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動化鑽床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11:34:35 3

實用新型屬於鑽孔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新型自動化鑽床。
背景技術:
現有的鑽床通常由工作檯和鑽頭組件構成,通過鑽頭的上下移動實現對工作檯上的工件鑽孔,但是由於鑽頭的上下移動基本都是通過氣缸等進行操作的,其控制性能不夠迅速,當鑽頭達到鑽孔深度時,往往難以立即停止鑽頭的下移,進而鑽頭容易多鑽一定距離,使得鑽孔與實際需求之間出現誤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工件鑽孔誤差小的鑽孔的新型自動化鑽床。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自動化鑽床,包括機架、工作檯、鑽頭、用於驅動鑽頭轉動的第一驅動件、用於驅動鑽頭升降的升降組件及控制器;所述升降組件包括升降室、固連於升降室一側的移動套、可轉動穿設於該移動套內的螺旋杆及用於驅動螺旋杆轉動的第二驅動件;所述第一驅動件和鑽頭均設於所述升降室內,且鑽頭一端穿出於升降室下表面;所述移動套設有內螺紋,進而螺旋杆轉動時移動套可在螺旋杆上上下移動;所述第一驅動件和第二驅動件均電連於所述控制器。本實用新型通過中鑽頭的上下移動通過螺旋杆與移動套的配合得以實現,兩者之間通過機械傳動,進而螺旋杆轉動即可有效驅動移動套移動,不易出現延遲情況,螺旋杆轉動的瞬間即可驅動移動套帶動鑽頭移動,工作效率高;通過第二驅動件控制螺旋杆轉動,可通過螺旋杆的轉速快速對移動套的移動距離進行控制,鑽頭上下移動的速度和距離控制迅速,控制更為精準,出現鑽孔錯誤時可得到快速的停止,同時鑽孔深度控制準確,鑽孔不易出現誤差。
進一步的,所述工作檯上設有一夾緊件,該夾緊件包括兩對稱設置的夾板和用於分別驅動夾板相向動作的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有效夾角工件,鑽孔是工件不易移動,鑽孔誤差小。
進一步的,所述鑽頭連接一降溫組件,該降溫組件包括一中空設置的進水接頭和設於所述鑽頭內的進水通道,該接頭可連接水管;可可在鑽孔過程中進水,對刀具進行良好的降溫,同時可對鑽孔進行噴水,對鑽孔進行冷卻。
進一步的,所述進水通道上端設有第一圓形凹臺和第二圓形凹臺,所述進水接頭下端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一圓形凸臺和第二圓形凸臺;通過兩個凹臺與凸臺的配合,實現雙重密封效果,其中一個喪失密封性能時,另一個仍能夠繼續進行密封,密封效果好,使用壽命長。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圓形凸臺和第二圓形凸臺上均設置有一環形凸起;增強密封性,不易洩漏。
進一步的,所述進水接頭由橡膠製成。
更進一步的,所述鑽頭沿其長度方向分布有若干出水孔,該出水孔均與所述進水通道相連通,所述出水孔具有向下傾斜的內壁;增大出水面積,且向下傾斜的內壁可使得水均向下噴出至鑽孔內,冷卻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驅動件帶動螺旋杆轉動來調整鑽頭上下移動的速度和距離,控制更為精準,鑽孔深度控制準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圖1-2所示,一種新型自動化鑽床,包括機架1、工作檯2、鑽頭3、第一驅動件4、升降組件以及控制器,該第一驅動件4設置為旋轉電機,該第一驅動件用於驅動鑽頭3轉動;所述升降組件用於驅動鑽頭升降,具體的,升降組件包括塑料升降室51、塑料移動套52、螺旋杆53以及第二驅動件54,所述第一驅動件4和鑽頭3均設於所述升降室內,且鑽頭一端穿出於升降室下表面;所述移動套52橫截面為環形結構,螺旋杆53套可轉動穿設於該移動套內,該移動套52固定連接在升降室51的一側側壁上,且移動套設有內螺紋,進而當螺旋杆53轉動時,即可驅動移動套52上下移動,即可帶動升降室51上下移動,進而帶動鑽頭3上下移動,對工件進行鑽孔;所述第二驅動件54設置為旋轉電機,螺旋杆53的上端連接在旋轉電機的轉子上,進而旋轉電機動作即可帶動螺旋杆轉動。
為了方便定位,所述工作檯上設有一夾緊件,該夾緊件包括兩左右對稱設置的夾板61、第一氣缸62和第二氣缸63,該第一氣缸62連接於左側的夾板上,所述第二氣缸63設置在右側的夾板上,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動作時,進而帶動夾板相向動作,對工件夾緊和鬆開;作為優選的,還設置有一降溫組件,連接在鑽頭3上,具體的,降溫組件包括一中空設置的進水接頭31和進水通道32,該進水接頭31由橡膠製成,可連接水管;所述進水通32道設於所述鑽頭3內,上端可與進水接頭31相連通;作為優選的,所述鑽頭上還設置有若干出水孔33,出水孔可設置為兩排,且左右對稱設置,每排出水孔33設置為至少四個,間隔均勻的沿鑽頭的長度方向分布;該出水孔33具有向下傾斜的內壁,出水孔內端均連通至進水通道32,外端連通至鑽頭的外表面。
所述第一驅動件4、第二驅動件54、第一氣缸62和第二氣缸63均電連接於控制器,控制器採用PLC;具體操作如下:將工件置於兩夾板內,控制器起到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動作帶動夾板向內移動,夾緊工件;之後控制器控制第二驅動件動作,帶動螺旋杆移動,鑽頭開始下移,同時控制器控制第一驅動件動作,驅動鑽頭轉動,當鑽頭下移至工件位置時,對工件鑽孔;當鑽至指定深度時,控制器控制第二驅動件立即停止,螺旋杆停止轉動,鑽頭不再移動;之後控制鑽頭由工件的鑽孔中離開,鬆開夾板,即可取出工件。
為了防止洩露,所述進水通道上端設有第一圓形凹臺71和第二圓形凹臺72,所述進水接頭下端設有第一圓形凸臺81和第二圓形凸臺82,所述第一圓形凸臺81和第二圓形凸臺82均由進水接頭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圓形凹臺71在第二圓形凹臺72下方,半徑小於第二圓形凹臺;所述第一圓形凸臺81在第二圓形凸臺82下方,第一圓形凸臺直徑略大於第一圓形凹臺直徑,所述第二圓形凸臺的直徑略大於第二圓形凹臺的直徑;進而進水接頭和鑽頭相連時,第一圓形凸臺81和第二圓形凸臺82即可分別卡入第一圓形凹臺71和第二圓形凹臺72內,實現密封;作為優選的,所述第一圓形凸臺81和第二圓形凸臺82上均設置有一環形凸起83,進一步增強密封效果。
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