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德頌讀後感
2023-09-11 23:53:40
篇一:《中華美德頌》讀後感
讀了《中華美德頌》這本書,我覺得這是一本好書,大家都應該讀一讀。
《中華美德頌》這本書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也是全國「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用書。這本書寫了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她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華兒女的優秀民族精神、氣節和道德品質的表現,被稱為中華美德。書中的一些故事:國旗的故事、「最美司機」吳斌、孝心撐起一片天······我被書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故事中的主人公:鞠躬盡瘁、弘揚職業道德的吳斌;汶川地震中的「最美女教師」袁文婷;傳承家庭美德的孟佩傑······她們不是人們隨便編出的,她們其實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對他們充滿深深地敬意。
我們生活在一個新的年代,我們的生活條件如此優越,相信讀過這本書以後一定會有些收穫,使自己有一些改變。我們是孩子,讓我們從小事做起,節約每一滴水,盡我們的能力幫助別人,把愛傳下去,匯集成中華美德的長河源遠流長。
篇二:中華美德頌讀後感
中華美德是中華民族品德、精神和氣質的基礎。它包括了熱愛祖國、孝敬父母、明禮誠信、自尊自強等等很多種,這本《中華美德頌》則將這些美德以故事的形式完整的展現了出來,讓我們可以深入了解中華美德。
書中講了很多故事,都很感人。但我覺得,只有母愛才是最令人感動的。汶川地震,人們在救援時發現一位被壓死的母親,她身子弓著,雙手撐地,好像在拼命護著什麼,當人們的廢墟清開,發現他身下躺著一個毫髮無損的孩子,醫生打開孩子的被子時,發現一隻手機,屏幕上有母親費力敲出的留言:「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唐山地震,玉樹地震,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向我們展示著母愛的偉大,母愛的無私。
母愛是純潔的,總在你遇到風雨時悄然而至,給你慰藉與力量;母愛是無私的,永遠會保護著你,伴你一生。還記得那次我因嗓子化膿而不得不做扁桃體切割手術後,我因麻藥藥效未過,一直昏迷未醒,是媽媽一連幾個小時一動不動的坐在我床邊,只為了讓我一醒來就見到她。我手術後不能亂動,是媽媽一連好幾宿沒合眼的照顧我,只為了我有需要時可以隨叫隨到。我……這種愛,血脈相連,溫暖著兒女的感情,這種愛,瞬間迸發,震撼著無數的心靈。這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母愛。
對我們的民族來言,中華美德就像源泉,滋潤人們心靈的生長;中華美德就像脊梁,支撐人們挺起胸膛;中華美德就像號角,鼓舞著人們前行的腳步。
篇三:中華美德頌讀後感
作為「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用書——中華美德頌,這本書不愧是一本具有重要思想內涵且極具正能量的書籍,閱讀後受益匪淺,收穫頗多。
此書以三大板塊的框架組織語言,給我們展示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曆程中湧現的一代代、一批批擁有高尚情操及道德涵養的中華好兒女。以前或多或少的也接觸過這是中華好兒女的故事,如今再次感受,豁然覺得自己是那麼的渺小與虛無,他們的高尚品德及優秀情操值得我們每一個華夏兒女學習。
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民族不僅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還形成了與此共生的傳統美德,代代傳承。歷史遺留給我們大量的財富,像我們耳熟能詳的語言文字,經典詞句,數不勝數: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稚以及人之幼,百善孝為先的敬老情懷;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昂揚銳氣,奮不顧身、捨生取義的英雄氣概,等等,這些優秀經典的文字傳承,每一筆都描繪出以及記錄著我們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幕幕傳承美德的精彩印跡。
經過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和演進,「仁、義、禮、智、信」已恆定為現有的傳統美德的五大要素。每一個都有其背後深刻的經典內涵,它們已逐漸形成為人們平日裡履行的基本義務和主要品行,在我們中華民族道德建設長河中具有本源和主導地位。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五千年來,中華傳統美德始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礎,始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是支撐我們民族進步以及更加輝煌的重要基石。
黨的十八大報告也特別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面向未來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續奮鬥。我們要做並且爭做拼得高尚的新一代,用高尚的情操陶冶自己,全面提高身心素質,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崇尚真善美,響應黨的號召,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人民,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在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讓青春煥發出絢麗的光彩。
篇四:中華美德頌讀後感 楊丹
當我讀完《中華美德頌》之後,我知道了傳統美德的重要性,也知道了中華傳統美德的具體內容,包括它的形成和發展,還明白了中華傳統美德在中國歷史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它是支撐民族進步的基石,所以我們應該發揚它。
想要發揚傳統美德,傳承道德文化,就必須了解傳統美德的五大理念和道德文化的特徵。
那麼,首先讓我們走進中華的傳統文化中來了解一下美德文化和道德文化吧!
什麼是中華傳統美德的五大理念?它又有什麼作用呢?
」仁、義、禮、智、信「為中華傳統美德的五大理念,這五大理念帶動了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發展和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個中華傳統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仁「是指要有同情、關心和愛護的心態,即」仁愛之心「。主要倡導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懷、互相尊重和互相愛護,是世間萬物共生、和諧相處、協調發展的一種道德規範。
」義「是指人的儀表,是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對親密友誼、對美好、善良的追求,即」正義之氣「。是超越自我,正視現實、仗義會道的做人態度。
」禮「是指禮儀、禮貌和禮節等規矩,即」禮儀之規。「是建立人際關係、社會秩序的一種標準和規則。
」智「是指要具備辨是非、明善惡和知已知人的能力,即」智謀之力。「是人認識自己、了解社會、解決矛盾、處理問題的眼光和能力。
」信「是指要具備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賴的品行,即」誠信之品「。是人們交往和處事的道德準則。
」仁、義、禮、智、信「五大理念的關係,既相互關聯、相互依存又相互支撐,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道德大廈的根基,這是人們理應履行的基本義務和主要品行。由於現在的人們缺乏對傳統美德的認識,就觸碰了它並且違反了它,相信對傳統美德了解之後,人們會主動去維護它並且發揚它。
你看中國的禮儀不僅源遠流長,而且中國還是」禮儀之邦。「中華民族」禮「的起源,是我國原始社會祭神祈福的一種宗教儀式。西周時,周公明確提出了」德政「的思想主張以」禮樂「治天下;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禮崩樂壞的局面;大教育家孔子創建了獨特的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倫理道德體系。西漢時期,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採取一系列措施」尊民以禮「」勸學興禮「。儘管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人物,提出不同的思想,但他們都是以相同的道德體系來治天下——禮儀。可見禮儀是治國之本,同時也起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們不應該去破壞這」禮儀之邦。「
中國的傳統道德文化又有哪些顯著的特徵呢?
一是博大精深、色彩紛呈,具有偉大的主體包容性。
二是前源流水、源遠流長,具有深層的本體繼承性。
三是虛懷若谷、善於吸納,具有廣遠的立體開放性。
了解完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美德和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你對中國又增加了多少了解呢?我可是受益匪淺哦!
接下來,讓我們走進與時俱進的當代中華美德吧!
中華傳統美德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發展。新時期會賦予傳統美德新的時代內容,會形成具有新時代特色的價值觀、道德觀和行為準則。
在你的心中是否有一個道德建設的新標杆呢?
有的學者歸納道,社會主義榮辱觀是我國公民在新世紀、新階段進行道德建設的新標杆、新旗幟、新方向。
你會想到這個新標杆、新旗幟、新方向與傳統的榮辱觀、中華傳統美德以及中國優秀的文化遺產有什麼關係呢?
其一,社會主義榮辱觀繼承吸收了傳統榮辱觀的精華。
其二,社會主義榮辱觀和中華傳統美德有著密切的關係。
其三,社會主義榮辱觀給中華傳統美德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有了質的升華。
這些你都想到了嗎?
最後,讓我懷揣著赤子之心去領悟中華美德,用實際行動來倡導弘揚中華美德吧!
一位哲人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最能震撼人們的心靈,一是內心裡崇高的道德,二是頭頂上燦爛的星空。
是的,沒有優美品德支撐的人生,就像乾涸的河床,心靈的雙漿不可能蕩起清澈的漣漪,生命不會演奏出華彩的樂章。
身為祖國和民族的未來與希望的我們,要實現」中國夢「,就要把」藍圖變為現實「。要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就必須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樹立健康的社會主義美德。只有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抵禦一切不健康的價值觀念的侵蝕。
我們要用高尚的情操陶冶自己,全面提高身心素質,努力成為品德高尚的新一代。因此,我們必須正確認識真善美,把握真善美的真實內涵。
」真「是真實而不虛假的,是值得信任和信賴的。
」善「是一種抽象的優良品質,與其他事物相伴隨。它包括誠實的信念,不存惡意,沒有騙取或追求不合理好處的目的。
」美「是感官上的體會,是感覺的對象而不是認識的對象。理解美是指才德品質的好——美德;美是指善事、好事。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只要時時處處留意身邊的小事,就會從中發現真善美,從點點滴滴的小事中,也能夠感受到真善美。
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發展史的古老國家,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文化底蘊之深厚,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可現在傳統文化在流失,同時也被人們遺忘,為了讓傳統美德傳承下去,作為祖國未來的花朵,我們應該要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必須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在我們生活中,儘管還有少數人不遵守社會公德,不守信用,榮辱不分,是非不明,美醜不辨,但還有一部分人是好樣的,如」雷鋒傳人「郭明義、」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最美司機「吳斌、為人民利益而死的張思德……儘管他們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崗位上,但是他們的品格、執著、激情和奉獻,譜寫了一曲曲當代中華美德的頌歌。雖然,我們不能像他們那樣做一些驚天動地、洋鬼神的事,但是我們可以把他們當作榜樣,去學習。
樹立榜樣是次要的,主要還是要養成習慣,因為習慣成自然。良好的習慣就必須遵守《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
如果每一們同學都能做到這樣,那麼我們的社會就會多一份關懷,少一份淡漠;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猜疑;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怨氣;多一份支持,少一份怠慢。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幫他人所難。自覺做到團結互助,我們將會看到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你做到這些了嗎?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讓我們行動起來,從點點滴滴、絲絲縷縷、粒粒顆顆做起吧。讓我們來悍衛中國的傳統文化,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