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測試用戶終端的方法及裝置與流程
2023-09-18 07:01:35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測試用戶終端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安卓(Android)是一種基於Linux作業系統的自由及開放原始碼的作業系統,主要使用於行動裝置(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隨著Android系統的不斷改進和發展,搭載Android系統的智能終端(以下簡稱為Android設備)被全球用戶廣泛應用於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那麼,Android設備在生產過程中,需要通過計算機對其進行一系列的自動化功能測試,用來檢驗Android設備是否是合格產品。
目前,通常採用以下方式來實現計算機控制Android設備,從而達到測試Android設備的功能的目的。在現有技術下,Android設備與計算機之間進行指令交互和數據傳輸是基於安卓調試通道(Android Debug Bridge,ADB)來完成的,其中,ADB程序通過識別Android設備的原始序列號來區分不同的Android設備。
然而,上述測試方式存在不足之處。這是因為,Android設備只有在完成所有功能測試之後達到出貨水平,才會寫入用於唯一標識該Android設備的產品序列號(Serial Number,SN碼),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在出廠之前,所有Android設備的原始產品序列號都是一樣的,當多臺Android設備通過通用串行總線(Universal Serial Bus,USB)埠接入計算機進行測試時,ADB無法建立Android設備與USB埠之間的映射關係,這樣,計算機便不能一一區分接入計算機的多臺Android設備,從而無法在同一時段內完成對多臺Android設備的測試。
綜上所述,現有技術下,通過計算機對Android設備進行測試時,只能進行單點測試(即一臺計算機一次只能連接一臺Android設備),這樣,就降低了測試效率,同時浪費了時間、硬體和人力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測試用戶終端的方法及裝置,用以提高測試效率,降低時間、硬體及人力成本。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測試用戶終端的方法,包括:
測試裝置檢測到本地接入待測試用戶終端時,獲取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的目標序列號和設備地址碼,其中,所述目標序列號用於唯一標識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所述設備地址碼用於唯一標識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接入的埠;
測試裝置基於所述設備地址碼獲取相應的埠路徑信息;
測試裝置建立所述目標序列號、所述設備地址碼和所述埠路徑信息之間的映射關係;
測試裝置基於所述映射關係,對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進行測試。
可選的,測試裝置獲取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的目標序列號,包括:
獲取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的原始序列號,所述原始序列號是基於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的作業系統獲得的;
在所述原始序列號中的指定位置添加唯一識別碼,從而得到相應的目標序列號。
可選的,在所述原始序列號中的指定位置添加唯一識別碼,包括:
在所述原始序列號的頭部、尾部或者中段添加隨機生成的唯一識別碼。
可選的,測試裝置基於所述映射關係,對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進行測試,包括:
針對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的目標序列號,生成相應的測試指令;
基於所述映射關係,獲取與所述目標序列號對應的埠路徑信息;
按照所述埠路徑信息,將所述測試指令發往相應的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
可選的,進一步包括:
測試裝置接收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返回的測試響應,基於所述測試響應獲取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的設備地址碼。
測試裝置基於所述映射關係,確定與所述設備地址碼關聯的目標序列號;
測試裝置基於所述目標序列號,將所述測試響應與相應的待測試用戶終端進行關聯。
一種測試用戶終端的裝置,包括:
第一獲取單元,用於檢測到本地接入待測試用戶終端時,獲取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的目標序列號和設備地址碼,其中,所述目標序列號用於唯一標識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所述設備地址碼用於唯一標識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接入的埠;
第二獲取單元,用於基於所述設備地址碼獲取相應的埠路徑信息;
映射單元,用於建立所述目標序列號、所述設備地址碼和所述埠路徑信息之間的映射關係;
測試單元,用於基於所述映射關係,對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進行測試。
可選的,獲取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的目標序列號時,所述第一獲取單元用於:
獲取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的原始序列號,所述原始序列號是基於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的作業系統獲得的;
在所述原始序列號中的指定位置添加唯一識別碼,從而得到相應的目標序列號。
可選的,在所述原始序列號中的指定位置添加唯一識別碼時,所述第一獲取單元用於:
在所述原始序列號的頭部、尾部或者中段添加隨機生成的唯一識別碼。
可選的,基於所述映射關係,對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進行測試時,所述測試單元用於:
針對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的目標序列號,生成相應的測試指令;
基於所述映射關係,獲取與所述目標序列號對應的埠路徑信息;
按照所述埠路徑信息,將所述測試指令發往相應的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
可選的,所述測試單元進一步用於:
接收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返回的測試響應,基於所述測試響應獲取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的設備地址碼。
基於所述映射關係,確定與所述設備地址碼關聯的目標序列號;
基於所述目標序列號,將所述測試響應與相應的待測試用戶終端進行關聯。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中,當測試裝置檢測到本地接入有待測試用戶終端時,測試裝置獲取待測試用戶終端的目標序列號、設備地址碼和埠路徑信息,並建立三者之間的映射關係,由於目標序列號用於唯一標示待測試用戶終端,那麼,測試裝置基於建立的映射關係,可以同一時間段內對不同待測試用戶終端進行測試,這樣,不僅提高了測試效率,同時也降低了測試所需的時間、硬體以及人力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測試裝置對待測試用戶終端進行測試的流程圖;
圖2為測試裝置建立的目標序列號、設備地址碼和埠路徑信息之間的映射關係圖;
圖3為測試裝置通過本地的埠接入多臺待測試用戶終端示意圖;
圖4為測試裝置對待測試用戶終端進行測試的流程圖;
圖5為測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提高測試效率和降低時間、硬體和人力成本,本發明實施例中,設計了一種新的測試方法,該方法為:測試裝置檢測到本地接入有待測試用戶終端時,測試裝置獲取該待測試用戶終端的目標序列號、設備地址碼以及埠路徑信息,然後,測試裝置建立目標序列號、設備地址碼和埠路徑信息之間三者之間的映射關係,最後,測試裝置基於建立的映射關係,可以識別出不同接入測試裝置的待測試用戶終端,從而,測試裝置可以在同一時間段對不同待測試用戶終端進行測試。
本發明實施例中,測試裝置同一時間段內可以對多臺待測試用戶終端進行測試,本實施例中,僅舉例說明測試終端同一時間段內對兩臺待測試用戶終端進行測試。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作出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閱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中,測試裝置對待測試用戶終端進行測試的詳細流程如下:
步驟101:測試裝置檢測到有待測試用戶終端通過埠接入至本地。
每當有待測試用戶終端通過埠(如,USB埠)接入測試裝置時,測試裝置都會通過底層驅動程序,識別出待測試用戶終端的一些相關信息,如,待測試用戶終端的基於Android作業系統產生的原始序列號,以及待測試用戶終端接入的埠的唯一標識,稱為設備地址碼。
步驟102:測試裝置獲取待測試用戶終端的目標序列號。
具體的,當測試裝置檢測到本地埠接入待測試用戶終端時,測試裝置可以通過本地設置的安卓調試通道(Android Debug Bridge,ADB)程序獲取底層驅動程序上報的待測試用戶終端的原始序列號,其中,該原始序列號是基於待測試用戶終端的Android作業系統獲得的,接著,測試裝置可以通過本地設置的ADB程序在原始序列號的指定位置(如,原始序列號的頭部、尾部、中部)添加唯一識別碼,從而,獲得目標序列號,其中,所謂目標序列號,是指能唯一標識該待測試用戶終端的序列號。
例如:當測試裝置檢測到待測試用戶終端1通過本地埠1接入時,測試裝置通過本地設置的ADB程序基於待測試用戶終端1的作業系統,獲取待測試用戶終端1的原始序列號(如,0123456789ABCDEF),接著,測試裝置通過本地設置的ADB程序在原始序列號的指定位置(如,原始序列號的尾部)添加隨機生成的唯一識別碼(如,1554),從而,獲得相應的目標序列號(如,0123456789ABCDEF1554)。
又例如:當測試裝置檢測到待測試用戶終端2通過本地埠2接入時,測試裝置通過本地設置的ADB程序基於待測試用戶終端2的作業系統獲取待測試用戶終端2的原始序列號(如,0123456789ABCDEF),接著,測試裝置通過本地設置的ADB程序在原始序列號的指定位置(如,原始序列號的尾部)添加隨機生成的唯一識別碼(如,9865),從而獲得相應的目標序列號(123456789ABCDEF9865)。
當然,測試裝置也可以通過本地設置的ADB程序在原始序列號的其他指定位置(如,原始序列號的頭部或原始序列號的中段)添加隨機生成的唯一識別碼,來獲得相應的目標序列號。
之所以要獲得目標序列號,是因為,在實際生產中,在出廠之前,所有待測試用戶終端的原始序列號都是一樣的,測試裝置只通過對原始序列號的進一步處理,獲得目標序列號,然後再根據重新生成的目標序列號來區分所有接入測試裝置的待測試用戶終端。
步驟103:測試裝置獲取待測試用戶終端的設備地址碼,該設備地址碼用於唯一標識該待測試用戶終端接入到測試裝置的埠的標識信息。
具體的,當測試裝置檢測到測試裝置本地的埠接入待測試用戶終端時,測試裝置可以通過本地設置的ADB程序獲取底層驅動程序上報的待測試用戶終端的設備地址碼,該設備地址碼用於唯一標識該待測試用戶終端接入的埠的標識信息,該設備地址碼可以標識已接入待測試用戶終端,是通過測試裝置上具體哪一個埠接入測試裝置的。
例如:當測試裝置檢測到待測試用戶終端1通過埠1接入時,測試裝置通過本地設置的ADB程序獲取待測試用戶終端1的設備地址碼(如,7&13d4c2d0&0&0001),該設備地址碼就標識該待測試用戶終端1接入的埠是測試裝置上的埠1。
又例如:當測試裝置檢測到待測試用戶終端2通過埠2接入時,測試裝置通過本地設置的ADB程序獲取的待測試用戶終端2的設備地址碼(如,7&320c8fd1&0&0001),該設備地址碼就標識待測試用戶終端2接入的埠是測試裝置上的埠2。
步驟104:測試裝置基於獲得的設備地址碼獲取相應的埠路徑信息。
當測試裝置檢測到待測試用戶終端通過本地的埠接入時,測試裝置可以通過本地設置的測試程序,獲取底層驅動上報的待測試用戶終端的設備地址碼,測試裝置再通過待測試用戶終端的設備地址碼,獲取待測試用戶終端接入的埠在測試裝置上的埠路徑信息。
例如:測試裝置通過本地設置的測試程序獲取已接入待測試用戶終端1的設備地址碼(如,7&13d4c2d0&0&0001),測試裝置再通過獲取的待測試用戶終端1的設備地址碼進一步獲取待測試用戶終端1接入的埠在測試裝置上的埠路徑信息(如,Port_#0002.Hub_#0004)。
又例如:測試裝置通過本地設置的測試程序獲取已接入待測試用戶終端2的設備地址碼(如,7&320c8fd1&0&0001),測試裝置再通過獲取的待測試用戶終端2的設備地址碼進一步獲取待測試用戶終端2接入的埠在測試裝置上的埠路徑信息(如,Port_#0003.Hub_#0004)。
步驟105:測試裝置建立目標序列號、設備地址碼和埠路徑信息之間的映射關係。
具體的,測試裝置可以通過本地設置的ADB程序獲取待測試用戶終端的目標序列號和設備地址碼,測試裝置還可以進一步通過本地設置的測試程序獲取待測試用戶終端的設備地址碼和埠路徑信息。這樣,測試裝置就可以建立目標序列號、設備地址碼和埠路徑信息之間的映射關係。
例如:測試裝置通過本地設置的ADB程序獲取待測試用戶終端1的目標序列號(如,0123456789ABCDEF1554)和設備地址碼(如,7&13d4c2d0&0&0001),測試裝置進一步通過本地設置的測試程序獲取待測試用戶終端1的設備地址碼(如,0123456789ABCDEF1554)和待測試用戶終端1接入的埠在測試裝置上的埠路徑信息(如,Port_#0002.Hub_#0004),接著,測試裝置通過本地設置的測試程序向ADB程序發送指令(如,adbdevices),ADB程序接收到測試程序發送的指令後,返回待測試用戶終端1的目標序列號和設備地址碼,這樣,測試裝置便可以通過本地設置的測試程序,在本地建立目標序列號、設備地址碼和埠路徑信息之間的映射關係。
又例如:測試裝置通過本地設置的ADB程序獲取待測試用戶終端2的目標序列號(如,0123456789ABCDEF9865)和設備地址碼(如,7&320c8fd1&0&0001),測試裝置進一步通過本地設置的測試程序獲取待測試用戶終端2的設備地址碼(如,0123456789ABCDEF9865)和待測試用戶終端2接入的埠在測試裝置上的埠路徑信息(如,Port_#0003.Hub_#0004),接著,測試裝置通過本地設置的測試程序向ADB程序發送指令(如,adbdevices),ADB程序接收到測試程序發送的指令後,返回待測試用戶終端2的目標序列號和設備地址碼,這樣,測試裝置便可以通過本地設置的測試程序,在本地建立目標序列號、設備地址碼和埠路徑信息之間的映射關係。
參閱圖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中,上述步驟105提及的測試裝置建立的目標序列號、設備地址碼和埠路徑信息之間的映射關係圖。
本實施例中,在執行步驟105時,測試裝置通過本地設置的ADB程序獲取待測試用戶終端的目標序列號和設備地址碼,測試裝置通過本地設置的測試程序進一步獲取待測試用戶終端的設備地址碼和埠路徑信息,測試裝置建立目標序列號、設備地址碼和埠路徑信息之間的映射關係。
參閱圖3所示,測試裝置通過本地的埠接入多臺待測試用戶終端,測試裝置同一時間段內對多臺待測試用戶終端進行測試。
每當測試裝置檢測有待測試用戶終端通過本地的埠接入時,測試裝置都執行一次步驟101->步驟105的過程,分別對接入的待測試用戶終端建立目標序列號、設備地址碼和埠路徑信息之間的映射關係,然後,測試裝置基於映射關係對待測試用戶終端進行檢測。
參閱圖4所示,測試裝置基於映射關係,對待測試用戶終端進行測試的詳細流程圖如下:
步驟401:測試裝置針對待測試用戶終端的目標序列號,生成相應的測試指令。
測試裝置通過本地設置的測試程序獲取待測試用戶終端的目標序列號,並針對獲取的目標序列號生成相應的測試指令,該指令用於發送給上述目標序列號相對應的待測試用戶終端。
步驟402:測試裝置基於映射關係,獲取與目標序列號對應的埠路徑信息。
具體的,測試裝置通過獲取的待測試用戶終端的目標序列號,獲取該目標序列號對應的映射關係,然後,再基於上述目標序列號和映射關係,獲取與目標序列號對應的埠路徑信息和設備地址碼,這樣,可以通過設備地址碼確定待測試用戶終端具體通過哪一個埠接入的,並獲取相應的埠路徑信息。
步驟403:測試裝置按照埠路徑信息,將測試指令發往相應的待測試用戶終端。
測試裝置通過目標序列號和映射關係獲取與目標序列號相應的埠路徑信息,測試裝置將針對目標序列號生成的測試指令按照埠路徑信息發往測試裝置本地的埠,測試裝置將測試指令通過該埠發往待測試用戶終端。
步驟404:測試裝置接收待測試用戶終端返回的測試響應,基於測試響應獲取待測試用戶終端的設備地址碼。
測試裝置將針對目標序列號生成的測試指令通過具體的埠發往待測試用戶終端,待測試用戶終端接收到測試裝置發送的測試指令後,按照測試指令要求完成測試內容,接著,待測試用戶終端返回測試響應,由於測試響應使用的本地的埠與相應的測試指令使用的本地的埠是同一個本地的埠,那麼,測試裝置即可以通過測試響應獲取待測試用戶終端的設備地址碼。
步驟405:測試裝置基於映射關係,確定與設備地址碼關聯的目標序列號。
測試裝置通過響應指令獲取的設備地址碼,獲取該設備地址碼相應的映射關係,然後,再基於上述設備地址碼和映射關係,確定與該設備地址碼相關聯的目標序列號。
步驟406:測試裝置基於目標序列號,將測試響應與相應的待測試用戶終端進行關聯。
測試裝置獲取目標序列號,其中,該目標序列號用於唯一標識該待測試用戶終端,那麼,測試裝置基於該目標序列號就可以確定當前測試的待測試用戶終端。
下面將結合舉例進一步具體說明測試裝置對待測試用戶終端進行測試的詳細流程。
例如:測試裝置通過本地設置的測試程序獲取的待測試用戶終端1的目標序列號(如,0123456789ABCDEF1554),並針對該目標序列號生成相應的測試指令(如,完成一次閃屏),測試裝置通過目標序列號獲取與該目標序列號相應的映射關係,其中,該映射關係為目標序列號、設備地址碼和埠路徑信息之間的映射關係(如,目標序列號:0123456789ABCDEF1554,設備地址碼:7&13d4c2d0&0&0001,埠路徑信息:Port_#0002.Hub_#0004)。
然後,測試裝置再基於上述目標序列號和映射關係,獲取埠路徑信息(如,Port_#0002.Hub_#0004),通過該埠路徑信息對應的設備地址碼可以確定待測試用戶終端1是通過埠1接入的,則測試裝置將測試指令按照埠路徑信息通過埠1發往待測試用戶終端1。
待測試用戶終端接收到測試裝置發送的測試指令,並完成測試內容,接著,待測試用戶終端返回測試響應(如,已完成一次閃屏),由於待測試用戶終端1是通過埠1接入測試裝置的,完成測試後,待測試用戶終端1也通過埠1返回測試響應,那麼,測試裝置通過埠1即可獲取待測試用戶終端的設備地址碼(如,7&13d4c2d0&0&0001)。
測試裝置通過響應指令獲取的設備地址碼(如,7&13d4c2d0&0&0001),測試裝置獲取與該設備地址碼相應的映射關係(如,目標序列號:0123456789ABCDEF1554,設備地址碼:7&13d4c2d0&0&0001,埠路徑信息:Port_#0002.Hub_#0004),然後再基於上述設備地址碼和映射關係,確定待測試用戶終端的目標序列號(如,0123456789ABCDEF1554),其中,該目標序列號與上述設備地址碼是相關聯的,由於目標序列號可以用於唯一標識該待測試用戶終端,那麼,測試裝置即可以通過獲取的目標序列號,確定當前測試的是待測試用戶終端1。
參閱圖5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測試用戶終端的裝置,至少包括第一獲取單元50、第二獲取單元51、映射單元52和測試單元53,其中,
第一獲取單元50,用於檢測到本地接入待測試用戶終端時,獲取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的目標序列號和設備地址碼,其中,所述目標序列號用於唯一標識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所述設備地址碼用於唯一標識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接入的埠;
第二獲取單元51,用於基於所述設備地址碼獲取相應的埠路徑信息;
映射單元52,用於建立所述目標序列號、所述設備地址碼和所述埠路徑信息之間的映射關係;
測試單元53,用於基於所述映射關係,對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進行測試。
可選的,測試裝置獲取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的目標序列號時,第一獲取單元50用於:
獲取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的原始序列號,所述原始序列號是基於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的作業系統獲得的;
在所述原始序列號中的指定位置添加唯一識別碼,從而得到相應的目標序列號。
可選的,在所述原始序列號中的指定位置添加唯一識別碼時,第一獲取單元50用於:
在所述原始序列號的頭部、尾部或者中段添加隨機生成的唯一識別碼。
可選的,基於所述映射關係,對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進行測試時,測試單元53用於:
針對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的目標序列號,生成相應的測試指令;
基於所述映射關係,獲取與所述目標序列號對應的埠路徑信息;
按照所述埠路徑信息,將所述測試指令發往相應的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
可選的,測試單元53進一步用於:
接收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返回的測試響應,基於所述測試響應獲取所述待測試用戶終端的設備地址碼。
基於所述映射關係,確定與所述設備地址碼關聯的目標序列號;
基於所述目標序列號,將所述測試響應與相應的待測試用戶終端進行關聯。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中,當測試裝置檢測到本地接入有待測試用戶終端時,測試裝置獲取待測試用戶終端的目標序列號、設備地址碼和埠路徑信息,並建立三者之間的映射關係,由於一個目標序列號用於唯一標示一臺待測試用戶終端,測試裝置基於建立的映射關係,可以識別出不同接入測試裝置的待測試用戶終端,從而,測試裝置可以在同一時間段內對不同待測試用戶終端進行測試,這樣,此種測試方法不僅提高了測試效率,同時也降低了測試所需的時間、硬體以及人力成本。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電腦程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於磁碟存儲器、CD-ROM、光學存儲器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電腦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電腦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電腦程式指令到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使得存儲在該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製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上,使得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計算機實現的處理,從而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儘管已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造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作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權利要求意欲解釋為包括優選實施例以及落入本發明範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實施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實施例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發明實施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