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曝氣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11 15:07:30 3
專利名稱:表面曝氣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環境保護裝置,具體地說是高速表面曝氣機。
表面曝氣機是淨化處理廢汙水過程中進行生化處理的機械,現有的表面曝氣機結構複雜,重量大,效率較低,而且需要較龐大的安裝基礎。
本實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種新結構的表面曝氣機,它不僅結構簡單、功效高,而且比現有廣泛使用的曝氣機減少質量一半以上,製造成本明顯降低,還可漂浮在水上作業,省去了安裝基礎和安裝過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電機軸與葉輪軸直接連接,電機座與上連接盤固定,螺旋攪龍形葉輪固定在葉輪軸上,螺旋攪龍形葉輪形狀從下至上呈倒錐臺形,葉輪罩殼包容在葉輪外沿,其上沿與下連接盤連接,下沿與導流管上沿連接,上連接盤與下連接盤之間用多根長螺栓連接,導流管下部固定在相互間成一定角度的平衡板上,浮塊固定在葉輪罩殼外沿。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電機直連葉輪的結構,不僅使整機結構簡化,質量只佔傳統機型的一半以下,而且省略了安裝基礎,增強了汙水淨化能力。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例給出。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表面曝氣機剖面圖。
圖中標號1-電機,2-葉輪,3-浮塊,4-葉輪罩殼,5-導流管,6-平衡板,7-葉輪軸,8-下連接盤,9-上連接盤,10-連接長螺栓。
電機1的軸與葉輪軸7直接連接,電機座與上連接盤9固定,螺旋攪龍形葉輪2固定在葉輪軸7上,葉輪罩殼4包容在葉輪2外沿,罩殼的上沿與下連接盤8連接,下沿與導流管5的上沿連接,上連接盤9與下連接盤8之間用4根長螺栓10連接,導流管5的下部固定在相互間成一定角度的平衡板6上,浮塊3固定在葉輪罩殼4外沿,螺旋攪龍形葉輪從下至上呈倒錐臺形。工作時表面曝氣機置於水中,電機1位於水面以上,葉輪2下半部在水下,電機直接帶動葉輪作高速旋轉,由於高速運轉產生負壓,使汙水池中具有活性物質的汙水,不斷地由導流管下部吸入,在葉輪作用下向上提升,並從上下連接盤間呈拋物線形噴出,形成水幕,把大量的空氣裹帶入水中,達到高效增氧的目的。本實施例中浮塊的材料採用聚氨脂。採用浮塊結構可使整機在水中穩定作業。
權利要求1.一種表面曝氣機,由電機、葉輪、浮塊導流管等組成,其特徵在於a、電機軸與葉輪軸直接連接,電機座與上連接盤固定;b、葉輪固定在葉輪軸上;c、葉輪罩殼包容在葉輪外沿,其上沿與下連接盤連接,下沿與導流管上沿連接;d、上連接盤與下連接盤之間用多根長螺栓連接;e、導流管下部固定在相互間成一定角度的平衡板上;f、浮塊固定在葉輪罩殼外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曝氣機,其特徵是葉輪為錐形螺旋攪龍形。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表面曝氣機,其特徵是螺旋攪龍形葉輪形狀從下至上呈倒錐臺形。
專利摘要一種表面曝氣機,由電機、葉輪、浮塊、導流管等組成。電機軸與葉輪軸直連,葉輪為螺旋形,且從下至上呈倒錐臺形,葉軸罩殼通過上、下連接盤與導流管相連,導流管下為平衡板,浮塊在葉輪外沿。該裝置工作時電機浮在水面上,其餘部分在水下。原傳統機相比,不需安裝基礎,質量減少一半以上,成本降低。
文檔編號B01F7/22GK2284236SQ9624375
公開日1998年6月17日 申請日期1996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1996年10月22日
發明者楊家平, 胥更生, 桂先倫 申請人:安徽省農業機械研究所, 安徽省環境保護產業開發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