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攪拌翻滾式超百次碾削的小麥剝皮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11 21:14:25 3
專利名稱:一種攪拌翻滾式超百次碾削的小麥剝皮機的製作方法
專利說明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攪拌翻滾式超百次碾削的小麥剝皮機,尤其是能對小麥在攪拌翻滾中超百次碾削的剝皮機。目前,公知的小麥剝皮機構造是在機體上和篩筒內,輸送攪籠、砂輪順序固定連接而成。剝皮工藝過程是當小麥從一端流入機體,同軸旋轉的攪籠把小麥推向砂輪表面實現碾削剝皮的,經碾削的小麥又在後續進入機體的小麥推動下,從另一端流出機體。以上是現有技術構造和工藝過程,由此不難看出機體內進口一段是攪籠,出口一端是砂輪兩體互不混合各發揮著單獨的作用,其工作關係是攪籠段被攪動小麥,推動砂輪段惰性小麥前進實現的。問題是小麥源源不斷的流入機體,旋轉著的攪籠源源不斷攪動小麥推動前面脫離攪籠的惰性小麥數量有百萬粒之多,運動螺旋線有幾米之長,這種小麥之間的互相推力不但限制了小麥的滾動實現通身碾削,也是其現有技術電耗高、產量低碾削次數少的根本原因。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剝皮機,是在砂輪作用下主動推送小麥的同時實現碾削的,一次加工就可實現百次攪拌、翻滾式碾削,因此其節電率和產量成倍增加,剝皮質量得到全面改善,其剝皮工藝過程是當小麥從一端流入機體,旋轉的斬刀滾筒在其斬刀螺旋角和金剛砂碾削材料的作用下,開始從第一組的幾個斬刀體實現攪拌翻滾式碾削的同時,把小麥推向第二組,第二組幾個斬刀體又在以上作用下推向第三組直至十幾組後達到超百次碾削,才從另一端機體推出剝好皮的小麥,所剝下的麥皮和現有技術一樣隨時透過篩筒分理出來。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把現有技術的攪籠斷開製成一定長度的攪籠片。為了提高產量增加小麥在機體內碾削存量,把構成機體內空間的篩筒直徑加大數倍,又要保持原機構間隙不變,本實用新型是增加了攪籠筒撐起無效空間實現的。其結構關係是在現有技術兩側的機體上、篩筒內,安裝上由攪籠筒、攪籠片、斬刀體組成的斬刀滾筒。斬刀滾筒的結構關係是在鋼管制成的長柱形攪籠筒表面沿長度焊合著許多圈攪籠片,每圈為一組,每組又是由許多個攪籠片焊合組成,其每組間每個間均保持一定間隙。每個攪籠片形狀上下有弧,下弧大於攪籠筒直徑,相符在攪籠筒表面焊合後就產生了螺旋角,上弧與篩筒平行,四邊直線撐起攪籠片的高度和厚度,它是由鋼板製成。以上機構就組成了有上百個推送、攪拌功能的斬刀體內胎。每組攪籠片功能和攪拌機相同,如十幾組攪拌機的同軸使用。然後在每個攪籠片上套裝上斬刀體,就可實現在以上功能的基礎上增加對小麥皮的碾削功能。斬刀體外形與攪籠片相同,是攪籠片外形的加厚,其材料是金剛砂製成,其厚度與普通砂輪相同,為了其在旋轉切入麥流時不割損小麥,斬刀體頂和前後刃的通身長度均有切向圓弧,頂弧與前後刃交匯處是球形過渡。
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有益效果機構部分是使現有技術的螺旋部份也能實現碾削,而砂輪部份也能實現推送,這種二而合一的小麥翻滾式既推送又碾削是實現在整個機體內部的,因此其碾削推送空間各增加了一倍,也沒有了現有技術那種長距離的小麥間互相推送的動力浪費,又由於本實用新型篩筒直徑加大數倍增加了機體內小麥的容量,因此其產量可增加5-20倍,而體積、重量和高度均比現有技術的三次碾削式減少,噸麥電耗量小於3KW,並且小麥破碎率大幅降低,脫皮質量得到有效改善。為社會部分是可提高本民族整體健康水平,使人們遠離麵粉汙染,根據西北農大中圖法分類號TS210。3證明小麥剝皮製粉可消除麵粉中細菌71。9%,清除黴菌80%,但現有剝皮機因其技術不足導致人們多年來還普遍食用帶皮加工的不衛生麵粉。見新華社北京2001年12月26日電,中消協就糧食汙染問題提醒消費者《麵粉不是越白越好》。見中國經濟時報,2001年12月25日報導《糧食汙染成為食品最大隱患》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作為北方各省消費者主要口糧的小麥粉抽樣合格率僅為40。4%,此例舉不勝舉,尤其近幾年的全國兩會代表均把糧食安全列為議題,2003年代表提案是《明天我們的餐桌上還能吃什麼?》因此國家把糧食安全體系建設列入了十五計劃,把糧食質檢歸於國務院直接領導,以上說明本實用新型意義在於實現普及生產脫皮衛生麵粉,使人們擺脫麵粉汙染對身體的危害。實際此問題也是國際衛生組織一見新華社2001年12月26日電,WHO發布的《食品安全建議》「要求把食品安全方面的教育作為重要內容,納入中小學課程中----」。也是國際制粉界一見《穀物世界》1991[5]16~18期《制粉工作者對Tkac Timm剝皮方法的評議》「把剝皮製粉確定為制粉新途徑加以關注」。以及也是眾多國際人士關注的急需解決的焦點。多少年來,因小麥剝皮機的技術不足,人們還是吃著帶皮製粉法的麵粉,帶皮製粉法不能清除汙染的根本原因是把吸付著農藥殘留、鼠糞便等有害物的外皮與潔淨的小麥粉體同時破碎成粉,因此有害物質對粉體的傳染是必然。以上僅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當前國內一種可望實現本民族普遍生產食用脫皮衛生麵粉的設備,見中國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河北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查新報告,編號200113B151106A。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側剖視結構圖。
圖2是剝皮機在攪籠上沿長度一段套有斬刀體的攪籠片剖視排列圖。
圖3是剝皮機斬刀體的剖視圖。
圖中1、攪籠筒2、攪籠罩3、斬刀體4、篩筒5、機體[具體實施方式
]
圖1中,攪籠筒(1)外園上等距離焊合排列的一圈數個攪籠片(2)為一組,然後在攪籠片(2)上套裝固定斬刀體(3)組成斬刀滾筒,裝入由篩筒(4)圍起的機體(5)內,構成本實用新型的側剖視整體結構。
圖2所示沿攪籠筒(1)的長度一段焊合排列的攪籠片(2)每片代表圖一所示的一組攪籠片,其沿長度焊合排列著十幾組。攪籠片(2)是鋼板製成,上下有弧四周高度是直線,下弧大於攪籠筒直徑,相符在攪籠筒上焊合時就可出現圖2所示的一定螺旋角,上弧平行篩筒。斬刀體(3)是套在攪籠片(2)外面的碾削材料,是推送中實現碾削的關鍵,也是攪籠片外形的加厚,前後有圓弧。
圖3所示斬刀體(3)內有空間是套入攪籠片(2)的位置,頂部有圓弧。斬刀體在實用中也可直接噴塗金剛砂或採用其他碾削材料和鋼件實現。
權利要求1.一種攪拌翻滾式超百次碾削的剝皮機,是在機體上、篩筒內、攪籠筒、攪籠片,斬刀體順序固定連接成斬刀滾筒實現的,其特徵是攪籠筒表面焊合的這百多個攪籠片每個攪籠片都有螺旋角,然後每個攪籠片上都套粘有斬刀體,這百多個碾刀體工作時,就能產生百多個對篩筒內小麥的百次攪拌翻滾式碾削剝皮。
2.根據權利1要求所述的剝皮機,其特徵是攪籠片鋼板製成,上下有弧、四周高度是直線,下弧大於攪籠筒直徑,相符在攪籠筒上焊合後就可出現一定螺旋角。上弧平行篩筒。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剝皮機,其特徵是沿外園等距離焊有一圈數個攪籠片為一組,沿長度排列著十幾組,也可幾組。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剝皮機,其特徵是套在攪籠片外面的碾刀體是金剛砂材料對攪籠片外形的加厚,也可在攪籠片上直接噴塗金剛砂,或採用其它碾削材料和鋼件實現對小麥的碾削剝皮。
專利摘要一種攪拌翻滾式超百次碾削的小麥剝皮機。它是在現有技術兩側機體上、篩筒內,攪籠筒、攪籠片、斬刀體順序固定連接成斬刀滾筒實現的。攪籠筒是斬刀滾筒的基礎,沿外圓一圈等距離焊合排列的幾個攪籠片為一組,又沿長度排列著十幾組,構成上百個斬刀體的內胎,這些內胎都有螺旋角,每組如同一臺攪拌機,這十幾組就是十幾臺攪拌機同軸串聯使用,然後在此內胎外套上由金剛砂碾削材料製成的斬刀體,工作時就可實現一次性對小麥的攪拌翻滾式超百次碾削剝皮。
文檔編號B02B3/00GK2654207SQ03239570
公開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03年3月16日 優先權日2003年3月16日
發明者張振華 申請人:張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