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牆面砂漿攪拌輸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5:10:05 2
專利名稱:一種牆面砂漿攪拌輸送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攪拌機械,尤其涉及一種牆面砂漿攪拌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牆面塗料尤其是外牆面的防火防水保溫塗料,由於含有輕、重質兩種材料,使攪拌均勻相對困難。如採用現有的工程攪拌機械就很難達到對防火防水保溫砂漿外牆塗料的要求, 因此,攪拌不均勻會大大降低防火防水保溫外牆面塗料的性能,使得對外牆面的保護壽命及保溫、防水、防火大性能都受到很大的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了一種牆面砂漿攪拌輸送裝置,具體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所述牆面砂漿攪拌輸送裝置,包括機架攪拌倉、攪拌軸、攪拌杆、平面攪拌葉、夾角攪拌葉和斜面攪拌葉,所述攪拌倉設置於機架上,攪拌倉由兩個同軸且不同內徑的筒體連接而成,該攪拌倉大內徑端的上部設置有一進水孔,所述攪拌軸可轉動地支承於所述攪拌倉內; 沿攪拌軸軸向設置若干攪拌杆組,每一攪拌杆組由數個均布在攪拌軸周向的攪拌杆組成, 每一攪拌杆一端設置有攪拌葉,所述攪拌葉包括平面攪拌葉、夾角攪拌葉和斜面攪拌葉,所述夾角攪拌葉包含兩個與攪拌軸線呈非90°夾角的葉面,所述平面攪拌葉包含一個與攪拌軸線平行的的葉面,所述斜面攪拌葉與攪拌軸線呈非90°夾角,所述攪拌倉進、出料口分別設置於攪拌倉內徑較大和內徑較小的一端。所述的牆面砂漿攪拌輸送裝置,其進一步設計在於,所述攪拌杆組的數個攪拌杆均布在一軸套上,所述平面攪拌葉和夾角攪拌葉相間連接在同一攪拌杆組的攪拌杆上,形成攪拌葉組件;所述斜面攪拌葉和平面攪拌葉連接在同一攪拌杆組的攪拌杆上,形成第二攪拌葉組件。所述的牆面砂漿攪拌輸送裝置,其進一步設計在於,所述攪拌葉組件無相對轉動地設置在攪拌倉較大內徑部分對應的攪拌軸上,所述第二攪拌葉組件無相對轉動地設置在攪拌倉較小內徑部分對應的攪拌軸上。所述的牆面砂漿攪拌輸送裝置,其進一步設計在於,所述攪拌杆均與攪拌軸垂直連接。所述的牆面砂漿攪拌輸送裝置,其進一步設計在於,所述攪拌倉內壁沿軸向和周向還設置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與攪拌杆沿軸向交錯分布。所述的牆面砂漿攪拌輸送裝置,其進一步設計在於,所述夾角攪拌葉的兩個葉面相互垂直,且與攪拌軸線的夾角均為45°。所述的牆面砂漿攪拌輸送裝置,其進一步設計在於,所述斜面攪拌葉包括用以和攪拌杆貼合連接的焊接平面以及與焊接平面連接攪拌平面,所述攪拌平面與攪拌軸線的夾角為30°。本發明採用了不同內徑的筒體組成攪拌倉,砂漿在攪拌倉內徑較粗部分先得到充分攪拌之後再進入內徑較細部分被輸送出攪拌倉,防止砂漿料未經充分攪拌便徑直自出料口輸出;本發明採用多種結構的攪拌葉,以增加攪拌效果,例如具有兩個斜面的夾角攪拌葉,在部分砂漿料被向前推擠的同時又將另一部分砂漿料向後推送,使得砂漿料在攪拌輸送裝置內得到更多的攪拌,實現更好的攪拌效果;本發明的出料口設置在攪拌倉水平側面, 增加出料難度的同時保證了不至於出現沉降料未經充分攪拌便被輸出,同樣有利於保證攪拌效果。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主視圖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攪拌輸送裝置的俯視圖。圖3為攪拌倉內部結構示意圖。圖4 (1)為具有夾角攪拌葉的攪拌杆組件結構示意圖。圖4 (2)為具有斜面攪拌葉的攪拌杆組件結構示意圖。圖5為攪拌杆軸向視圖。圖6 (1)為攪拌葉組件的夾角攪拌葉安裝示意圖。圖6 (2)為第二攪拌葉組件的斜面攪拌葉安裝示意圖。圖6 (3)為第二攪拌葉組件的第二斜面攪拌葉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對照圖1,攪拌倉4水平設置在機架1上,主要由兩個同軸線且不同直徑的筒體組成,兩不同直徑的筒體之間由錐筒連接。攪拌倉4的進料口 41設置於攪拌倉直徑(內徑)較大的一端,出料口 42設置於攪拌倉4直徑(內徑)較小的一端的水平側壁上,攪拌倉4內壁沿軸向和周向方向均勻設置有若干固定杆43,且每一軸向位置上的固定杆43在周向上也是均勻分布的,本實施例在每一軸向位置的周向上均勻分布4根固定杆43。結合圖2-3,攪拌軸5兩端支承於攪拌倉兩端的軸承座9a、9b上,攪拌軸5的一端與電機12的轉軸連接,攪拌軸5對應攪拌倉較大內徑的部分和攪拌倉較小內徑的部分沿軸向分別均勻設置有多個攪拌葉組件51和第二攪拌葉組件52,攪拌葉組件51和第二攪拌葉組件52都由攪拌杆組和攪拌葉組成;攪拌葉分為平面攪拌葉521、夾角攪拌葉522、斜面攪拌葉523以及第二斜面攪拌葉524 ;攪拌杆組由攪拌杆511和軸套512組成,攪拌杆511均勻設置在軸套512的外圓周上,請參見圖4中的圖(1)、⑵以及圖5。夾角攪拌葉522由一平面板彎折成直角,形成兩相互垂直的葉面,平面攪拌葉521有一平面的葉面,斜面攪拌葉523由一焊接平面523a和與焊接平面成30°夾角的攪拌平面52 連接組成,將第一斜面攪拌葉523的攪拌平面52 與焊接平面523a相對的邊緣部分折彎至與其焊接平面平行形成第二斜面攪拌葉524,平面攪拌葉521和夾角攪拌葉522在周向上相間與攪拌杆組上的攪拌杆511連接,形成上述的攪拌葉組件51 ;斜面攪拌葉523、第二斜面攪拌葉524以及平面攪拌葉521在周向上相間與攪拌杆組上的攪拌杆511連接形成第二攪拌葉組件52。攪拌葉組件51以及第二攪拌葉組件52與攪拌軸5均通過鍵連接,使兩者與攪拌軸5之間無相對轉動。安裝後夾角攪拌葉522的兩葉面52h、522b與攪拌軸的軸線呈非90°的夾角, 本實施例中的兩葉面與攪拌軸線的夾角都為45°,請參見圖6 (1),安裝後的斜面攪拌葉
4523和第二斜面攪拌葉5M都通過其焊接平面與攪拌杆貼合連接使得兩者的攪拌平面都與攪拌軸線成30°,請參見圖6 (2)和圖6 (3),平面攪拌葉521的葉面與攪拌軸線平行。固定杆43與攪拌杆511在軸向上交錯分布(參見圖3),攪拌葉端部與攪拌倉4內壁存有4 IOcm的間隙。 作業時,攪拌軸與外部動力裝置連接進水口 44向攪拌倉4內注水,因攪拌倉4的進口端較粗,出口端較細,進、出口端存在的砂漿料量差一方面增加了攪拌倉內的壓力,一方面使砂漿料得到更多時間的攪拌,有利於攪拌均勻,保證攪拌質量。砂漿原材料由攪拌葉攪拌和輸送,其中平面攪拌葉521起攪拌作用,夾角攪拌葉522除具有攪拌作用外主要起輸送作用。夾角攪拌葉522的一葉面將砂漿向前推送另一葉面將砂漿向後推送,且固定杆43 與砂漿之間存在相對運動,進一步提高了攪拌質量。第二攪拌葉組件52中的斜面攪拌葉 523以及第二斜面攪拌葉5M在對砂漿進行進一步攪拌的同時利用斜面對砂漿產生向出料口 42推送的推力,攪拌均勻的砂漿被從出料口 42推送出該裝置。
權利要求
1.一種牆面砂漿攪拌輸送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機架攪拌倉、攪拌軸、攪拌杆、平面攪拌葉、夾角攪拌葉和斜面攪拌葉,所述攪拌倉設置於機架上,攪拌倉由兩個同軸且不同內徑的筒體連接而成,該攪拌倉大內徑端的上部設置有一進水孔,所述攪拌軸可轉動地支承於所述攪拌倉內;沿攪拌軸軸向設置若干攪拌杆組,每一攪拌杆組由數個均布在攪拌軸周向的攪拌杆組成,每一攪拌杆一端設置有攪拌葉,所述攪拌葉包括平面攪拌葉、夾角攪拌葉和斜面攪拌葉,所述夾角攪拌葉包含兩個與攪拌軸線呈非90°夾角的葉面,所述平面攪拌葉包含一個與攪拌軸線平行的的葉面,所述斜面攪拌葉與攪拌軸線呈非90°夾角,所述攪拌倉進、出料口分別設置於攪拌倉內徑較大和內徑較小的一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牆面砂漿攪拌輸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杆組的數個攪拌杆均布在一軸套上,所述平面攪拌葉和夾角攪拌葉相間連接在同一攪拌杆組的攪拌杆上,形成攪拌葉組件;所述斜面攪拌葉和平面攪拌葉連接在同一攪拌杆組的攪拌杆上,形成第二攪拌葉組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牆面砂漿攪拌輸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葉組件無相對轉動地設置在攪拌倉較大內徑部分對應的攪拌軸上,所述第二攪拌葉組件無相對轉動地設置在攪拌倉較小內徑部分對應的攪拌軸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牆面砂漿攪拌輸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杆均與攪拌軸垂直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牆面砂漿攪拌輸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倉內壁沿軸向和周向還設置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與攪拌杆沿軸向交錯分布。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牆面砂漿攪拌輸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夾角攪拌葉的兩個葉面相互垂直,且與攪拌軸線的夾角均為45°。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牆面砂漿攪拌輸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斜面攪拌葉包括用以和攪拌杆貼合連接的焊接平面以及與焊接平面連接攪拌平面,所述攪拌平面與攪拌軸線的夾角為3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砂漿噴塗裝置,該裝置包括機架、上料鬥、輸送絞龍、攪拌倉、攪拌軸、螺杆泵、噴塗軟管和噴塗頭,輸送絞龍設置於機架上,上料鬥的出口與輸送絞龍的進料口連接,輸送絞龍的出料口與攪拌倉的進料口相對應,攪拌倉由兩個同軸且內徑不等的筒狀體連接組成且設置在機架上,該攪拌倉上部設置有一進水孔,攪拌軸通過一對軸承設置於攪拌倉內,攪拌軸上還設置有多個攪拌杆,攪拌杆一端設置有攪拌葉,攪拌倉進料口設置於攪拌倉內徑較大的一端側壁,攪拌倉出料口設置於攪拌倉內徑較小的一端側壁,攪拌倉出料口通過管路與螺杆泵的進料口連接,螺杆泵的出料口通過噴塗軟管與噴塗頭連接。本發明能大大提高防火防水材料的牆面噴塗作業的質量和效率。
文檔編號B28C5/08GK102398307SQ20111035743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4日
發明者何世林, 儲瑞華, 劉學厚, 周蘇紅, 徐祥來 申請人:徐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