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致家長的一封信---讓遊戲點亮孩子的童年
2023-09-14 12:10:15 2
5月20日至6月19日是全國第六個「學前教育宣傳月」,今年宣傳月的主題是「遊戲,點亮快樂童年」。下面是幼兒園致家長的一封信,快來圍觀吧。
幼兒園致家長的一封信【篇一】
尊敬的家長:您好!
5月20日至6月19日是全國第六個「學前教育宣傳月」,今年宣傳月的主題是「遊戲,點亮快樂童年」。
你是否曾將手機扔給你的寶貝,來換取自己安靜的5分鐘?你是否曾在寶貝盛情邀請你加入遊戲的時候,用低頭的「執著」錯過了孩子驚喜的眼睛?你是否也曾在孩子辛苦搭建的「宇宙飛船」前視而不見,用催促與規則換走了創意與奇蹟?
孩子的童年是唯一的,是天馬行空奇葩瑰麗的,當你用手機、IPad,用繁忙,用冷靜去圍合他的童年時,也是在將原本溫馨而美好的童年記憶變成「電子保姆」噼噼啪啪的聲響,變成「小大人」的規行矩步。或許這本不是你想要的,或許你也知道遊戲中的孩子能獲得想像力、社交力、專注力,或許你也想讓孩子童年浪漫而富有生機,美好而富有創意,靈動而充滿快樂!如果你真是這樣想的,那麼就從今天起,把童年還給孩子,把真正的遊戲還給孩子!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1.做幼兒遊戲的支持者和參與者。
趕走「小學化」「成人化」的學習,釋放孩子的天性,積極、平等地參與地孩子的遊戲,尊重和保護孩子玩遊戲的天性,知道遊戲材料不一定要精緻昂貴,一張紙、一盆水、一朵花、一棵樹都可以成為孩子們探索遊戲的材料。讓他們在玩中學、玩中樂、玩中成長。
2.做幼兒遊戲的激勵者和觀察者。
不要渴望一個遊戲就能讓孩子改頭換面或者突飛猛進,引導幼兒做「真遊戲」,激勵孩子在遊戲中積極參與、合作、交流、探索和發現,你也可以通過遊戲了解孩子,發現孩子成長中的優點或者問題。
3.做幼兒遊戲的陪伴者和保護者。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願孩子在回憶童年時滿是那些溫馨而充滿笑聲的畫面。保護孩子不是高舉雙手急著說不可以,而是引導幼兒學會如何保護自己。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強調「遊戲是兒童發展的內在要求,它對兒童的認知發展以及整個心理建構都具有重要意義。」請家長們用更多的時間跟孩子一起說、一起笑、一起哭、一起跳、一起玩耍和遊戲,一起經歷成功、感受失敗、避免傷害,一起體驗成長的煩惱和快樂。愛是一種語言,更是一種行動!相信每一顆種子都值得被期待,願我們攜起手來陪伴孩子,讓遊戲點亮孩子唯一的童年!
20xx年5月20日
幼兒園致家長的一封信【篇二】
尊敬的家長:
您好!5月20日至6月19日是全國第六個「學前教育宣傳月」,今年宣傳月的主題是「遊戲,點亮快樂童年」。
教育始於家庭。許多家長都在苦苦尋求培養孩子的成功「秘訣」,如果有所謂的「秘訣」的話,那也就是遵循孩子成長規律而教育。幼兒是伴隨遊戲而成長的,遊戲是幼兒生活和學習的基本方式,這是兒童成長的規律。幼兒在遊戲中求知健體,在遊戲中啟智怡情,在遊戲中社會化。世界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強調「遊戲是兒童發展的內在要求,它對兒童的認知發展以及整個心理建構都具有重要意義。」我們都要努力做好幼兒遊戲的支持者、參與者、觀察者和陪伴者,在遊戲中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要做好幼兒遊戲的支持者和參與者。許多家長為了所謂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過早地讓幼兒接受偏重系統學科知識技能的訓練,進行「小學化」「成人化」學習。然而,陵節而施,欲速則不達。違背幼兒身體、智力、情感、性格發展規律的強制學習容易引發幼兒反感,繼而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學習恐懼。我國著名學前教育家陳鶴琴說:「孩子是以遊戲為生命的。對孩子來說,遊戲就是工作,工作就是遊戲。」幼兒天性好玩,遊戲是他們獨特的學習方式,通過遊戲他們可以玩中做、做中學、學中樂。家長要尊重和保護幼兒玩遊戲的天性,給孩子提供遊戲空間、時間、材料和環境,做幼兒遊戲忠誠的支持者。許多家長捨得花錢為孩子買各式各樣玩具,其實,遊戲材料不一定要精緻昂貴,一盆細沙,一瓶清水,一個紙盒,一根彩繩,甚至春風、夏雨、秋葉、冬雪,只要留心,都可以成為孩子們探索遊戲的材料。
當然,家長是幼兒第一玩伴,要積極地平等參與幼兒遊戲。與孩子一起追逐嬉戲,與孩子一起「躲貓貓」,與孩子一起「過家家」……讓親子遊戲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營養素」,讓孩子浸潤在和諧溫馨的親子關係中塑造健全人格。
要做好幼兒遊戲的激勵者和觀察者。很多家長往往期望孩子在每一次遊戲活動中都有大收穫,做幾個遊戲就能達到想要的教育效果,習慣用成人的認知方式制訂規則,常常把幼兒遊戲變質為成年人導演的「假遊戲」,孩子自主探索、自我體驗的天性被剝奪,積極性大受挫傷。「真遊戲」是幼兒自主自願的遊戲活動,孩子高高興興地參與、全身心地投入。家長要善於引導幼兒做「真遊戲」,激勵孩子在遊戲中積極參與、合作、交流、探索和發現,還要善於通過遊戲了解孩子,發現孩子成長中的優點和問題。
在觀察幼兒遊戲過程中解讀孩子成長「密碼」,豐富自己的教育智慧。安靜的孩子可能願意在房間裡玩拼圖,而活躍的孩子更期待與「扮怪獸」的爸爸來一次激烈的探險;講繪本故事可以幫助不願使用便盆的孩子克服心理障礙,而捉迷藏遊戲則有助於克服孩子的親子分離焦慮;遊戲體驗分享有助於孩子規則意識的形成,而固定時間的親子閱讀可以培養幼兒專注力……。請充分相信孩子,讓孩子在遊戲中自主決定對夥伴、材料、內容的選擇,決定遊戲進行的方法,獲得自由感、支配感、勝利感和滿足感。
要做好幼兒遊戲的陪伴者和保護者。在當下家庭生活中,「媽媽,放下手機跟我玩玩吧!」的哀求、「你們是手機的爸爸媽媽!」的吶喊震撼人心。一些電子娛樂產品衝擊著幼兒的遊戲環境。一方面家長對休閒娛樂電子產品的青睞佔用了大量業餘時間,忽視了親子溝通交流。另一方面一些家長把電子娛樂產品變成「電子保姆」,讓孩子長時間獨自沉溺在視頻和電子遊戲中,導致幼兒肥胖、精神不振、視力變弱、注意力不集中、思考力下降、性格孤僻等諸多身心問題。家長應該有理智地使用電子娛樂產品,揚其所長避其所短,用更多的時間跟孩子一起說、一起笑、一起哭、一起跳、一起玩耍和遊戲,一起經歷成功、感受失敗、避免傷害,一起體驗成長的煩惱和快樂。
教育是一種關係,一種愛,沒有充滿愛的親子關係就沒有家庭教育。建立這種愛的關係的基本方式就是陪伴和呵護。在陪伴遊戲的過程中,家長要和幼兒一樣真誠投入、專心遊戲,傾聽幼兒的訴說,並適時加以啟發,還要做好安全防護。在遊戲中遇到困難時積極鼓勵幼兒嘗試想辦法解決,在愛與規則的體驗和感悟中促進幼兒的社會化發展。這既是孩子的快樂經歷,也是家長的幸福時光。
每一個生命都像一粒神奇的種子,蘊藏著不為人知的神秘和潛能。讓我們攜起手來,以期待為動力,以關愛為紐帶,以遊戲為載體,與孩子共同成長,點亮幼兒快樂童年,為孩子的精彩人生積澱亮麗的底色吧!
祝家庭和諧幸福,家人平安健康!
濟南市教育局
20xx年5月19日
更多相關書信推薦:
1.幼兒園致家長的一封信---讓遊戲點亮孩子的童年
2.遊戲點亮快樂童年致家長一封信
3.幼兒園遊戲點亮快樂童年致家長一封信
4.《遊戲——點亮快樂童年》致家長一封信
5.20xx遊戲點亮快樂童年致家長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