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幅鋁帶雙軸卷取縱向分切的製造方法
2023-09-18 08:34:15 1
寬幅鋁帶雙軸卷取縱向分切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寬幅鋁帶雙軸卷取縱向分切機,包括開卷機、調整裝置、主機,開卷機、調整裝置、主機設置在一個平面內,按照上述順序依次連接;開卷機包括開卷底座、開卷驅動裝置,開卷驅動裝置設置在開卷底座的頂面上;調整裝置包括底座一、一對轉向機構、調節機構、對中檢測裝置,一對轉向機構分別固定設置在底座一的頂面的兩端,調節結構設置在一對轉向機構之間的正中的位置處,對中檢測裝置設置在一個轉向機構的側面;主機包括機架、一對搖臂裝置、導軌支撐裝置、一對卷取裝置、分切裝置;本發明運行平穩、加工範圍廣、通用性強、成本低、效率高。
【專利說明】寬幅鋁帶雙軸卷取縱向分切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分切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寬幅鋁帶雙軸卷取縱向分切機,屬於機械裝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分切設備是鋁加工行業精整工序的的必備設備,我國的鋁加工業多年來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許多關鍵設備的加工能力制約了生產的進一步提升。
[0003]目前,鋁加工業所使用的鋁帶雙軸卷取縱向分切機幅面窄(一般在1600mm以下,常用的為1350_)、範圍小(通常分切鋁帶的厚度在0.5_以下),控制方式簡單,開卷張力採用磁粉制動器,卷取傳動採用力矩電機。特別是針對寬幅面、寬範圍的鋁帶的分切難度聞。
[0004]因此設計出寬幅面、寬範圍的鋁帶雙軸卷取縱向分切機,不僅可增強企業的生產能力和競爭力,而且能帶動行業內裝備的技術改造,促進裝備水平的提高,有利於促進我國鋁加工事業的發展。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分切寬幅面、寬範圍的寬幅鋁帶雙軸卷取縱向分切機。
[0006]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寬幅鋁帶雙軸卷取縱向分切機,包括開卷機、調整裝置、主機,開卷機、調整裝置、主機設置在一個平面內,按照上述順序依次連接;
開卷機包括開卷底座、開卷驅動裝置,開卷驅動裝置設置在開卷底座的頂面上;開卷底座包括兩個固定底座、活動底座、一對滾動直線導軌副一、液壓油缸,兩個固定底座隔開放置,每個滾動直線導軌副一包括導軌一和數個滑塊一,兩個導軌一平行的固定設置在兩個固定底座的頂面上,數個滑塊一分布成兩列固定設置在活動底座的底面上,活動底座通過兩列滑塊一分別與兩個導軌一相配合活動連接在固定底座的頂面上,滑塊一可在導軌一上移動,液壓油缸的一端與一塊固定底座的頂面的中部連接,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活動底座的底面上;開卷驅動裝置包括主開卷驅動裝置和副開卷驅動裝置,主開卷驅動裝置和副開卷驅動裝置對稱的布置在活動底座的長度方向上;主開卷驅動裝置包括主滑座、開卷電機、驅動軸、一對滾動直線導軌副二、移動裝置一、夾緊裝置一;主滑座活動設置在活動底座長度方向的頂面的一端,主滑座為長方體結構零件,其頂面固定設置軸承座一,開卷電機固定設置在主滑座的側面,驅動軸穿過軸承座一,其中部依靠軸承座一的軸承支撐,驅動軸的一端與開卷電機的輸出軸連接,驅動軸的另一端固定設有夾緊裝置一,夾緊裝置一包括大錐頭和小錐頭,大錐頭和小錐頭的外圓都設有錐度,大錐頭與驅動軸固定連接,小錐頭固定設置在大錐頭的端面上,每個滾動直線導軌副二包括導軌二和數個滑塊二,兩個導軌二平行的固定設置在活動底座的頂面上,數個滑塊二分布成兩列固定設置在主滑座的底面上,兩列滑塊二分別與兩個導軌二相配合活動連接,滑塊二可在導軌二上移動,移動裝置一包括移動電機、聯軸器一、絲槓螺母副一,移動電機設置在活動底座頂面的中心上,其位置靠近主滑座,絲槓螺母副一包括絲槓一、絲槓螺母一,絲槓一的一端通過聯軸器一與移動電機的輸出軸連接,絲槓螺母一固定設置在主滑座的底面上,絲槓螺母一與絲槓一相配合活動連接;副開卷驅動裝置包括副滑座、操側軸、絲槓螺母副二、一對滾動直線導軌副三、夾緊裝置二,副滑座與主滑座的結構一致,並對稱於主滑座設置在活動底座的另一端,副滑座的頂面固定設有軸承座二,操側軸穿過軸承座二,其中部依靠軸承座二的軸承支撐,操側軸靠近主滑座的一端設有夾緊裝置二,夾緊裝置二的結構與夾緊裝置一的結構一致,每個滾動直線導軌副三包括導軌三和數個滑塊三,兩個導軌三平行的固定設置在活動底座的另一端的頂面上,數個滑塊三分布成兩列固定設置在副滑座的底面上,兩列滑塊三分別與兩個導軌三相配合活動連接,滑塊三可在導軌三上移動;絲槓螺母副二包括絲槓二、絲槓螺母二,絲槓二的一端通過聯軸器二與絲槓一連接,絲槓螺母二固定設置在副滑座的底面上,絲槓螺母二與絲槓二相配合活動連接;
調整裝置包括底座一、一對轉向機構、調節機構、對中檢測裝置,一對轉向機構分別固定設置在底座一的頂面的兩端,調節結構設置在一對轉向機構之間的正中的位置處,對中檢測裝置設置在一個轉向機構的側面;每個轉向機構包括轉向輥、一對轉向輥架,一對轉向輥架對稱固定設置在底座一的頂面,轉向輥的兩端分別連接在一對轉向輥架內的軸承上,另一個轉向機構也按照此方式設置;調節機構包括調節輥、一對調節輥架,一對調節輥架固定設置在底座一的頂面,調節輥架為框架結構零部件,調節輥架的頂面設有螺紋孔,調節輥架的內部相互平行的兩側面各設有一個固定塊,固定塊布置的方位垂直於調節輥的軸線,兩個固定塊上相對的兩個側面上均設有一個凸臺,凸臺呈垂直狀態,兩個固定塊之間設有一個移動塊,移動塊的兩個側面均設有卡槽,兩個卡槽分別與固定塊的兩個凸臺配合連接,移動塊的頂面通過一個調節螺杆與調節輥架的螺紋孔相配合連接,調節螺杆的另一端還設有一個手輪一,調節輥的兩端分別與一對調節輥架的移動塊連接,兩個轉向輥和一個調節輥都與開卷機的導軌一平行;對中檢測裝置包括安裝側板和光電傳感器,安裝側板固定設置在靠近開卷機一側的轉向機構的轉向輥架的側面,在安裝側板的頂面平行於轉向輥的方向設有光電傳感器,光電傳感器連接控制開卷機的液壓油缸;
主機包括機架、一對搖臂裝置、導軌支撐裝置、一對卷取裝置、分切裝置;機架包括底座三、兩塊側板、數個定距杆一,兩塊側板對稱固定設置在底座三的寬度方向上,數個定距杆一垂直於兩塊側板的內側面安裝,用於連接兩塊側板成一整體框架結構,兩塊側板均為「凸」字型結構零部件,在其上端凸出部分的中間位置設有安裝窗口,安裝窗口平行於開卷機的導軌一,一對搖臂裝置對稱設置在兩塊側板上端凸出部分的兩個尖角處,導軌支撐裝置垂直於機架的側面設置,與機架呈「T」字型結構,一對卷取裝置對稱設置在兩塊側板的頂面的兩端,分切裝置活動設置在導軌支撐裝置上;機架內部設有六組轉向輥,六組轉向輥分別為轉向輥二、轉向輥三、轉向輥四、轉向輥五、轉向輥A、轉向輥B,各轉向輥均與開卷機的導軌一平行,轉向輥二、轉向輥三、轉向輥四、轉向輥五設置在分切裝置下方,轉向輥A、轉向輥B設置在分切裝置上方,機架的中下方偏中心一側設有轉向輥二,在機架的中心線左右兩側、從下到上依次設有轉向輥三、轉向輥四、轉向輥五,轉向輥A、轉向輥B對稱設置在機架的安裝窗口的上部;每個搖臂裝置均包括搖臂框架、四組轉向輥、一對氣缸、數個定距杆二,四組轉向輥包括轉向輥六、轉向輥七、轉向輥八、轉向輥九,各轉向輥均與開卷機的導軌一平行,搖臂框架通過數個定距杆二連接組成長方形框架結構,搖臂框架的兩端通過轉向棍六和轉向棍九連接,在中間部位分別通過轉向棍七和轉向棍八連接,一對搖臂裝置均通過各自的轉向輥六與兩塊側板的最上方的兩個尖角處活動連接,搖臂裝置可繞轉向輥六旋轉,一對氣缸的一端均活動設置在兩塊側板的內側面上,另一端分別與搖臂框架的兩側中部相連接;導軌支撐裝置包括支撐架、V型導軌、平導軌、鋼軌,支撐架為長方體框架結構,支撐架垂直於機架的側板設置並穿過機架的安裝窗口,在其頂面平行的設置有V型導軌和平導軌,V型導軌、平導軌均與開卷機的導軌一平行,V型導軌和平導軌穿過機架的安裝窗口並設置在其內部,支撐架的底面設有滾輪一,鋼軌設置在支撐架的底面,其方向垂直於開卷機的導軌一,滾輪一在鋼軌上移動;每個卷取裝置包括卷取電機、聯軸器三、捲軸、一對軸承座三,卷取電機設置在側板的外側面,捲軸的一端通過聯軸器三與卷取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捲軸的兩端通過一對軸承座三支撐,捲軸與開卷機的導軌一平行;分切裝置包括底座二、可移動刀架、固定刀架、分切刀軸,底座二為長方形平板,在其底面固定設有一列槽輪和一列滾輪二,槽輪和滾輪二分別與導軌支撐裝置的V型導軌和平導軌接觸,底座二在導軌支撐裝置上移動,可移動刀架和固定刀架分別設置在底座二的頂面的兩端,可移動刀架包括底板一、刀架一、移動裝置二,底板一固定設置在底座二的頂面,在底板一的頂面設有兩個相平行的T型槽,在兩個T型槽中間部位設有一個凹槽;刀架一為長方體結構零件,刀架一的底面設有凸臺三,刀架一通過凸臺三定位於底板一的凹槽內,刀架一通過螺釘與底板一的T型槽固定連接,刀架一位於機架的安裝窗口內,在刀架一的中下部設有螺紋孔二,在其中上部沿T型槽的方向設有刀軸安裝窗口一 ;移動裝置二包括絲槓三、手輪二、軸承座四,絲槓三的一端與刀架一的螺紋孔二相配合連接,另一端設有手輪二並通過軸承座四支撐;固定刀架上設有與可移動刀架一樣的刀軸安裝窗口二 ;分切刀軸包括從動刀軸裝置、主動刀軸裝置、手動進料裝置,主動刀軸裝置包括主動刀軸、軸承座七、軸承座八、數個切削裝置二,軸承座七和軸承座八分別固定設置在可移動刀架的刀軸安裝窗口一和固定刀架的刀軸安裝窗口二內,主動刀軸的兩端分別依靠軸承座七和軸承座八內的軸承支撐,主動刀軸穿出軸承座八,在該端從外側往裡依次設有皮帶輪和主動齒輪;從動刀軸裝置包括從動刀軸、軸承座五、軸承座六、數個切削裝置一、徑向調整裝置,軸承座五和軸承座六分別設置在可移動刀架的刀軸安裝窗口一和固定刀架的刀軸安裝窗口二內,從動刀軸的兩端分別依靠軸承座五和軸承座六內的軸承支撐,從動刀軸穿出軸承座六,在該端設有從動齒輪一,從動齒輪一與主動齒輪嚙合,在軸承座五的兩側面都設有端蓋一,兩個端蓋一與刀架一的兩側面間隙配合,在軸承座六的兩側面都設有端蓋二,兩個端蓋二與固定刀架的兩側面間隙配合,軸承座五和軸承座六分別在刀軸安裝窗口一和刀軸安裝窗口二內移動,徑向調整裝置包括手輪三、調節同步軸、一對蝸輪蝸杆升降機,一對蝸輪蝸杆升降機分別固定設置在刀架一和固定刀架的側面,其蝸杆分別與軸承座五和軸承座六連接,調節同步軸的兩端分別與兩個蝸輪蝸杆升降機的蝸輪相嚙合,調節同步軸的一端設有手輪三,數個切削裝置一包括刀盤、隔離套、組合墊,刀盤、隔離套、組合墊均設置在從動刀軸的外圓上,並按照上述順序貼合在一起,數個切削裝置一依次在從動刀軸上排開,切削裝置二的結構與切削裝置一完全一致,切削裝置二上的零件設置在主動刀軸的外圓上,每個切削裝置一均對應著一個切削裝置二,兩個分別由主動刀軸和從動刀軸上交錯排列的成對刀盤組成切削刃口 ;手動進料裝置包括手輪四、進料軸、從動齒輪二、一對軸承座九,一對軸承座九分別固定在安裝窗口的兩個側面上,進料軸的兩端通過軸承座九支撐,進料軸靠近固定刀架的一端設有從動齒輪二,另一端設有手輪四,從動齒輪二與主動齒輪嚙合。
[0007]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一種寬幅鋁帶雙軸卷取縱向分切機,絲槓一和絲槓二的旋向相反。
[0008]前述的一種寬幅鋁帶雙軸卷取縱向分切機,各滾動直線導軌副的滑塊一、滑塊二、滑塊三均成對的設置。
[0009]前述的一種寬幅鋁帶雙軸卷取縱向分切機,搖臂裝置處於水平狀態時,轉向輥九的位置正好位於捲軸的正上方,且轉向輥九的外圓與捲軸的外圓相切。
[0010]前述的一種寬幅鋁帶雙軸卷取縱向分切機,還包括設有第二套分切裝置,第二套分切裝置與前述的分切裝置的區別僅僅在於切削裝置不一樣,其他零部件的結構和安裝方式都一樣;第二套分切裝置中的切削裝置三包括碟刀、下刀盤、組合墊,將從動刀軸上的切削裝置一和主動刀軸上的切削裝置二卸掉,將碟刀固定設置在從動刀軸上,下刀盤固定設置在主動刀軸上,每個下刀盤之間通過數個組合墊間隔開,每個碟刀的刀尖都與下刀盤一一對應形成切削刃。
[0011]前述的一種寬幅鋁帶雙軸卷取縱向分切機,刀盤的直徑為250mm。
[0012]前述的一種寬幅鋁帶雙軸卷取縱向分切機,碟刀的直徑為160mm。
[0013]本發明通過設置主開卷驅動裝置和副開卷驅動裝置,可調節它們之間的距離,因此可裝夾招卷卷寬:B < 1850mm,厚度:h = 0.1?1.0 mm,卷重:G < 15噸,招卷內徑:d=150-610mm,招卷外徑:D ( 2000mm,加工範圍廣,通用性強;開卷電機和卷取電機均採用交流變頻調速,運行平穩;開卷機採用直線導軌裝置,精度高;本發明還設有調整裝置,光電傳感器非接觸檢測信號經運算後驅動開卷機的液壓油缸,液壓油缸帶動活動底座左右移動進行對中糾偏,精度高;分切裝置可機外調整,採取刀盤和碟刀兩種不同的切削裝置來滿足厚料和薄料的分切要求,刀盤用於切削0.5-1.0mm厚度的鋁帶,碟刀用於切削0.1-0.5mm厚度的鋁帶,應用範圍廣,且只需更換切削裝置,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也可準備兩套分切裝置,降低成本。
[0014]本發明的優點和特點,將通過下面優選實施例的非限制性說明進行圖示和解釋,這些實施例,是參照附圖僅作為例子給出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發明的總裝圖;
圖2是本發明的開卷機的主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B放大圖;
圖4是本發明的C放大圖;
圖5是本發明的開卷機的左視圖;
圖6是本發明的調整裝置的主視圖;
圖7是本發明的調整裝置的俯視圖;
圖8是本發明的調整裝置的左視圖;
圖9是本發明的調整裝置的調節輥架的俯視圖; 圖10是本發明的主機的主視圖;
圖11是本發明的主機的俯視圖;
圖12是本發明的主機的左視圖;
圖13是本發明的導軌支撐裝置與分切裝置裝配的主視圖;
圖14是本發明的導軌支撐裝置與分切裝置裝配的俯視圖;
圖15是本發明的導軌支撐裝置與分切裝置裝配的左視圖;
圖16是本發明的切削裝置三的主視圖圖17是本發明的D放大圖;
圖18是本發明的E放大圖;
圖19是本發明的卷取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7]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開卷機3、調整裝置4、主機5,開卷機3、調整裝置4、主機5設置在一個平面內,按照上述順序依次連接;
如圖2、圖3、圖4、圖5所示,開卷機3包括開卷底座1、開卷驅動裝置2,開卷驅動裝置2設置在開卷底座I的頂面上;開卷底座I包括兩個固定底座11、活動底座12、一對滾動直線導軌副一 13、液壓油缸14,兩個固定底座11隔開放置,每個滾動直線導軌副一 13包括導軌一 131和數個滑塊一 132,兩個導軌一 131平行的固定設置在兩個固定底座11的頂面上,數個滑塊一 132分布成兩列固定設置在活動底座12的底面上,兩列滑塊一 132分別與兩個導軌一 131相配合活動連接,滑塊一 132可在導軌一 131上移動,液壓油缸14的一端與一塊固定底座11的頂面的中部連接,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活動底座12的底面上;開卷驅動裝置2包括主開卷驅動裝置21和副開卷驅動裝置22,主開卷驅動裝置21和副開卷驅動裝置22對稱的布置在活動底座12的長度方向上;主開卷驅動裝置21包括主滑座213、開卷電機211、驅動軸212、一對滾動直線導軌副二 214、移動裝置一 215、夾緊裝置一 219 ;主滑座213活動設置在活動底座12長度方向的頂面的一端,主滑座213為長方體結構零件,其頂面固定設置軸承座一 218,開卷電機211固定設置在主滑座213的側面,驅動軸212穿過軸承座一218,其中部依靠軸承座一 218的軸承支撐,驅動軸212的一端與開卷電機211的輸出軸連接,驅動軸212的另一端固定設有夾緊裝置一 219,夾緊裝置一 219包括大錐頭216和小錐頭217,大錐頭216和小錐頭217的外圓都設有錐度,大錐頭216與驅動軸212固定連接,小錐頭217固定設置在大錐頭216的端面上,每個滾動直線導軌副二 214包括導軌二 2141和數個滑塊二 2142,兩個導軌二 2141平行的固定設置在活動底座12的頂面上,數個滑塊二2142分布成兩列固定設置在主滑座213的底面上,兩列滑塊二 2142分別與兩個導軌二2141相配合活動連接,滑塊二 2142可在導軌二 2141上移動,滑塊一 132、滑塊二 2142、滑塊三2242均成對的設置;移動裝置一 215包括移動電機2151、聯軸器一 2152、絲槓螺母副一2153,移動電機2151設置在活動底座12頂面的中心上,其位置靠近主滑座213,絲槓螺母副一 2153包括絲槓一 2154、絲槓螺母一 2155,絲槓一 2154的一端通過聯軸器一 2152與移動電機2151的輸出軸連接,絲槓螺母一 2155固定設置在主滑座213的底面上,絲槓螺母一2155與絲槓一 2154相配合活動連接;副開卷驅動裝置22包括副滑座221、操側軸222、絲槓螺母副二 223、一對滾動直線導軌副三224、夾緊裝置二 226,副滑座221與主滑座213的結構一致,並對稱於主滑座213設置在活動底座12的另一端,副滑座221的頂面固定設有軸承座二,操側軸222穿過軸承座二,其中部依靠軸承座二的軸承支撐,操側軸222靠近主滑座213的一端設有夾緊裝置二 226,夾緊裝置二 226的結構與夾緊裝置一 219的結構一致,每個滾動直線導軌副三224包括導軌三2241和數個滑塊三2242,兩個導軌三2241平行的固定設置在活動底座12的另一端的頂面上,數個滑塊三2242分布成兩列固定設置在副滑座221的底面上,兩列滑塊三2242分別與兩個導軌三2241相配合活動連接,滑塊三2242可在導軌三2241上移動;絲槓螺母副二 223包括絲槓二 2231、絲槓螺母二 2232,絲槓二 2231的一端通過聯軸器二 23與絲槓一 2154連接,絲槓一 2154和絲槓二 2231的旋向相反,絲槓螺母二 2232固定設置在副滑座221的底面上,絲槓螺母二 2232與絲槓二 2231相配合活動連接;
如圖6、圖7、圖8、圖9所示,調整裝置4包括底座一 41、一對轉向機構42、調節機構43、對中檢測裝置44,一對轉向機構42分別固定設置在底座一 41的頂面的兩端,調節結構設置在一對轉向機構42之間的正中的位置處,對中檢測裝置44設置在右邊的轉向機構42的右側面上;每個轉向機構42包括轉向輥421、一對轉向輥架422,一對轉向輥架422對稱固定設置在底座一 41的頂面,轉向輥421的兩端分別連接在一對轉向輥架422內的軸承上,另一個轉向機構42也按照此方式設置;調節機構43包括調節輥431、一對調節輥架432,一對調節輥架432固定設置在底座一 41的頂面;調節輥架432為框架結構零部件,調節輥架432的頂面設有螺紋孔435,調節輥架432的內部相互平行的兩側面各設有一個固定塊437,固定塊437布置的方位垂直於調節輥431的軸線,兩個固定塊437上相對的兩個側面上均設有一個凸臺439,凸臺439呈垂直狀態,兩個固定塊437之間設有一個移動塊436,移動塊436的兩個側面均設有卡槽438,兩個卡槽438分別與固定塊437的兩個凸臺439配合連接,移動塊436的頂面通過一個調節螺杆434與調節輥架432的螺紋孔相配合連接,調節螺杆434的另一端還設有一個手輪一 433,調節輥431的兩端分別與一對調節輥架432的移動塊436連接,兩個轉向輥和一個調節輥431都與開卷機3的導軌一 131平行;對中檢測裝置44包括安裝側板441和光電傳感器442,安裝側板441固定設置在右側的轉向機構42的轉向輥架422的側面,在安裝側板441的頂面平行於轉向輥421的方向設有光電傳感器442,光電傳感器442連接控制開卷機3的液壓油缸14 ;
如圖10—圖18所示,主機包括機架51、一對搖臂裝置52、導軌支撐裝置53、一對卷取裝置54、分切裝置55 ;機架51包括底座三511、兩塊側板512、六個定距杆一 5121,兩塊側板512對稱固定設置在底座三511的寬度方向上,六個定距杆一 5121垂直於兩塊側板512的面安裝,用於連接兩塊側板512,兩塊側板512均為「凸」字型結構零部件,在其上端凸出部分的中間位置設有安裝窗口 519,安裝窗口 519平行於開卷機3的導軌一 131,一對搖臂裝置52對稱設置在兩塊側板512上端凸出部分的兩個尖角處,導軌支撐裝置53垂直於機架51的側面設置,與機架51呈「T」字型結構,一對卷取裝置54對稱設置在兩塊側板512的頂面的兩端,分切裝置55活動設置在導軌支撐裝置53上;機架51內部設有六組轉向輥513,六組轉向輥513分別為轉向輥二 515、轉向輥三516、轉向輥四517、轉向輥五518、轉向輥A5131、轉向輥B5132,各轉向輥均與開卷機3的導軌一 131平行,轉向輥二 515、轉向輥三516、轉向輥四517、轉向輥五518設置在分切裝置55下方,轉向輥A5131、轉向輥B5132設置在分切裝置55上方,機架51的右下方設有轉向輥二 515,在機架51的中心線左右兩側、從下到上依次設有轉向輥三516、轉向輥四517、轉向輥五518,轉向輥A5131、轉向輥B5132對稱設置在機架51的安裝窗口 519的上部;每個搖臂裝置52均包括搖臂框架521、四組轉向輥522、一對氣缸523、兩個定距杆二 528,四組轉向輥522包括轉向輥六524、轉向輥七525、轉向輥八526、轉向輥九527,各轉向輥均與開卷機3的導軌一 131平行,搖臂框架521通過兩個定距杆二 528連接組成長方形框架結構,搖臂框架521的兩端通過轉向輥六524和轉向輥九527連接,在中間部位分別通過轉向輥七525和轉向輥八526連接,一對搖臂裝置52均通過各自的轉向輥六524與兩塊側板512的最上方的兩個尖角處活動連接,搖臂裝置52可繞轉向輥六524旋轉,一對氣缸523的一端均活動設置在兩塊側板512的內側面上,另一端分別與搖臂框架521的兩側中部相連接;導軌支撐裝置53包括支撐架531、V型導軌532、平導軌533、鋼軌535,支撐架531為長方體框架結構,支撐架531垂直於機架51的側板512設置並穿過機架51的安裝窗口 519,在其頂面平行的設置有V型導軌532和平導軌533,V型導軌532、平導軌533均與開卷機3的導軌一 131平行,V型導軌532和平導軌533穿過機架51的安裝窗口 519並設置在其內部,支撐架531的底面設有滾輪一 534,鋼軌535設置在支撐架531的底面,其方向垂直於開卷機3的導軌一 131,滾輪一 534在鋼軌535上移動;每個卷取裝置54包括卷取電機541、聯軸器三542、捲軸543、一對軸承座三544,卷取電機541設置在側板512的外側面,捲軸543的一端通過聯軸器三542與卷取電機541的輸出軸連接,捲軸543的兩端通過一對軸承座三544支撐,捲軸543與開卷機3的導軌一 131平行;
分切裝置55包括底座二 56、可移動刀架57、固定刀架58、分切刀軸60,底座二 56為長方形平板,在其底面固定設有一列槽輪561和一列滾輪二 562,槽輪561和滾輪二 562分別與導軌支撐裝置53的V型導軌532和平導軌533接觸,底座二 56在導軌支撐裝置53上移動,可移動刀架57和固定刀架58分別設置在底座二 56的頂面的兩端,可移動刀架57包括底板一 571、刀架一 572、移動裝置二 573,底板一 571固定設置在底座二 56的頂面,在底板一571的頂面設有兩個相平行的T型槽5711,在兩個T型槽5711中間部位設有一個凹槽5712 ;刀架一 572為長方體結構零件,刀架一 572的底面設有凸臺三5721,刀架一 572通過凸臺三5721定位於底板一 571的凹槽5712內,刀架一 572通過螺釘574與底板一 571的T型槽5711固定連接,刀架一 572位於機架51的安裝窗口 519內,在刀架一 572的中下部設有螺紋孔二 5722,在其中上部沿T型槽5711的方向設有刀軸安裝窗口一 5724 ;移動裝置二573包括絲槓三5731、手輪二 5732、軸承座四5733,絲槓三5731的一端與刀架一 572的螺紋孔二 5722相配合連接,另一端設有手輪二 5732並通過軸承座四5733支撐;固定刀架58上設有與可移動刀架57 —樣的刀軸安裝窗口二 581 ;分切刀軸60包括從動刀軸裝置61、主動刀軸裝置62、手動進料裝置63,主動刀軸裝置62包括主動刀軸621、軸承座七622、軸承座八623、數個切削裝置二 624,軸承座七622和軸承座八623分別固定設置在可移動刀架57的刀軸安裝窗口一 5724和固定刀架58的刀軸安裝窗口二 581內,主動刀軸621的兩端分別依靠軸承座七622和軸承座八623內的軸承支撐,主動刀軸621穿出軸承座八623,在該端從外側往裡依次設有皮帶輪626和主動齒輪625 ;從動刀軸裝置61包括從動刀軸611、軸承座五612、軸承座六613、數個切削裝置一 614、徑向調整裝置615,軸承座五612和軸承座六613分別設置在可移動刀架57的刀軸安裝窗口一 5724和固定刀架58的刀軸安裝窗口二 581內,從動刀軸611的兩端分別依靠軸承座五612和軸承座六613內的軸承支撐,從動刀軸611穿出軸承座六613,在該端設有從動齒輪一 6111,從動齒輪一 6111與主動齒輪625嚙合,在軸承座五612的兩側面都設有端蓋一 6121,兩個端蓋一 6121與刀架一 572的兩側面間隙配合,在軸承座六613的兩側面都設有端蓋二 6131,兩個端蓋二 6131與固定刀架58的兩側面間隙配合,軸承座五612和軸承座六613分別在刀軸安裝窗口一 5724和刀軸安裝窗口二 581內移動,徑向調整裝置615包括手輪三6151、調節同步軸6152、一對蝸輪蝸杆升降機6153,一對蝸輪蝸杆升降機6153分別固定設置在刀架一 572和固定刀架58的側面,其蝸杆6154分別與軸承座五612和軸承座六613連接,調節同步軸6152的兩端分別與兩個蝸輪蝸杆升降機6153的蝸輪相嚙合,調節同步軸6152的一端設有手輪三6151,數個切削裝置一 614包括刀盤6141、隔離套6142、組合墊6143,刀盤6141、隔離套6142、組合墊6143均設置在從動刀軸611的外圓上,並按照上述順序貼合在一起,數個切削裝置一 614依次在從動刀軸611上排開,切削裝置二 624的結構與切削裝置一 614完全一致,切削裝置二624上的零件設置在主動刀軸621的外圓上,每個切削裝置一 614均對應著一個切削裝置二 624,兩個刀盤6141對齊設置;手動進料裝置63包括手輪四631、進料軸632、從動齒輪二 633、一對軸承座九634,一對軸承座九634分別固定在兩塊側板512的內側面上,進料軸632的兩端通過軸承座九634支撐,進料軸632靠近固定刀架58的一端設有從動齒輪二633,另一端設有手輪四631,從動齒輪二 633與主動齒輪625嚙合。
[0018]第二套分切裝置與前述的分切裝置的區別僅僅在於切削裝置不一樣,其他零部件的結構和安裝方式都一樣,第二套分切裝置的切削裝置三64包括碟刀641、下刀盤642、組合墊6143,將從動刀軸611上的切削裝置一 614和主動刀軸621上的切削裝置二 624卸掉,將碟刀641固定設置在從動刀軸611上,下刀盤642固定設置在主動刀軸621上,每個下刀盤642之間通過數個組合墊6143間隔開,每個碟刀641的刀尖都與下刀盤642 —一對應。本發明設置兩套分切裝置,刀盤6141的直徑為250mm,用於切削0.5-1.0mm厚度的鋁帶,碟刀641的直徑為160mm,用於切削0.1-0.5mm厚度的鋁帶,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可準備兩套分切裝置,一個用於安裝刀盤6141,一個用於安裝碟刀641,這樣在生產厚度不一樣的鋁帶時,可快速更換分切裝置,當然也可通過上述方法更換切削裝置。
[0019]開啟移動電機2151,調節主開卷驅動裝置21和副開卷驅動裝置22之間的距離,絲槓螺母副一 2153帶動絲槓螺母副二 223轉動,驅動主開卷驅動裝置21和副開卷驅動裝置22在滾動直線導軌副二 214、滾動直線導軌副三224上移動,當距離符合鋁卷71的長度使,關閉移動電機2151。用主開卷驅動裝置21和副開卷驅動裝置22的小錐頭217頂住鋁卷71的中心,開啟開卷電機211,帶動驅動軸212,帶動主開卷驅動裝置21的小錐頭217轉動,由於摩擦力的作用,鋁卷71帶動副開卷驅動裝置22的小錐頭217轉動。
[0020]鋁卷71上的鋁帶70繞在調整裝置4的右側的轉向輥上,再繞到調節輥431上,再繞到左側的轉向輥上,再進入主機5,調節機構43通過調節螺杆434帶動移動塊436在固定塊437內滑動,從而實現調節輥431的上下移動,用於輔助糾偏鋁帶70,光電傳感器442非接觸檢測信號經運算後驅動開卷機3的液壓油缸14,液壓油缸14帶動活動底座12左右移動進行對中糾偏。
[0021]開啟一對卷取電機541,鋁帶70進入主機5,先繞過轉向輥二 515、轉向輥三516、轉向輥四517、轉向輥五518,再進入分切裝置55,鋁帶70進入從動刀軸611和主動刀軸621之間形成的刀刃,在一對刀盤6141之間被切割分成條狀。
[0022]分切後的鋁帶70分別繞過從動刀軸611和主動刀軸621,鋁帶70繞過主動刀軸621的鋁帶70繼續向上繞過轉向輥B,然後進入左側的搖臂裝置52,先後繞過轉向輥六524、轉向輥七525、轉向輥八526、轉向輥九527,最後繞在捲軸543上,由於轉向輥九527在氣缸523的作用力下壓在卷在捲軸543上的鋁帶70的表面上,隨著捲軸543轉動,繞著其上的鋁帶70在轉向輥九527的壓力下越卷越多,直至滿足要求即可取下繞好的鋁帶70。繞過從動刀軸611的鋁帶70進入右側的搖臂裝置52,原理與繞在左側的卷取裝置54 —樣。
[0023]當需要更換分切裝置55時,將分切裝置55整體拉出機架51到支撐架531上,先鬆開可移動刀架57上的螺釘574,轉動手輪二 5732,可移動刀架57往左移動,從動刀軸611和主動刀軸621的右端分別從軸承座六613和軸承座八623內脫開,此時螺釘574在底板一 571內的T型槽5711內移動,移至合適位置後,旋緊螺釘574,即可將需要更換的切削裝置從右側移出,更換新的切削裝置。
[0024]手動進料裝置63用於生產初期鋁帶引帶之用,轉動手輪四631,從動齒輪二 633帶動主動齒輪625轉動,主動齒輪625再帶動從動齒輪一 6111轉動,幫助鋁帶經過剪切刃口到達捲軸543。剪切刃口的重疊量還可通過調節從動刀軸611和主動刀軸621之間的間隙,通過轉動手輪三6151,調節同步軸6152驅動蝸輪蝸杆升降機6153轉動,蝸杆6154驅動軸212承座五和軸承座六613分別在刀軸安裝窗口一 5724和刀軸安裝窗口二 581內移動,帶動從動刀軸611移動,調節從動刀軸611和主動刀軸621之間的間隙。
[0025]除上述實施例外,本發明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要求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寬幅鋁帶雙軸卷取縱向分切機,其特徵在於:包括開卷機、調整裝置、主機,所述開卷機、調整裝置、主機設置在一個平面內,按照上述順序依次連接; 所述開卷機包括開卷底座、開卷驅動裝置,所述開卷驅動裝置設置在開卷底座的頂面上;所述開卷底座包括兩個固定底座、活動底座、一對滾動直線導軌副一、液壓油缸,所述兩個固定底座隔開放置,所述每個滾動直線導軌副一包括導軌一和數個滑塊一,所述兩個導軌一平行的固定設置在兩個固定底座的頂面上,所述數個滑塊一分布成兩列固定設置在活動底座的底面上,所述活動底座通過兩列滑塊一分別與兩個導軌一相配合活動連接在固定底座的頂面上,所述滑塊一可在導軌一上移動,所述液壓油缸的一端與一塊固定底座的頂面的中部連接,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活動底座的底面上;所述開卷驅動裝置包括主開卷驅動裝置和副開卷驅動裝置,所述主開卷驅動裝置和副開卷驅動裝置對稱的布置在活動底座的長度方向上;所述主開卷驅動裝置包括主滑座、開卷電機、驅動軸、一對滾動直線導軌副二、移動裝置一、夾緊裝置一;所述主滑座活動設置在活動底座長度方向的頂面的一端,主滑座為長方體結構零件,其頂面固定設置軸承座一,所述開卷電機固定設置在主滑座的側面,所述驅動軸穿過軸承座一,其中部依靠軸承座一的軸承支撐,所述驅動軸的一端與開卷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驅動軸的另一端固定設有夾緊裝置一,所述夾緊裝置一包括大錐頭和小錐頭,所述大錐頭和小錐頭的外圓都設有錐度,所述大錐頭與驅動軸固定連接,所述小錐頭固定設置在大錐頭的端面上,所述每個滾動直線導軌副二包括導軌二和數個滑塊二,所述兩個導軌二平行的固定設置在活動底座的頂面上,所述數個滑塊二分布成兩列固定設置在主滑座的底面上,所述兩列滑塊二分別與兩個導軌二相配合活動連接,所述滑塊二可在導軌二上移動,所述移動裝置一包括移動電機、聯軸器一、絲槓螺母副一,所述移動電機設置在活動底座頂面的中心上,其位置靠近主滑座,所述絲槓螺母副一包括絲槓一、絲槓螺母一,所述絲槓一的一端通過聯軸器一與移動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絲槓螺母一固定設置在主滑座的底面上,所述絲槓螺母一與絲槓一相配合活動連接;所述副開卷驅動裝置包括副滑座、操側軸、絲槓螺母副二、一對滾動直線導軌副三、夾緊裝置二,所述副滑座與主滑座的結構一致,並對稱於主滑座設置在活動底座的另一端,所述副滑座的頂面固定設有軸承座二,所述操側軸穿過軸承座二,其中部依靠軸承座二的軸承支撐,所述操側軸靠近主滑座的一端設有夾緊裝置二,所述夾緊裝置二的結構與夾緊裝置一的結構一致,所述每個滾動直線導軌副三包括導軌三和數個滑塊三,所述兩個導軌三平行的固定設置在活動底座的另一端的頂面上,所述數個滑塊三分布成兩列固定設置在副滑座的底面上,所述兩列滑塊三分別與兩個導軌三相配合活動連接,所述滑塊三可在導軌三上移動;所述絲槓螺母副二包括絲槓二、絲槓螺母二,所述絲槓二的一端通過聯軸器二與絲槓一連接,所述絲槓螺母二固定設置在副滑座的底面上,所述絲槓螺母二與絲槓二相配合活動連接; 所述調整裝置包括底座一、一對轉向機構、調節機構、對中檢測裝置,所述一對轉向機構分別固定設置在底座一的頂面的兩端,所述調節結構設置在一對轉向機構之間的正中的位置處,所述對中檢測裝置設置在一個轉向機構的側面;所述每個轉向機構包括轉向輥、一對轉向棍架,所述一對轉向棍架對稱固定設置在底座一的頂面,所述轉向棍的兩端分別連接在一對轉向輥架內的軸承上,所述另一個轉向機構也按照此方式設置;所述調節機構包括調節輥、一對調節輥架,所述一對調節輥架固定設置在底座一的頂面,所述調節輥架為框架結構零部件,所述調節輥架的頂面設有螺紋孔,所述調節輥架的內部相互平行的兩側面各設有一個固定塊,所述固定塊布置的方位垂直於調節輥的軸線,所述兩個固定塊上相對的兩個側面上均設有一個凸臺,所述凸臺呈垂直狀態,所述兩個固定塊之間設有一個移動塊,所述移動塊的兩個側面均設有卡槽,所述兩個卡槽分別與固定塊的兩個凸臺配合連接,所述移動塊的頂面通過一個調節螺杆與調節輥架的螺紋孔相配合連接,調節螺杆的另一端還設有一個手輪一,所述調節輥的兩端分別與一對調節輥架的移動塊連接,所述兩個轉向輥和一個調節輥都與開卷機的導軌一平行;所述對中檢測裝置包括安裝側板和光電傳感器,所述安裝側板固定設置在靠近開卷機一側的轉向機構的轉向輥架的側面,在安裝側板的頂面平行於轉向輥的方向設有光電傳感器,所述光電傳感器連接控制開卷機的液壓油缸; 所述主機包括機架、一對搖臂裝置、導軌支撐裝置、一對卷取裝置、分切裝置;所述機架包括底座三、兩塊側板、數個定距杆一,所述兩塊側板對稱固定設置在底座三的寬度方向上,數個定距杆一垂直於兩塊側板的內側面安裝,用於連接兩塊側板成一整體框架結構,所述兩塊側板均為「凸」字型結構零部件,在其上端凸出部分的中間位置設有安裝窗口,所述安裝窗口平行於開卷機的導軌一,所述一對搖臂裝置對稱設置在兩塊側板上端凸出部分的兩個尖角處,所述導軌支撐裝置垂直於機架的側面設置,與機架呈「T」字型結構,所述一對卷取裝置對稱設置在兩塊側板的頂面的兩端,所述分切裝置活動設置在導軌支撐裝置上;所述機架內部設有六組轉向輥,所述六組轉向輥分別為轉向輥二、轉向輥三、轉向輥四、轉向輥五、轉向輥A、轉向輥B,所述各轉向輥均與開卷機的導軌一平行,所述轉向輥二、轉向輥三、轉向輥四、轉向輥五設置在分切裝置下方,所述轉向輥A、轉向輥B設置在分切裝置上方,機架的中下方偏中心一側設有轉向輥二,在機架的中心線左右兩側、從下到上依次設有轉向輥三、轉向輥四、轉向輥五,所述轉向輥A、轉向輥B對稱設置在機架的安裝窗口的上部;所述每個搖臂裝置均包括搖臂框架、四組轉向輥、一對氣缸、數個定距杆二,所述四組轉向輥包括轉向輥六、轉向輥七、轉向輥八、轉向輥九,所述各轉向輥均與開卷機的導軌一平行,所述搖臂框架通過數個定距杆二連接組成長方形框架結構,所述搖臂框架的兩端通過轉向棍六和轉向棍九連接,在中間部位分別通過轉向棍七和轉向棍八連接,所述一對搖臂裝置均通過各自的轉向輥六與兩塊側板的最上方的兩個尖角處活動連接,搖臂裝置可繞轉向輥六旋轉,所述一對氣缸的一端均活動設置在兩塊側板的內側面上,另一端分別與搖臂框架的兩側中部相連接;所述導軌支撐裝置包括支撐架、V型導軌、平導軌、鋼軌,所述支撐架為長方體框架結構,所述支撐架垂直於機架的側板設置並穿過機架的安裝窗口,在其頂面平行的設置有V型導軌和平導軌,所述V型導軌、平導軌均與開卷機的導軌一平行,所述V型導軌和平導軌穿過機架的安裝窗口並設置在其內部,所述支撐架的底面設有滾輪一,所述鋼軌設置在支撐架的底面,其方向垂直於開卷機的導軌一,所述滾輪一在鋼軌上移動;所述每個卷取裝置包括卷取電機、聯軸器三、捲軸、一對軸承座三,所述卷取電機設置在側板的外側面,所述捲軸的一端通過聯軸器三與卷取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捲軸的兩端通過一對軸承座三支撐,所述捲軸與開卷機的導軌一平行;所述分切裝置包括底座二、可移動刀架、固定刀架、分切刀軸,所述底座二為長方形平板,在其底面固定設有一列槽輪和一列滾輪二,所述槽輪和滾輪二分別與導軌支撐裝置的V型導軌和平導軌接觸,所述底座二在導軌支撐裝置上移動,所述可移動刀架和固定刀架分別設置在底座二的頂面的兩端,所述可移動刀架包括底板一、刀架一、移動裝置二,所述底板一固定設置在底座二的頂面,在底板一的頂面設有兩個相平行的T型槽,在兩個T型槽中間部位設有一個凹槽;所述刀架一為長方體結構零件,所述刀架一的底面設有凸臺三,刀架一通過凸臺三定位於底板一的凹槽內,所述刀架一通過螺釘與底板一的T型槽固定連接,刀架一位於機架的安裝窗口內,在刀架一的中下部設有螺紋孔二,在其中上部沿T型槽的方向設有刀軸安裝窗口一 ;所述移動裝置二包括絲槓三、手輪二、軸承座四,所述絲槓三的一端與刀架一的螺紋孔二相配合連接,另一端設有手輪二並通過軸承座四支撐;所述固定刀架上設有與可移動刀架一樣的刀軸安裝窗口二;所述分切刀軸包括從動刀軸裝置、主動刀軸裝置、手動進料裝置,所述主動刀軸裝置包括主動刀軸、軸承座七、軸承座八、數個切削裝置二,所述軸承座七和軸承座八分別固定設置在可移動刀架的刀軸安裝窗口 一和固定刀架的刀軸安裝窗口 二內,所述主動刀軸的兩端分別依靠軸承座七和軸承座八內的軸承支撐,所述主動刀軸穿出軸承座八,在該端從外側往裡依次設有皮帶輪和主動齒輪;所述從動刀軸裝置包括從動刀軸、軸承座五、軸承座六、數個切削裝置一、徑向調整裝置,所述軸承座五和軸承座六分別設置在可移動刀架的刀軸安裝窗口 一和固定刀架的刀軸安裝窗口 二內,所述從動刀軸的兩端分別依靠軸承座五和軸承座六內的軸承支撐,所述從動刀軸穿出軸承座六,在該端設有從動齒輪一,所述從動齒輪一與主動齒輪哨合,在軸承座五的兩側面都設有端蓋一,兩個端蓋一與刀架一的兩側面間隙配合,在軸承座六的兩側面都設有端蓋二,兩個端蓋二與固定刀架的兩側面間隙配合,所述軸承座五和軸承座六分別在刀軸安裝窗口一和刀軸安裝窗口二內移動,所述徑向調整裝置包括手輪三、調節同步軸、一對蝸輪蝸杆升降機,所述一對蝸輪蝸杆升降機分別固定設置在刀架一和固定刀架的側面,其蝸杆分別與軸承座五和軸承座六連接,所述調節同步軸的兩端分別與兩個蝸輪蝸杆升降機的蝸輪相嚙合,所述調節同步軸的一端設有手輪三,所述數個切削裝置一包括刀盤、隔離套、組合墊,所述刀盤、隔離套、組合墊均設置在從動刀軸的外圓上,並按照上述順序貼合在一起,所述數個切削裝置一依次在從動刀軸上排開,所述切削裝置二的結構與切削裝置一完全一致,所述切削裝置二上的零件設置在主動刀軸的外圓上,所述每個切削裝置一均對應著一個切削裝置二,兩個分別由主動刀軸和從動刀軸上交錯排列的成對刀盤組成切削刃口 ;所述手動進料裝置包括手輪四、進料軸、從動齒輪二、一對軸承座九,所述一對軸承座九分別固定在安裝窗口的兩個側面上,所述進料軸的兩端通過軸承座九支撐,所述進料軸靠近固定刀架的一端設有從動齒輪二,另一端設有手輪四,所述從動齒輪二與主動齒輪嚙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寬幅鋁帶雙軸卷取縱向分切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絲槓一和絲槓二的旋向相反。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寬幅鋁帶雙軸卷取縱向分切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各滾動直線導軌副的滑塊一、滑塊二、滑塊三均成對的設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寬幅鋁帶雙軸卷取縱向分切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搖臂裝置處於水平狀態時,轉向輥九的位置正好位於捲軸的正上方,且轉向輥九的外圓與捲軸的外圓相切。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寬幅鋁帶雙軸卷取縱向分切機,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有第二套分切裝置,所述第二套分切裝置與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裝置的區別僅僅在於切削裝置不一樣,其他零部件的結構和安裝方式都一樣;所述第二套分切裝置中的切削裝置三包括碟刀、下刀盤、組合墊,將從動刀軸上的切削裝置一和主動刀軸上的切削裝置二卸掉,將所述碟刀固定設置在從動刀軸上,所述下刀盤固定設置在主動刀軸上,所述每個下刀盤之間通過數個組合墊間隔開,每個碟刀的刀尖都與下刀盤一一對應形成切削刃。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寬幅鋁帶雙軸卷取縱向分切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刀盤的直徑為 250mm。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寬幅鋁帶雙軸卷取縱向分切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碟刀的直徑為 160mmo
【文檔編號】B65H23/032GK104150266SQ201410383122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6日
【發明者】薛衛龍, 張永和, 黎桂灩, 薛衛軍, 何迎春 申請人:鎮江龍源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