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壓力觸控功能的顯示模組及移動終端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21:16:30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通訊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帶壓力觸控功能的顯示模組及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3D Touch/Force touch,或者稱為壓感屏幕,這項技術是通過蘋果公司的產品被人熟知。最初蘋果手錶和蘋果電腦上使用的是Force Touch,再到蘋果6s系列的手機屏幕均採用的是3D Touch技術。隨著科技的發展,壓力觸控功能已經成為各品牌旗艦手機的標配。目前量產的帶壓力觸控功能的電子設備的實現方式多是在顯示模組的背光組件下方設置一壓力傳感器,手機屏幕正是靠這些壓力傳感器來識別用戶的按壓力度,然後通過獨立的壓力處理晶片來處理採集到的壓力信號。但是現有的這種實現方式使得顯示模組的結構相對複雜、工藝流程較多,且增加了整個顯示模組的厚度,不利於手機的輕薄化設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帶壓力觸控功能的顯示模組及移動終端,使得顯示模組的厚度降低,實現了整機的輕薄化設計。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帶壓力觸控功能的顯示模組,該顯示模組包括依次疊加設置的上偏光片、液晶顯示面板、下偏光片以及背光組件,還包括控制晶片;其中,液晶顯示面板上鍍膜形成有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通過柔性電路板與控制晶片電連接。
另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該移動終端包括如上所述的帶壓力觸控功能的顯示模組以及前殼;顯示模組固定安裝在前殼上。
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相對於現有技術而言,通過在液晶顯示面板設置鍍膜形成的壓力傳感器,降低了壓力傳感器的佔用空間,使得顯示模組的厚度降低,從而實現了整機的輕薄化設計。
另外,液晶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填充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的液晶層,其中,壓力傳感器設置於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
另外,壓力傳感器設置於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外側。
另外,壓力傳感器設置於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靠近背光組件的基板上。
另外,下偏光片的面積小於液晶顯示面板的面積;柔性電路板位於液晶顯示面板與背光組件之間,且固定於液晶顯示面板未與下偏光片重合的區域,充分利用液晶顯示面板與下偏光片的安裝空間,減少了柔性電路板佔用的整機空間,進一步降低了顯示模組的厚度。
另外,顯示模組還包括疊加設置於上偏光片的觸控螢幕,觸控螢幕與控制晶片電連接,這樣觸控螢幕與壓力傳感器可以共用同一個控制晶片,節約了材料,降低了成本。
另外,液晶顯示面板表面上製作有銦錫氧化物半導體透明導電膜,銦錫氧化物半導體透明導電膜形成導電性圖案作為壓力傳感器,銦錫氧化物半導體透明導電膜厚度通常在幾千埃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佔用的空間更少。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中的帶壓力觸控功能的顯示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方式中的移動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闡述。然而,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本實用新型各實施方式中,為了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請而提出了許多技術細節。但是,即使沒有這些技術細節和基於以下各實施方式的種種變化和修改,也可以實現本申請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帶壓力觸控功能的顯示模組,如圖1所示,該顯示模組包括依次疊加設置的上偏光片、液晶顯示面板1、下偏光片以及背光組件2,另外,該顯示模組還包括控制晶片3;其中,液晶顯示面板1上鍍膜形成有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通過柔性電路板4與控制晶片3電連接。
值得注意的是,液晶顯示面板1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填充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的液晶層,其中,壓力傳感器可以設置於第一基板的外側,且第一基板為靠近背光組件2的基板。
另外,下偏光片的面積小於液晶顯示面板1的面積;柔性電路板4位於液晶顯示面板1與背光組件2之間,且固定於液晶顯示面板1未與下偏光片重合的區域。具體地,由於液晶顯示面板1疊加設置於下偏光片上,當下偏光片的面積小於液晶顯示面板1的面積時,液晶顯示面板1的一個區域就會與下偏光片重合,並覆蓋下偏光片。而液晶顯示面板1與下偏光片多出的部分與背光組件2之間就會形成一個安裝空間,柔性電路板4就貼服在液晶顯示面板上,且位於該安裝空間內。不難發現,柔性電路板4的這種固定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液晶顯示面板1與下偏光片的安裝空間,減少了柔性電路板4佔用的整機空間,進一步降低了顯示模組的厚度。
進一步地,顯示模組還包括疊加設置於上偏光片的觸控螢幕5,觸控螢幕5通過觸控螢幕柔性電路板5-1與控制晶片3電連接。這樣觸控螢幕5與壓力傳感器便共同使用了顯示模組內的控制晶片3,即控制晶片3可以同時接收和處理壓力傳感器與觸控螢幕5採集到的信號。不難發現,這種方式可以節約顯示模組的製作材料,節約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液晶顯示面板1表面上製作有銦錫氧化物(簡稱ITO)半導體透明導電膜,銦錫氧化物半導體透明導電膜形成導電性圖案作為壓力傳感器。具體地,銦錫氧化物半導體透明導電膜的厚度通常在幾千埃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佔用的空間會更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在液晶顯示面板上製作有銦錫氧化物半導體透明導電膜,銦錫氧化物半導體透明導電膜形成導電性圖案作為壓力傳感器。由於銦錫氧化物半導體透明導電膜的厚度通常在幾千埃米,佔用空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降低了顯示模組的厚度,從而實現了整機的輕薄化設計。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帶壓力觸控功能的顯示模組。第二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區別之處在於: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壓力傳感器可以設置於第一基板上,其中,第一基板為靠近背光組件的基板。而在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方式中,壓力傳感器設置於第二基板的外側,且第二基板為靠近背光組件的基板。
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帶壓力觸控功能的顯示模組。第三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區別之處在於:在第一實施方式中,觸控螢幕與控制晶片電連接。而在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方式中,該顯示模組還包括觸控螢幕控制晶片。
具體地,觸控螢幕控制晶片與壓力傳感器的控制晶片分別獨立設置,這樣可以提高控制晶片的處理速度,避免控制晶片接收信號過多導致的處理速度過慢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方式涉及一種移動終端,如圖2所示,該移動終端包含如上第一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帶壓力觸控功能的顯示模組以及前殼6;顯示模組固定安裝在前殼6上。
具體地,以整機前殼6為基準地,ITO鍍膜形成的導電性圖案與整機金屬前殼之間會形成電容。當用戶用力按壓屏幕時,銦錫氧化物半導體透明導電膜形成導電性圖案與前殼6之間的距離(見圖2中的D)會發生變化,從而引起電容值的變化,電容值的變化量被採集後,通過手機主板轉給控制晶片處理,然後由控制晶片輸出給到終端平臺處理器,終端處理器接受到信號後做相應動作。
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上述各實施方式是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各種改變,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