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鐵鍋外壁打磨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18:47:35 3

本實用新型涉及打磨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鐵鍋外壁打磨裝置。
背景技術:
鐵鍋外壁打磨裝置是一種常見的用於打磨拋光鐵鍋外壁的設備,主要用於鑄鐵鍋澆注成形後,用以打磨拋光鐵鍋的外壁,以達到美觀大方的目的。現在工廠裡使用的外壁打磨裝置一般存在以下缺點:一,結構過於複雜,使用操作不便;二,打磨時鐵鍋外壁由於有弧度,和打磨頭的接觸不充分,造成打磨效果差;三,機體固定無法移動,無法進行大規模生產。如何設計一種結構合理,設計巧妙,鐵鍋外壁弧度和打磨頭接觸充分,打磨效果好,移動轉移方便,操作簡便,適合大規模生產的鐵鍋外壁打磨裝置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鐵鍋打磨裝置結構過於複雜,使用操作不便,打磨時鐵鍋外壁由於有弧度,和打磨頭的接觸不充分,造成打磨效果差,機體固定無法移動,無法進行大規模生產等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鐵鍋外壁打磨裝置,來實現結構合理,設計巧妙,鐵鍋外壁弧度和打磨頭接觸充分,打磨效果好,移動轉移方便,操作簡便,適合大規模生產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鐵鍋外壁打磨裝置,包括固定鐵鍋位置的固定機構、調整鐵鍋位置的位置調整機構、打磨鐵鍋外壁的打磨機構和行走機構,所述的固定機構包括固定臺、用於固定卡設鐵鍋的操作臺和位於固定臺內部的電機,操作臺位於固定臺上方,操作臺上設置有用於鐵鍋倒扣時緊貼鐵鍋內壁的升降機構,用以調整適應不同直徑和深度的鐵鍋;操作臺的一側設置有用於固定鐵鍋把手的卡鉤,另一側設置有與卡鉤位置相對,且用於抵住鐵鍋另一把手位置的螺杆;電機通過旋轉主軸與操作臺底部連接,以使電機帶動操作臺上的鐵鍋旋轉;所述打磨機構包括打磨連杆和位於打磨連杆端部的打磨頭,所述打磨頭為倒圓臺結構,打磨頭的外壁向內凹陷形成與鐵鍋外壁弧度相匹配的打磨側壁;所述位置調整機構包括豎直調節部、中間連接部和與鐵鍋外壁弧度匹配的彎杆調節部;彎杆調節部的中心沿長度方向貫穿設置有通透凹槽,通透凹槽內滑動設置有打磨連杆,其中打磨連杆的一端通過鬆緊螺栓與通透凹槽連接,以使打磨頭根據打磨鐵鍋外壁的不同弧度在通透凹槽內滑動調整;豎直調節部通過螺杆來調整打磨機構與操作臺的高度距離。
所述的升降機構包括底座和與鐵鍋內壁貼合的升降凸臺,通過設置在升降凸臺一側的旋轉螺杆來控制升降凸臺與鐵鍋內壁貼合的距離。
所述的行走機構包括萬向輪和萬向輪兩側可升降的護板,通過升降護板以實現萬向輪與地面的接觸和脫離;所述的護板的頂部通過軸承連接有旋轉螺杆,軸承的一側與護板的頂部固定連接,另一側與旋轉螺杆的旋轉軸配合連接;所述旋轉螺杆通過帶有通孔的橫杆連接,通孔內部設置有與旋轉螺杆螺紋相嚙合的內螺紋,橫杆外部設置有升降旋鈕;轉動升降旋鈕,通過升降護板以實現萬向輪與地面的接觸和脫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包括鐵鍋固定機構、位置調整機構、打磨機構和行走機構,結構合理,移動轉移方便,可在滿足打磨拋光的基本功能下,實現成批量大規模的生產;
2)電機通過旋轉主軸與操作臺底部連接,以使電機帶動操作臺內的鐵鍋旋轉,在打磨頭位置調整到位的情況下,電機帶動鐵鍋旋轉,即可實現鐵鍋外壁的打磨拋光,操作方便;
3)彎杆調節部的中心沿長度方向貫穿設置有通透凹槽,通透凹槽內滑動設置有打磨連杆,其中打磨連杆的一端通過鬆緊螺栓與通透凹槽連接,以使打磨頭根據打磨鐵鍋外壁的不同弧度在通透凹槽內滑動調整,來調整打磨機構和鐵鍋的距離,位置調整機構可與單片機或其它自動控制系統配合,免去了工人一直手持調整機構調節打磨頭與鐵鍋外壁的距離,省時省力;
4)升降機構包括底座和與鐵鍋內壁貼合的升降凸臺,通過設置在升降凸臺一側的旋轉螺杆來控制升降凸臺與鐵鍋內壁貼合的距離,升降臺座可根據鐵鍋的直徑大小來調整鍋體到操作臺的距離,方便固定鐵鍋;
5)護板的頂部通過軸承連接有旋轉螺杆,軸承的一側與護板的頂部固定連接,另一側與旋轉螺杆的旋轉軸配合連接;所述旋轉螺杆通過帶有通孔的橫杆連接,通孔內部設置有與旋轉螺杆螺紋相嚙合的內螺紋,橫杆外部設置有升降旋鈕;轉動升降旋鈕,通過升降護板以實現萬向輪與地面的接觸和脫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升降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4是打磨頭結構示意圖;
圖5是行走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1、固定機構,101、固定臺,102、操作臺,103、電機,104、旋轉主軸,105、卡鉤,106、螺杆,2、位置調整機構,201、豎直調節部,202、通透凹槽,203、彎杆調節部,204、中間連接部,3、打磨機構,301、打磨連杆,302、打磨頭,303、鬆緊螺栓,4、行走機構,401、萬向輪,402、護板,403、橫杆,404、旋轉螺杆,5、升降機構,501、底座,502、升降凸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所示,一種鐵鍋外壁打磨裝置,包括固定鐵鍋位置的固定機構1、調整鐵鍋位置的位置調整機構2、打磨鐵鍋外壁的打磨機構3和行走機構4,所述的固定機構1包括固定臺101、用於固定卡設鐵鍋的操作臺102和位於固定臺101內部的電機103,操作臺102位於固定臺101上方,操作臺102上設置有用於鐵鍋倒扣時緊貼鐵鍋內壁的升降機構5,用以調整適應不同直徑和深度的鐵鍋;操作臺102的一側設置有用於固定鐵鍋把手的卡鉤105,另一側設置有與卡鉤105位置相對,且用於抵住鐵鍋另一把手位置的螺杆106;電機103通過旋轉主軸104與操作臺102底部連接,以使電機103帶動操作臺102上的鐵鍋旋轉;所述打磨機構3包括打磨連杆301和位於打磨連杆301端部的打磨頭302,所述打磨頭302為倒圓臺結構,打磨頭302的外壁向內凹陷形成與鐵鍋外壁弧度相匹配的打磨側壁;所述位置調整機構2包括豎直調節部201、中間連接部204和與鐵鍋外壁弧度匹配的彎杆調節部203;彎杆調節部203的中心沿長度方向貫穿設置有通透凹槽202,通透凹槽202內滑動設置有打磨連杆301,其中打磨連杆301的一端通過鬆緊螺栓303與通透凹槽202連接,以使打磨頭302根據打磨鐵鍋外壁的不同弧度在通透凹槽202內滑動調整;豎直調節部201通過螺杆來調整打磨機構3與操作臺102的高度距離;
以上為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實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礎上做進一步的改進、完善和限定:如所述的升降機構5包括底座501和與鐵鍋內壁貼合的升降凸臺502,通過設置在升降凸臺502一側的旋轉螺杆來控制升降凸臺502與鐵鍋內壁貼合的距離;
又如所述的行走機構4包括萬向輪401和萬向輪401兩側可升降的護板402,通過升降護板402以實現萬向輪401與地面的接觸和脫離;所述的護板402的頂部通過軸承連接有旋轉螺杆404,軸承的一側與護板402的頂部固定連接,另一側與旋轉螺杆404的旋轉軸配合連接;所述旋轉螺杆404通過帶有通孔的橫杆403連接,通孔內部設置有與旋轉螺杆404螺紋相嚙合的內螺紋,橫杆403外部設置有升降旋鈕;轉動升降旋鈕,通過升降護板402以實現萬向輪401與地面的接觸和脫離。
正常使用時,將鐵鍋倒扣,把鐵鍋的一個把手固定在操作臺102的卡鉤105上,用螺杆106抵住鐵鍋的另一把手的位置固定好,然後調整豎直調節部201的高度,使打磨機構3和鐵鍋的距離適中,然後根據鐵鍋外壁弧度,在通透凹槽202的滑道內滑動調整打磨連杆301,使打磨頭和鐵鍋外壁貼合,再通過鬆緊螺杆303將打磨連杆301固定;然後啟動電機103,電機103帶動操作臺102上的鐵鍋旋轉,打磨頭與鐵鍋外壁接觸,開始打磨;打磨完一段弧度後,再滑動調整打磨連杆301即可;在需要轉移時,向上轉動升降旋鈕,通過內外螺紋的推進來調整護板402與地面的高度距離,使護板402向上升起,萬向輪401即可自由移動,到達指定位置後,向下轉動升降旋鈕,使萬向輪401脫離地面,即可將機體固定下來。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設計巧妙,鐵鍋外壁弧度和打磨頭接觸充分,打磨效果好,移動轉移方便,操作簡便,適合大規模生產,解決現有鐵鍋打磨裝置結構過於複雜,使用操作不便,打磨時鐵鍋外壁由於有弧度,和打磨頭的接觸不充分,造成打磨效果差,機體固定無法移動,無法進行大規模生產等技術問題,對現有技術來說,是一次重大的技術革新,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和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和實施例,在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