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
2023-09-17 21:33:15 3
一種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製備而成:人參5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半夏10克、陳皮10克、野香茅5克、飛天蠄蟧5克、風眼草5克。製法為:稱取上述藥材置入容器內,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時,過濾;合併濾液,濃縮,乾燥,裝入膠囊殼。臨床實驗證明,本發明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比,達到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顯著功效,且安全無毒副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涉及一種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慢性支氣管炎是由於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臨床上以咳嗽、痰多、氣促等症狀及反覆發作的慢性過程為特徵。是老年人的常見多發病。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多由飲食起居,吸菸嗜酒,環境汙染等多種因素長期互相作用,逐漸引起肺脾虛弱,復感外邪侵襲,誘發成疾。肺主氣,司呼吸,外合皮毛;肺氣虛弱,外衛空疏,利於六淫外邪乘虛而入,邪客於肺,使肺氣不得正常宣降,故咳嗽,氣喘之症遂作。脾主運化,脾虛則運化失職,不但飲食穀物精微上奉日少,水溼亦因之停聚為痰飲,痰飲上逆,阻塞氣道,故喘促痰多。腎主納氣,主水主命門火,腎虛則氣不歸根,故動則氣促;命火不足,則水失其制,上泛為痰。對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目前尚缺少公認安全有效的藥物。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比,達到有助於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康復的顯著功效,且安全無毒副作用。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製備而成:人參4~5克、白朮8~10克、茯苓8~10克、炙甘草4~5克、半夏8~10克、陳皮8~10克、野香茅4~5克、飛天蠄蟧O~5克、風眼草O~5克。
[0005]作為優選,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製備而成:人參5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炎
甘草5克、半夏10克、陳皮10克、野香茅5克。
[0006]作為優選,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製備而成:人參5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炎
甘草5克、半夏10克、陳皮10克、野香茅5克、風眼草5克。
[0007]作為優選,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製備而成:人參5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炎
甘草5克、半夏10克、陳皮10克、野香茅5克、飛天蠄蟧5克。
[0008]作為優選,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製備而成:人參5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炎甘草5克、半夏10克、陳皮10克、野香茅5克、飛天蠄蟧5克、風眼草5克。
[0009]一種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稱取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半夏、陳皮、野香茅、飛天蠄蟧、風眼草,置入容器內,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併濾液,濃縮,乾燥,裝入膠囊殼。
[0010]作為優選,包括如下步驟:稱取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半夏、陳皮、野香茅、飛天蠄蟧、風眼草,置入容器內,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併濾液,濃縮,乾燥,乾燥,再加入適量糊精和矯味劑,按照本領域常規工藝制粒。
[0011]作為優選,包括如下步驟:稱取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半夏、陳皮、野香茅、飛天蠄蟧、風眼草,置入容器內,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併濾液,濃縮,乾燥,濃縮,乾燥,粉碎。
[0012]本發明各中藥成份的藥理分析如下:
[0013]人參【來源】本品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乾燥根。【性味】甘、微苦,平。【歸經】歸脾、肺、心經。【功能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份。
[0014]白朮【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白朮的乾燥根莖。【性味】苦、甘,溫。【歸經】歸脾、胃經。【功能主治】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洩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土白朮健脾,和胃,安胎。用於脾虛食少,洩瀉便溏,胎動不安。
[0015]茯苓【性味】甘、淡,平。【歸經】歸心、肺、脾、腎經。【功能主治】利水滲溼,健脾寧心。用於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洩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0016]炙甘草【來源】雙子葉植物豆科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莖【功能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0017]半夏【來源】 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乾燥塊莖。【性味】辛,溫;有毒。【歸經】歸脾、胃、肺經。【功能主治】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於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
[0018]陳皮【來源】本品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皮。【性味】苦、辛,溫。【歸經】歸肺、脾經。【功能主治】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用於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0019]野香茅【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橘草的全草。【性味】辛,溫。【功能主治】平喘,止咳,消炎,止痛,止瀉,止血,祛風溼,消腫,助消化,通經絡。治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溼性關節炎,頭痛,跌打損傷,水瀉,心胃氣痛,腹痛。
[0020]飛天蠄蟧【來源】為桫欏科桫欏屬植物桫欏以主幹入藥。【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祛風利溼,活血祛瘀,清熱止咳。用於風溼關節痛,跌打損傷,慢性支氣管炎,肺熱咳嗽,腎炎水腫,預防流行性感冒。
[0021]風眼草【來源】唇形科植物荔枝草的全草。【性味】苦、辛,涼。【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涼血止血。用於扁桃體炎,肺結核咯血,支氣管炎,腹水腫脹,腎炎水腫,崩漏,便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0022]下面結合臨床實驗數據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23]經臨床收治慢性支氣管炎患者176例,服用按照實施例1製成的口服劑,每天兩劑,連續使用15-20天。療效評價:治癒:症狀消失;顯效:症狀減輕,但未完全消失;無效:症狀未消失,無明顯改變。
[0024]治療結果:治癒和顯效共153例,有效率高達86.9%,6月後再隨訪,均無復發。【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本發明,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0026]實施例1[0027]稱取:人參5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半夏10克、陳皮10克、野香茅5克、飛天蠄蟧5克、風眼草5克,置入容器內,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併兩次濾液,濃縮。
[0028]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口服,每日兩劑。
[0029]實施例2
[0030]稱取:人參5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半夏10克、陳皮10克、野香茅5克、飛天蠄蟧5克、風眼草5克,置入容器內,煎煮1.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濾渣加2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併三次濾液,濃縮。
[0031]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口服,每日兩劑。
[0032]實施例3
[0033]稱取:人參5 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半夏10克、陳皮10克、野香茅5克、飛天蠄蟧5克、風眼草5克,置入容器內,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併兩次濾液,濃縮。
[0034]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口服,每日兩劑。
[0035]顯然,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並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是屬於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列。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製備而成:人參4~5克、白朮8~10克、茯苓8~10克、炙甘草4~5克、半夏8~10克、陳皮8~10克、野香茅4~5克、飛天蠄蟧O~5克、風眼草O~5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製備而成:人參5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半夏10克、陳皮10克、野香茅5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製備而成:人參5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半夏10克、陳皮10克、野香茅5克、風眼草5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製備而成:人參5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半夏10克、陳皮10克、野香茅5克、飛天蠄蟧5克。
5.根據權 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製備而成:人參5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半夏10克、陳皮10克、野香茅5克、飛天蠄蟧5克、風眼草5克。
6.一種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稱取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半夏、陳皮、野香茅、飛天蠄蟧、風眼草,置入容器內,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併濾液,濃縮,乾燥,裝入膠囊殼。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稱取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半夏、陳皮、野香茅、飛天蠄蟧、風眼草,置入容器內,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併濾液,濃縮,乾燥,乾燥,再加入適量糊精和矯味劑,按照本領域常規工藝制粒。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稱取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半夏、陳皮、野香茅、飛天蠄蟧、風眼草,置入容器內,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併濾液,濃縮,乾燥,濃縮,乾燥,粉碎。
【文檔編號】A61P11/00GK103961579SQ201410206664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6日
【發明者】張華
申請人: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