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三大預言的真實故事(明朝23歲女道士王燾貞)
2023-09-12 01:33:51 4
千百年以來,無數人都在嚮往著學道和修仙,並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像呂祖那樣,以「羽化」的方式飄然於世外。
明朝時期就有一位道號為「曇陽子」的女道士,她在23歲的那一年宣稱自己修仙得法將「羽化成仙」,甚至還公開放話將時間定於萬曆8年9月9日正午白日飛升。
充滿神秘的人生王燾貞是蘇州太倉人,若是提到她,就不得不提到她背後的家族:王錫爵家族。
放在整個明代,王錫爵家族都是蘇州地區最為成功的科舉家族之一,核心人物自然是王錫爵本人。
他於嘉靖41年以會試第一的好成績參加了殿試,並在殿試中高中「榜眼」,因此進入到翰林院內修編,最終官至內閣首輔。
而且,王家還一直具有著不畏權貴、拒絕攀附、正直清白的良好家風,在王錫爵當官的年代,朝堂上還有一個重要人物,那便是張居正。
張居正權勢滔天的時候,王錫爵拒絕趨炎附勢,依舊做著自己,他的一生只認心中的真理。
1577年,由於張居正不肯為父親守孝三年,翰林編修吳中行上疏勸諫,此舉也得罪了張居正,張居正要動以廷杖,直接將吳中行置於死地。
張居正
王錫爵得知後出於保護下屬的目的,親自挺身而出為吳中行求情,這才保住了吳中行的一條命。
再到後來,張居正去世後被明神宗清算抄家,可王錫爵卻並沒有選擇在這個時候落井下石,他主張客觀評價張居正的是非功過。
生長在這樣的家庭中,王燾貞當然耳濡目染,可她的人生,卻也同時充滿著悲情色彩。
雖貴為千金,王燾貞卻吃了不少的苦。
首先是在出生的時候其母遭遇了難產的情況,差點大小都沒保住,好不容易把孩子生下來了,可小姑娘又很快患上了嚴重的黃疸,幾經治療才保住了一條命。
也就是從這之後,她的身上便有了一樁怪病:總是會莫名其妙啼哭,且哭聲撕心裂肺,聞之心煩意亂。
或許是這個原因,她的父母從小都不喜歡她,於是就沒有對她太上心。
王錫爵一路升官,他對於家庭的管理也是十分嚴謹的,可王燾貞對於讀書卻沒有什麼興趣。
據說,王錫爵一路將女兒帶到了北京,還專門給她請了一位教書先生,可王燾貞見到書後直接就丟掉,無奈之下,王燾貞又被父親丟回了太倉老家,她又有了充足的時間去做喜歡的事情。
按照古時的風俗,十幾歲的姑娘就該出嫁了,哪怕聲名顯赫的王家也是不例外的。
作為為官者,王錫爵嫁女兒也不能隨隨便便,他幾經挑選,最終在女兒16歲的那年將她許配給了浙江布政司參議的兒子徐景韶。
誰都沒想到,倒黴事情很快又找上了王燾貞:就在還有3個月便要舉辦婚禮的時候,未婚夫去世。
王家得知情況後誰都沒有告訴王燾貞,家人都擔心孩子受不了,所以想要隱瞞一段時間。
不過,王燾貞卻平靜地對大家說:「我已經知道素未謀面的未婚夫已死的消息,我希望為未婚夫守節。」
女兒的這項「未卜先知」的「超能力」可把王錫爵給嚇了一跳,他勸女兒說:「你還沒有嫁出去呢,不可以說自己是未亡人。」
可王燾貞卻用自己的理由說服了父親,王錫爵無奈之下,只好隨著女兒的意願去了。
作為父親,王錫爵自然是會為女兒的未來擔心,可令他震驚的事情發生了:一天,女兒突然告訴他,自己得到了道教仙人朱真君、蘇元君的指導,還能說出很多相關的東西。
在那個時代,道教已經在中國讀書人中廣為流傳,因此道教的信徒數量也不少,王錫爵納悶的是:一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兒到底是從哪裡知道那麼多信息。
平穩了心情後,王錫爵只好認為女兒應該是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產生幻覺了。
可另一邊,王燾貞卻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還自取道號「曇陽子」,每天都要修鍊氣功、學習辟穀。
過了一段時間,她再度向家人展現了自己的「法術」:在牆上灑下「甘露」、靈魂四處「飛遊」。
王錫爵的心情也是極為矛盾的,可他為了自己的女兒,還是做了很多事情。
1574年,他在自己的官邸旁為女兒單獨建造了一處小木屋,從此,王燾貞便過上了宗教式的生活。
在京城生活了一段時間後,王錫爵和張居正產生了矛盾,被迫從官場撤離。
有些失落的王錫爵便帶著自己的家人返回家鄉,王燾貞也繼續著修煉生活。
那會,王燾貞自己就有一套兩層的房屋,她還將第二層作為修煉之地,也正是在這裡,她聲稱自己遇到了女神仙,神仙已現出真跡。
她將「女神仙」告訴她的很多複述了出來,其中不少都是佛教和道教思想的融合。
面對女兒愈發怪異的舉動,不敢聲張的王錫爵還是找到了王世貞,此人之家族與王錫爵交往甚密,雙方也都一直信任彼此。
王世貞不敢相信千金小姐竟然會變成「大法師」,於是他找了個機會找到王燾貞有了一次交流,這次還是隔簾交流,王世貞並沒有看到王燾貞的容顏,也算留了點神秘感。
原本,王世貞來是想要勸說王燾貞的,結果一番交談之後,反倒是王世貞有了醍醐灌頂的感覺,他甚至提出要拜師。
其實,結合那段時間發生的事情來看:一直討好張居正的王世貞卻鬱郁不得志,他被張居正公開羞辱,因此萬念俱灰,再加上他的老友徐中行等人紛紛辭世,他就更加感覺到世事無常。
一個本就失意的文人去勸說一個走火入魔的「法師」,本就是一件略顯神奇的事情。
如此一來,王世貞才能不顧身份,拜王燾貞為師。
往更深的角度考慮,王世貞從此不問世事的做法,也能解除張居正等人對他的戒備之心,因此,他還說服了王錫爵去拜自己的女兒為師。
悲情的王燾貞若是用現代人的眼光去審視王燾貞,似乎也能想通一些事情。
王燾貞的行為充滿了怪誕,可那種心理也不是不可理解。
她自幼體弱多病,父母的白眼讓她的神經充滿了敏感和脆弱,未婚夫的去世也摧毀了她對於未來新生活的企盼,精神上長期的壓抑更是使她又一股強烈的心理能量。
如此悲慘的故事,可她在現實生活中卻找不到一個能夠去訴說的人,只好通過怪誕的方式發洩出來。
終於,在萬曆8年,王燾貞找到了父母,提出要前往未婚夫的下葬之處。
父母沒有反對,還給她做了一個神龕。
待到她走到徐景韶的墳墓後,立即剪下了自己右側的頭髮作為祭品,並且停留在那裡很長一段時間。
之後,她也沒有回家,反倒是在附近向當地的群眾宣教,一直到了當年9月,她向世人宣布了「羽化」的時間,那一年,她才23歲。
9月9日,人們對於「曇陽大師」的膜拜也達到了最高峰,那是她「羽化」的日子,十萬之眾前來觀瞻,轟動一時。
王燾貞也落得個香消玉殞的下場,也有人懷疑她是服毒身亡,不過當時所有人都說她是「羽化」了。
在王燾貞「羽化」的第二年,王世貞寫出了一本《曇陽大師傳》。
王燾貞的一生是充滿悲情的,同樣也是短暫的,她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也是愛情悲劇的女主角。
結合她此前的人生經歷,也不難分析出:由於她既不美,也沒有才名,甚至是個不被寵愛的人,那種空虛寂寞的感覺使得她不斷被生活所埋葬,她才選擇了用一種近乎慘烈的方式證明自己生命的意義。
當然,她死去之後,相關的影響卻沒有減小,反而連累了她的父親。
萬曆9年,御史孫承南上奏彈劾王錫爵「怪誕不經」,並順便點名了王世貞等人,這件事也讓王錫爵非常難堪。
本就和他有過節的張居正更是抓到了機會,準備再度為這件事火上澆油。
奈何,當時萬曆皇帝的親生母親慈聖太后是個虔誠的佛教徒,每天也都靠著念經和打坐過日子,她聽說了張居正的打算後,立即作出了指示要保住觀和龕,張居正也只好就此作罷。
萬曆17年,太倉城裡突然冒出了一個自稱「曇陽子」的女子,還四處說自己沒有死。
這件本就漸漸被人遺忘的事情再度成為了當時的熱門事件,王家人聽聞後還專門派人前去看看情況,發現這個自稱「曇陽子」的人只是王錫爵弟弟的一個小妾。
事後,王世貞和王錫爵在王燾貞死後聯繫也更加牢固了,顯然,那和官場的報團取暖有著一定的關係。
王世貞
而且,王世貞和王燾貞也存在一種相互成全。
王世貞本就是一心向道的,通過了王燾貞的事情,他也很快成為了那一批文人的中心,且王燾貞和一般修道的女性有著明顯的不同,她本身就是官宦人家的子女,在她「羽化」時更是萬人膜拜,宗教地位很高。
不得不說,王燾貞的悲慘,也一直在被利用。
那十萬多雙盯著她的眼睛也在逼著她走向絕路,似乎沒有人能看到她內心的悽涼,她為了尋找自己人生的價值,最終也只能無奈地成為犧牲品。
而那些文人墨客,似乎都有著自己的考量。
「曇陽子」在歷史上一閃而過,也給人留下了太多的謎團,她的故事在萬曆年間能夠引起極大的轟動,一方面是「教」帶給人的神秘力量,另一方面便是因為他的父親王錫爵。
在女兒離開人世後,王錫爵的人生依舊在前進著,當然,他不需要女兒的襯託。
為官幾十年的時間,王錫爵一直都勤於政務,他的主要成就也反映在政治上,也一直非常敬業,他甚至還當過內閣首輔。
1592年,王錫爵還做了一件被載入民族史冊的大事:指揮壬辰抗倭援朝戰爭。
那一年5月,日本關白豐臣秀吉派遣倭兵十餘萬攻打了朝鮮,很快就攻克了漢城,朝鮮國王無奈之下奔赴中朝邊境並向明朝政府求援。
而當時王錫爵還在太倉的家中,萬曆皇帝馬上就去派人找他入京,籌劃軍國大事。
抗倭戰爭前後持續了7年的時間,在明軍強有力的打擊之下,日本侵略者敗退到朝鮮半島東南沿海一帶,明軍也順利幫助收復了平壤、漢城等多地,使得李氏王朝起死回生。
王錫爵始終是力主出兵的那個人,當然,也是因為他眼光長遠。
在王錫爵辭官之後任然關注著朝鮮局勢的發展,到了1596年,由於萬曆皇帝四處橫徵暴斂導致明朝內部出現問題,王錫爵便認為倭寇極有可能再度對朝鮮出兵,果然,一切又如同王錫爵所料。
在賑災方面,王錫爵依舊非常出色,他多次上書萬曆皇帝,要求關注普通百姓的生存問題,儘量減少他們身上的經濟負擔,勸說皇帝不要催錢催糧,再者,由於他是吳人,也從來沒有為家鄉謀求過特殊照顧。
而萬曆21年的中原特大水災中,又是王錫爵身先士卒參與賑災工作,成功挽回了成千上萬災民的性命。
遺憾的是,他所提出的很多改革措施都沒有走入萬曆皇帝的心,朝中的大臣們也對王錫爵產生過各種各樣的誤解,不管怎麼說,王錫爵努力過了。
普天之下的百姓都知道他是一個好官,因此,他的女兒「羽化」的事情更是不斷被提及,人們更加希望他的女兒是真的找尋到了「方向」,這也是出於人們對於王錫爵的尊重,才更加希望「曇陽子」的故事能更加圓滿。
參考明代王錫爵家族的家風家教及其啟示 李思成 中華家教
在宦海中沉浮 王世貞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