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變速(力)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09:10:00 2
專利名稱:槓桿變速(力)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技術,特別是一種槓桿變速(力)器。適用於往復運動機械,仿生運動機械等等。
現有變速器,一般是由齒輪與齒輪、圓輪和滾輪相配合構成的,不適宜直接作為往復運動機械,而且其傳動力較小或製造工藝難度較大。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變速器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適宜直接作為往復運動機械,傳動力較大的、製造簡便的,由槓桿製成的槓桿變速(力)器。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方法由下列原理、措施、附圖、結構細節、工作情況給出。
本發明的原理和措施是,結構由主動連杆、主動槓桿、調節槓桿、從動槓桿、從動槓桿、主動槓桿軸、調節槓桿軸、從動槓桿軸、變速箱組成。其中主動連杆的一端連接主動槓桿的一端。主動槓桿的另一端銜接在調節槓桿的一端叉形口內,調節槓桿的另一端叉形口內銜接著從動槓桿的一端,從動槓桿的另一端連接著從動連杆的一端。主動槓桿、調節槓桿、從動槓桿通過主動槓桿軸、調節槓桿軸、從動槓桿軸安裝在變速箱上。主動槓桿與主動槓桿呈垂直式連接,保證能互相轉動;從動連杆與從動槓桿亦呈垂直式連接。保證能互相轉動。主動槓桿和從動槓桿的一端為三角板形。
工作時,動力由主動連杆傳遞到主動槓桿並推動其擺動,主動槓桿再推動調節槓桿擺動,調節槓桿的擺動又推動從動槓桿擺動,從動槓桿的擺動再推動從動連杆工作。調速(力)時,拉動調節槓桿軸,使調節槓桿沿著主動槓桿和從動槓桿的三角板斜邊移動。從而達到改變速度和傳動力大小的目的。
本發明可以將上述結構中的調節槓桿和從動槓桿合而為一,調節槓桿既可起到調節速(力)的作用,又可起到從動槓桿的作用,它的一端直接連接或叉形口內銜接著從動連杆。
本發明也可以與輪式傳動機構中主動輪或從動輪相配合。實現輪式杆式傳動一體化。
本發明可採用現有機械製造和加工技術製成。
圖1是本發明的原型實施例示意圖。(立體圖)圖2是本發明的槓桿的叉形端示意圖。(B向)圖3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立體圖)圖4是本發明的導向槽示意圖。(A向)下面根據上述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結構細節和工作情況。
本發明結構由主動連杆①、主動槓桿②、主動槓桿軸③、調節槓桿④、調節槓桿軸⑤、從動槓桿⑥、從動槓桿軸⑦、從動連杆⑧、變速箱⑨、軸一軸承配合⑩組成。
其中,主動連杆①通過軸一軸承配合⑩連接在主動槓桿②的一端,主動槓桿②的另一端為三角板形,在主動槓桿②的中 固定有一根主動槓桿軸③(主動槓桿②與主動槓桿軸③可合為一個部件),主動槓桿②的三角板端銜接在調節槓桿④一端的叉型口內,保證兩槓桿互相配合,擺動時不脫離。調節槓桿④為杆狀,其中部固定有一根調節槓桿軸⑤,調節槓桿④的另一端也呈叉型,銜著從動槓桿⑥的三角板端。從動槓桿⑥的另一端通過軸一軸承配合⑩連接著從動連杆⑧的一端;從動槓桿⑥的中部固定有一根從動槓桿軸⑦,主動槓桿②與主動連杆④、從動槓桿⑥與從動連杆⑧均互相垂直。
主動槓桿軸③、調節槓桿軸⑤、從動槓桿軸⑦分別通過軸與軸承配合而安裝在變速箱⑨上。調節槓桿軸⑤長度是變速箱的2-3倍。
調節槓桿④兩端的叉形端,可以呈「 」字形,也可以呈「 」字形,或「O-C」字形。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結構可以無上述從動槓桿⑥。而直接將調節槓桿④同時作從動槓桿。即調節槓桿④的一端叉形端叉端銜接著主動槓桿②、另一端叉形端銜接著從動連杆⑧的一端(該端也可由軸一軸承配合⑩連接),而從動連杆⑧的該端配合地安裝在變速箱的導向槽(11)上。
本發明的工作情況是,動力傳遞到主動連杆①使之作往復運動,主動連杆①就會推動主動槓桿②擺動,主動槓桿②的擺動同時推動調節槓桿④擺動,調節槓桿④的擺動再推動從動槓桿⑥的擺動,從動槓桿⑥的擺動同時推動從連杆⑧作往復運動。
當拉動調節槓桿④,調節槓桿④就會沿著主動槓桿②的三角板端和從動槓桿⑥的三角板端移動,從而使主動槓桿②和從動槓桿⑥各個端的力矩隨之改變,並導致從動連杆⑧的往復運動的力量和矩離增加或減小,從動連杆⑧的工作速度就會變化。
本發明的主動連杆①和從動連杆⑧可以分別與輪式傳動機構中的主動輪或從動輪相配合。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可實現槓桿運動的變速、變力,而且是無級式的,還可實現輪式杆式傳動一體化。特別適用於直接的往復運動機械自動化,仿生運動機器等。
權利要求1.一種槓桿變速(力)器,其特徵是,結構由主動連杆、主動槓桿、主動槓桿軸、調節槓桿、調節槓桿軸、從動槓桿、從動槓桿軸、從動連杆、軸一軸承配合、變速箱組成;其中,主動連杆通過軸一軸承配合與主動槓桿的一端相連接;主動槓桿的另一端與調節槓桿的一端相銜接;調節槓桿的另一端與從動槓桿的一端相銜接;從動槓桿的另一端通過軸一軸承配合與從動連杆相連接;主動槓桿、調節槓桿、從動槓桿的各中部分分別固定有相應的主動槓桿軸、調節槓桿軸、從動槓桿軸,並分別安裝在變速箱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速(力)器,其特徵是,主動槓桿的一端為三角板形,從動槓桿的一端也為三角板形;這兩個三角板形端的斜邊分別與調節槓桿的兩端相配合地銜接;調節槓桿的兩端為叉形,即呈「 」字形或「 」字形或「O-C」字形。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變速(力)器,其特徵是,結構中可以作如此的配合調節槓桿 的一端須通過軸——軸承配合 直接與從動連杆 相連接,從動連杆同時安裝在變速箱 上的導向槽 內。
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變速(力)器,其特徵是,主動槓桿和主動連杆、從動槓桿與從動連杆之間分別可轉動地呈互相垂直狀態的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 所述的變速(力)器,其特徵是,調節槓桿軸的長度是變速箱的2~3倍。
專利摘要一種槓桿變速(力)器,其特徵主要是由主動連杆、主動槓桿、主動槓桿軸、調節槓桿、調節槓桿軸、從動槓桿、從動槓桿軸、從動連杆、變速箱組成,動力由主動連杆、主動槓桿傳到調節槓桿,通過調節調節槓桿的移動,使由主動槓桿傳出的動力,傳到從動槓桿上時,從動槓桿的力矩改變。推動從動連杆作往復運動,從而達到變速變力的目的,適用於往復運動機械、仿生運動機械等。
文檔編號F16H21/00GK2116811SQ9122596
公開日1992年9月23日 申請日期1991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1991年9月26日
發明者馮建光 申請人:馮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