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供電能力的支架總成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09:57:45
專利名稱::具有供電能力的支架總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於一種支架總成,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供電能力的支架總成。
背景技術:
:近年來,薄型的移動式(mobile)或可攜式(portable)電子裝置愈來愈普遍化,例如智能型手機(smartphone)與平板計算機(tabletPC)等,其在市場上的佔有率日益提升,目前已逐漸取代傳統手機和筆記型計算機,成為新一代移動式電子裝置的主流。一般而言,此類移動式電子裝置的主體大致呈現薄板形結構,無論是智能型手機或平板計算機皆然,並且少了裝設鍵盤的底座,因此並不能很方便地立於桌面上使用。雖然在一般狀況下,此類電子裝置主要是手持使用,但除了長時間手持會讓使用者感到疲累以外,亦不能排除在某些狀態下更適合立於桌面使用,例如觀賞影片或自動播放照片等情況。此類移動式電子裝置在使用上有另一個主要問題,就是續航力普遍不足。探究其原因,除了較之於傳統裝置,時下的移動式電子裝置的機能更為複雜、屏幕更大,而相應的耗電量也更高之外,還包括其本身內建之電池容量較低,其系因為講究輕薄短小的緣故,設計上勢必難以採用容量較高但體積較大的電池。現有的產品中已可提供一種外接的移動式電源,此種移動式電源包括一個電池主體與一傳輸線,電池主體透過傳輸線插接至所述移動式電子裝置的輸入接口,以供應電力給電子裝置。然而,此種移動式電源在使用上既不方便也不美觀。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提出一種具有供電能力的支架總成,以期使其能兼具支撐性與美觀性之外,還能提供電力供應,使其能更加便利。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具有供電能力的支架總成,適用於固持電子裝置並輸出電力至電子裝置,其包括板體、電力模塊與支架。板體具有卡合部以及相對立的內側面與外側面,卡合部位於內側面且對應於電子裝置。電力模塊配置於內側面且未與卡合部重疊處,包括電池與電力傳輸部,電力傳輸部的一端電性連接電池而另一端對應於電子裝置,支架設置於外側面。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卡合部設置於內側面的周緣。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內側面的周緣延伸設置有周壁,周壁對應於電子裝置的周緣,卡合部位於周壁上。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內側面的一側延伸設置有側壁,側壁與周壁之間形成有容置槽,電力傳輸部容置於容置槽。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電力傳輸部具有輸出接口,輸出接口穿設於側壁且對應於電子裝置的輸入接口。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內側面凹設有電池槽,電池設置於電池槽中。[0011]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電池與內側面切齊而共同形成平整面。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板體透設有開口,開口貫穿內側面與外側面。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支架具有環部,環部對應於開口,環部可收納並貼合於開口的周緣,或環部可展開並支撐於承載面上。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種具有供電能力的支架總成,不但能與電子裝置整合為一體,還能方便的將其支撐於桌面或其它承載面上,同時還兼具電力供應的功能,加強了續航力、便利性、支撐性與美觀性。為讓本實用新型之目的、特徵和優點能使該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更易理解,下文結合實施例,並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圖1所繪示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支架總成的支架展開狀態示意圖。圖2所繪示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支架總成的支架收納狀態示意圖。圖3所繪示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支架總成的內側正視圖。圖4所繪示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支架總成的示意圖。圖5所繪示為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之支架總成的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0,40:支架總成100、400:板體101、401:內側面102:外側面110:周壁120:卡合部130:開口140:側壁150:容置槽160:電池槽200:支架210:環部220:支臂組件230:凹槽300:電力模塊310、510:電池320:輸出接口430:凹部。具體實施方式請同時參照圖1、圖2、圖3與圖4,圖1所繪示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支架總成的支架展開狀態示意圖,圖2所繪示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支架總成的支架收納狀態示意圖,圖3所繪示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支架總成的內側正視圖,圖4所繪示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支架總成的示意圖。支架總成10適用於固持一電子裝置並輸出電力至所述之電子裝置,換言之,支架總成10除了可支撐電子裝置之外,還可作為電子裝置的電力來源。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為平板計算機,但不限於此。支架總成10包括板體100、支架200與電力模塊300(圖3)。板體100用以固持所述平板計算機,其具有相對立的內側面101與外側面102,內側面101的周緣延伸設置有周壁110,周壁110對應於所述平板計算機的周緣,且其形狀與結構與平板計算機的周緣互相適配。當此平板計算機安裝於板體100上時,板體100的內側面101鄰接平板計算機的背面,周壁110則包覆於平板計算機的周緣,從而使板體100與所述平板計算機形成具有整體感的外觀,並且板體100與周壁110還兼具有保護平板計算機的效果。另外,周壁110上具有卡合部120,卡合部120設置於周壁110上的背離於板體100的末端。在本實施例中,卡合部120係為周壁110末端的凸起結構,當此平板計算機安置於板體100上而其周緣與周壁110貼合時,卡合部120的凸起結構可將平板計算機嵌合固定在板體100與周壁110上。板體100的中央處透設有開口130,開口130貫穿內側面101與外側面102且其為圓形貫通孔,支架200設置於板體100的外側面102且對應於開口130。支架200具有環部210、支臂組件220與凹槽230,凹槽230系成環形且環繞凹設於開口130的周緣,環部210具有與凹槽230互補之環形結構,環部210並透過支臂組件220可移動的樞接於凹槽230。藉此,環部210可以收納於凹槽230中,並與外側面102形成一整體性的平面,如圖2所示,以利於以手持方式使用安裝在板體100上的平板計算機;或是環部210亦可以展開,如圖1所示,以利於將板體100支撐在適當的承載面上,例如為桌面,如此即可將所述平板計算機立於桌面使用。電力模塊300較佳的系配置於板體100的內側面101,但不限於此。電力模塊300包括電池310與電力傳輸部(圖中未繪示),板體100的內側面101凹設有電池槽160(圖3與圖4中為電池310的安裝位置),電池310設置於容置槽160。在本實施例中,電池310與板體100的內側面101切齊而共同形成一平整面。內側面101的一側延伸設置有側壁140,側壁140與其鄰近之周壁110之間形成有容置槽150,電力傳輸部可容置於容置槽150中。電力傳輸部具有輸出接口320,輸出接口320穿設於側壁140,且對應於平板計算機所具有的輸入接口而設置。電力傳輸部可進一步包括控制電路,且連接有導線(圖中未繪示),導線的一端連接電池310,而另一端連接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又連接至輸出接口320,其中,所述導線可粘接固定於內側面101上或埋設於板體100中的預定位置。當平板計算機妥善安裝於板體100上時,輸出接口320與平板計算機的輸入接口互相卡合而電性連接,藉此,平板計算機與電力模塊300電性導通形成迴路,電池310所輸出之電力可經由所述導線傳送至控制電路,控制電路控制其電流/電壓後再透過輸出接口320傳送至平板計算機,從而實現了支架總成10可供電給平板計算機的能力。關於供電方面的技術手段,應屬於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熟知,於此不再贅述。請再參照圖5,圖5所繪示為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之支架總成的示意圖。圖5的支架總成40系以圖1至圖4所示的支架總成10為例,並更改了部分結構。支架總成40具有板體400,板體400的內側面401的中央處具有凹部430,凹部430系由內側面401凸出從而於相對側產生凹槽之結構,其用以安裝與之相應的支架(位於板體400的背側,圖中未繪示),電池510系對稱固設於凹部430的兩側且覆蓋於內側面401與凹部430的一部份之上。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具有供電能力的支架總成,其能與電子裝置整合為一體,並且其除了可保護電子裝置之外還提升了美觀性,而當支架展開時,還能方便的將電子裝置支撐於桌面或其它承載面上,此外本實用新型還同時兼具了供應電力的功能,相較於習知技術,本實用新型針對續航力、便利性、支撐性與美觀性等方面提出了解決方案。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實用新型之保護範圍當視權利要求所界定者為準。權利要求1.具有供電能力的支架總成,適用於固持一電子裝置並輸出電力至該電子裝置,包括:一板體(100),具有一^^合部(120)以及相對立的一內側面(101)與一外側面(102),該卡合部(120)位於該內側面(101)且對應於該電子裝置;一電力模塊(300),配置於該內側面(101)且未與該卡合部(120)重疊處,包括一電池(310)與一電力傳輸部,該電力傳輸部的一端電性連接該電池(310)而另一端對應於該電子裝置;以及一支架(200),設置於該外側面(102)。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供電能力的支架總成,其中,該卡合部(120)設置於該內側面(101)的周緣。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供電能力的支架總成,其中,該內側面(101)的周緣延伸設置有一周壁(110),該周壁(110)對應於該電子裝置的周緣,該卡合部(120)位於該周壁(110)上。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供電能力的支架總成,其中,該內側面(101)的一側延伸設置有一側壁(140),該側壁(140)與該周壁(110)之間形成有一容置槽(150),該電力傳輸部容置於該容置槽(150)。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供電能力的支架總成,其中,該電力傳輸部具有一輸出接口(320),該輸出接口(320)穿設於該側壁(140)且對應於該電子裝置的一輸入接口。6.如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供電能力的支架總成,其中,該內側面(101)凹設有一電池槽(160),該電池(310)設置於該電池槽(160)中。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供電能力的支架總成,其中,該電池(310)與該內側面(101)切齊而共同形成一平整面。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供電能力的支架總成,其中,該板體(100)透設有一開口(130),該開口(130)貫穿該內側面(101)與該外側面(102)。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供電能力的支架總成,其中,該支架(200)具有一環部(210),該環部(210)對應於該開口(130),該環部(210)可收納並貼合於該開口(130)的周緣,或該環部(210)可展開並支撐於一承載面上。專利摘要具有供電能力的支架總成(10),適用於固持、保護電子裝置並輸出電力至此電子裝置,其包括板體(100)與電力模塊(300)。板體具有卡合部(120)以及相對立的內側面(101)與外側面,卡合部位於內側面且對應於電子裝置。電力模塊配置於內側面且未與卡合部重疊處,包括電池(310)與電力傳輸部,電力傳輸部的一端電性連接電池而另一端對應於電子裝置。本實用新型提升了便利性與美觀性,還能提供電力供應,使其能更加便利。文檔編號F16M11/00GK203052112SQ20122067520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0日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0日發明者周哲宇,蔡宗洋,呂威徹申請人:新日興股份有限公司,菁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