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焊縫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13 22:47:06 2
專利名稱:穩定焊縫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包覆焊接機帶料的整形過程中的裝置,尤其涉及一種 為包覆焊接設計的穩定焊縫裝置。
技術背景縱縫管的圓度和縱縫的直線度是對縱縫焊接時最重要的技術指標要求,它 關係到連續焊接的穩定程度。目前現有技術中,包覆悍接機帶料的整形過程都 是通過多組垂直滾輪和水平滾輪逐漸將帶料變形收巻到縱縫管,再通過一組水 平滾輪來控制焊縫的穩定性,這組穩定焊縫滾輪主要是控制經整形後的縱縫中 心位置和焊縫的大小及偏擺度,這種滾輪式控制方法所存在的問題是,所有的 滾輪組不可能製作的十分精確,滾輪與軸和軸承的配合再好,也會有間隙存在。 自然會形成裝配後的積累誤差,當滾輪運行巻管時,焊縫會必然隨著滾輪的裝 配精度誤差面變化。這就造成了在焊接時不穩定。第一個原因,帶料通過整形 滾輪形成縱縫管的過程是先從帶料的兩側巻邊,再由這個基礎圓弧邊,多級收 巻到縱縫管。當收巻成縱縫管後,在縱縫管圓周分布上,各級滾輪收巻圓弧過 渡點,產生一定的應力,在這個管的圓周分布上應力是不均的,當對縱縫焊接 時,產生高溫縱管吸收熱量。原來縱縫形成的內部應力受熱後就會施放應力, 這就又造成了焊縫不穩的第二個因素。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傳統技術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大量的試驗和不斷
的探索,提供了一種穩定焊縫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焊接時不穩定的問題,並且通過本實用新型消除了巻管後,管的圓度誤差;保證了管的圓周分布應力 均勻和縱縫管的焊縫直線度。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基座支架的兩端設置有整形模具,基座支架的一側安裝有導向片支架,導 向片支架的彈性口上裝夾導向片。所述的兩個模具設置在基座支架內同一條中心線上。所述的導向片插入到縱縫中,並帶有導向角度。所述的導向片的導向部位與整形模具處在同一條直線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效果如下 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替代了原有的水平滾輪中心定位機構,帶料通 過多組巻管成滾輪,將縱縫管引入穩定焊縫裝置,並將被包覆的金屬杆插入縱 縫管中,在連續包覆運行時,縱縫帶動其杆同步行進,在縱縫中一定深度的導 向片是帶有一定的導向角度導向。在使用本實用新型裝置空運行和焊接運行時, 可以證明本實用新型裝置焊接的穩定性。因為這種有機的結構完全控制了縱縫 的可變因素,從而使焊接穩定、可靠。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如下在支架、焊槍的兩端裝有中心定位縱縫管整形模具,通過中心定位整形模 具來控制校正縱縫的不圓度。用整形模具穩定焊縫的最大優點是無可變因素; 將導向片插入焊縫一定深度來控制焊縫的偏擺度,修正整形滾,縱縫管和模具 之間幾乎沒有間隙。導向片的裝夾是通過導向片支架上的彈性口裝夾的,不存 在任何可動間隙,因此本實用新型通過了雙向控制,促使縱縫管的焊縫穩定在200720014485.5說明書第3/3頁中心焊接位置上,使本實用新型裝置完全適用焊管和包覆焊接。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A向結構示意圖。圖中1、縱縫管,2、模具,3、導向片,4、內六角螺釘,5、導向片支 架,6、六角螺釘,7、基座支架,8、被包覆金屬杆,9、內六角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詳細說明如下實施例1如圖1-3所示,基座支架7由六角螺釘6固定在包覆機焊槍17處;基座支 架7的兩端在同一條中心線上設置有整形模具2,基座支架7的一側通過內六角 螺釘9安裝有導向片支架5,導向片支架5的彈性口上通過內六角螺釘4裝夾導 向片3,鬆緊內六角螺釘4可調整導向片3在縱縫管中的深度;導向片3插入到 縱縫中,並帶有導向角度;導向片3的導向部位與整形模具2處在同一條直線 上;帶有被包覆金屬杆8的縱縫管1通過前多組巻管成形滾輪,整形後穿過整 形模具2和導向片3。
權利要求1、一種穩定焊縫裝置,其特徵在於基座支架(7)的兩端設置有整形模具(2),基座支架(7)的一側安裝有導向片支架(5),導向片支架(5)的彈性口上裝夾導向片(3)。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穩定焊縫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兩個模具(2) 設置在基座支架(7)內同一條中心線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穩定焊縫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向片(3) 插入到縱縫中,並帶有導向角度。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穩定焊縫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向片(3) 的導向部位與整形模具(2)處在同一條直線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為包覆焊接設計的穩定焊縫裝置,基座支架的兩端設置有整形模具,基座支架的一側安裝有導向片支架,導向片支架的彈性口上裝夾導向片;使用本實用新型裝置空運行和焊接運行時,可以證明本實用新型裝置焊接的穩定性。因為這種有機的結構完全控制了縱縫的可變因素,從而使焊接穩定、可靠。
文檔編號B23K37/04GK201033391SQ20072001448
公開日2008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11日
發明者利 傅, 朱啟桐, 揚 高 申請人:傅氏國際(大連)雙金屬線纜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