上了劉武雲,其他的也就不重要了。
但劉武雲卻發誓:一定要讓媳婦兒過上好日子!
這天,劉武雲從鎮上回到家,看見媳婦兒就開始激動起來,大聲嚷嚷著說有個好消息。
他妻子很納悶,怎麼早上出門時還挺正常,回來就感覺不一樣了呢。
原來,劉武雲到鎮上轉了轉,他有一個驚人的發現,租一間門面房,一天只要5毛錢。
他就想帶著媳婦兒一起去鎮上做生意。夫妻倆一拍即合。
起初,他們夫妻倆租房賣早點,可賣著賣著,就發現這生意其實並不好做,雖然房租便宜,可同行太多。
劉武雲覺得每天起大早,也沒掙到多少錢。得再研究個別的法子才行。
「你說那個時候做早餐,我賣這些東西,別人家也都賣這些,沒有特色,就吸引不了客流。」
這時候,劉武雲就想到了當地的一道特色美食。
燒雞公。
燒雞公這道菜,是用當地的土雞,紅毛雞中的公雞為原料。但因為很多人不喜歡燒雞公的土腥味,所以吃的人並不多。
劉武雲就在想,如果自己能夠改變菜的味道,去掉土腥味,把當地特色菜做起來,那一定是個很不錯的機會!
而且他還了解到,當時的公雞價格只有一塊錢一斤,是母雞的五分之一。
說幹就幹,劉武雲開始琢磨燒雞公這道菜,怎麼才能做出沒有土腥味。
「我都煩死他了,那段時間,他天天從市場回來就喊我,出來殺雞,出來殺雞!因為他自己不敢殺,每天都讓我給他殺雞。」
劉武雲每天都買公雞回來做試驗,他把自己鎖在小屋裡研究,一整天都不出門。
可前後折騰了半年多,還是沒能研究出來秘方,這時候妻子勸他快放棄吧,做點其他菜也行。
劉武雲看著妻子點了點頭。
妻子總算鬆了一口氣,因為這半年來,劉武雲已經快變成傻子了,整天研究調料配比,天天做燒雞公,就連早餐店都不關心了。
就在妻子以為他總算放棄的時候,劉武雲卻走了,出門拜師學藝!
劉武雲聽說四川有做這道菜的,而且味道不錯。他就外出了一個月,可當他再次回來時,卻讓他心如刀絞,抱著妻子痛哭流涕。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原來,當時劉武雲並沒有手機,他也捨不得打公用電話。妻子還以為這麼久沒回來,在外面出了意外,著急上火就說不出話來。
從那個時候開始,劉武雲的妻子,嗓子就開始變啞了。
幸運的是,劉武雲這次外出,總算學成歸來。他和師傅一起,找到了去除燒雞公腥味的秘訣。
最關鍵的,還是調料的配比。把陳皮等共18種調料按照一定比例後,粉碎研磨做成調料包。做一道燒雞公時,就倒入一袋調料包,十分方便快捷。
正是劉武雲解決了燒雞公的土腥味,這道菜很快成了劉武雲店裡的招牌菜。他靠著燒雞公,一年就賺了10多萬元!
到了年底,他給妻子花了很多錢,這讓當地人都很羨慕,都說她真是嫁對了人。
漸漸地,劉武雲也免費把這門手藝交給了當地的同行們。
到了2003年,燒雞公這道菜,成為了當地的一張美食名片。客人們到飯店,都必點這道菜。
就像去雲南點米線,去山西大同吃羊雜一樣。
隨著更多的飯店推出這道菜,劉武雲卻發現了不對勁。隨著紅毛公雞的需求量增加,公雞不僅漲價,而且加錢都很難買到了!
「那時候我每天一大早,就騎摩託去村裡找公雞,那客人早就在我店裡等著吃呢,可我沒有雞做不了菜,著急啊!」
可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儘管生意火爆,卻沒有原材料下鍋。
2、3年嘗試,終得心法劉武雲就想,不能這樣坐以待斃,他就出門考察了一圈,這次收穫還真不小!
他發現,現在公雞的價格越來越高,甚至都超過了母雞。而且他看見,有的村民家有很多柑橘園,他們會在園裡養雞,而且柑橘長得也很好。
劉武雲突然來了靈感,為何自己不能養雞呢?
安福縣有很多柑橘園,柚子園和油茶園,他就找到一些農戶談合作,想在他們的園裡養雞。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件事並沒有那麼容易。因為農戶們都不想養,因為他要多養公雞,公雞愛打架難管理不說,飼料錢比母雞就要多出不少。
劉武雲吃了閉門羹,回到家想了幾天,哎,他突然就想到了一個理由,又來找這些農戶,終於有一個女人答應了他。
劉美華,她家裡有50畝油茶園和柑橘園,那麼她聽到劉武雲這次說了什麼,就欣然同意了呢?
原來,劉武雲告訴她,雖然公雞吃得多,但放養在園子裡,可以吃蟲子,也可以吃地上的果子和嫩草。一隻雞一年就可以節約20元的成本,而且果園不用除草,也不用捉蟲子。
劉美華聽後便同意和他一起養雞。
可如何才能多養公雞呢?一般來說,孵出的小雞公母各一半,公雞農戶留得少,大部分都閹割成線雞,線雞活動量少,脂肪比公雞多,用來做燒雞公不夠筋道。
由於劉武雲想要更多的公雞,第一次養雞時,並沒有閹割。他養雞的比例,正好是公母各一半。
可接下來就讓他傷透了腦筋。
劉美華隔三差五就打電話過來,說公雞打架太兇猛了。有的雞被打斷腿,走不了路,有的雞被打的甚至全身一根毛都不剩。
這一年,他們不僅沒有賺到錢,更是成了村裡的笑話。
有了第一年的慘痛教訓,第二年,劉武雲把公雞的比例降到40%,其中10%被變成線雞。
而效果仍然不行,劉武雲在果園的時候,公雞們好好的,可等他剛一轉身,公雞們又開始內鬥起來。甚至都分成了幫派!很多時候都是幾隻公雞圍攻一隻公雞。
眼見這樣還是不行。到了第三年,劉武雲再次把公雞比例下調為30%,這一次效果好了一些,可仍舊很不理想。
連續3年,沒有多少收益,合伙人劉美華不想幹了。此刻劉武雲心裡很是著急,自己養雞就是為了公雞來的,如今這個比例不能再降低了,到底該怎麼辦呢?
一次,他看電視時,了解到一個信息,他坐在炕上瞬間大喊:我有辦法啦!
旁邊的妻子被嚇了一跳,上去就是一拳,直嚷嚷著說你又發什麼神經!
原來,雞有一個習性是愛聚堆,並且是以雞舍為圓心,在半徑幾百米以內活動。如果園子裡只有一個雞舍,不管園子有多大,雞也不會跑得太遠,還是會聚堆。
可能雞喜歡熱熱鬧鬧的環境。
但公雞在一起聚堆,準沒好事,不是你爭我鬥,就是合夥去幹別的公雞。
以前,劉武雲養的3000隻雞隻有一個雞舍,他現在又增加了5個雞舍,這樣每個雞舍就分別為500隻左右,從這以後,公雞的打架情況就少了很多。
劉武雲把公雞拿到自己飯店做成燒雞公,母雞和線雞被他賣到當地農貿市場。價格都是45元一斤。
許多農戶這幾年一直在看他的笑話,沒想到他真的把公雞養成了,現在都想找他一起養雞。
劉武雲順勢成立合作社,他負責回收商品雞。到了2016年,合作社的土雞出欄量已經達到4萬多隻。
此時的劉武雲並沒有高興,反而是有些心急了,怎麼回事呢?原來正是雞太多了,本地市場消化不掉這麼多雞。
那要怎樣才能打開外地市場呢?
劉武雲自有妙計!
他每天都用手機給雞拍視頻,而且他還在一旁解說,給大家介紹某個雞王和它的24個妃子。還有各個雞舍幫派之間的鬥爭等。
雖然都是普普通通的雞和雞舍,可到了劉武雲嘴裡,卻成了一個多彩多姿的雞界江湖。
這新鮮招法,立即引來了大量網友的圍觀。
劉武雲一看,自己已經吸引了這麼多人天天看自己拍視頻。他乾脆就開啟直播,並告訴大家,隨時都可以免費來玩,抓雞也是可以免費拿走,還有他親手做的燒雞公隨便吃。
這下子,果園裡陸續來了好多人,他們體驗抓雞,還吃到了劉武雲親手做的燒雞公。
而劉武雲,還做了兩件事。這第一件事,就是他要把燒雞公的做法教會給遊客。因為只有教會了大家,等回去時才能做出這個味道。若是做不出這個味道,就很難再有回頭客了。
而這第二件事,就是給第一件事保駕護航,他將自己的調味品獨門秘方,也都做成小袋包裝,送給買雞的遊客。
就這樣,劉武雲的公雞越賣越火,也一同帶火了母雞和線雞的銷售。
2021年,劉武雲的銷售額達到500多萬元。他帶領農戶一起養雞,共同致富。
可以說,劉武雲在養雞這條路上,一走就是30多年,他把當地沒人看好的公雞,變成各家餐廳的搶手貨。他把當地特色菜燒雞公,也變成了當地的招牌。如今又帶領農戶一起養雞致富。
一個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足夠了。
劉武雲是幸福的,因為他有熱愛的事業,更有深愛他的人。
拓展資料,摘自頭條:
線雞沒有雞冠,身材肥碩圓胖,不會打鳴,只有柔弱的咕咕聲,眼神飄忽,由於摘除了性器官,不再分泌雄激素,因此性情會變得安靜怡然,比較溫順,不喜爭鬥,合群性好,長大後不發情,沒有交配欲望。長速快,肉質細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