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疊合層析反演靜校正方法
2023-09-19 09:01:05 2
專利名稱:三維疊合層析反演靜校正方法
三維疊合層析反演靜校正方法技術涉及本發明涉及三維地震資料處理方法,是一種針對同一工區多次三維覆蓋的層析反演靜校正計算方法。
背景技術:
在西部地區富油區,勘探程度越來越高,很多勘探目標區在原先一次三維勘探基礎上逐漸發展到提高精度的二次三維勘探,同時對靜校正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於西部複雜區的特點,野外表層調查難以完全控制近地表結構的變化規律;折射波難以識別,也時常不穩定,導致野外模型靜校正和折射波靜校正技術的應用受到很大限制。而反射波發生畸變或受噪聲影響較大,使得基於反射波的靜校正技術也無法充分發揮作用。初至波層析靜校正方法能夠相對較好的迴避或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初至波傳播距離短,能量損失相對小,具有畸變小,易於識別的優勢,利用初至波解決該區的靜校正問 題具有良好的先決條件;其次,採用初至波層析靜校正方法不需要區分初至曲線上的直達波、折射波等,可將這些波綜合考慮,避免了該區無穩定折射層的影響;另外,與野外表層調查相結合,初至波層析技術能夠反演所有觀測位置上的表層信息,不存在控制點與非控制點的問題,能夠較準確的反演出近地表結構的變化規律。因此,初至波層析反演靜校正技術成為解決西部複雜區三維靜校正工作的重要技術手段。但是,初至波層析反演靜校正方法在常規三維資料處理應用中存在一個突出的問題目前在複雜區大部分採用的都是窄方位的觀測系統,這樣的觀測系統在垂直接收線方向(Cross-line)方向上,覆蓋次數低,炮檢分布密度小,使得參與反演計算的數據量不足,特別是在表層結構複雜區域(如河流,山前帶、衝溝等)容易出現中、長波長的靜校正問題。再者,三維工區一般都存在比較大的滿覆蓋鑲邊和附加排列部分,這些部分參與層析反演計算的數據量一般都缺少小炮檢距初至資料,反演結果容易出現邊界畸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無中、長波長靜校正問題和工區邊界反演模型畸變,解決橫向上中、長波長靜校正問題的三維覆蓋的層析反演靜校正計算方法。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步驟實現I)在工區進行二次三維勘探,將工區範圍內或大於工區範圍以往三維勘探資料地震數據進行初至拾取、整理;所述的以往三維勘探是不同年度、不同方位、不同觀測系統的勘探。所述的二次三維勘探是比以往三維勘探提高精度的勘探。2)將以往三維勘探資料初至數據在點、線、面上與二次三維勘探資料初至數據進行初至對比,求取初至平均時差,將以往三維勘探炮點初至時間校正到與二次三維勘探初至時間一致;3)按照初至層析反演數據格式將以往三維勘探和二次三維勘探三維初至數據合併;所述的合併採用三維疊合計算的方法是通過將以往三維勘探和二次三維勘探炮、檢初至數據統一格式來實現首先對初至數據按照炮點、檢波點樁號重新編號,對以往三維勘探和二次三維勘探樁號加以區別;所述的重新編號是以往三維勘探樁號前統一加I,二次三維勘探樁號前統一加2。然後將重新編號的以往三維勘探和二次三維勘探初至數據導入符合層析反演要求的初至資料庫,成為一個包含以往三維勘探和二次三維勘探初至數據的總資料庫。所述的三維疊合不同於傳統的三維數據的聯片屬於平面上的數據擴充,是屬於空 間上的數據重疊覆蓋。4)對炮、檢點分布進行優化;步驟4)所述的分布進行優化是把不需要的炮、檢點去掉,使沿測線方向和垂直測線方向上的炮、檢分布一致,使參與反演數據具有規律性。5)進行層析反演,計算出工區的近地表模型,對反演後的模型提取穩定的高速速度界面,作為靜校正計算標準層計算出靜校正量。本發明增加了二次三維層析反演的數據量,使得在二次三維Cross-line垂直測線方向參與反演數據量大大增加,反演模型更加準確、合理,解決橫向上存在的中、長波長靜校正問題。同時,由於二次三維的範圍大於以往三維的觀測範圍,疊合後增加了參與反演計算的數據範圍,使得二次三維的邊界問題也得到了解決。本發明適用在複雜地表區以往三維基礎上進行二次三維勘探地區,應用前景廣闊。
圖I以往三維勘探和二次三維勘探初至數據疊合前(a)後(b)炮檢分布圖圖2本發明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案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本發明是一種針對同一工區多次三維覆蓋的靜校正方法。本發明針對初至波層析反演靜校正技術在常規三維地震資料處理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在用二次三維地震資料數據進行層析反演計算靜校正前,將工區範圍內(一般遠大於工區範圍)以往不同年度、不同方位的以往三維資料初至數據整理好後與二次三維資料初至數據進行疊合,然後再統一反演計算。這樣增加了二次三維層析反演的數據量,特別是在以往三維與二次三維觀測方向不一致的情況下,使得在二次三維Cross-line垂直測線方向參與反演數據量大大增加(圖I),反演模型更加準確、合理,解決橫向上存在的中、長波長靜校正問題。同時,由於二次三維的範圍大於以往三維的觀測範圍,疊合後增加了參與反演計算的數據範圍,使得二次三維的邊界問題也得到了解決。三維層析疊合反演靜校正方法通過以下技術步驟(流程見圖2)實現步驟一根據二次三維工區的分布範圍,收集工區範圍內及相鄰地區的以往三維地震數據,對以往的三維地震資料初至數據進行拾取、整理。
步驟二 將以往三維勘探資料初至數據在點、線、面上與二次三維勘探資料初至數據進行初至對比,求取初至平均時差,將以往三維勘探炮點初至時間校正到與二次三維勘探初至時間一致。步驟三按照初至層析反演數據格式將以往三維勘探和二次三維勘探三維初至數據合併;將以往三維勘探和二次三維勘探炮、檢初至數據統一格式,首先對初至數據按照炮點、檢波點樁號重新編號,以往三維勘探樁號前統一加1,二次三維勘探樁號前統一加2,對以往三維勘探和二次三維勘探樁號加以區別;然後將重新編號的以往三維勘探和二次三維勘探初至數據導入符合層析反演要求的初至資料庫,成為一個包含以往三維勘探和二次三維勘探初至數據的總資料庫。圖Ia為合併前的二次三維炮、檢點數據分布;圖Ib為合併後包含以往三維勘探和二次三維勘探炮、檢數據分布。步驟四對炮、檢點分布進行優化。把不需要的炮、檢點去掉,使沿測線方向和垂直測線方向上的炮、檢分布一致,使參與反演數據具有規律性。步驟五進行層析反演,計算出工區的近地表模型,對反演後的模型提取穩定的高速速度界面,作為靜校正計算標準層計算出靜校正量。本發明適用在複雜地表區以往三維基礎上進行二次三維勘探地區。目前西部地區 勘探程度越來越高,很多勘探目標區進行了提高精度的二次或多次三維地震勘探,應用前景廣闊。
權利要求
1.一種三維覆蓋的層析反演靜校正計算方法,特點是採用以下技術步驟實現 1)在工區進行二次三維勘探,將工區範圍內或大於工區範圍以往三維勘探資料地震數據進行初至拾取、整理; 2)將以往三維勘探資料初至數據在點、線、面上與二次三維勘探資料初至數據進行初至對比,求取初至平均時差,將以往三維勘探炮點初至時間校正到與二次三維勘探初至時間一致; 3)按照初至層析反演數據格式將以往三維勘探和二次三維勘探三維初至數據合併; 4)對炮、檢點分布進行優化; 5)進行層析反演,計算出工區的近地表模型,對反演後的模型提取穩定的高速速度界面,作為靜校正計算標準層計算出靜校正量。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特點是步驟I)所述的以往三維勘探是不同年度、不同方位、不同觀測系統的勘探。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特點是步驟I)所述的二次三維勘探是比以往三維勘探提聞精度的勘探。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特點是步驟3)所述的合併採用三維疊合計算的方法是通過將以往三維勘探和二次三維勘探炮、檢初至數據統一格式來實現 首先對初至數據按照炮點、檢波點樁號重新編號,對以往三維勘探和二次三維勘探樁號加以區別; 然後將重新編號的以往三維勘探和二次三維勘探初至數據導入符合層析反演要求的初至資料庫,成為一個包含以往三維勘探和二次三維勘探初至數據的總資料庫。
5.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特點是所述的重新編號是以往三維勘探樁號前統一加I,二次三維勘探樁號前統一加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特點是所述的三維疊合不同於傳統的三維數據的聯片屬於平面上的數據擴充,是屬於空間上的數據重疊覆蓋。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特點是步驟4)所述的分布進行優化是把不需要的炮、檢點去掉,使沿測線方向和垂直測線方向上的炮、檢分布一致,使參與反演數據具有規律性。
全文摘要
本發明地震勘探資料處理中針對同一工區多次三維覆蓋的層析反演靜校正計算方法將以往三維勘探資料初至數據在點、線、面上與二次三維勘探資料初至數據進行初至對比,求取初至平均時差,將初至時間一致,按照初至層析反演數據格式將初至數據合併,對炮、檢點分布進行優化後層析反演出近地表模型,提取穩定的高速速度界面,計算出靜校正量。本發明反演模型準確,合理解決橫向上存在的中、長波長靜校正和二次三維的邊界問題,適用在複雜地表區以往三維基礎上進行二次三維勘探地區,應用前景廣闊。
文檔編號G01V1/36GK102798893SQ20111013700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5日
發明者寧宏曉, 何永清, 章多榮, 王海立, 馮澤元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