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廣口向心式灶頭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13:50:25 1
專利名稱:一種廣口向心式灶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灶頭裝置,屬於燃氣爐灶領域。
背景技術:
爐灶是餐飲業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目前市場上的爐灶,其灶體上的爐膛多為直筒 型,鍋底距離燃燒盤較遠,一般為ll-20cm,爐膛的燃燒空間較大,易造成熱量流失和燃氣浪 費。若縮小直筒型爐灶的爐膛高度,則鍋底距離燃燒盤距離雖然變小,但此時爐膛的燃燒 空間較小,工作時常會因氣壓較大將鍋向上頂起,即出現「震鍋」現象。另外爐灶的火焰相 對於燃燒盤中心軸線來說多為離心式火焰,其火焰射向四周再反射至中央位置,此種方式 加熱鍋時熱能有損耗,加熱慢,熱效率低,而且直筒型爐膛所需灶頭風機功率較大,一般在 180W—240ffo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廣口向心式灶頭,其使用時加熱更快,所需 風機功率更小,從而更省電更省氣。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廣口向心式灶頭,包括底座、安裝在底座上的灶頭 體、安裝在灶頭體上方的燃燒盤,在底座下部有進風口,底座與灶頭體下底面組成存風腔, 灶頭體與燃燒盤組成混合腔,灶頭體的下部有燃氣進氣管,在燃燒盤的中心部位有長明火 進氣管,在長明火進氣管上罩有帶出火孔的長明火帽,在長明火帽周邊的燃燒盤上有多個 導氣孔,所述灶頭體和底座間安裝有控風體,控風體的上蓋板均勻分布有多個出風孔,所述 灶頭體上部外側有圓形支架,圓形支架上固定安裝有爐膛體,所述爐膛體與灶頭體、燃燒盤 組成上大下小的半球形或倒錐形燃燒腔,所述導氣孔的位置是以燃燒盤軸線為中心呈內外 兩圈或多圈均勻分布,導氣孔以燃燒盤軸線為中心自下往上向內傾斜。在所述燃燒盤的上表面、內圈導氣孔四周設有一圈凸臺。所述導氣孔的軸線與燃燒盤中心軸線間的夾角值適用範圍為10° < α < 25°,所 述導氣孔的頂面圓心與燃燒盤頂面圓心間的距離小於導氣孔底面圓心與燃燒盤底面圓心 間的距離。在所述燃燒腔下部均勻分布有多個進空氣口。所述出風孔相對於控風體上表面具有一定傾斜角度,所述燃氣進氣管的頂端封 閉,在燃氣進氣管的側壁上有至少兩個燃氣出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採用上大下小的半球形或倒錐形爐膛體,灶頭體上有進空 氣口交換空氣,其爐膛體內部氣壓均衡,工作時不再有「震鍋」現象發生。鍋底離火焰更近, 與燃燒盤間的距離僅為5-7cm,導氣孔以燃燒盤軸線為中心自下往上向內傾斜,在燃燒盤中 央形成螺旋型向心式火焰束,對鍋底形成集中加熱,提高熱效率,縮短了工作時間,節省燃 氣,工作時風機功率僅需60W可實現相同效果,更加省電。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示意圖。圖2是圖1中燃燒盤的俯視示意圖。圖3是圖1中灶頭體的俯視示意圖。圖4是圖1中燃燒盤上導氣孔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 一底座,2 —灶頭體,3 —爐膛體,4 一燃燒盤,5 —控風體,6 —燃氣進氣管, 7 —長明火進氣管,8 —長明火帽,11 一進風口,12 —存風腔,21-混合腔,22 —圓形支架, 23—進空氣口,31-燃燒腔,41 一導氣孔,42 —凸臺,51 —出風孔,61 —燃氣出孔,81 —出火 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3所示,一種廣口向心式灶頭,包括底座1、安裝在底座1上的灶頭體2、安 裝在灶頭體2上方的燃燒盤4,在底座1下部有進風口 11,底座1與灶頭體2下底面組成存 風腔12,灶頭體2與燃燒盤4組成混合腔21,灶頭體2的下部有燃氣進氣管6,在燃燒盤4 的中心部位有長明火進氣管7,在長明火進氣管7上罩有帶出火孔81的長明火帽8,在長明 火帽8周邊的燃燒盤4上有多個導氣孔41,所述灶頭體2和底座1間螺紋安裝或其他方式 固定安裝有控風體5,控風體5的上蓋板均勻分布有多個出風孔51,所述灶頭體2上部外側 有圓形支架22,圓形支架22上固定安裝有爐膛體3,所述爐膛體3與灶頭體2、燃燒盤4組 成上大下小的半球形或倒錐形燃燒腔4,所述導氣孔41的位置是以燃燒盤4軸線為中心呈 內外兩圈或多圈均勻分布,導氣孔41以燃燒盤4軸線為中心自下往上向內傾斜。在所述燃燒盤4的上表面、內圈導氣孔41四周設有一圈凸臺42。在所述燃燒腔31下部均勻分布有多個進空氣口 23。所述出風孔51相對於控風體5上表面具有一定傾斜角度,所述燃氣進氣管6的頂 端封閉,在燃氣進氣管6的側壁上有至少兩個燃氣出孔61。如圖4所示,取O1為燃燒盤導氣孔頂面圓心,O2為燃燒盤導氣孔底面圓心,O1'為 燃燒盤導氣孔頂面圓心在底面的水平投影點,Otl為燃燒盤頂面圓心,O0'為燃燒盤底面圓 心,O1O1'平行於0Λ』,則導氣孔41的軸線與燃燒盤4中心軸線間的夾角即為O1O2與O1O1' 間夾角α,α值適用範圍為10° < α < 25°。導氣孔41頂面圓心O1與燃燒盤4頂面圓 心Otl間的距離,小於導氣孔41底面圓心O2與燃燒盤4底面圓心Otl'間的距離,即O1 00< O2 Oci',說明導氣孔41是以燃燒盤4的軸線為中心向內傾斜,爐灶火焰形成螺旋型向心式火焰 束ο工作時,燃氣經進氣管出氣端的燃氣出孔61進入混合腔21,同時風機通過進風口 11進入存風腔12,然後通過控風體5上的出風孔51進入混合腔。當然,出風孔51的數目 是不限定的,每一個出風孔51並不是直上直下設置的,而是相對於盤面來說有一定的傾斜 度,該傾斜度是為了促使空氣從中導出後產生渦旋,以促進空氣和燃氣的有效混合。混合氣 體經經燃燒盤4上的導氣孔41導出,與長明火接觸,達到燃燒目的。導氣孔41也並非是垂 直設置,是斜向內設置,這樣通過渦旋的形式能夠進一步促進燃氣與空氣的混合,達到完全 燃燒目的,同時形成螺旋型向心式火焰束,能夠提供更大熱能。[0022]以下是本實用新型、中式爐頭和廣式爐頭對比實驗數據表
名稱風機功率小時耗氣4公斤水耗時量噪音本實用新型60瓦1.8千克135S70中式爐頭120瓦4. 2千克172S80廣式爐頭370瓦5. 4千克168s85 上述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較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
的一種,基於本實用新型思想 的通常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廣口向心式灶頭,包括底座、安裝在底座上的灶頭體、安裝在灶頭體上方的燃燒 盤,在底座下部有進風口,底座與灶頭體下底面組成存風腔,灶頭體與燃燒盤組成混合腔, 灶頭體的下部有燃氣進氣管,在燃燒盤的中心部位有長明火進氣管,在長明火進氣管上罩 有帶出火孔的長明火帽,在長明火帽周邊的燃燒盤上有多個導氣孔,其特徵在於所述灶頭 體和底座間安裝有控風體,控風體的上蓋板均勻分布有多個出風孔,所述灶頭體上部外側 有圓形支架,圓形支架上固定安裝有爐膛體,所述爐膛體與灶頭體、燃燒盤組成上大下小的 半球形或倒錐形燃燒腔,所述導氣孔的位置是以燃燒盤軸線為中心呈內外兩圈或多圈均勻 分布,導氣孔以燃燒盤軸線為中心自下往上向內傾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灶頭,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燃燒盤的上表面、內圈導氣孔四周設 有一圈凸臺。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灶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氣孔的軸線與燃燒盤中心軸線間的 夾角值適用範圍為10° < α <25°,所述導氣孔的頂面圓心與燃燒盤頂面圓心間的距離 小於導氣孔底面圓心與燃燒盤底面圓心間的距離。
4.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灶頭,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燃燒腔下部均勻分 布有多個進空氣口。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灶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出風孔相對於控風體上表面具有一定 傾斜角度,所述燃氣進氣管的頂端封閉,在燃氣進氣管的側壁上有至少兩個燃氣出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廣口向心式灶頭,包括底座,灶頭體,燃燒盤燃氣進氣管,長明火進氣管,長明火帽,在長明火帽周邊的燃燒盤上有多個導氣孔,所述灶頭體和底座間安裝有控風體,控風體的上蓋板均勻分布有多個出風孔,所述灶頭體上部外側有圓形支架,圓形支架上固定安裝有爐膛體,所述爐膛體與灶頭體、燃燒盤組成上大下小的半球形或倒錐形燃燒腔,所述導氣孔的位置是以燃燒盤軸線為中心呈內外兩圈或多圈均勻分布,導氣孔以燃燒盤軸線為中心自下往上向內傾斜。本實用新型可對鍋底形成集中加熱,提高熱效率,縮短了工作時間,節省燃氣,工作時風機功率僅需60W可實現相同效果,更加省電。
文檔編號F23D14/46GK201916904SQ20102056338
公開日2011年8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15日
發明者王培華 申請人:王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