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裝載機液壓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17:13:1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裝載機液壓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工程機械上,液壓系統是車輛的一個主要構成部分,液壓系統除了在正常的行進、停車等操作中起作用以外,還在工程機械的作業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液壓系統可以用於舉升或降下工程機械的作業機具例如鏟鬥等,以便實現物料的裝載和卸載。
裝載機液壓系統包括工作、轉向系統,一般採用兩個油泵供油,一個轉向泵,一個工作泵,具有液壓先導操縱的裝載機所需的油液基本上由一個單獨的先導泵提供,先導泵與工作泵或轉向泵組成一個串聯泵,並由同一個軸驅動,這樣駕駛員推動操縱杆打開操縱閥,從先導泵來的油液經過先導閥推動多路閥閥芯,進而操縱裝載機工作,但目前的先導泵價格高,同時由於先導系統壓力為3.5MPa,在不工作狀態下,流量一直在溢流,造成能量的損失。
現有技術中,裝載機液壓系統中的先導供油系統採用一個先導供油塊與蓄能器,先導供油塊由梭閥、減壓閥、單向閥、安全閥插裝組成,蓄能器與先導供油塊連接,從工作泵、轉向泵各取一支油路進入先導供油塊,經過梭閥比較,減壓閥減壓節流,頂開單向閥給先導操縱閥提供穩定、小流量的先導油,蓄能器連接在先導供油塊上,起到穩壓、蓄油液作用,當發動機熄火動臂油缸處於舉升狀態時,蓄能器提供先導油液,推動液控多路閥動作,把動臂放下。
以上現有技術中的這種先導供油系統存在以下缺點:
1、整機在剛啟動後,一般要將動臂提升或鏟鬥提升到運輸位置,由於先導壓力不足,尤其是放置時間過長,蓄能器沒有壓力情況下,不能滿足操縱,實現快速動作的要求。
2、蓄能器保壓有一定時間,當停機時間過久,不能為先導供油,當在停機狀態落下動臂時,不能滿足使用要求。
3、若用在定量系統中,由於整機在不動作的狀態下,若蓄能器不能很好的保壓,又由於泵出口的壓力偏低,造成動作遲緩,不能滿足操縱需求。
4、先導油源閥的成本較高,其中的蓄能器約佔成本的一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裝載機液壓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裝載機液壓系統,包括工作泵、轉向柱塞泵、轉向系統、先導油源閥、動臂油缸、轉鬥油缸、液控多路閥和先導操縱閥;
所述先導油源閥由梭閥、減壓閥、安全閥插裝組成;
所述先導油源閥分別與工作泵、轉向柱塞泵和動臂油缸的大腔中的一支油路聯通;
所述工作泵的輸出端與所述液控多路閥相連接,同時所述工作泵的輸出端也與所述先導油源閥的第二接口相連接;
所述液控多路閥的一端與所述動臂油缸相連通,所述液控多路閥的另一端與所述轉鬥油缸相連通;
所述轉向柱塞泵的輸出端與所述轉向系統連接,同時也與所述先導油源閥的第三接口相連接;
所述動臂油缸的大腔與所述先導油源閥的第一接口連接;
所述先導油源閥通過所述梭閥的選擇,將油液輸送到所述減壓閥;
所述先導油源閥的輸出端與先導操縱閥連接,所述先導操縱閥的輸出端與液控多路閥的控制油口相連接。
所述減壓閥的設定壓力為3.5MPa。
整機剛啟動時,工作液壓系統並沒有建立壓力,轉向柱塞泵輸出口的油,通過梭閥的壓力對比,供給先導閥工作,通過先導閥的液壓油推動液控多路閥的主閥芯使得工作裝置產生相應的動作。此時工作泵產生了壓力,經過梭閥的壓力對比,液壓油經過減壓後供給先導閥作為先導油源。
整機工作時,從工作泵、轉向柱塞泵、動臂油缸的大腔各取一支油路進入先導油源閥,先導油經過先導油源閥中的梭閥、減壓閥流給先導操縱閥,當駕駛員推動操縱杆打開先導操縱閥時,先導油推動液控多路閥動作,進而操縱裝載機動作,當發動機熄火動臂油缸處於舉升狀態時,動臂油缸的大腔能提供先導油液,推動液控多路閥動作,把動臂放下。
整機停機後,動臂油缸11的大腔存在壓力,此壓力經過先導油源閥供給先導閥從而推動液控多路閥的主閥芯運動,使得工作裝置產生相應的動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轉向柱塞泵,在整機啟動後,可以使得泵出油口一直保持2MPa左右的待命壓力,液控多路閥的閥杆推到油口全部打開,一般需要1.5MPa左右的壓力,在整機啟動後,轉向柱塞泵的出油口立即產生2MPa左右的壓力,進而提供給先導系統,在操縱過程中,完全能滿足先導系統壓力將液控多路閥全部打開的需求,有效的解決了先導系統在剛啟動階段的反應遲緩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將動臂油缸的大腔的壓力油引入先導油源閥,更好的為先導系統提供先導油,很好的實現了停機下落動臂的功能,同時降低了製造成本。
2、此系統由於轉向為變量的系統,能迅速的提供先導系統的供油壓力,避免了動作遲緩,影響整機的操控性。
3、各元件連接方面,受空間的限制小,布置很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裝載機液壓系統的原理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先導油源閥的原理示意圖。
其中:3.工作泵;4.轉向柱塞泵;5.轉向系統;6.先導供油閥;7.安全閥;9.梭閥;10.減壓閥;11.動臂油缸;12.轉鬥油缸;13.液控多路閥;14.先導操縱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2所示,一種裝載機液壓系統,用於驅動工作裝置的工作液壓循環迴路。其中,裝載機液壓系統包括工作泵3、轉向柱塞泵4、轉向系統5、先導油源閥6、動臂油缸11、轉鬥油缸12、液控多路閥13和先導操縱閥14,其中先導油源閥6由梭閥9、減壓閥10、安全閥7插裝組成,且先導油源閥6分別與工作泵3、轉向柱塞泵4和動臂油缸13的大腔中的一支油路聯通;工作泵3的輸出端與液控多路閥13相連接,同時工作泵3的輸出端也與先導油源閥的P2口相連接;液控多路閥13的一端與動臂油缸11相連通,另一端與轉鬥油缸12相連通;轉向柱塞泵4的輸出端除與轉向系統5連接用於主要為轉向系統5提供油液外,同時也與先導油源閥6的P3口相連接;動臂油缸11的大腔與先導油源閥6的P1口連接,用於為先導油源閥6提供油液;先導油源閥6通過梭閥9的選擇,將油液輸送到減壓閥10,減壓閥10的設定壓力為3.5MPa;先導油源閥6的輸出端與先導操縱閥14連接,先導操縱閥14的輸出端與液控多路閥13的控制油口相連接,用於控制液控多路閥13的閥杆,以實現控制油缸的運動。
整機剛啟動時,工作液壓系統並沒有建立壓力,轉向柱塞泵4輸出口的油,通過梭閥9的壓力對比,供給先導閥14工作,通過先導閥14的液壓油推動液控多路閥13的主閥芯使得工作裝置產生相應的動作。此時工作泵3產生了壓力,經過梭閥9的壓力對比,液壓油經過減壓後供給先導閥14作為先導油源。
整機工作時,從工作泵3、轉向柱塞泵4、動臂油缸11的大腔各取一支油路進入先導油源閥6,先導油經過先導油源閥6中的梭閥9、減壓閥10流給先導操縱閥14,當駕駛員推動操縱杆打開先導操縱閥14時,先導油推動液控多路閥13動作,進而操縱裝載機動作,當發動機熄火動臂油缸11處於舉升狀態時,動臂油缸11的大腔能提供先導油液,推動液控多路閥13動作,把動臂放下。
整機停機後,動臂油缸11的大腔存在壓力,此壓力經過先導油源閥6供給先導閥14從而推動液控多路閥13的主閥芯運動,使得工作裝置產生相應的動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轉向柱塞泵4,在整機啟動後,可以使得泵出油口一直保持2MPa左右的待命壓力,液控多路閥13的閥杆推到油口全部打開,一般需要1.5MPa左右的壓力,在整機啟動後,轉向柱塞泵4的出油口立即產生2MPa左右的壓力,進而提供給先導系統,在操縱過程中,完全能滿足先導系統壓力將液控多路閥13全部打開的需求,有效的解決了先導系統在剛啟動階段的反應遲緩問題。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