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絲槓副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17:09:40 2
專利名稱:一種絲槓副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絲槓副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滾珠絲槓副是絲槓長,而絲母短,無論是外循環還是內循環,均為絲母循環,即在絲母上完成從鋼球從絲槓滾道末端返回絲槓滾道始端的過程。但在實際中,往往需要絲槓短於絲母,從而使循環在絲槓中進行,而現有技術的滾珠絲槓副缺乏對應的結構,使得絲槓中循環難以進行。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絲槓副結構,該絲槓副結構通過設置反向器、改變絲槓結構,從而實現了滾珠絲槓副中鋼球在絲槓中循環。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絲槓副結構,包含圓柱形且外圈帶有螺旋滾道的絲槓、固定在絲槓上的反向器、中空圓柱形的絲母;所述反向器包括裝在絲槓兩端矩形反向槽中且與絲槓形狀相配的前反向器和後反向器;絲槓兩端之間有一通孔;所述滾道兩端止於絲槓兩端的反向孔中,反向孔連通反向槽;所述絲母長度大於或等於絲槓長度。
所述反向器中有曲線槽連通所述絲槓任一端的圓柱形凹槽和反向孔,該曲線槽在前反向器中為前曲線槽,在後反向器中為後曲線槽。
所述滾道有一部分在前反向器對應位置上,即前反向器在與滾道相配的位置上有凹槽作為滾道的一部分。
所述固定孔包括開設在前反向器上的前固定孔和開設在後反向器上的後固定孔; 所述反向槽中對應位置開有螺孔。
所述絲母是圓法蘭型螺母。
在所述絲母的法蘭盤邊緣有齒槽和輪齒構成齒輪般的可嚙合結構。
所述齒槽和輪齒以兩個齒槽和一個輪齒為一組在絲母上的數量為三組以上,每組之間有間隙。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實現了滾珠絲槓副中鋼球在絲槓中循環,同時,因反向器設計在絲槓的兩端,絲槓滾道的利用率達到759Γ85%,這樣可以有更多的工作鋼球承載載荷,單粒鋼球的承載壓力降低後,為提高絲槓副的使用壽命打下堅實基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2是本發明中絲母的結構示意圖3是本發明中絲槓和反向器的結構示意圖中1-絲槓,11-滾道,12-反向槽,13-通孔,14-反向孔,2-前反向器,21-前曲線槽,22-前固定孔,3-後反向器,31-後曲線槽,32-後固定孔,4-絲母,41-絲槓孔,42-齒 槽,43-輪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範圍並不局限於所 述。
如圖1至圖3所示的一種絲槓副結構,包含圓柱形且外圈帶有螺旋滾道11的絲槓1、固定在絲槓上的反向器、中空圓柱形的絲母4 ;所述反向器包括裝在絲槓I兩端矩形反向 槽12中且與絲槓I形狀相配的前反向器2和後反向器3 ;絲槓I兩端之間有一通孔13 ;所 述滾道11兩端止於絲槓I兩端的反向孔14中,反向孔14連通反向槽12 ;所述絲母4長度 大於或等於絲槓I長度。
所述反向器中有曲線槽連通所述絲槓I任一端的圓柱形凹槽和反向孔14,該曲線 槽在前反向器2中為前曲線槽21,在後反向器3中為後曲線槽31。
所述滾道11有一部分在前反向器2對應位置上,即前反向器2在與滾道11相配 的位置上有凹槽作為滾道11的一部分。
所述固定孔包括開設在前反向器2上的前固定孔22和開設在後反向器3上的後 固定孔32 ;所述反向槽12中對應位置開有螺孔。
所述絲母4是圓法蘭型螺母。
在所述絲母4的法蘭盤邊緣有齒槽42和輪齒43構成齒輪般的可嚙合結構。
所述齒槽42和輪齒43以兩個齒槽42和一個輪齒43為一組在絲母4上的數量為 四組,每組之間有間隙。
本發明工作時,鋼球沿著滾道11運動;運動至絲槓I端前反向器2處時,進入前反 向器2的前曲線槽21內;隨後鋼球通過前曲線槽21進入絲槓I內的通孔13 ;從通孔13運 動至另一端時,通過安裝在此的後反向器3內的後曲線槽31,並由後曲線槽31通過通孔13 重新進入滾道11工作;如此往復循環。
所述反向器固定在絲槓I上,一般通過固定孔固定,該設置主要在於加工方便,但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也可直接在絲槓I上加工反向器,以省去固定孔,也避免反向器固定不 牢實。
對於絲母4上由齒槽42和輪齒43構成的可嚙合結構,為本發明的止動結構,其工 作過程為電機工作時,動力通過幾組可嚙合結構帶動絲母4作緩慢定位旋轉,此時絲槓I 作往復運動擠壓液壓油產生壓力,當壓力達到一定值時,電機停止工作,此時的壓力不足於 使絲母4反向推動電機旋轉,可嚙合結構間隙允許絲母些微轉動,從而絲槓I被固定於某點 以達到止動目的。採用該設置,無需額外增加止動功能部件即可使整體結構緊湊並降低制 造成本。
權利要求
1.一種絲槓副結構,包含圓柱形且外圈帶有螺旋滾道(11)的絲槓(I)、固定在絲槓上的反向器、中空圓柱形的絲母(4),其特徵是所述反向器包括裝在絲槓(I)兩端矩形反向槽(12)中且與絲槓(I)形狀相配的前反向器(2)和後反向器(3);絲槓(I)兩端之間有一通孔(13);所述滾道(11)兩端止於絲槓(I)兩端的反向孔(14)中,反向孔(14)連通反向槽(12);所述絲母(4)長度大於或等於絲槓(I)長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槓副結構,其特徵是所述反向器中有曲線槽連通所述絲槓(1)任一端的圓柱形凹槽和反向孔(14),該曲線槽在前反向器(2)中為前曲線槽(21),在後反向器(3)中為後曲線槽(31)。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槓副結構,其特徵是所述滾道(11)有一部分在前反向器(2)對應位置上,即前反向器(2)在與滾道(11)相配的位置上有凹槽作為滾道(11)的一部分。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槓副結構,其特徵是所述固定孔包括開設在前反向器(2)上的前固定孔(22)和開設在後反向器(3)上的後固定孔(32);所述反向槽(12)中對應位置開有螺孔。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槓副結構,其特徵是所述絲母(4)是圓法蘭型螺母。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絲槓副結構,其特徵是在所述絲母(4)的法蘭盤邊緣有齒槽 (42)和輪齒(43)構成齒輪般的可嚙合結構。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絲槓副結構,其特徵是所述齒槽(42)和輪齒(43)以兩個齒槽(42)和一個輪齒(43)為一組在絲母(4)上的數量為三組以上,每組之間有間隙。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絲槓副結構,包含圓柱形且外圈帶有螺旋滾道的絲槓、固定在絲槓上的反向器、中空圓柱形的絲母;所述反向器包括裝在絲槓兩端矩形反向槽中且與絲槓形狀相配的前反向器和後反向器;絲槓兩端正中有圓柱形凹槽與反向槽相通,兩端圓柱形凹槽之間有一通孔;所述滾道兩端止於絲槓兩端的反向孔中,反向孔連通反向槽;所述絲母長度大於或等於絲槓長度;所述絲母是圓法蘭型螺母。本發明實現了滾珠絲槓副中鋼球在絲槓中循環,同時因反向器設計在絲槓的兩端,絲槓滾道的利用率達到75%~85%,這樣可以有更多的工作鋼球承載載荷,單粒鋼球的承載壓力降低後,為提高絲槓副的使用壽命打下堅實基礎。
文檔編號F16H25/22GK103062352SQ201310002959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5日
發明者方亮 申請人:安順虹特滾珠絲槓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