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限立交橋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07:10:50 1
專利名稱:一種無限立交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交通設施領域,涉及道路交ロ立交橋,具體涉及ー種無限立交橋。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雙向車道道路交ロ立交橋,按照道路交叉的狀況有很多種設置。如常見的立交橋包括縱向車道層,橫向 車道和轉彎車道層,車道與人行道分離另處設置,其中縱向車道層採用直行,橫向車道和轉彎車道採用轉盤,雖然對道理交ロ的車輛、行人通行提供了一定便利,但是存在著轉盤式橫向車道、轉盤式轉彎車道仍有大量車輛交會,行人與車輛交會,人車通行受限,待行時間較長,隨著城市車輛行人増加,日益顯出道路交ロ擁堵嚴重。
發明內容發明人在多年的出行活動中,發現現有的城市雙向車道的道路交ロ立交橋的設置存在著一定缺陷,人們對進一步減少道路交ロ車輛行人擁堵的立交橋仍有渴求,經過不斷探索,反覆改迸,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限立交橋,能夠使車輛行人通過不受限,更好地解決道路交ロ通行的擁堵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無限立交橋,其結構包括立交橋的雙向縱向直行車道層,雙向橫向直行車道層,轉彎車道層和人行道,其中,雙向縱向直行車道層和縱向右轉彎車道層,縱向左轉彎車道層設置在中間層,雙向橫向直行車道層設置在最上層,橫向右轉彎車道層和橫向左轉彎車道層設置在最下層;在縱向直行車道層進ロ的第一跨橋柱前設上坡道,在縱向直行車道層出口的最後ー跨橋柱後設置下坡道;縱向右轉彎車道層的進ロ設置在縱向直行車道層上坡道後的右偵牝通過右轉車行下坡天橋,出口與橫向直行車道層的出ロ左側相連通,縱向左轉彎車道層的進ロ設置在縱向直行車道層上坡道後的左側,通過左轉天橋,出口與橫向直行車道層的出口左側相連通;在橫向直行車道層進ロ的第一跨橋柱後設上坡道,在橫向直行車道層出口的最後一跨橋柱後設下坡道;橫向右轉車道層的進ロ設置在橫向直行車道層進ロ的左側,經立交橋最下層右轉車道,出口與縱向直行車道層的出口左側相連通,橫向左轉彎車道層的進ロ設置在橫向直行車道層進ロ的左側,經立交橋最下層左轉車道,出口與縱向直行車道層的出口左側相連通;各人行道與各車道相一致隔離設置,其中縱向直行人行道與縱向右轉彎下坡天橋交會處通過人行天橋立交,縱向左轉人行道進ロ經上坡人行天橋與縱向左轉彎車道一致設置,出ロ經下坡人行天橋與縱向右轉彎車道立交,橫向左轉人行道與橫向右轉彎車道立交。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和措施,對現有的道路交ロ立交橋加以改進,縱向車道、橫向車道均採用直行車道,直行車道和轉彎車道分三層設置,人行道與車道一致隔離設置,不僅減少了立交橋在道路交ロ的佔用場地,提高了空間利用程度,可以利用道路原有場地建造立交橋,省去擴寬、拆遷工程量,而且縱向車道、橫向車道、縱向左轉彎車道、縱向右轉彎車道、橫向右轉彎車道、橫向左轉彎車道以及人行道全部省去了紅綠燈,使車輛、行人通過不受待行時間限制,形成無限立交橋,大大地提高了道路交ロ的通行能力,避免了擁堵現象。
圖I表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ー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 本實用新型一種無限立交橋的實施例,參見圖1,其結構包括立交橋的雙向直行車道層,雙向橫向直行車道層,轉彎車道層,人行道,其中,雙向縱向直行車道層和縱向右轉彎車道層、縱向左轉彎車道層設置在中間層,雙向橫向直行車道設置在最上層,橫向右轉彎車道層和橫向左轉彎車道層設置在地面層;在縱向直行車道層進ロ I的第一跨橋柱前設上坡道2,在縱向直行車道層出口 11的最後ー跨橋柱後設置下坡10 ;縱向右轉彎車道層的進ロ設置在縱向直行車道層上坡道2後的右側,通過右轉下坡天橋4,出口與橫向直行車道層的出ロ 6左側相連通,縱向左轉彎層的進ロ設置在縱向直行車道層上坡道2後的左側,通過左轉天橋14,出口與橫向直行車道層的出口 13相連通;在橫向直行車道層的進ロ 7的第一跨橋柱後設上坡道9,在橫向直行車道層出口13的最後ー跨橋柱後設下坡道12 ;模向右轉彎車道層的進ロ 8設置在橫向直行車道層進ロ 7的左側,經立交橋下地面右轉車道(圖中未示),出口與縱向直行車道層的出口 11左側相連通,橫向左轉彎車道層的進ロ 8設置在橫向直行車道進ロ 7的左側,經立交橋下地面左轉車道(圖中未示),出口與縱向直行車道層的出ロ 16左側相連通;各人行道與各車道相一致隔離設置,其中縱向直行人行道與縱向右轉彎下坡天橋4交會處設置人行天橋3立交,縱向左轉人行道經上坡天橋15與縱向左轉彎車道14相一致設置,出口經下坡人行天橋與縱向右轉彎車道4立交,橫向左轉人行道與橫向右轉彎車道4立交。本實用新型的這種無限立交橋適用於雙向單車道、雙向多車道道路交ロ應用,特別適合於老城道路交ロ改造使用。
權利要求1.ー種無限立交橋,包括立交橋的雙向縱向直行車道層,雙向橫向直行車道層,轉彎車道層和人行道,其特徵是雙向縱向直行車道層和縱向右轉彎車道層,縱向左轉彎車道層設置在中間層,雙向橫向直行車道層設置在最上層,橫向右轉彎車道層和橫向左轉彎車道層設置在最下層; 在縱向直行車道層進ロ的第一跨橋柱前設上坡道,在縱向直行車道層出口的最後ー跨橋柱後設置下坡道;縱向右轉彎車道層的進ロ設置在縱向直行車道層上坡道後的右側,通過右轉下坡天橋,出口與橫向直行車道層的出ロ左側相連通,縱向左轉彎車道層的進ロ設置在縱向直行車道層上坡道後的左側,通過左轉天橋,出口與橫向直行車道層的出ロ左側相連通; 在橫向直行車道層進ロ的第一跨橋柱後設上坡道,在橫向直行車道層出口的最後ー跨橋柱後設下坡道; 橫向右轉車道層的進ロ設置在橫向直行車道層進ロ的左側,經立交橋最下層右轉車道,出口與縱向直行車道層的出口左側相連通,橫向左轉彎車道層的進ロ設置在橫向直行 車道層進ロ的左側,經立交橋最下層左轉車道,出口與縱向直行車道層的出口左側相連通; 各人行道與各車道相一致隔離設置,其中縱向直行人行道與縱向右轉彎下坡天橋交會處通過人行天橋立交,縱向左轉人行道進ロ經上坡人行天橋與縱向左轉彎車道一致設置,出口經下坡人行天橋與縱向右轉彎車道立交,橫向左轉人行道與橫向右轉彎車道立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交通設施領域,提出一種無限立交橋,主要特點是縱向直行道、縱向右轉彎道、縱向左轉彎道設在中間層,橫向直行道設在上層,橫向右轉彎道和橫向左轉彎道設在地面層,各人行道與各車道一致相隔離,不僅提高了空間利用程度,減少了立交橋在道口的佔地,用於老道路改造省去擴遷工程量,而且全部省去紅綠燈對車、人通行限制,保障了道路交口的通行能力,避免了擁堵現象。
文檔編號E01C1/04GK202401360SQ20112054305
公開日2012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2日
發明者賈德玉 申請人:賈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