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式全自動電飯煲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20:36:45 2
專利名稱:機械式全自動電飯煲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可自動完成進米、洗米、排水功能的機械式全自動電飯煲。
目前,無論是普通的全自動電飯煲,還是智能化的電飯煲,都不具備自動進米、洗米的功能,僅僅是在加熱方面達到全自動或智能化的程度,在實際使用中略顯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自動完成進米、進水洗米、排水功能的機械式全自動電飯煲。
機械式全自動電飯煲是在普通的全自動電飯煲技術的基礎上,利用目前廣泛使用的時間程序控制旋扭開關,使電飯煲具有自動進米洗米、進水、排水、加熱的功能,本實用新型具有對飯煲進行自動加熱的電加熱電路,整體為分層的箱體結構,箱體表面設有程序控制旋扭開關,箱體的上部為一鬥形儲米箱,箱體的下部為飯煲,飯煲與儲米箱之間的箱體空間內設置由程序控制旋扭開關控制的進米機構和進、排水機構,儲米箱的出口處有一可轉動的分格式進米量鬥,進米量鬥的中心轉軸與由電機驅動的減速傳動機構的末級傳動齒輪連接,電機的驅動時間由旋扭開關控制,中心轉軸轉動的時間越長,進米量越大,在飯煲頂蓋與儲米箱之間還設有一隔板,起隔離蒸汽的作用,進米機構和進、排水機構位於隔板的上方,飯煲頂蓋和隔板中部各有一彈力活動蓋,兩活動蓋的一端分別與頂蓋、隔板的活動連接處設置有彈簧,進米量鬥的底側邊設有伸縮進米管,進米管活動插入隔板和飯煲頂蓋上的彈力活動蓋,隨著進米量鬥的不斷翻動,下落的米由進米管進入飯煲,隔板的上方並排設置有進水直管和排水直管,進水直管的出水口接有旋轉噴嘴,以噴洗米,排水直管的入水口處設有水位傳感器,以控制飯煲內的水位,進、排水直管由一壓杆壓接,壓杆與一豎直齒杆連接,齒杆與連動齒輪嚙合,連動齒輪的轉動由程序控制旋扭開關控制,連動齒輪的中心轉軸設置一回力彈簧,利用回力彈簧,使連動齒輪在排水完畢後迴轉,將進、排水直管從飯煲內退出,進、排水直管各接有進水連接管和排水連接管,進水連接管上設有電磁閥,排水連接管上設有排水泵,在程序控制旋扭開關轉動時,連動齒輪帶動齒杆,使進、排水直管推動兩個彈力活動蓋伸入飯煲內,在一定時間的進米程序完成後,進行進水噴洗,排水的程序,進、排水直管在飯煲內的深度,由程控旋扭開關的轉動角度有關,轉動角度大,進、排水直管的下降深度較深,飯煲內的水量少,相應地,旋扭開關的進米時間也短,進米量鬥翻動的次數少,飯煲內的進米量也少,為了保證旋扭開關在轉動一圈的過程中,防止回力彈簧使連動齒輪迴轉,而在旋扭開關已轉動了一圈並完成排水程序後,促使回力彈簧帶動齒輪將進、排水直管上移回位,連動齒輪的側端設有雙金屬片,雙金屬片上連接一彈性止動片,彈性止動片彈性卡接在連動齒輪的齒中,旋扭開關的背面設有凸輪電接點開關,當旋扭開關轉動一圈後,凸輪最接點開關使雙金屬片通電並彎曲,使彈性止動片與連動齒輪的齒相脫離,由回力彈簧帶動連動齒輪迴轉,將進、排水直管從飯煲內伸出,之後,旋扭開關將電加熱電路通電,對飯煲進行正常的自動加熱。
圖1為電飯煲的整體結構示意簡圖。
圖2為進米量鬥側視示意圖。
圖3為水位傳感器示意圖。
圖4為電飯煲外形結構示意圖。
圖5為旋扭開關示意圖。
圖6為電飯煲電氣原理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設計作詳細描述。
本實用新型是在全自動電飯煲技術的基礎上,結合目前廣泛採用的程序控制旋扭開關,通過增加機械裝置使電飯煲具有由程控旋扭開關控制運行的機械式自動進水、進水衝洗、排水的功能,然後再進行自動加熱的程序,機械式全自動電飯煲的整體結構為箱形,箱體1的上部為一個鬥形儲米箱2,箱體1的下部為飯煲3,飯煲3與儲米箱2之間的箱體空間內設置由程序控制旋扭開關控制的進米機構和進、排水機構,儲米箱2的出口處有一可轉動的分格式進米量鬥4,進米量鬥4的中心轉軸5與出電機6驅動的減速傳動末級齒輪7連接,電機6的驅動由程序控制旋扭開關控制,旋扭開關的轉動角度越小,中心轉軸5轉動的時間就越長,量鬥4落下的米也就越多,傳動機構可通過軸承套固定在箱體1內,飯煲頂蓋8與儲米箱2的出口之間有一隔板9,起隔離蒸汽的封閉作用,飯煲頂蓋8和隔板9的中部各有一彈力活動蓋10、11,活動蓋10、11的一端與頂蓋8、隔板9的活動連接處設置有彈簧12、13,進米量鬥4的底側邊設有伸縮進米管14、15,進米管14、15活動插入彈力活動蓋10、11,隨著進米量鬥4的不斷翻動,下落的米由進米管14、15進入飯煲3。在隔板9的行動蓋1的上方並排設置有進水直管16和排水直管17,進水直管16的出水口接有旋轉噴嘴18,以噴水洗米,排水直管17的入口處接有水位傳感器19,以控制飯煲3內的水位,進、排水直管16、17由一壓杆20壓接,壓杆20與一豎直齒杆21連接,豎直齒杆21與一連動齒輪22嚙合相接,連動齒輪22的中心轉軸連接有回力彈簧23,與進、排水直管16、17連接的進水連接管24、排水連接管25上接有進水電磁閥26和排水泵27,箱體1的中部設有進水接頭28,出水口29設在箱體的底部,轉動程序控制旋扭開關,連動齒輪22帶動齒杆21向下移動,進而使進、排水直管16、17推開彈力活動蓋10、11伸入到飯煲3內,進入的深淺程度,由旋扭開關控制,也即決定了飯煲內的進水量,進米程序完成後,在一定的時間內,電磁閥26開啟,由旋轉噴嘴18對米進行噴洗,當水位上升到水位傳感器19的位置時,由傳感器19使排水泵27動作,進行向外排水,連動齒輪22的迴轉復位,也即進、排水直管14、15的上移回位,是靠連動齒輪22的中心轉軸上的回力彈簧23來實現的。旋扭開關背後設有一凸輪開關30,連動齒輪22的側邊有一雙金屬片31,雙金屬片31上有一彈性止動片32,彈性止動片32與連動齒輪22的齒彈性卡接接觸,當程序旋扭控制開關轉動一圈,完成進米、進水、排水的過程後,凸輪開關30使雙金屬片通電,致使雙金屬片變彎,止動片32脫離連動齒,使止動片32失去止剎作用,在回力彈簧23的作用下,連動齒輪22倒轉並帶動齒杆21上移,進而使進、排水直管16、17上移,在彈簧12、13的作用下,彈力活動蓋10、11將飯煲頂蓋8和隔板9封閉,旋扭開關最後也對箱體底部的電加熱電路通電,對飯煲進行正常的自動加熱。
水位傳感器19是由浮子33、密封絕緣膜34、開關接點35、36組成,利用浮子33向上浮動頂著密封絕緣膜34,使開關觸點35、36接觸。為了方便飯煲的取出,飯煲3為抽鬥結構,並有飯煲把手37,箱體1上還有電源開關38和程序控制旋扭開關39及儲米箱蓋40,箱體正面還設有米量觀察窗41。旋轉旋扭開關39至進米的某一位置,由進米電機6工作,完成進米程序,隨著旋扭開關39的自行轉動,再進行進水、排水,接通飯煲加熱電源的工作程序。
本實用新型由於設有進米機構和進、排水機構,且通過時間程序控制旋扭開關進行控制,實現了電飯煲的由進米、進水、排水至加熱的全自動,使用更加方便。
權利要求1.一種機械式全自動電飯煲,具有自動電加熱電路,其特徵在於電飯煲整體為分層的箱體結構,箱體表面設有程序控制旋扭開關,箱體的上部為一鬥形儲米箱,箱體的下部為飯煲,飯煲與儲米箱之間的箱體空間內設置由程序控制旋扭開關控制的進米機構和進、排水機構,儲米箱的出口處有一可轉動的分格式進米量鬥,進米量鬥的中心轉軸與由電機驅動的減速未級傳齒輪連接,電機的驅動由程序控制旋扭開關控制,在飯煲頂蓋與儲米箱之間還設有一隔板,進米機構和進、排水機構位於隔板的上方,飯煲頂蓋和隔板中部各有一彈力活動蓋,兩活動蓋的一端分別與頂蓋、頂板的活動連接處設置有彈簧,進米量鬥的底側邊設有伸縮進米管,進米管活動插入隔板和飯煲頂蓋上的彈力活動蓋,隔板彈力活動蓋的上方並排設置有進水直管和排水直管,進水直管的出水口接有旋轉噴嘴,排水直管的入水口處設有水位傳感器,進、排水直管由一壓杆壓接,壓杆與一豎直齒杆連接,齒杆與連動齒輪嚙合,連動齒輪的轉動由程序控制旋扭開關控制,連動齒輪的中心轉軸設置一回力彈簧,進、排水直管各接有進水連接管和排水連接管,進水連接管上設有電磁閥,排水連接管上設有排水泵,連動齒輪的側端設有雙金屬片,雙金屬片上連接一彈性止動片,彈性止動片彈性卡接在連動齒輪的齒中,旋扭開關的背面設有凸輪電接點開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式全自動電飯煲,其特徵在於箱體上設有飯煲把手,飯煲為抽鬥結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械式全自動電飯煲,其特徵在於箱體上設有儲米箱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械式全自動電飯煲,其特徵在於箱體正面設有米量觀察窗。
專利摘要一種機械式全自動電飯煲,整體結構為箱形,箱體上部為儲米箱,下部為飯煲,飯煲與儲米箱之間設置由程序控制旋鈕開關控制的進米機構和進、排水機構,通過轉動旋鈕開關,電飯煲可實現自動進米、進水衝洗、排水及自動加熱的功能,使用更加方便。
文檔編號A47J27/00GK2248016SQ9521595
公開日1997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1995年7月4日 優先權日1995年7月4日
發明者戴昌群 申請人:戴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