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熔接盤組件及光纖熔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18:32:25 3
專利名稱:光纖熔接盤組件及光纖熔接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光纖熔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纖熔接盤組件及光纖熔接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的光纖熔接裝置,其包括底座和旋卡於底座上的熔接盤,底座固定於底板上。現有技術中的光纖熔接裝置,光纖從底座導入熔接盤,底座上開有狹槽,光纖需通過狹槽並向上折至熔接盤。限於底座的體積的限制,無法支持直徑為5mm的裸纖保護套管進行入熔接盤,不能有效地保護接入熔接盤的光纖,光纖連接可靠性差。而且,熔接後的光纖位於底座的狹槽內,光纖容易互相干擾,而且給後續的光纖維護工作造成困難,不便於光纖的維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光纖熔接盤組件及光纖熔接裝置,其可保證光纖連接的可靠性,且便於光纖的維護。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光纖熔接裝置,包括熔接盤組件;所述熔接盤組件具有用於容置光纖的腔體,所述熔接盤組件上開設有進纖口和出纖ロ,所述進纖ロ、出纖ロ均連通於所述腔體。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光纖熔接盤組件,包括用於容置光纖的腔體,所述熔接盤組件開設有進纖口和出纖ロ,所述進纖ロ、出纖ロ均連通於所述腔體,套設有裸纖保護套的光纖通過所述進纖口和出纖ロ伸入所述腔體,並在所述腔體內部進行光纖熔接。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光纖熔接裝置及光纖熔接盤組件,其進纖口和出纖ロ直接開設於熔接盤組件上,進纖口和出纖ロ可直接連通於熔接盤組件的腔體;無需通過設置底座進行過渡,光纖可從進纖ロ、出纖ロ可直接插入熔接盤內,進纖方式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且由於進纖ロ、出纖ロ等不受底座尺寸的限制,可以很方便地將裸纖保護套單獨通過進纖ロ、出纖ロ伸入熔接盤組件內,以便於提高光纖連接的可靠性及便於後續的維護工作。
圖I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光纖熔接裝置的立體裝配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光纖熔接裝置中熔接盤組件的立體分解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光纖熔接裝置中熔接盤體的立體圖;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光纖熔接裝置中熔接盤體的另ー立體圖;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光纖熔接裝置中導軌的立體圖;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光纖熔接裝置中導軌的另ー立體圖;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光纖熔接裝置中底架的立體圖;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光纖熔接裝置去除上框架後的立體裝配圖;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光纖熔接裝置去除上框架後的立體分解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ー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光纖熔接裝置,光纖熔接裝置可為用於FTTH (Fiber ToThe Home,光纖入戶)鏈路中實現光纖熔接功能的設備,其屬於0DN(0ptical DistributionNode,即光分配節點)鏈路中使用的無源設備,主要用於光纖的熔接操作。當然,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光纖熔接裝置也可用於其它應用光纖的場合。如圖I和圖2所示,上述光纖熔接裝置包括熔接盤組件3 ;熔接盤組件3具有用於容置光纖的腔體,熔接盤組件3上開設有進纖ロ 301和出纖ロ 302,進纖ロ 301、出纖ロ 302均連通於腔體。熔接盤組件3無需通過設置底座進行過渡,光纖可從進纖ロ 301、出纖ロ 302·直接插入熔接盤組件3內,進纖方式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並且,由於進纖ロ 301、出纖ロ 302等不受底座尺寸的限制,可以很方便地將直徑為5_或以上的裸纖保護套5単獨通過進纖ロ 301、出纖ロ 302伸入熔接盤組件3內部。裸纖保護套5呈管狀,其可套設於光纖的外側,具體應用中,可將裸纖保護套5套設於光纖熔接的部位處,並對裸纖保護套5進行加熱以使裸纖保護套5產生熱縮現象,從而使裸纖保護套5可以可靠地卡套於光纖熔接處,有效地保護了光纖,提高了光纖連接的可靠性。而且,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光纖熔接裝置,其進纖ロ 301、出纖ロ 302直接開設於熔接盤組件3上,光纖在腔體內的折彎半徑較大,進ー步提高了布纖的靈活性,光纖不易相互纏繞,光纖可以整齊地布置於熔接盤組件3內,各光纖之間不會互相干擾,而且給後續的光纖維護工作帶來便利,利於提高光纖的維護效率、縮短維護時間。如圖I所示,光纖熔接裝置還包括支架I,熔接盤組件3卡設於支架I上,以使各熔接盤組件3可単獨抽出,抽出時無需使用螺絲刀等輔助工具。各熔接盤組件3可縱向設置且橫向疊加排列幹支架I上。具體應用中,可在支架I上設置合理的走纖路由器對裸纖保護套5管進行合理的保護和引導,以進一歩保證產品的可靠性。如圖I所示,熔接盤組件3與支架I之間設置有導軌結構。熔接盤組件3可沿導軌結構從支架I抽出,操作簡便。如圖2所示,熔接盤組件3包括熔接盤體31和蓋板32,蓋板32可安裝在熔接盤體31上並形成上述用於容置光纖的腔體。熔接盤體31可呈一端開ロ的殼體狀;蓋板32可呈板狀,其可封蓋於熔接盤體31開ロ的端面上。當然,蓋板32也可呈一端開ロ的殼體狀,蓋板32可與熔接盤體31對合設置並形成上述腔體;或者,熔接盤組件3可由環狀的圍框和分別固定連接於該圍框兩端的兩個蓋板32組成等。如圖2和圖3所示,蓋板32可通過卡鉤結構卡接於熔接盤體31上,以便於蓋體的拆裝。更具體地,可在蓋板32上凸設有弾性卡鉤321,相應地在熔接盤體31的側壁處設置倒扣孔或倒扣部,弾性卡鉤321可卡入倒扣孔或倒扣部內。當然,可以理解地,蓋板32也可以通過鎖緊件鎖緊或卡扣鎖緊等方式連接於熔接盤體31上,鎖緊件可為螺絲等。如圖I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熔接盤體31呈一端開ロ的殼狀,其包括底板311與從底板311垂直延伸且首尾相連的多個側壁312,上述倒扣孔開設於熔接盤體31的側壁312上。進纖ロ 301與出纖ロ 302均開設於側壁312上,且進纖ロ 301與出纖ロ 302相距設置,避免進纖ロ 301與出纖ロ 302之間距離過近而影響布置光纖。進纖ロ 301與出纖ロ 302可分別設置於同一側側壁312的兩端處,也可分設於熔接盤體31相対的兩個側壁312上。這樣,光纖和裸纖保護套5可以從熔接盤組件3的頂部或底部處的進纖ロ 301與出纖ロ 302接入或接出,便於光纖的布局,使本發明所提供的光纖熔接裝置具有更廣泛的應用場景,以適用於不同的場合。本實施例中,進纖ロ 301與出纖ロ 302開別設置熔接盤體31相對的兩個側壁312上。如圖2和圖7所示,熔接盤組件3可縱向設置,進纖ロ 301與出纖ロ 302可以分別開設於熔接盤體3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且進纖ロ 301與出纖ロ 302可靠近於熔接盤組件3的正面。熔接盤體31的正面上靠近於進纖ロ 301、出纖ロ 302處開設有用於穿設扎線帶的通孔303。如圖2和圖7所示,熔接盤組件3縱向設置,在橫向方向上排列有多個的熔接盤組件3,以便於提高熔接盤組件3的密度,從而可更好地利用空間。當然,在其他替代實施例 中,在橫向方向上也可以僅設置ー個熔解盤組件3。在本實施例中,各熔接盤組件3之間可依次相鄰設置。具體應用中,可通過框架或熔接盤組件3上的連接結構使各熔接盤組件3在橫向方向上疊加(即在橫向方向上依序排列有多個熔接盤組件3)。熔接盤組件3疊加的數量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疊加後的熔接盤組件3,每個熔接盤組件3均可獨立抽出,以便於進行光纖的連接、維護等工作。熔接盤體31內設置有熔接區域和盤纖區域,熔接區域上設置有至少兩個相隔設置的隔纖片313 ;盤纖區域上設置有至少兩片相距設置的繞纖片314。熔接區域和盤纖區域獨立分開設置,熔接區域可位於熔接盤體31內的一端,盤纖區域可位於熔接盤體31內的另一端,熔接和盤纖互不幹擾盤,纖路由清晰,便於光纖的安裝、維護。如圖3所示,隔纖片313可凸設於底板311上,隔纖片313設有多片且各隔纖片313平行間隔排列,以將不同的光纖隔開,防止光纖纏繞和相互幹擾,且便於後期維護。隔纖片313的兩端設置有數字標識,以便於操作人員對光纖的維護。隔纖片313的橫截面可呈弧形,以使於放置不同尺寸的裸纖保護套。如圖3所示,繞纖片314可凸設於底板311上,繞纖片314可呈弧形並成對相向設置,熔接後多餘光纖可以繞設於繞纖片314上,使光纖可以整潔地固定於熔接盤體31內。光纖可呈圓盤狀繞於熔接盤體31內,光纖不易損傷。
如圖3所示,熔接盤體31的側壁312上端或/和繞纖片314上凸設有擋纖片315,以將光纖限制於熔接盤體31內,在打開蓋板32對光纖進行維護時,光纖不易散落。如圖3所示,熔接盤組件3的側面固定設置有把手部316,操作人員可通過把手部316方便地將熔接盤組件3從支架I抽出。把手部316可以凸設於熔接盤體31的正面。把手部316可設置有兩個,把手部316呈板狀或弧狀,其可相對傾斜凸設於熔接盤體31的側壁312,操作人員可以輕鬆地將熔接盤組件3抽出。如圖4和圖5所示,導軌結構包括固定設置於熔接盤組件3兩側的導向條33和設置於支架I上的導軌34,導軌34上開設有與導向條33相匹配的凹槽340,導向條33滑動卡設於凹槽340內。導向條33可凸設於熔接盤體31的兩側,實際應用中,熔接盤體31可採用塑膠材質製成,導向條33可一體注塑成型於熔接盤體31。導軌34也可採用塑膠材料成型並固定連接於支架I上。當然,熔接盤體31及導軌34也可選用其它合適的材料製成。當然,也可以在支架I與熔接盤體31之間設置滾輪等,也可將熔接盤組件3輕鬆抽出。如圖4和圖I所示,導向條33的兩端設置有導向斜面,以便於將熔接盤組件3順暢地從支架I上抽出或回裝至支架I上。如圖I和圖8所示,支架I包括上層板和下層板。本實施例中,支架I可包括底架12和上框11,上框11可呈下端開ロ的框架狀,上框11的下端可通過鎖緊件連接於底架12上,鎖緊構件可以螺絲等,以形成用於放置熔接盤組件3的框體,框體的上部為上層板,下部為下層板。導軌34成對設置並相向固定連接於上層板與下層板,每個熔接盤組件3可對應有ー對分設於上層板和下層板上的導軌34,多對導軌34水平橫向相鄰設置,以安置多個縱向設置的熔接盤組件3。如圖I、圖4和圖5所示,凹槽340與導向條33之間設置有彈性限位結構;彈性限位結構包括開設在導向條33側壁的限位凹陷331以及設置於凹槽340側面且可彈性卡入限位凹陷331內的彈性卡止部341。當熔接盤組件3安置在支架I上吋,彈性卡止部341卡 在限位凹陷331內。操作人員需對熔接盤組件3施加外力方可使限位凹陷331脫離彈性卡止部341,以將熔接盤組件3從支架I上抽出。通過這樣的設計,可以避免熔接盤組件3突然被直接從支架I上抽出而使設置於熔接盤組件3內的光纖受到損傷。導軌34通過卡槽結構卡接幹支架I上。如圖6和圖7所示,卡槽結構包括開設於支架I上的卡孔120和設有在導軌34的端面上的卡塊342。卡塊342的截面可呈「!"』字形。卡孔120可開設有兩個,相應地,卡塊342也設置有兩個。卡孔120可呈「凸」字形,其可包括大端孔121和小端孔122 ;卡塊342於從寬度較寬的大端孔121處伸入,並滑移卡入於寬度較小的小端孔122內。支架I上還開設有限位孔123,限位孔123位於兩個卡孔120之間。導軌34的端面上還凸設有可卡於限位孔123內的防脫塊343。防脫塊343位於兩個卡塊342之間。這樣,當將導軌34上的卡塊342推入小端孔122之後,防脫塊343恰好卡在限位孔123內,在防脫塊343的限位作用下,卡塊342不能反向退回大端孔121內,結構可靠,裝配過程簡単,只需將導軌34卡設在支架I上即可。若需將導軌34拆下,只需將防脫塊343從限位孔123中縱向頂起,再橫向推動導軌34,使卡塊342自小端孔122內滑入大端孔121,便可將導軌34從支架I上取下。兩個卡塊342之間寬度尺寸可不相同,相應地,兩個卡孔120上的大端孔121寬度尺寸也可設置為不相同,以使導軌34隻能以設定的方向安裝幹支架上,避免導軌34反裝。如圖4和圖5所示,限位凹陷331設置有至少兩組,每組包括兩個左右対稱的限位凹陷331 ;且至少兩組限位凹陷331沿導向條33的長度方向間距設置。彈性卡止部341可設置有ー組以上,每組包括兩個左右対稱的彈性卡止部341。本實施例中,限位凹陷331和彈性卡止部341均設置有兩組,兩組彈性卡止部341沿熔接盤組件3的滑動方向前後設置,常態下,兩組彈性卡止部341分別卡於限位凹陷331處。這樣,當操作人員將熔接盤組件3從支架I上抽出時,需先施加較大的外力以克服兩組彈性卡止部341對兩組限位凹陷331的限位作用力,使彈性卡止部341產生彈性變形,熔接盤組件3開始滑動,當熔接盤組件3滑動至導向條33上靠後的限位凹陷331與導軌34上靠前的彈性卡止部341相對時,該靠前的彈性卡止部341將卡入導向條33上靠後的限位凹陷331內,操作人員需再次施加較大的力方可將熔接盤組件3抽出。當然,限位凹陷331和彈性卡止部341設置的數量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通過設置限位凹陷331和彈性卡止部341,可對熔接盤組件3的抽拉過程進行限位,以便於操作人員對抽拉熔接盤組件3的動作進行再次確認,防止熔接盤組件3被直接一次拔出而對光纖造成損傷,從而避免了光纖的通信性能受到影響。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光纖熔接裝置,其進纖ロ 301和出纖ロ 302直接開設於熔接盤組件3上,進纖ロ 301和出纖ロ 302可直接連通於熔接盤組件3的腔體;無需通過設置底座進行過渡,光纖可從進纖ロ 301、出纖ロ 302直接插入熔接盤內,進纖方式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並且,由於進纖ロ 301、出纖ロ 302等不受底座尺寸的限制,可以很方便地將直徑為5mm或以上的裸纖保護套5單獨通過進纖ロ 301、出纖ロ 302伸入熔接盤組件3內,以便於提高光纖連接的可靠性及便於後續的維護工作。而且各熔接盤組件3可縱向設置並橫向疊加設置,以提高熔接盤組件3的密度,利於合理利用空間,便於光纖的管理和維護。另外,各熔接盤組件3上可固定設置有把手,以便於將熔接盤組件3從支架I上抽出。
另外,熔接盤組件3與支架I之間可設置有帶彈性限位功能的導軌34結構,在抽拉熔接盤組件3的過程中可實現限位,防止熔接盤組件3被直接一次抽出而導致光纖而衝擊而損傷。如圖2和圖3所示,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光纖熔接盤組件3,包括用於容置光纖的腔體,熔接盤組件3開設有進纖ロ 301和出纖ロ 302,進纖ロ 301、出纖ロ 302均連通於上述腔體,套設有裸纖保護套的光纖通過進纖ロ 301和出纖ロ 302伸入上述腔體,並在上述腔體內部進行光纖熔接。如圖2和圖3所示,光纖熔接盤組件3包括熔接盤體31和蓋板32,蓋板32連接於熔接盤體31,熔接盤體31包括底板311與凸設於底板的側壁312,進纖ロ 301與出纖ロ302均開設於側壁312上。如圖4所示,熔接盤組件3的側面固定設置有把手部316。如圖4和圖9所示,熔接盤組件3包括導向條33,導向條33設置在熔接盤體31的兩側,用於將熔解盤組件3滑移進設置有導軌34的外部支架I。如圖4和圖5所示,導向條33包括限位凹陷331,限位凹陷331設置在導向條33的側壁,用於在光纖熔解盤組件3滑移進外部支架I的導軌34時與導軌34的彈性卡止部341相互配合來固定光纖熔解盤組件3。如圖3所示,熔接盤體31內設置有熔接區域和盤纖區域,所述熔接區域上設置有至少兩個相隔設置的隔纖片313 ;所述盤纖區域上設置有至少兩片相距設置的繞纖片314。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正面、上端、下端等方位用語,其是以產品的常規使用狀態作為參考的,而不應當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光纖熔接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熔接盤組件;所述熔接盤組件具有用於容置光纖的腔體,所述熔接盤組件上開設有進纖口和出纖口,所述進纖口、出纖口均連通於所述腔體。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光纖熔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熔接盤組件包括熔接盤體和蓋板,所述蓋板連接於所述熔接盤體,所述熔接盤體包括底板與凸設於所述底板的側壁,所述進纖口與出纖口均開設於所述側壁上。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光纖熔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熔接盤組件縱向設置,且所述光纖熔接裝置在橫向方向上疊加有至少一個所述的熔接盤組件。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光纖熔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熔接盤組件的側面固定設置有把手部。
5.如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光纖熔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光纖熔接裝置還包括支架,所述熔接盤組件卡設於所述支架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纖熔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熔接盤組件與所述支架之間設置有導軌結構。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光纖熔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導軌結構包括固定設置於所述熔接盤組件兩側的導向條和設置於所述支架上的導軌,所述導軌上開設有與所述導向條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導向條滑動卡設於所述凹槽內。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纖熔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包括上層板和下層板,所述導軌成對設置並相對固定連接於所述上層板與下層板。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纖熔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凹槽與所述導向條之間設置有彈性限位結構;所述彈性限位結構包括開設於所述導向條側壁的限位凹陷以及設置於所述凹槽側面且可彈性卡入所述限位凹陷內的彈性卡止部。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光纖熔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凹陷設置有至少兩組,且所述至少兩組限位凹陷沿導向條的長度方向間距設置。
11.如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光纖熔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熔接盤體內設置有熔接區域和盤纖區域,所述熔接區域上設置有至少兩個相隔設置的隔纖片;所述盤纖區域上設置有至少兩片相距設置的繞纖片。
12.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纖熔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導軌通過卡槽結構卡接於所述支架上。
13.—種光纖熔接盤組件,其特徵在於,包括用於容置光纖的腔體,所述熔接盤組件開設有進纖口和出纖口,所述進纖口、出纖口均連通於所述腔體,套設有裸纖保護套的光纖通過所述進纖口和出纖口伸入所述腔體,並在所述腔體內部進行光纖熔接。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光纖熔接盤組件,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熔接盤體和蓋板,所述蓋板連接於所述熔接盤體,所述熔接盤體包括底板與凸設於所述底板的側壁,所述進纖口與出纖口均開設於所述側壁上。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光纖熔接盤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熔接盤組件的側面固定設置有把手部。
16.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光纖熔接盤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熔接盤組件包括導向條,所述導向條設置在所述熔接盤體的兩側,用於將所述熔解盤組件滑移進設置有導軌的外部支架。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光纖熔接盤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條包括限位凹陷,所述限位凹陷設置在所述導向條側壁,用於在所述光纖熔解盤組件滑移進所述外部支架的導軌時與所述導軌的彈性卡止部相互配合來固定所述光纖熔解盤組件。
18.如權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項所述的光纖熔接盤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熔接盤體內設置有熔接區域和盤纖區域,所述熔接區域上設置有至少兩個相隔設置的隔纖片;所述盤纖區域上設置有至少兩片相距設置的繞纖片。
全文摘要
本發明適用於光纖熔接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光纖熔接裝置,包括熔接盤組件;所述熔接盤組件具有用於容置光纖的腔體,所述熔接盤組件上開設有進纖口和出纖口,所述進纖口、出纖口均連通於所述腔體。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光纖熔接盤組件,包括用於容置光纖的腔體,熔接盤組件開設有進纖口和出纖口,所述進纖口、出纖口均連通於所述腔體,套設有裸纖保護套的光纖通過所述進纖口和出纖口伸入所述腔體,並在所述腔體內部進行光纖熔接。本發明所提供的光纖熔接盤組件及光纖熔接裝置,其進纖口和出纖口直接開設於熔接盤組件上,進纖口和出纖口可直接連通於熔接盤組件的腔體;進纖方式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且便於提高光纖連接的可靠性及便於後續的維護工作。
文檔編號G02B6/255GK102707383SQ20121020698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1日
發明者楊傑, 雷宇曉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