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復甦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16:37:30 1
專利名稱:急救復甦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急救復甦裝置,更確切地說,涉及一種用於急救復甦的食管黏膜導氣管,用於對危重狀況下的急救病人實施人工呼吸,同時為病人的肺部提供空氣或氧氣流通的通道。
到目前為止,人工呼吸已被廣泛用於使危重狀況下的急救病人復甦。在大多數情況下,所使用的是氣管插管術,一根氣管導管通過病人口腔或鼻部插入氣管,並連接到復甦機上,從而把空氣或氧氣導入病人體內。
在氣管插管術中,首先要把一個喉鏡插入口腔以觀察喉部。然後,必須迅速將氣管導管的遠端插入氣管,同時直接用喉鏡觀察聲門。因此,僅有少數有限的熟練人員能夠運用氣管插管術施行充分有把握的人工肺換氣。事實上,在某些國家,有資格施行氣管內插管術的僅限於那些有施行此醫療手段執照的人,例如,內科醫生。進一步說,當病人的嘴難於張開,或者在顱損傷或頸創傷情況下被損傷的頸椎延伸妨礙病人的嘴張開時,氣管導管術就更具有技術上的困難。由於咽部最內端和喉部之間的區域極易引起神經反射,因此當對呼吸功能已停止的危重病人施行氣管插管術時,具有很大的危險性,因為它能夠帶來諸如心律失常、心動停止、嘔吐和喉痙攣等副作用。
此外,氣管的纖毛狀上皮對於損傷或壓力來說非常脆弱。例如,它們抵禦由插管、氣套、氣囊施加的壓力的能力很弱,並且很容易被吸入的火焰附近的熱空氣燒傷。因此,近來有一種增加的趨勢,儘量避免採用在如此纖弱的氣管內長時間地插入外物的方式進行呼吸控制。
近來,有人基於下述事實提出採用食管阻塞導氣管(EOA)把一根一端封閉的呼吸導管通過病人的口腔沿著中際線插入,不論如何它都將通過喉部被引入食管,而且不會帶來咽部的過度擴展。現在,食管阻塞導氣管作為一種急救復甦裝置已經在一些國家得到使用,例如美國、加拿大、日本。這類裝置一般包括下列部件一根遠端封閉、近端開通、側壁的中段開有氣孔的呼吸導管,一個設置於呼吸管的遠端附近的可膨脹的氣球,一根連接到可膨脹氣球上的細長充氣管,固定在呼吸導管開口端的面罩。
人工肺換氣是通過下述方式進行的首先將呼吸導管的遠端通過口腔插入到病人的食管下部。然後,通過充氣管輸送空氣使可充氣氣球膨脹,目的是使它與病人的食管壁形成緊密的接觸,然後將面罩與病人的臉緊密接觸。將呼吸導管的開口端與一個肺換氣機或復甦器相連接,以對病人施行正壓人工呼吸。饋入EOA的空氣通過氣孔流出呼吸導管進入氣管。由於食管已被氣球阻塞,空氣不會進入胃,而是通過喉部和聲門流入氣管,然後進入病人肺部。通過釋放壓力,肺部的空氣又在逆過程中呼出。該過程可以實現插管的簡單和迅速,但是它要求有一個助手託住面罩,使它與病人的臉緊密接觸。此外,無法調整呼吸管遠端放置在食管中的位置,有時會導致充氣氣球阻塞的失敗。此外,當救護車運送行進途中,將面罩與病人臉部形成緊密接觸非常困難。
在另一方面,還有一種英國進口的喉部面罩導氣管(LMA)被採用,其結構如圖5所示。這種喉部面罩導氣管包括一個類似短的氣管導管的空心呼吸導管101,一個安裝在導管101的開口端的氣墊罩102,其上帶有一個可充氣的環形氣墊103;以及對環形氣墊進行充氣的裝置105。在使用過程中,先放掉氣墊103中的空氣以減少它的體積,然後將其通過口腔沿正中線向喉部插入,直至氣墊103在咽部和喉部之間的區域被阻擋為止。在該位置,通過充氣裝置105對氣墊充入一定數量的空氣,使得氣墊與喉嚨口形成緊密的接觸,從而封住食管的最上端,阻止空氣流入胃部。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呼吸管101的開口端104,正壓人工肺換氣就可以進行了。
當病人處於麻醉狀態或失去意識狀態時,LMA插管可以迅速和容易地進行。而且,如果因為深度麻醉容易張開病人的嘴,以及病人無局部神經反射但可以自發呼吸時,則容易進行正確的插管,因為可以根據穿過呼吸導管的呼吸聲來確定其遠端的位置,從而正確地插入呼吸的導管。
然而,這種裝置如果用於急救復甦仍具有技術上的困難。例如,當病人的呼吸由於某些原因被停止時;如何將呼吸導管迅速插到適當的位置就很困難。此外,當氣墊膨脹很大時,有可能堵塞導氣管。此外,由於咽部的複雜構造,不容易使氣墊與喉口緊密相接觸。在高正壓人工換氣的情況下,氣墊無法與喉嚨口緊密接觸,因此,使得阻止空氣進入肺部更為困難,結果是導致人工肺換氣的失敗。
因此,本發明的任務之一是提供一種急救復甦裝置,即一種用於急救復甦的食管黏膜導氣管,即使是沒有進行復甦行醫執照的人也有可能運用它簡單、迅速、可靠地對病人施行人工肺換氣。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急救復甦的食管黏膜導氣管,該導氣管的使用只需將呼吸導管插入食管,而不需要面罩和把呼吸管插入氣管。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急救復甦的食管黏膜導氣管,它可以調節呼吸管插入食管的深度,並可阻止空氣進入胃部和口腔。
根據本發明,上述的目的可以通過下列一種急救復甦食管黏膜導氣管達到該食管黏膜導氣管包括一個遠端封閉、近端開口的弧形呼吸導管;一個由橡膠類彈性材料製成的第一充氣氣球,它連接於呼吸導管上靠近其遠端的位置上,用於阻塞病人的食管;一個由柔韌的合成樹脂製成的第二充氣氣球,它連接在與呼吸導管的近端相距一定距離的呼吸管上,用於阻塞病人的咽部;第一和第二充氣管,用於對第一和第二充氣氣球充氣,其中該呼吸導管上開有氣孔,氣孔位於第一和第二充氣氣球之間但更接近第二充氣氣球的地方,並且其中所說的第二充氣氣球是這樣設計的它不僅能在長度方向膨脹,而且也能在徑向膨脹,膨脹的程度比第一充氣氣球大得多。
本發明的這些目的特徵以及優點將隨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其附圖所作的描述而更加清楚,在整個描述中,相同的部件是以相同的數字代表的,其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用於急救復甦的食管黏膜導氣管的平面圖;
圖2是圖1所示的用於急救復甦的食管黏膜導氣管的部分側視圖;
圖3是用於急救復甦的食管黏膜導氣管的剖面圖,它表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
圖4是本發明的用於急救復甦的食管黏膜導氣管在使用時正確插入病人體內的示意圖。
參見圖1和圖2,它們示意出根據本發明的用於急救復甦的食管黏膜導氣管,它包括一個帶有氣孔或出氣口4的呼吸導管1;位於呼吸導管1的遠端一側,用於阻塞食管的第一充氣氣球2;由一種合成樹脂製成的,位於呼吸導管1近端的一側,用於阻止塞咽部的第二柔韌的充氣氣球3;分別與第一充氣氣球2和第二充氣氣球3相連接的充氣管5和6。呼吸導管1上有氣孔4,它們位於第一充氣氣球3的地方。第二充氣氣球設計成使得不僅可以在長度方向膨脹,也可以在徑向膨脹,且膨脹的程度遠大於第一充氣氣球2。
如圖1所示,呼吸導管通常由具有良好柔韌性和彈性的一種合成材料製成,其形狀為一個弓形的弧形管,但是其遠端一側包含第二充氣氣球2的前端部位是拉直的,以便食管黏膜導氣管容易通過口腔插入病人的食管。作為製造呼吸管1的典型合成材料,可以採用的有非硬質的聚氯乙烯,矽橡膠,或聚氨酯。
呼吸導管1有一個主通道11,其遠端為封閉的,近端為開口的。主通道11被用於為空氣或氧氣的呼和吸提供一條人工通道。為此,呼吸管1上在第一充氣球2和第二充氣氣球3之間但接近第二充氣氣球的地方開了許多圓形橫截面的氣孔4,在這些地方,當用於急救復甦的食管黏膜導氣管正確插入病人的食管以後,主通道11通過氣孔4與氣管相連通。
呼吸導管1的遠端的封閉部分在與呼吸導管1的彎曲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被做成斜面,並且是圓形的,以形成彎曲的彎頭。在呼吸導管1的近端,有一個通常由一種合成樹脂製成的連接器8,它有一個連接部分,可以使食管黏膜導氣管與一個手動復甦器或一個自動復甦器相連。為此,按照國際標準通行的規定,連接器8一般設計成具有15毫米和外徑和1/40的錐度。
呼吸導管1的側壁上進一步還具有第一和第二較小尺寸的通道12和13。第一小通道12的一端通過呼吸導管1管壁上形成的一個開口與第一充氣氣球2相連通,其另一端通過在呼吸導管1上靠近其近端的管壁上形成的一個開口與充氣管5相連接。
第二小通道13的一端與第二充氣氣球3相連通,其另一端通過呼吸導管1管壁上形成的一個開口與第二充氣管6相連接。
呼吸導管1的長度和直徑通常根據病人的體格來確定,但呼吸導管1的直徑應當這樣確定,即,其直徑應當小於食管的直徑,以便為了在它與食管之間形成氣通道提供足夠的空間。但是,沒有必要要求呼吸導管1象已有技術中的氣管內導管那樣精確。為實際應用需要,準備幾根第一氣球和第二氣球之間間距不等的呼吸導管便足矣,因為一根呼吸管可適用於不同體態的病人。
呼吸導管1的封閉的遠端通常構形成呼吸導管1的整體的一個部件,如圖1所示。另一方面,封閉的遠端可以構形成一個分離的圓形端部件,其形狀類似於圖1中的部分並用作一個塞子。在這種情況下,端部件可以由一種不同於呼吸導管1的材料製成。
此外,呼吸導管1在第二充氣球3和呼吸導管1與充氣管5和6的連接部之間還可以具有插入深度標記15,以便很容易確定用於急救復甦的食管黏膜導氣管插入食管的深度。
第一充氣氣球2設置在呼吸導管1上靠近其封閉的遠端的地方,用以阻塞食管,第二充氣氣球3設置在呼吸導管1上距離其近端一定距離的位置,用以阻塞咽部。
第一充氣氣球2通常由橡膠類彈性材料製成,例如柔軟的管狀薄膜狀的天然橡膠,合成橡膠,和高彈體。典型的合成橡膠包括異戊間二烯橡膠,矽橡膠,尿脘橡膠,2丙橡膠等等。此外,作為製造第一充氣氣球2的材料,也可以採用非硬質聚氯乙烯,因為它具有相對良好的膨脹性能。用於第一充氣氣球2的柔軟的管狀薄膜被連接呼吸導管1上遠端附近第一小通道12開口位置的周邊部分,並且氣密地與之相固定從而通過後者上的開口使第一充氣球2和小通道12之間形成氣體的連通。因此,通過充氣管5和小通道12饋入空氣第一充氣氣球象氣囊一樣被鼓脹,從而氣密地阻塞食管的下部。
第二充氣氣球3由一種相對來說較柔軟的合成樹脂製成,例如聚乙烯,聚酯,非硬質的聚氯乙烯,矽樹脂,聚氨酯等等,其形狀為一個圓柱形的軟薄膜。該圓柱形的軟薄膜連接到呼吸導管上靠近其近端的小通道13被開口的周邊部分。該圓柱形軟薄膜氣密地固定於此處並且在第二充氣氣球3和小通道13之間通過後者上的開口形成氣體連通。因此,通過充氣管6向小通道13充入空氣之後,充氣氣球3就象氣囊一樣膨脹。在這種情況下,第二充氣氣球3相應於咽部的複雜結構膨脹,並且與咽部和口腔的四周結構形成輕微的接觸,從而氣密地阻塞住口腔和咽的上部之間的空間。因為充氣氣球3是由相對柔軟的合成材料製成的,因此可以在相對低的壓力下對它進行充氣,而不會對咽和口腔的四周結構形成過度的壓力。
第二充氣氣球3是由橡膠類彈性小於第一充氣氣球2的一種柔軟材料製造的,以避免其周圍的咽結構因受到其施加的壓力而造成損傷。因此,如果進行人工肺換氣時,壓力超過第二充氣氣球3和其周圍的咽部結構之間的接觸力,由於作用於食管上的壓力的作用,第二充氣氣球有可能被移動而離開原來的位置。為解決這個問題以及確保第二充氣氣球3的良好的氣密和固定特性,圖1中所示的第二充氣氣球3是這樣設計的它不僅可以在長度方向上膨脹,也可以在徑向上膨脹,其膨脹程度大於第一充氣氣球2。
第二充氣氣球3和呼吸導管1之間的空間的體積應當這樣確定當相應於病人體格而確定的一定量的空氣在10釐米水柱或更低壓力的作用下被充入時,第二充氣氣球3恰好被充滿。一般說來,足以充滿第二充氣氣球3的空氣量對於成人來說為50~150毫升,對於兒童來說為30~60毫升。
第一和第二充氣氣球2和3分別通過小通道12和13與較細的充氣管5和6相連接。充氣管5和6通常由類似下列的合成材料製成非硬質的聚氯乙烯,矽橡膠,聚氨酯,聚乙烯等等。每根充氣管5和6在其一端都氣密地與小通道12和13相連接,小通道12和13在第二充氣氣球3和連接器8之間形成有開口。在另一端,每根充氣管5和6與一個空氣供應口52和62相連接。在每根充氣管5和6的附近,設有一個前導充氣氣球51或61,以便間接分辨充氣氣球2或3的充氣。
如圖4所示,在使用中,通過將呼吸導管1插入嘴部直至插入深度標記到達嘴唇部位,呼吸導管1被正確地通過口腔導入食管E。在插管過程中,由於弧形的呼吸導管1的包含有第一充氣氣球2的前端部位是直的,而且呼吸導管1的遠端在與呼吸導管1的彎曲方向相反的方向被削成斜坡,並且前端圓化,形成一個彎曲的彎頭,因此,絕對不用擔心呼吸導管1會被誤插入氣管。
接下來,通過相應的充氣管5和6充入小通道12和13的空氣使得第一充氣氣球2和第二充氣氣球3被充大。因此,如圖4所示,由於其類似橡膠的彈性,第一充氣氣球2氣密地阻塞住食管E,而第二充氣氣球3氣密地阻塞住喉部L。在這種情形,由於第二充氣氣球3不僅在長度方向充分地膨脹,而且也在徑向充分地膨脹,並且與咽部和口腔的四周結構形成輕微的接觸,因此,氣密地封閉了口腔和咽的上部之間的空間。同時,第二充氣氣球3阻止食管黏膜導氣管進行軸向上的移動。
然後,來自復甦器(圖中未畫出)的作為吸入的空氣通過連接器8、主通道11、出氣孔4和氣管被輸送入肺部。之後,在逆過程中,輸送入病人的空氣又被呼出,進入復甦器。
參照圖3,其中示出了用於急救復甦的食管黏膜導氣管的又一實施例,它進一步包括一個橡膠類彈性材料製成的第三充氣氣球9。第三充氣氣球9與呼吸導管1連接,外面覆蓋有第二充氣氣球3,通過呼吸導管1上的一個或多個小孔14與呼吸導管1的主通道11相連通。當食管黏膜導氣管正確插入病人食管並被輸入空氣之後,由於空氣會通過小孔14流進第三充氣球9,它會被流入呼吸導管1的主通道11中的空氣的一部分所充大。因此,先期被充大的第二充氣氣球3被額外地正比於呼吸導管1的內壓而膨脹,並且與周圍的咽部結構形成氣密和穩固的接觸,從而阻止第二充氣氣球3從周圍的咽部結構上滑落。
在圖3的實施例中,空氣通過呼吸導管1上的主通道11和小孔14被輸送進第三充氣氣球9。或者也可以構造向第三充氣氣球9輸送空氣的氣孔,即製造一個與小通道12和13相類似的一條小通道(圖中未畫出),以便在必要時控制向第三充氣氣球的充氣。在這種情形,所述的小通道位於第三充氣氣球9內的一端是開口的,在另一端與一根與充氣管5和6相類似的充氣管(圖中未畫出)相連。
如上文所教導的那樣,本發明的用於急救復甦的食管黏膜導氣管具有如下所述的優點(a)由於第一充氣氣球是由一種橡膠類彈性材料製成的,它可以由第一充氣氣球可靠地將食管阻塞。此外,由於第一充氣氣球與周圍的咽部結構之間形成良好氣密接觸,絕對不用擔心空氣流入胃部,以及胃內東西的倒流。
(b)由於第二充氣氣球是由軟合成薄膜製成並且其具有一個不僅在長度方向而且也在徑向可充分擴展的尺寸,既使當第二充氣氣球完全充氣之後,它也可以阻塞喉部而不會對周圍的喉部結構施加過度的壓力。
(c)它可以保證呼吸導管容易地插入食管,而絕無誤插入氣管的危險。這是因為,弧形呼吸導管的包含有第一充氣氣球的前端部分是直的,而且其遠端在與呼吸導管彎曲相反的方向被削成斜坡,並且經圓化處理形成了彎曲的彎頭。
(d)即使當呼吸導管被盲目地通過口腔被插入咽部的情況下,呼吸導管也會被可靠地插入食管。因此,通過採用第一和第二充氣氣球阻塞喉部和食管的下部,可以很容易地對病人施行有控制人工肺換氣。因此,無需任何人協助託持導氣管。
(e)由於食管是可擴展的,並且具有比氣管更好的接納外來物的能力,不必要求呼吸導管相應於病人的體格具有精確的直徑。因此,只要粗略調整第一和第二充氣氣球之間的距離使其與平均體格的病人的相同,本發明的用於急救復甦的食管黏膜導氣管就可以適用於不同體格的多個病人。
雖然已經結合優選實施例以及其附圖對本發明進行了完整的描述,應當注意的是,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進行多種多樣的變化和更改是顯而易見的。這樣的變化和更改應該理解為已被包含在本發明的範圍之內,如後附的權利要求所限定,除非與之相背離。
權利要求
1.一種急救復甦用食管黏膜導氣管,包括一個在遠端封閉但近端開口的弧形呼吸導管;一個連接在該呼吸導管上靠近其遠端的一種橡膠類材料製成的第一充氣氣球,用於阻塞病人的食管;一個連接在該呼吸導管上與其近端相距一定距離的由一種柔韌的合成樹脂製成的第二充氣氣球,用於阻塞病人的咽部;第一和第二充氣管,用於對該第一和第二充氣氣球充氣,其中,在該呼吸導管上具有氣孔,氣孔位於該第一和第二充氣氣球之間但更接近該第二充氣氣球的位置,該第二充氣氣球設計成使得不僅能在長度方向膨脹,還可在徑向上膨脹,且膨脹的程度遠遠大於該第一充氣氣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復甦用食管黏膜導氣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二充氣氣球具有這樣的柔順性,在10釐米水柱或更低的壓力下所充入的空氣可以充滿它的空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復甦用食管黏膜導氣管,其特徵在於它還具有一個由橡膠類彈性材料製成的第二充氣氣球,它連接在所述呼吸導管上但位於所述第二充氣氣球內部,並通過該呼吸導管上的一個或多個氣孔與該呼吸導管的一個通道相連通,其中,當空氣在壓力作用下被導入該呼吸導管的通道中時,該第二充氣氣球被迅速充氣到大於該第二充氣氣球的程度,從而引起該第二充氣氣球的額外膨脹。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復甦用食管黏膜導氣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弧形呼吸導管的包含有其遠端和所述第一充氣氣球的前端部分是拉直的。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急救復甦用食管黏膜導氣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呼吸導管的封閉的遠端在與該呼吸導管彎曲方向相反方向被做成斜面,而且經圓化處理,形成一個彎曲的彎頭。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復甦用食管黏膜導氣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呼吸導管上在所述的第二充氣氣球和所述充氣管與該呼吸導管進行連接的連接部分之間具有插入刻度標記。
全文摘要
一種急救復甦用食管黏膜導氣管,它包括一根在遠端封閉近端開口的弧形呼吸導管;一個連接在靠近呼吸導管的遠端的一個位置的橡膠類材料製成的第一充氣氣球,用於阻塞病人的食管;一個連接在呼吸導管上與其近端相距一定距離的、由柔韌的合成樹脂製成的第二充氣氣球,用於阻塞病人的咽部;用於對第一和第二充氣氣球充氣的第一和第二充氣管。在呼吸導管上的第一和第二充氣氣球之間但更接近第二充氣氣球的位置,具有氣孔。
文檔編號A61M16/04GK1088458SQ9311270
公開日1994年6月29日 申請日期1993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1992年11月6日
發明者佐藤暢 申請人:佐藤暢, 株式會社日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