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琪峯最近消息(杜琪峯最失敗)
2023-09-12 00:37:02 4
為何總有人說,2004年的一部《大事件》同時「拯救」了任賢齊跟張家輝,到底怎麼回事?
香港電影在經歷了「最灰暗的一年」,也就是2003年,「沙士」病毒的爆發,加上張國榮跟梅豔芳同一年的相繼離世,整個香港「一片死寂」。
為了重振「香港精神」,當時寰宇影視的杜琪峯想要通過電影「激勵」香港回到正軌,那一年杜琪峯一口氣拍攝了《柔道龍虎榜》《龍鳳鬥》《大事件》3部作品。
當時的杜琪峯「運籌帷幄」,想要用《柔道龍虎榜》《龍鳳鬥》兩部作品「喚醒香港市場」對於香港電影的那份熱情。
然後想要通過《大事件》打開內地市場,更直指當年「坎城電影節」,可以說當年的杜琪峯真的是「野心勃勃」。
但結果是一敗塗地,《柔道龍虎榜》票房823萬港元,《龍鳳鬥》票房1548萬港元。而《大事件》是接下來重點講的。
杜琪峯在香港電影界乃至華語電影界,威望都是極高的。當年杜琪峯帶著一份「香港電影的使命」設定了目標:打入內地市場,震驚海外。
《大事件》的題材
目標有了,普通的題材肯定沒辦法實現,但又不能放棄自己擅長的「槍戰暴力美學」,思來想去杜琪峯把題材定格在「真實事件的改編」。人物原型為香港新賊王季炳雄:80年代季炳雄先後劫珠寶金行數個,94年重新殺回,先後打劫銅鑼灣和中環兩間金行,並開槍打死1名路人打傷6人,劫走超過1600萬的名表。
《大事件》對於內地市場的重視
當年杜琪峯為了能在內地上映,便跟「中國電影集團」共同製作了這部《大事件》,當年中影集團是中國大陸唯一擁有影片進口權的公司。合作並不代表什麼,為了更有保障,杜琪峯更是將劇本修改,增加了一條線:另一幫內地悍匪,因此在電影裡才能看到兩幫悍匪「同在屋簷下」吃飯的畫面。
而且《大事件》裡面啟用了很多的內地演員,但有個敗筆是,內地演員尤勇跟丁海峰都是警察專業戶,這次安排演悍匪,真的一秒鐘出戲。
《大事件》主演的選角
時至今日,還是有很多朋友不明白,當年杜琪峯為何會選擇陳慧琳、任賢齊、張家輝這三人呢?
時間回到2004年,這三人在電影界並不出名,連「代表作」都還沒有,陳慧琳當時的名氣稍比他倆高一些,但演技一般,杜琪峯有說過:「選她當女主角實在是當時「沒得選」。
因為2000年以後的香港電影圈,尤其是女演員大部分都為了家庭「半隱退」的狀態,符合這個年齡的也就只有陳慧琳。
陳慧琳飾演警司方潔霞,原本角色是有氣場有威懾力的,但陳慧琳怎麼都表現不出來這種狀態,為此杜琪峯甚至罵哭過陳慧琳。當然,最終還是沒有哪個感覺,可能杜琪峯也是非常後悔的,不然他也不會跟記者說出那句「沒得選」。
而男演員方面選擇性就非常多了,當時香港當紅的劉青雲,吳鎮宇,黃秋生這幾位都是跟杜琪峯合作的演員,按道理這麼重要的一部作品,任選非他們莫屬。但為何偏偏是任賢齊跟張家輝?
任賢齊在1999年就開始到香港發展,但由於外形以及口音問題,始終沒有什麼突破,演得都是一些像《星願》《夏日麼麼茶》《絕世好男人》《花好月圓》這些溫馨愛情片,說不紅吧也有一定知名度,但也上不了大臺面。
馬楚成算是任賢齊「來港發展」遇到的一個貴人,《大事件》也是在馬楚成的幫助下「爭取」到的機會
剛來香港發展的任賢齊為了「融入港圈」,每天不停在練習粵語,即使身邊的人都笑他的口音,但任賢齊還是很堅持,這份毅力讓剛開始合作《夏日麼麼茶》的馬楚成十分欣賞。
2003年馬楚成到內地發展,籌備第一部作品《飛鷹》,這部有些科幻以打戲為主的電影主演是楊紫瓊,還帶著稚嫩的李冰冰,至於警察男主,馬楚成給了任賢齊。
這部《飛鷹》裡面任賢齊的動作戲非常多,馬楚成很擔心他演不了,但任賢齊不但演好了,而且沒有用替身,這點讓馬楚成更加喜歡。
此後2005年的《韓城攻略》馬楚成再次讓任賢齊跟梁朝偉同臺飆戲。
說回2004年的《大事件》悍匪季正雄誰來演?這個問題遲遲沒有確定,當時杜琪峯設定的是「要有新鮮的反差」,所以那幾個「老熟人」都不合適。
發愁之時,杜琪峯一次偶遇馬楚成,兩人聊到各自接下來的工作,當時馬楚成說在籌備一部「國際大片」有梁朝偉,還有任賢齊。
正是因為這次對話,杜琪峯對馬楚成「偏愛」任賢齊產生了好奇,而馬楚成除了表示欣賞任賢齊的努力之餘,還說任賢齊想要突破的想法。就這樣,任賢齊得到了杜琪峯的賞識,出演《大事件》裡的男一號。
當然,當年的任賢齊確實想要突破拓寬戲路,但當時的演技確實「不怎麼樣」,悍匪季正雄的那種「冷靜」還是沒有表達出來。
回看《樹大招風》任賢齊同樣是演悍匪葉國寬,但那演技真的肉眼可見地「到位」,任賢齊這十幾年的演技絕對是成長了。
從1999年到2003年,張家輝一共出演了18部電影,而王晶為了捧張家輝更是一次又一次地砸錢,不惜請來李修賢,劉德華,周星馳,包括王晶自己,為的就是捧紅張家輝,但戲路錯了。
當年張家輝「一無所有」的時候籤給了王晶,而當時王晶也已經跟周星馳「分道揚鑣」,喜劇市場這塊「蛋糕」王晶是不想放手的,因此急需要有一個人出來「頂替」周星馳的位置。
「吃過虧」的王晶最終看重了張家輝,而且還從當初力捧葛民輝的失敗中吸取了教訓,當年的葛民輝就是太想周星馳了,換句話說是「周星馳的影子太明顯了」,葛民輝有喜劇天賦嗎?有的!但表演風格幾乎是照搬周星馳的一樣。
當時的張家輝一心只想讓老婆關詠荷「過上好日子」,關詠荷當年貴為TVB當家花旦,更是富家千金,為了真愛下嫁張家輝,當年多少人不明白關詠荷看上「渣渣輝」哪裡?
兩人的這段愛情讓當年的張家輝「飽受壓力」,關詠荷為了鼓勵張家輝毅然從家裡的豪宅搬到張家輝幾十平的小公寓一起住,而且還減少了很多演出工作,為的就是多照顧張家輝。
經歷了「女尊男卑」的議論之後,張家輝格外珍惜工作機會,當時王晶讓他走喜劇路線,張家輝無條件接受,而且也很放得開,略帶一點「賤賤的」個人風格還是有別於周星馳的。
但喜劇這條路無論張家輝怎麼努力,無論王晶怎麼捧,結果都是「男二配角可以,男一就是擔不起票房」。
5年時間很快過去,時間來到2004年,張家輝跟王晶的合約也到期了,此時張家輝向王晶表達了自己「換戲路」的想法,一般老闆砸了那麼多錢在一個人身上,就算爛也要爛在自己手上,應該不放人的。但王晶非常「尊重」張家輝的想法。
就這樣,2004年,張家輝「投靠」杜琪峯團隊,《大事件》裡面飾演衝動的警察,雖然電影裡的那個髮型真的讓人「吐槽」,但整部電影裡面,也就張家輝的表演沒有「拖後腿」。
這點不是平頭哥說的,而是杜琪峯在後面採訪時表達的:「大事件裡面,張家輝的演技很好,我以前不知道他這麼會演戲。」
《大事件》的「悲慘結果」:內地無緣上映,坎城也不夠資格,只「撈到」一個金馬獎「最佳導演」
跟中影合作,啟用內地演員,看似「雙保險」但還是敗給了審查制度,倒不是題材的問題,問題出在:電影開頭的那段長達6分55秒的槍戰長鏡頭。
本來設定是10分鐘的「一鏡到底」長鏡頭,杜琪峯執意要開頭拍這段目的就是用來「威懾」坎城評審的。這種超過幾分鐘的長鏡頭是非常難拍的,所有演員的走位,臺詞,發揮都要「一氣呵成」,一環出錯又要從來的。
這段長鏡頭從片頭字幕後開始,以陳一元(任賢齊飾演)為首的一幫悍匪隱藏在一幢大樓裡,以重案組督察張志恆(張家輝飾演)為首的一隊便衣警察已經盯上他們。由於陳一元手下張龍(丁海峰飾演)因為停車問題受到路過的巡警盤查,繼而引發槍戰。
即便杜琪峯把這段剪到了6分55秒,最終還是因為暴力的槍戰鏡頭太多,無緣內地上映。
而坎城這邊也出現問題,雖然坎城電影節選片組委會多次來港,到片場探班,還看部分樣片和花絮,無奈電影製作進度緩慢,直到2004年4月初才殺青,後期製作又費時,最終錯過了參賽。
當年的香港金像獎落空,唯一的安慰就是臺灣金馬獎的「最佳導演獎」。電影投資了2600萬,由於沒有內地市場的支持,香港這邊票房僅僅只有784萬,最終這部目標定位極高的《大事件》「滿盤皆輸」。
但這部電影卻「拯救」了任賢齊跟張家輝,因為這次的機會,兩人都得到了杜琪峯的認可,此後相繼出演了《放逐》《奪命金》《黑社會:以和為貴》等杜琪峯佳作。
正是因為這部《大事件》讓兩人找準戲路,雙雙迎來事業新高峰,尤其是張家輝,在杜琪峯的「調教下」逐漸展露鋒芒。
在2009年憑藉《人質》創下「華語電影奇蹟」——一部電影拿來9個影帝,此後正式開啟了「張家輝的電影時代」。
雖然任賢齊在獎項上始終沒有被國內肯定,這麼多年,僅僅憑藉《火龍對決》拿到過一個韓國釜山頒發的影帝。
《奪命金》也提名了金像獎,但敗給了同一部電影裡的劉青雲。
《樹大招風》也提名了金像獎,同樣敗給了同一部電影裡的林家棟。
但現在沒人會說任賢齊不會演戲,即使已經年過半百,但為了得到認可依然在努力。
14年之後,張家輝,任賢齊再次同框2019年《沉默的證人》,這部電影由於故事設定有問題因此反應並不好,即便也在內地上映了,但還是「差評」。
不過張家輝跟任賢齊在裡面的演技,還是得到不少觀眾肯定的。也難怪觀眾都說:只怪劇情太弱了,可惜了兩位「影帝」沒飆上戲。
最後來個假設:如果當年《大事件》能在內地上映,也趕上了坎城的角逐,會不會結果不一樣?任賢齊跟張家輝會不會早已取得更高成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