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池塘除臭劑的製作方法
2023-09-11 16:42:00 2
一種池塘除臭劑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池塘除臭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去離子水40-70份,丙二醇4-7份,腐植酸鉀3-5份,硫酸鋁銨16-22份,油酸3-6份,甘松4-7份,聚乙二醇6-10份,油酸乙二醇醯胺2-4份,薄荷油7-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4-8份,蘋果酸3-5份,乙醇15-25份,二甘醇6-9份,正矽酸乙酯6-18份,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5-7份,丙三醇16-25份,對氯間二甲基苯酚4-7份。本發明提供一種去除臭味徹底,使用方便,價格低廉,吸附性能好,殺菌抑菌作用的池塘除臭劑。
【專利說明】一種池塘除臭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化學日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池塘除臭劑。
【背景技術】
[0002]在我國一些地區,飲用水中氟含量竟高達5.0mg/1以上,遠遠超出國家飲水標準中所規定的含氟指標。飲用水中氟含量過高,其危害性是人所共知的,例如,可使人的牙齒變黑,產生畸形,也可使人的消化系統發生障礙,還會使人易造成神經失常等等。現有技術中對池塘汙泥的除臭主要有兩類方法,一類是加強密封並進行臭氣抽出進行集中處理;另一類是噴灑掩蔽劑來遮蓋其臭味。場地面積大,開放式環境,難以對整個區域進行密封抽氣,而且由於臭氣散溢量大,噴灑掩蔽劑的效果也不佳,因此容易成為對環境有較大汙染的排放點。
【發明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去除臭味徹底,使用方便,價格低廉,吸附性能好,殺菌抑菌作用的池塘除臭劑。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池塘除臭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去離子水40-70份,丙二醇4-7份,腐植酸鉀3-5份,硫酸鋁銨16-22份,油酸3-6份,甘松4-7份,聚乙二醇6-10份,油酸乙二醇醯胺2-4份,薄荷油7_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4-8份,蘋果酸3-5份,乙醇15-25份,二甘醇6_9份,正矽酸乙酯6_18份,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5-7份,丙三醇16-25份,對氯間二甲基苯酚4-7份。
[0005]上述的池塘除臭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去離子水60份,丙二醇5份,腐植酸鉀4份,硫酸鋁銨20份,油酸4份,甘松5份,聚乙二醇8份,油酸乙二醇醯胺3份,薄荷油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6份,蘋果酸4份,乙醇20份,二甘醇8份,正矽酸乙酯13份,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6份,丙三醇21份,對氯間二甲基苯酚5份。
[0006]本發明池塘除臭劑優點是:
1、本發明池塘除臭劑,去除臭味徹底,使用方便,價格低廉,吸附性能好,殺菌抑菌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07]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08]實施例1,一種池塘除臭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去離子水40份,丙二醇4份,腐植酸鉀3份,硫酸鋁銨16份,油酸3份,甘松4份,聚乙二醇6份,油酸乙二醇醯胺2份,薄荷油7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4份,蘋果酸3份,乙醇15份,二甘醇6份,正矽酸乙酯6份,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5份,丙三醇16份,對氯間二甲基苯酚4份。
[0009]實施例2,一種池塘除臭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去離子水60份,丙二醇5份,腐植酸鉀4份,硫酸鋁銨20份,油酸4份,甘松5份,聚乙二醇8份,油酸乙二醇醯胺3份,薄荷油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6份,蘋果酸4份,乙醇20份,二甘醇8份,正矽酸乙酯13份,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6份,丙三醇21份,對氯間二甲基苯酚5份。
[0010]實施例3,一種池塘除臭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去離子水70份,丙二醇7份,腐植酸鉀5份,硫酸鋁銨22份,油酸6份,甘松7份,聚乙二醇10份,油酸乙二醇醯胺4份,薄荷油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8份,蘋果酸5份,乙醇25份,二甘醇9份,正矽酸乙酯18份,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7份,丙三醇25份,對氯間二甲基苯酚7份。
[0011]當然,上述說明並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也並不限於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範圍內,作出的變化、改變、添加或替換,都應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池塘除臭劑,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去離子水40-70份,丙二醇4-7份,腐植酸鉀3-5份,硫酸鋁銨16-22份,油酸3_6份,甘松4_7份,聚乙二醇6_10份,油酸乙二醇醯胺2-4份,薄荷油7-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4-8份,蘋果酸3-5份,乙醇15-25份,二甘醇6-9份,正矽酸乙酯6-18份,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5_7份,丙三醇16-25份,對氯間二甲基苯酚4-7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除臭劑,其特徵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去離子水60份,丙二醇5份,腐植酸鉀4份,硫酸鋁銨20份,油酸4份,甘松5份,聚乙二醇8份,油酸乙二醇醯胺3份,薄荷油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6份,蘋果酸4份,乙醇20份,二甘醇8份,正矽酸乙酯13份,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6份,丙三醇21份,對氯間二甲基苯酹5份。
【文檔編號】A61L101/34GK104258442SQ201410447061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4日
【發明者】魏書元 申請人:青島市高科專利技術轉移平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