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9-11 07:07:20 1
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屬於石油天然氣勘探【技術領域】。液壓泵站包括油箱、連接油箱並向外部泵油的主油泵、給泵提供動力的電動機、連通外部的手動換向閥;手動換向閥具有兩個出口,一個出口連通高壓腔充壓迴路和液動平板閥開啟閉合迴路,另一個出口連通兩個馬達迴路,每個迴路又單獨的由一個換向閥控制;高壓腔迴路的換向閥控制高壓腔的充油,換向閥控制液動平板閥的開啟和關閉,鑽頭馬達迴路的換向閥控制馬達的單向旋轉,換向閥控制往復馬達迴路的前進與後退。本發明的優點在於:操作方便,結構簡單,自動控制液壓站上的操作閥件安全有序的完成了鑽杆帶壓開孔機各個執行機構的功能。
【專利說明】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屬於石油天然氣勘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在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鑽井過程中,有時須對鑽杆進行開孔,重新建立一條通往井底的泥漿液循環通道,以便於壓井與防噴來處理現場井口溢流或井噴事故,這一技術開始在各個油田引起了重視。鑽杆帶壓鑽孔機就是處理該事故的配套設備。該設備的功能是先對鑽杆進行帶壓開孔作業,鑽完孔後,退出鑽孔刀杆,然後進行壓井與放噴作業。
[0003]鑽杆帶壓鑽孔機是處理油氣井溢流與放噴事故的一套設備,目前為止,國內還沒有一套設備在現場使用,現在都處在試驗階段。已經完成的手動帶壓鑽孔機存在操作不連續、安全係數差、結構複雜等問題。另外,操作自動化程度不高使控制極不方便,而且容易導致液動平板閥在高壓下開啟或關閉動作的誤操作。
【發明內容】
[0004]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
[0005]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液壓泵站包括油箱、連接油箱並向外部泵油的主油泵、給泵提供動力的電動機、連通外部的手動換向閥;手動換向閥具有兩個出口,一個出口連通高壓腔充壓迴路和液動平板閥開啟閉合迴路,另一個出口連通兩個馬達迴路,每個迴路又單獨的由一個換向閥控制;高壓腔迴路的換向閥控制高壓腔的充油,換向閥控制液動平板閥的開啟和關閉,鑽頭馬達迴路的換向閥控制馬達的單向旋轉,換向閥控制往復馬達迴路的前進與後退。
[0006]本發明的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主油泵與手動換向閥之間設有溢流閥及系統壓力顯示的壓力表。
[0007]本發明的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手動換向閥有三位即左位、中位、右位。高壓腔充油迴路設有一手動換向閥,液動平板閥開啟與關閉迴路設有手動換向閥,
[0008]本發明的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鑽頭馬達迴路和往復馬達迴路都設有控制馬達單向旋轉的手動換向閥,也設有顯示該迴路的壓力表及控制支路壓力的減壓閥。同時還設有顯示該流量的流量計及調節馬達轉速的調速閥。
[0009]本發明的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泵站結構為臥式結構。
[0010]本發明的優點在於:採用該發明的技術方案後,帶壓鑽孔機的高壓腔充油、液動平板閥開啟與關閉、刀具旋轉與切削動作可共用一個液壓泵站進行工作,不僅簡化了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結構,降低了成本,而且使現場操作更加連續。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本發明合理的方案設計,從根本上解決了手動鑽孔存在的問題。避免了因誤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提高了帶壓鑽孔的安全性。
[0011]操作方便,結構簡單,自動控制液壓站上的操作閥件安全有序的完成了鑽杆帶壓開孔機各個執行機構的功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當結合附圖考慮時,通過參照下面的詳細描述,能夠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許多伴隨的優點,但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如圖其中:
[0013]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連接示意圖。
[0014]圖2為本發明的液壓泵站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發明的液壓泵站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液溫液位計1、全封閉油箱2、空濾器3、防爆電機4、吸油濾油器5、高壓齒輪泵6、單向閥7、壓力表開關8、耐震油壓表9、第一手動換向閥10、第二手動換向閥11、第三手動換向閥12、第四手動換向閥13、疊加減壓閥14、流量計15、調速閥16。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18]顯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基於本發明的宗旨所做的許多修改和變化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0019]實施例1:如圖1、圖2、圖3所示,
[0020]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包括帶壓鑽孔機液壓泵站,用於為帶壓鑽孔機的各個執行功能提供動力。出於在高壓下帶壓鑽孔安全及方便操作考慮,帶壓鑽孔機各個執行部件儘可能不用手動,因此帶壓開孔機液壓泵站不僅滿足了現場工況的需要,同時還降低了帶壓開孔的風險,對進一步的改進帶壓開孔裝置起到了積極作用。
[0021]綜合圖1、圖2、圖3,液壓泵站呈臥式結構,液溫液位計1、全封閉油箱2、封閉油箱2內部設有吸油濾油器5、空濾器3、吸油濾油器5、回油管3,主箱的上面板上布置著主要控制閥及動力源。防爆電機4為高壓齒輪泵6提供動力,溢流閥17、油壓表8、耐震油壓表9共同控制系統的壓力;
[0022]有第一手動換向閥10、第二手動換向閥11、第三手動換向閥12、第四手動換向閥
13、疊加減壓閥14、流量計15、調速閥16 ;有第一油口 18、第二油口 19,第三油口 20、第四油口 21、第五油口 22、第六油口 23、第七油口 24、第八油口 25和閥門7連接高壓齒輪泵6 ;
[0023]液壓泵站共有四個工作迴路,這四個迴路單獨工作都是由第一手動換向閥10控制。高壓腔體充壓迴路由第二手動換向閥11、第三油口 20及第八油口 25組成,用於給帶壓鑽孔機高壓腔體充壓;液動平板閥開啟與關閉迴路由手動換向閥12、第一油口 18、第二油口 19組成;鑽頭旋轉迴路和進給迴路都是由第二手動換向閥11或第四手動換向閥13、疊加減壓閥14、調速閥16、流量計15組成,流量計15顯示各個迴路的流量即可判斷刀具旋轉速度和進給速度,調速閥16調節迴路的流量控制刀具旋轉和進給速度,減壓閥控制各支路的壓力。
[0024]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用於協調帶壓鑽孔機開孔過程的各個動作;液壓泵站包括油箱、連接油箱並向外部泵油的主油泵、給泵提供動力的電動機、連通外部的第一手動換向閥10。
[0025]第一手動換向閥10具有兩個出口,一個出口連通高壓腔充壓迴路和液動平板閥開啟閉合迴路,另一個出口連通兩個馬達迴路,每個迴路又單獨的由一個換向閥控制。
[0026]高壓腔迴路的第二手動換向閥11控制高壓腔的充油,第三手動換向閥12控制液動平板閥的開啟和關閉,鑽頭馬達迴路的第二手動換向閥11控制馬達的單向旋轉,第四手動換向閥13控制往復馬達迴路的前進與後退。
[0027]高壓齒輪泵6與第一手動換向閥10之間設有溢流閥17及油壓表8、系統壓力顯示的壓力表9。
[0028]手動換向閥有三位即左位、中位、右位。
[0029]高壓腔充油迴路設有第二手動換向閥11,液動平板閥開啟與關閉迴路設有第三手動換向閥12。
[0030]鑽頭馬達迴路設有控制馬達單向旋轉的第二手動換向閥11。
[0031]鑽頭馬達迴路還設有顯示該迴路的壓力表及控制支路壓力的疊加減壓閥14。
[0032]鑽頭馬達迴路設有顯示該流量的流量計15及調節馬達轉速的調速閥16。
[0033]往復馬達迴路設有控制馬達雙向旋轉的第四手動換向閥13。
[0034]如上所述,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地說明,但是只要實質上沒有脫離本發明的發明點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變形,這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這樣的變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其特徵在於:液壓泵站包括油箱、連接油箱並向外部泵油的主油泵、給泵提供動力的電動機、連通外部的手動換向閥;手動換向閥具有兩個出口,一個出口連通高壓腔充壓迴路和液動平板閥開啟閉合迴路,另一個出口連通兩個馬達迴路,每個迴路又單獨的由一個換向閥控制;高壓腔迴路的換向閥控制高壓腔的充油,換向閥控制液動平板閥的開啟和關閉,鑽頭馬達迴路的換向閥控制馬達的單向旋轉,換向閥控制往復馬達迴路的前進與後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其特徵在於:主油泵與手動換向閥之間設有溢流閥及系統壓力顯示的壓力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其特徵在於:手動換向閥有三位即左位、中位、右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其特徵在於:高壓腔充油迴路設有一手動換向閥,液動平板閥開啟與關閉迴路設有手動換向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其特徵在於:鑽頭馬達迴路設有控制馬達單向旋轉的手動換向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其特徵在於:鑽頭馬達迴路還設有顯示該迴路的壓力表及控制支路壓力的減壓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其特徵在於:鑽頭馬達迴路設有顯示該流量的流量計及調節馬達轉速的調速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其特徵在於:往復馬達迴路設有控制馬達雙向旋轉的手動換向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其特徵在於:往復馬達迴路設有顯示該迴路的壓力表及控制支路壓力的減壓閥。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壓鑽孔機液壓系統,其特徵在於:往復馬達迴路設有顯示該流量的流量計及調節馬達轉速的調速閥。
【文檔編號】F15B11/02GK104047910SQ201310078733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3日
【發明者】林發權, 嚴永發, 蔣光強, 王裕海, 鄒光貴, 李軍剛, 劉清友, 盧毅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