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器的戶外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04:39:35 4
專利名稱:空調器的戶外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特別是,本發明涉及用於空調器的外戶外裝置,該裝置包括一個螺旋式通風機,它設置在外殼內,還包括排氣格柵,它設置在螺旋式通風機的排氣端。
背景技術:
圖20表示一種普通空調器的戶外裝置Z0。戶外裝置Z0具有一個熱交換器(未顯示)和一個螺旋式通風機22,二者設置在其形狀為橫向延伸的長方形的外殼21內,並具有排氣格柵25,它在螺旋式通風機22和排氣端,固定在外殼21前開口24上。
設置排氣格柵在戶外裝置上的作用基本上為是防止人可能碰上旋轉的風扇的危險;並防止風扇的破碎,該事故的產生可能是因外來物體闖入裝置內;或者諸如此類的目的。但是,近些年來的改進不是以這些為主要目標,所增加的價值是由於改進以某些觀點為目標,例如改進排氣格柵自身的設計;改進戶外裝置的外觀,使之按人的視線從裝置的斜上方看是將風扇隱藏在裝置內而使裝置成為一個整體;以及根據戶外裝置的位置變換排出氣流的方向。
從這些觀點出發,排氣格柵25採用如下的格棚形狀排氣格柵25包括外框28,在其內有一方形排氣口29,在外框28內有多個橫向延伸的葉片26、26、……,它們以一定的縱向間隔相互平行設置,和許多支承聯接板27、27……,將葉片26、26、……縱向地互相聯接在一起。如圖21和22所示,在這種結構中,葉片26具有比較寬的橫截面,它以面對螺旋通風機22的前邊緣26a的方向向上彎曲至戶外一側的後邊緣26b,為的是兼有良好的設計和在裝置內隱藏的功能,以及折轉排出氣流方向的功能。
包括有如上文描述的格柵式排氣格柵25的戶外裝置Z0有如下列問題。
螺旋式通風機22沿箭頭R的方向運轉(逆時針方向),以形成如圖20所示氣流,在這種情況下,自螺旋式通風機22、朝向排氣格柵25向前的氣流,是圖中的白體箭頭所示的逆時針方向的渦流。
在這種情況下,在圖20中以面向螺旋式通風機22的角度觀察,在左邊區域內,氣流從上方進入排氣格柵25的葉片26、26、……之間,而面向螺旋式通風機22的角度觀察,在右邊區域內,氣流從下方進入排氣格柵25的葉片26、26、……之間。氣流在兩個區域中穿過葉片的狀態,在圖21和22中以氣流線分別作了描繪。
如圖21所示,具有向下速度分量的氣流進入葉片26之間的情況下,由於葉片26的作用,氣流A大大地向上折轉,因此氣流的分散易於產生在葉片26的下表面(即在負壓表面上)上,所以在葉片26下面產生大量的渦流。如圖22所示,在具有向上速度分量的氣流A進入葉片26之間的情況下,氣流的分散易於產生在葉片26上表面上(即在負壓表面上),所以在葉片上面產生大量的渦流。
結果,從排氣格柵25中排出的氣流因渦流的增多而引起氣動噪音的增加,這妨礙了戶外裝置的平靜運轉,在排氣格柵25中通風阻力的增加又使驅動風扇的載荷增加,以及引起其它問題。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它能使在排氣格柵中的氣流產生儘可能少的渦流,以便獲得平靜的運轉,以及以便減小驅動風扇的載荷。
發明公開作為為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措施,本發明使用下列設置本發明提供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它包括外殼,設置在外殼內的螺旋式通風機,和設置在螺旋式通風機排氣端的排氣格柵,該排氣格柵具有大體四邊形的排氣口,並在排氣口內具有多個以給定的間隔相互平行設置的葉片。
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其特徵在於,關於一個平面,該平面與葉片沿長度方向的延長線相交成一個給定的、沿風扇旋轉方向的角度,該平面包含風扇的中心軸線。設置在平面一側區域內的葉片部分的進氣角度,和設置在平面另一側的區域內的葉片部分的進氣角度,兩者之間構成不同。
在本發明中,設置在平面一側的區域內的葉片部分的進氣角度,和設置在平面另一側的區域內的葉片部分的進氣角度能夠分別與來自螺旋通風機旋流的流入方向相符合。例如,在旋流流入方向是向下的區域內,設置在該區域內的葉片部分的進氣角度被設置向上;在旋流流入方向是向上的區域內,設置在該區域內的葉片部分的進氣角度被設定向下。由於這種安排,受氣流的支配,在承受氣流葉片負壓表面的氣流的分散被有效地阻止,儘管來自螺旋式通風機的氣流是旋流並在葉片的各部分上產生不同的氣流流入方向。因此,在整個排氣格柵的排氣口上能夠儘可能完全地防止排出的氣流成為湍流。結果,氣動噪音減小,因此戶外裝置獲得平靜的運轉。另外,排氣格柵上的通風阻力減小,因此驅動風扇的載荷也減小。
根據一個實施例,關於該平面,設置在平面一側的區域內的葉片部分的翼弦長,和設置在平面另一側區域內的葉片部分的翼弦長,兩者之間構成不同。
根據這個實施例,在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中,設置在平面一側的區域內的葉片部分的翼弦長,和設置在平面另一側的區域內的葉片部分的翼弦長,它們能夠分別與來自螺旋通風機的旋流流入方向相符合,並與排氣格柵的排出方向相適應。例如,在從排氣格柵中排出的方向設定為向上的情況下,在旋流流入方向是向下的區域內設置的葉片部分的翼弦長設定的大,以確定足夠的折轉效果。因此,沿下方已進入葉片之間的氣流能夠靠葉片被充分地向上折轉,然後能被排出。另一方面,在旋流流入方向是向上的區域內設置的葉片部分的翼弦長設定的小,以使進入的氣流的折轉效果儘可能地小。因此,沿上方已進入葉片之間的氣流能夠通過葉片,如它進入的方向一樣向上排出。在從排氣格柵中排出的方向設定的向下、向左、或向右的情況下,可按照各自的方向形成相似的結構。結果,在承受氣流的葉片負壓表面有效地阻止氣流的分散,儘管來自螺旋通風機的氣流是旋流並在葉片的各部分上產生不同的氣流流入方向。因此,在整個排氣格柵的排氣口上,能夠儘可能完全地防止排出的氣流成為渦流。結果,氣動噪音減小,因此戶外裝置獲得更平靜的運轉;另外,排氣格柵上的通風阻力減小,因此驅動風扇的的載荷也進一步減小。
按照一個實施例,其平面與葉片沿長度方向的延長線相交的角度所設定的範圍在90°和135°之間。
來自螺旋通風機如旋流向前的氣流,從螺旋通風扇的後邊緣流動到葉片的前邊緣,同時在螺旋通風扇的後邊緣和葉片的前邊緣之間的區域內旋轉。按照這個實施例,在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中,平面一般與兩區域之間的邊界相吻合,這兩個區域分別是旋流沿下方實際進入葉片的前邊緣之間的區域和旋流沿上方實際進入葉片的前邊緣之間的區域。其角度這樣設定,當氣流從螺旋通風扇後邊緣脫離的時刻,和當氣流到達葉片前邊緣的時刻,在兩時刻之間氣流設風扇的旋轉方向轉動所經過的角度,因此,本發明的上述效果能夠更可靠地獲得。
按照一個實施例,多個葉片後邊緣朝向外邊的形狀在整個排氣格柵中是相同的。
按照這個實施例,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達到本發明的上述效果,並從外邊觀察它形成一良好的外觀形狀。因此,所獲得的外觀形狀越好,戶外裝置作為商品可期望價值越高。
按照一個實施例,多個葉片的前邊緣是鋸齒形。
按照這個實施例,在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中,大量的小型垂直渦流從葉片前邊緣鋸齒形的根部產生,因此從葉片的負壓表面起的長距離上具有高流速的氣流能夠緊貼著負壓表面被吸出。所以,在葉片的負壓表面上有效地阻止了氣流的分散,儘管葉片的進氣角度或翼弦長與在葉片前邊緣氣流流入方向的最佳值有一定的偏離度,結果,本發明的上述效果更可靠地獲得。
按照一個實施例,葉片前邊緣的鋸齒形狀形成多個錐形凸起。
根據這個實施例,在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中,大量小型垂直渦流從各個錐形凸起的根部產生,因此從葉片負壓表面起的長距離上具有高流速的氣流能夠緊貼著負壓表面被吸出。所以,在葉片負壓表面上有效地防止了氣流的分散。儘管葉片的進氣角度或翼弦長與葉片前邊緣的氣流流入的方向的最佳值有一定偏斜度。結果,本發明的上述效果更可靠地獲得。
按照一個實施例,錐形凸起呈直立稜錐形狀或正圓錐形狀,它們具有的頂點在葉片前邊緣的厚度中心上。
根據這個實施例,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最佳值根據的、葉片的進氣角度或翼弦長5在葉片前邊緣的氣流流入方向的最佳值的偏斜能被適應。不論其偏斜是向上還是向下。結果,在葉片負壓表面上有效地和可靠地防止了氣流的分散,並且本發明的上述效果更可靠地獲得。
按照一個實施例,錐形凸起呈如斜稜錐或斜錐體的形狀,其所具有的頂部處在相對於葉片前邊緣的厚度中心並沿流入方向傾斜的位置上。
根據這個實施例,在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中,在葉片的負壓表面上,通過各個錐凸起有效地和可靠地防止了氣流的分散,並且本發明的上述效果因而更可靠地獲得。
按照一個實施例,錐形凸起的頂部是圓弧形的。
根據這個實施例,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與錐形凸起呈尖錐形的比較,該錐形凸起容易製造,並且在加工中其安全性得到改善。
按照一個實施例,其錐形凸起的高度為H,和葉片的翼弦長為L,這些值的比值(H/L)設定的範圍在0.05和0.35之間。
用於空調器的這種戶外裝置中,通過各個錐形凸起,葉片的負壓表面上有效地和可靠地防止了氣流的分散,並且因而使得本發明的上述效果更為顯著。
按照一個實施例,其錐形凸起的齒距為S,和錐形凸起的高度定為H,這些值的比值(S/H)設定的範圍在0.5和1.5之間。
根據這個實施例,在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中,在葉片的負壓表面上通過各個尖錐凸塊,有效地和可靠地防止了氣流的分散,並且使得本發明的上述效果因而更為顯著。
按照一個實施例,其錐形凸起的齒距為S,和尖錐凸塊的高度為H,這些值的比值(S/H)設定的範圍在0.7和1.3之間。
根據這個實施例,在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中,在葉片的負壓表面上通過各個錐形凸起,有效地和可靠地防止了氣流的分散,並且因而使得本發明的上述效果更為顯著。
按照一個實施例,其外殼和排氣格柵這樣形成,排氣格柵的安裝位置能夠變換,以便圍繞風扇的中心軸線改變葉片的長度方向。
根據這個實施例,在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中,來自排氣格柵的排出方向能夠改變成向上、橫向、以及如果需要的其它方向,這是靠變動排氣格柵的安裝位置,並由此轉換了繞風扇中心軸線的葉片長度的方向。因此改進了戶外裝置的安裝性能。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它包括外殼,設置在外殼中的螺旋式通風機,和設置在螺旋式通風機排氣端的排氣格柵。排氣格柵具有大體四邊形的排氣口,和具有多個葉片,它們在排氣口內以給定的間隔相互平行設置。
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其特徵在於關於一個平面。該平面與葉片的長度方向相交成一給定的、沿風扇旋轉方向的角度,並且它包含風扇的中心軸線。設置在平面一側的區域內的葉片部分的翼弦長,和設置在平面另一側的區域內的葉片部分的翼弦長,它們之間構成不同。
根據本發明,在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中,設置在平面一側的區域內的葉片部分的翼弦長,和設置在平面另一側的區域內的葉片部分的翼弦長,它們能夠分別與來自螺旋通風扇的渦流流入方向和從排氣格柵排出的方向相適應。例如,在從排氣格柵排出的方向設定為向上的情況下,設置在其渦流流入方向是向下的區域內的葉片部分的翼弦長設定的大,以保證足夠的折轉效果。因此,沿下方已進入葉片之間的氣流能夠靠葉片充分地向上折轉,然後能被排出。另一方面,設置在其渦流流入方向是向上的區域內的葉片部分的翼弦長設定的小,以使進入的氣流的折轉效果儘可能地小。因此,沿上方已進入葉片之間的氣流能夠像它進入的方向一樣通過葉片向上排出。在從排氣格柵排出的方向設定為向下、向左或向右的情況下,根據各個方向構成相似的結果。結果,在承受氣流的葉片的負壓表面上,有效地阻止了氣流的分散,儘管來自螺旋通風機的氣流是渦流,以及在葉片的各部分上產生不同的氣流流入方向。因此,在整個排氣格柵的排氣口上,能夠儘可能完全地防止排出的氣流成為湍流。結果,氣動噪音減小,因此戶外裝置獲得安靜的運轉。此外,排氣格柵上的通風阻力減小,因此驅動風扇的載荷也減小。
附圖的簡要描述
圖1是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的前視圖;圖2是在圖1所示的排氣格柵內的葉片的局部透視圖;圖3是沿圖1線Ⅲ-Ⅲ處截取的放大的剖面圖;圖4是沿圖1線Ⅳ-Ⅳ處截取的放大的剖面圖;圖5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個實施例,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中所提供的排氣格柵的葉片的局部透視圖;圖6是顯示一組葉片的放大的剖面圖;它沿在圖5所示的該組的一個葉片的線Ⅵ-Ⅵ處截取;圖7顯示一組葉片的放大的剖面圖,它沿圖5所示該組的一個葉片的組Ⅶ-Ⅶ處截取;圖8是根據本發明第三個實施例,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中所提供的排氣格柵內的葉片的局部透視圖;
圖9顯示一組葉片的放大的剖面圖,它沿圖8所示該組的一個葉片的線Ⅸ-Ⅸ處截取;圖10顯示一組葉片的放大的剖面圖,它沿在圖8所示該組的一個葉片的線Ⅹ-Ⅹ處截取;圖11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個實施例,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中所提供的排氣格柵內的葉片的局部透視圖;圖12是顯示一組葉片的放大的剖面圖,它沿圖11所示該組的一個葉片的線Ⅻ-Ⅻ處截取;圖13顯示一組葉片的放大的剖面圖,它沿圖11所示該組的一個葉片的線ⅩⅢ-ⅩⅢ處截取;圖14顯示圖11所示的葉片上的鋸齒形結構的放大的視圖;圖15是一個噪音特性圖,說明顯示在圖11中,包括有帶葉片的排氣格柵的戶外裝置的噪音特性;圖16是一噪音特性圖,說明顯示在圖11中,包括有帶葉片的排氣格柵的戶外裝置的噪音特性;圖17是視圖,說明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與現有技術比較的空氣量/噪音特性;圖18是根據本發明第五個實施例,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中所提供的排氣格柵內的一組葉片的剖視圖;圖19是根據本發明第五個實施例,形成在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中的排氣格柵內的一組葉片的剖面圖;圖20是普通戶外裝置的前視圖;圖21是沿圖20的線ⅩⅩ-ⅩⅩ處截取的放大的剖視圖;和圖22是沿圖20的線ⅩⅪ-ⅩⅪ處截取的放大的剖視圖。
實現本發明的最佳模式下文將依據一些優選的實施例來描述本發明。
現參照圖1至4描述第一個實施例。
圖1表示按本發明的第一個實施例的戶外裝置Z。戶外裝置Z具有的基本結構相似於前述普通的戶外裝置的結構。在其結構中,螺旋式通風機2和散熱器(未顯示)配置在外殼1中,以便面對形成在外殼前表面的正方形前開口3,且其內的排氣格柵4可拆卸地固定在前開口3上。
排氣格柵4具有如下這樣一種格柵形狀;排氣格柵4包括一個外框7,在它的裡面有大體方形的出氣口8。在外框7中,多個葉片5、5……每個形狀像個長片,它們在水平位置配置,並按給定的縱向間隔相互平行,且多個葉片5、5、……靠沿垂直方向配置的多個支承聯接板6、6、……相互連接。
如圖2至4所示,每個葉片5、5、……具有基本的典型截面,且它的凹表面朝上安裝。對於排氣格柵4,其安裝位置可以選擇為其中的葉片5垂直延伸,以代替如圖1所示的葉片5通常水平延伸的安裝位置。相應地,在圖1所示的位置中,從螺旋通風機2流出的氣流由於葉片5、5、……而向上轉向,然後從裝置中排出;而在例如葉片5垂直延伸的安裝位置中,其葉片5的凹表面按朝向螺旋通風機2的方向看面向左邊,來自螺旋通風機2的氣流沿左邊方向排出。
如上所述,排氣格柵4中的每個葉片5、5、……具有類似於一個曲面板截面的基本截面;此外對於這樣一個基本截面,這個實施例的葉片5、5…在不同的區域具有不同進氣角度,該區域根據螺旋通風機2的旋轉方向和葉片5、5、……的長度方向確定。
就是說,在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排氣格柵4的排氣口8的整個區域被一假想平面P(圖1所示的一條直線)分割成兩個區域C1和C2,它包括螺旋通風機2的中心軸線;和從角度θ(根據通風機的旋轉方向測定),平面P與葉片5沿長度方向的延伸線的相交,角度θ被設定的範圍在90°和135°之間(圖1說明的結構其交角θ是135°)。
這些區域的確定所考慮的因素為,由於從螺旋通風機2中排出的氣流是沿風扇旋轉方向向前的旋流,且考慮到當旋流從螺旋通風機2葉片後邊緣脫離的時刻,和當旋流到達排氣格柵4的葉片5、5、……前邊緣的時刻,兩者之間的大量旋流轉向。在平面P斜下方的第一個排氣區域C1中,氣流按白體箭頭A所示從下方進入葉片5之間;在平面P斜上方的第二個排氣區域C2中,氣流按白體箭頭A所示從上方進入葉片5之間。
如圖2所示,每個葉片5依其長度方向分為第一葉片部分5A,它設置在第一排氣區域C1。和第二葉片部分5B,它設置在第二個排氣區域C2,從而第一個葉片部分5A前邊緣5Aa的進氣角度αA和第二葉片部分5B前邊緣5Ba的進氣角度αB互不相同。這種特有的結構如圖3和4所示。就是說,根據氣流的流入方向,設置在其向下的氣流進入的第一排氣區域C1內的第一葉片部分5A前邊緣5Aa的進氣角度αA的設定相對於水平線向上,從而,角度αA儘可能滿足與氣流的流入方向相適應。相反,根據氣流的流入方向設置在其向上的氣流進入的第二排氣區域內的第二葉片部分5B前邊緣5Ba的進氣角度αB的設定相對於水平線向下,從而,角度αB儘可能滿足與氣流的流入方向相適應。
雖然第一葉片部分5A和第二葉片部分5B具有不同的進氣角度αA、αB,但如上所述,葉片部分5A和5B具有相同的翼弦長LA、LB,而且後邊緣5Ab、5Bb的形狀也是相同的。相應地,葉片5、5、……後邊緣的形狀在整個排氣格柵中(即,在整個排氣格柵4的排氣口9中)都是相同的。
根據這種結構,可獲得下列特殊的工作效果。
第一葉片部分5A的進氣角度αA和第二葉片部分5B的進氣角度αB分別與來自螺旋通風機2的旋流流入方向相一致;因此,氣流的流入方向與在第一排氣區域C1和第二排氣區域C2中的葉片5的進氣角度αA和αB儘可能完全相匹配,相應地,在承受氣流的葉片5的負壓(吸氣)表面上,有效地阻止了氣流的分散,儘管來自螺旋通風機2的氣流是旋流,並在葉片5的5A、5B部分形成不同的氣流流入方向。因此,在整個排氣格柵4的排氣口8上能夠儘可能完全地防止排出的氣流成為湍流。結果,氣動噪音減小,因此戶外裝置Z獲得平靜的運轉。另外,排氣格柵4的通風阻力減小,因此驅動風扇的載荷也減小了。
在多個葉片5、5、……中,第一葉片部分5A和第二葉片部分5B具有不同擀氣角度αA、αB,而在整個排氣格柵4上具有相同形狀的後邊緣5Ab、5Bb,因而從戶外看,它構成一個良好的外觀造型。於是,獲得了一個較好的外觀造型,戶外裝置作為一種商品就可期望有效高的價值。
下面將參照圖5至7描述本發明的第二個實施例。
作為第一個實施例的每一個葉片5的一種替換,圖5說明在排氣格柵4中的提供的葉片5(為便利起見以相同的數字標出)。圖6表示安裝在第一排氣區域C1內的葉片5、5、……的第一葉片部分5A、5A、……的剖面圖,和圖7表示安裝在第二排氣區域C2內的第二葉片部分5B、5B、……的剖面圖。戶外裝置Z的其它元件與第一實施例中的其它元件相同。
如附圖所示,在這個實施例中,排氣格柵4的每一個葉片5中,第一葉片部分5A和第二葉片部分5B在截面上具有相同的基本形狀,它類似於曲面板的截面,並具有相同的進氣角度αA、αB。而第一葉片部分5A和第二葉片部分5B分別具有不同的翼弦長LA和LB。即,設置在第一排氣區域C1內第一葉片部分5A的翼弦長LA設定的大,而設置在第二個排氣區域C2內第二葉片部分5B的翼弦長LB設定的小。
根據這一結構,可獲得下列特別的工作效果。
在第一排氣區域C1中,來自螺旋通風扇2的氣流流入方向是向下,第一葉片部分5A大的翼弦長LA保證氣流偏轉的足夠效果。以便沿下方已進入葉片5之間的氣流能夠向上偏轉,然後能被排出。在第二排氣區域C2中,氣流的流入方向是向上,第二葉片部分5B的小的翼弦長LB起減小氣流偏轉的作用,因此沿上方已進入葉片5之間的氣流能夠像它流入的方向一樣從葉片中向上排出。
因此,在承受氣流的葉片5的負壓表面上,有效地阻止了氣流的分散,儘管來自螺旋通風扇2的氣流是旋流,並在葉片5的5A、5B部分上形成不同的氣流流入方向。因此,在整個排氣格柵4的排氣口8上能夠儘可能完全地防止排出的氣流成為湍流。結果,氣動噪音減小,因此戶外裝置獲得平靜的運轉;另外,排氣格柵的通風阻力減小,因此驅動風扇的載荷也減小了。
下面將參照圖8至10描述第三個實施例。
作為第一個實施例的每一葉片5的一種替換,圖8表示在排氣格柵4中的所提供的葉片5(為便利起見以相同的數字標出)。圖9表示安裝在第一排氣區域C1中的葉片5、5、……的第一葉片部分5A、5A、……的剖面圖,和圖10表示安裝在第二排氣區域C2中的第二葉片部分5B、5B、……的剖面圖。戶外裝置Z的其它元件與第一個實施例的其它元件相同。
如附圖所示,在這個實施例,排氣格柵4的每一葉片5中,第一葉片部分5A和第二葉片部分5B在截面上具有相同的基本形狀,它類似於一個曲面板的截面,而第一葉片部分5A和第二葉片部分5B具有不同的進氣角度αA、αB,並具有不同的翼弦長LA和LB。即,根據氣流的流入方向,設置在其氣流從下方進入的第一排氣區域C1中的第一葉片部分5A,其前邊緣5Aa的進氣角度αA的設定相對於水平線向上,從而進氣角度αA儘可能滿足與氣流流入方向相符合。相反,根據氣流的流入方向,設置在其氣流及上方進入的第二排氣區域C2中第二葉片部分5B,其前邊緣5Ba的進氣角度αB的設定相對於水平線向下,從而進氣角度αB儘可能滿足與氣流的進入方向相符合。此外,設置在第一排氣區域C1內的第一葉片部分5A的翼弦長LA設定的大,而設置在第二排氣區域C2中的第二葉片部分5B的翼弦長設定的小。
如所見,這種實施例具有第一和第二實施例的葉片兩者的特徵,結果其作用是既有第一個實施例的工作效果,又有第二個實施例的工作效果。因此戶外裝置獲得更平靜的運轉,驅動風扇的載荷也減小了。
下面將參照圖11至16描述第四個實施例。
作為第一個實施例的葉片的一種替換,圖11表示了在排氣格柵4中所提供的葉片5(為便利起見以相同的數字標出)。圖12表示了安裝在第一排氣區域C1中的葉片5、5、……的第一葉片部分5A、5A、……的剖面圖,和圖13表示安裝在第二個排氣區域C2中的第二葉片部分5B、5B、……的剖面圖。戶外裝置Z的其它元件與第一個實施例的其它元件相同。
如附圖所示,在這個實施例中,排氣格柵4的每個葉片5中,其元件包括錐形凸起10、10、,附加在第一個實施例的葉片5的基本結構上。
錐形凸起10、10、……由沿葉片5的葉片部分5A和5B前邊緣5Aa和5Ba長度方向按給定的齒距形成。在這個實施例中,每個錐形凸起10的頂點形狀呈如直立稜錐的形狀,它通常設置在葉片5A或5B前邊緣5Aa和5Ba厚度的中心。這種錐形凸起10、10……的形式使葉片部分5A和5B的前邊緣5Aa和5Ba兩者都具有鋸齒形狀。
當來自螺旋通風扇2的氣流在葉片5的前邊緣5Aa、5Ba之間進入時,錐形凸起10,10……自錐形凸起的根部起產生大量的小型垂直渦流,見圖12和13中所示的流線。因此,從各個葉片5的負壓表面起(在第一個葉片部分5A的下表面,或在第二個葉片部分5B的上表面)的長距離上,具有高流速的氣流能緊貼著負壓表面被吸出。於是在葉片5的負壓表面上有效地阻止了氣流的分散,儘管葉片5的進氣角度或翼弦長具有與葉片前邊緣5Aa、5Ba氣流流入方向的最佳值有一定的偏離度。結果,更可靠地獲得如上述實施例的工作效果。
在這個實施例中,如正圓錐形的錐形凸塊10可適應葉片10的進氣角度或翼弦長與葉片前邊緣5Aa、5Bb的氣流流入方向最佳值偏離,而無論該偏離是向上還是向下,從而,在葉片5的負壓(吸氣)表面上有效地阻止了氣流的分散。
為使如上所述的錐形凸起10特有的工作效果更為有效和可靠,有必要使錐形凸塊10形成適當的形狀等;本發明人通過實驗已經找到了這樣合格的形狀等。
如圖14所示,葉片4的翼弦長給定為L,錐形凸起10的高度給定為H,錐形凸起10、10、……的齒距給定為S。首先,錐形凸起10的高度H對葉片5的翼弦長L之間的比值和噪音等級的關係(即,由錐形凸起10實行的阻止氣流分散所獲得的效果之一)通過實驗進行研究,並且,根據圖15所示的實驗數據,比值(H/L)在0.05和0.35之間被發現是最為可取的比值。
其次,錐形凸塊10、10、……的齒距S對錐形凸起10高度H之間的比值和噪音等級的關係通過實驗進行研究;根據圖16所示的實驗數據,比值(S/H)在0.5和1.5之間可形成滿意的結果,且比值(S/H)限制在0.7和1.3之間被發現還能形成更好的結果。
圖17描繪了與現有技術比較,上述實施例的空氣量/噪音特性、現有,在圖17中,符號O代表現有技術(圖20到22)的特性;符號△代表在現有技術的葉片分別包括錐形凸起10、10、……的情況下,所使用葉片的特性;符號□代表第一個實施例的特性;和符號·代表第四個實施例的特性;從實驗數據中可發現,本發明使戶外裝置獲得平靜的運轉。
下文將參照圖18和19描述第五個實施例。
按照代替第一個實施例的葉片5而形成在第五個實施例中排氣格柵4內的多個葉片5、5、……,圖18描繪了安裝在第一排氣區域C1中的第一葉片部分5A、5A……的剖面圖,和圖19描繪了安裝在第二排氣區域C2中的第二二葉片部分5B、5B……的剖面圖。這個實施例的葉片5表示第四個實施例的葉片5的改進型。在第四個實施例中,在每一葉片5前邊緣5Aa和5Ba上的多個錐形凸起10、10、……的呈如直立稜錐的形狀;而相形之下,在第五個實施例中,每一葉片5前邊緣5Aa和5Ba上的多個錐形凸起10、10、……的呈如斜稜錐的形狀。更特別地,錐形凸起10、10、……的頂部在這樣的位置,它們相對於葉片5前邊緣5Aa和5Ba的厚度中心,沿氣流朝向葉片5流入的方向傾斜。
由於錐形凸起10、10……以這種方式呈如斜稜錐的形狀,來自通風扇2的氣流流入方向在第一排氣區域C1和第二排氣區域C2中可以分別儘可能完全地與葉片5的進氣角度αA和αB相符合匹配。此外,從每一葉片5的負壓表面起的長距離上具有高流速的氣流能夠緊貼著負壓表面被吸出;作這些效果之間的協同作用,從而,可獲得了更平靜的運轉和使驅動風扇的載荷可能進一步減小。
在第四個實施例中,錐形凸起10、10、……形成在各個葉片5的前邊緣5Aa和5Ba上,其中的第一葉片部分5A和第二葉片部分5B具有相同的翼弦長和不同的進氣角度;但是,本發明並不限於這種結構。例如,錐形凸起10、10、……可以形成在各個葉片5的前邊緣5Aa和5Ba上,其中的第一葉片部分5A和第二葉片部分5B具有相同的進氣角度和不同的翼弦長。在這個結構中,也可以獲得平靜的運轉和使驅動風扇的載荷能夠減小。
在第四個和第五個實施例中,各個錐形凸起10的頂點部分如錐形體成形;但是,各個錐形凸起10的頂部並不僅限於這種形狀而可以是圓弧形。在各個錐形凸起10的頂點是圓弧形的情況下,與頂部如錐形體成形的情況相比較,錐形凸起能夠容易製造,並且在加工中使安全得到改善。
各個葉片5的鋸齒形前邊緣5Aa和5Ba例如可以以鋸齒形方式簡單切割其在第一個到第三個實施例中具有曲面基本截面的葉片前邊緣5Aa和5Ba,而不是靠設置錐形凸起10、10、……,就是說,葉片的前邊緣5Aa和5Ba僅必須被成形為鋸齒狀,以便從各個葉片5的負壓表面起的長距離上具有高流速的氣流可以緊貼著負壓表面被吸出。
工業實用性按照本發明使用在空調器上的戶外裝置,它能夠優先地應用在空調器上,尤其應用於具有室內裝置和戶外裝置的分體式空調。
權利要求
1.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它包括外殼(1),設置在外殼(1)內的螺旋式通風機(2),和排氣格柵(4),它設置在螺旋式通風機(2)的排氣端,排氣格柵(4)具有大體四邊形的排氣口(8)和多個葉片(5),葉片(5)在排氣口(8)內按給定的間隔相互平行地設置。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其特徵在於,關於平面(P),其與沿葉片(5)長度方向的延長線相交而成一給定的、沿通風扇(2)旋轉方向的角度(θ),平面(P)包含風扇(2)的中心軸線,設置在平面(P)一側上的區域(C1)內的葉片(5)的(5A)部分的進氣角度(αA),和設置在平面(P)另一側上的區域(C2)內的葉片(5)的(5B)部分的進氣角度(αB),兩者之間構成不同。
2.按權利要求1的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其中,關於平面(P),設置在平面(P)一邊側的區域(C1)內的葉片(5)的(5A)的部分的翼弦長(LA),和設置在平面(P)另一側的區域(C2)內的葉片(5)的(5B)部分的翼弦長(LB),它們之間構成不同。
3.按權利要求1或2的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其中,在平面(P)與葉片(5)沿長度方向的延長線相交的角度(θ),其設定的範圍在90°和135°之間。
4.按權利要求1,2或3的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其中,朝向多個葉片(5)外側的後邊緣(5Ab、5Bb)的形狀,在整個排氣格柵(4)中都是相同的。
5.按權利要求1,2,3或4的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其中,多個葉片(5)的前邊緣(5Aa、5Ba)是鋸齒形。
6.按權利要求5的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其中,葉片(5)前邊緣(5Aa,5Ba)的鋸齒形狀中由多個錐形凸起(10)形成。
7.按權利要求6的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其中,錐形凸起(10)的呈如直立稜錐成正圓錐形狀或正錐體,它們具有的頂部處在葉片(5)前邊緣(5Aa,5Ba)厚度的中心。
8.按權利要求6的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其中錐形凸起(10)呈如斜稜錐形或斜圓錐的形狀,它們具有頂部,處在相對於葉片(5)前邊緣(5Aa、5Ba)厚度中心,並沿流入方向傾斜的位置。
9.按權利要求6,7或8的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其中,錐形凸起(10)的頂點是圓弧形。
10.按權利要求6、7、8或9的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其中,錐形凸起的高度為H,和葉片(5)的翼弦長為L,這些值的比值(H/L)設定的範圍在0.05和0.35之間。
11.按權利要求6、7、8、9或10的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其中,錐形凸起的齒距為S,和錐形凸起的高度為H,這些值的電值(S/H)設定的範圍在0.5和1.5之間。
12.按權利要求6,7,8,9或10的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其中,錐形凸起的齒距為S,和錐形凸起的高度為H,這些值的比值(S/H)設定的範圍在0.7和1.3之間。
13.按權利要求1、2、3、4、5、6、7、8、9、10、11或12的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其中,外殼(1)和排氣格柵(4)的被設置成形,排氣格柵(4)的安裝位置可變換,以便葉片(5)的長度方向可圍繞風扇(2)的中心軸線改變。
14.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包括一個外殼(1),一設在外殼(1)內的螺旋式通風機(2),和排氣格柵(4),它設置在螺旋式通風機(2)和排氣端,排氣格柵(4)具有大體四邊形的排氣口(8),並具有多個葉片(5),它們在排氣口(8)內按給定的間隔相互平行設置。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其特徵在於,關於平面(P),其與葉片(5)長度方向相交成沿風扇(2)旋轉方向的給定的角度(θ),平面(P)包含風扇(2)的中心軸線,設置在平面(P)一側的區域(α)內的葉片(5)的(5A)部分的翼弦長(LA),和設置在平面(P)另一側的區域(C2)內的葉片(5)和(5A)部分的翼弦長(LB),兩者之間構成不同。
全文摘要
用於空調器的戶外裝置,它具有設置在外殼(1)中的螺旋式通風機(2),和設置在螺旋通風機(2)排氣端的排氣格柵(4)。排氣格柵(4)具有方形排氣口(8)和在排氣口(8)內具有按給定的間隔相互平行設置的多個葉片(5)。關於平面(P),其與沿葉片(5)長度方向延伸的線交於一給定的、沿通風扇旋轉方向的角度(θ),該平面含通風扇(2)的中心軸線。設置在平面(P)一側區域(C
文檔編號F24F1/56GK1222965SQ98800412
公開日1999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1998年2月17日 優先權日1997年4月2日
發明者鄭志明, 佐藤誠司 申請人:大金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