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自動鎖緊式防盜門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18:54:00
專利名稱:多點自動鎖緊式防盜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防盜門的設計與製造技術領域。
防盜門已有技術是在門上設置中鎖和邊鎖。用兩把鑰匙開啟或鎖緊防盜門,操作環節多,使用不方便。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既能多點自動鎖緊,又開啟方便的防盜門。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自鎖驅動杆、限向轉動裝置、定位移動裝置、緩釋件及導向件組成的自鎖連動機構,實現防盜門的多點自動鎖緊。
多點自動鎖緊式防盜門閉鎖過程為如
圖1、圖2、圖3、圖4所示,門體(1)在關閉過程中,自鎖驅動杆(19)探出部分受到門框的擠壓而回縮。回縮的自鎖驅動杆(19)通過補償塊(50)推動閉鎖轉動盤(42)上的主動柱(45),使閉鎖轉動盤(42)按限定方向轉動。自鎖轉動盤(42)上的從動柱(44)進入閉鎖移動片(33)上的半齒槽(35),頂起定位片(30),使定位片(30)上的定位凹槽(32)脫離定位柱(36)。閉鎖移動片(33)在閉鎖轉動盤(42)上之從動柱(44)的推動下,定位移動裝置(13)向上移動迫使壓縮杆(7)壓縮導向件(4)內的緩釋彈簧(5)。當門將要閉合時,自鎖驅動杆(19)上的拔柱(20)推動板機(23)離開緩釋卡(24),緩釋彈簧(5)釋放推動導向杆(3)移動,移動的導向杆(3)通過扛杆(26)帶動導向杆(15)移動,使導向杆(3)、(15)邊端的鎖舌(2)、(14)進入門框的鎖孔內。此時,閉鎖轉動盤(42)上的從動柱(44)離開半齒槽(35);定位片(30)在定位彈簧(29)的作用下回移,另一個定位凹槽(32)落到定位柱(36)上。與此同時,彈簧片(49)進入閉鎖轉動盤(42)上的限向槽(43)內。此時完成了防盜門的多點自動鎖緊。
多點自動鎖緊式防盜門的開啟過程是如
圖1、圖2、圖3所示,旋轉鑰匙使彈子鎖驅動裝置(11)通過連接杆(10)將開啟驅動杆(9)拉回,補償塊(8)頂到開啟轉動盤(37)的下一個主動柱(39)上。再反向旋轉鑰匙使彈子鎖驅動裝置(11)反向移動通過連接杆(10)推動開啟驅動杆(9)移動。移動的開啟驅動杆(9)通過補償塊(8)推動開啟轉動盤(37)限向轉動。開啟轉動盤(37)上的從動柱(40)進入開啟移動片(27)的半齒槽(28)內,頂起定位片(30),使定位片(30)上的定位凹槽(32)脫離定位柱(36),使從動柱(40)推動定位移動裝置(13)回移。固定在定位移動裝置(13)上的壓縮杆(7)通過銷子(6)拉回導向件(4)及導向杆(3),拉回的導向杆(3)通過槓桿(26)將導向杆(15)拉回,使鎖舌(2)、(14)同時脫離鎖孔。此時,開啟轉動盤(37)上的從動柱(40)離開半齒槽(28),定位片(30)在定位彈簧(29)作用下回移,另一個定位凹槽(32)落到定位柱(36)上。限向彈簧(48)進入開啟轉動盤(37)的限向槽(38)內。此時,多點自動鎖緊防盜門開啟過程結束。
當門被打開時,自鎖驅動杆(19)在復位彈簧(17)的作用下,一端部分伸出門邊,另一端上的補償塊(50)頂到閉鎖轉動盤(42)的下一個主動柱(45)上。此時,多點自動鎖緊式防盜門處於預鎖狀態。
多點自動鎖緊式防盜門結構如
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
圖1是多點自動鎖緊式防盜門結構示意圖。
圖2是多點自動鎖緊式防盜門定位移動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是多點自動鎖緊式防盜門限向轉動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4是多點自動鎖緊式防盜門自鎖驅動杆結構示意圖。
1-門體;2、14-鎖舌;3、15-導向杆;4-導向件;5-緩釋彈簧;6-銷子;7-壓縮杆;8、50-補償塊;9-開啟驅動杆;10-連接杆;11-彈子鎖驅動裝置;12-限向轉動裝置;13-定位移動裝置;16-復位卡;17-復位彈簧;18-復位檔;19-自鎖驅動杆;20-拔柱;21、25、46-軸;22-扭轉彈簧;23-板機;24-緩釋卡;26-槓桿;27-開啟移動片;28、35-半齒槽;29-定位彈簧;30-定位片;31-彈簧柱;32-定位凹槽;33-閉鎖移動片;34-定位柱活動口;36-定位柱;37-開啟轉動盤;38、43-限向槽;39、45-主動柱;40、44-從動柱;41-隔離套;42-閉鎖轉動盤;47-柱;48、49-彈簧片。
如附
圖1所示,門體(1)的夾層內設有導向杆(3)和通過槓桿(26)連在一起的導向杆(15)。導向杆(3)、(15)的邊端置有鎖舌(2)、(14)。導向杆(3)的另一端與帶有緩釋卡(24)的側壁開口的圓筒形導向件(4)固定在一起。在緩釋卡(24)一側裝有可繞固定在門體(1)上的軸(21)轉動的板機(23)。一端壓在板機(23)上的扭轉彈簧(22)的另一端固定在軸(21)上。導向件(4)內先裝緩釋彈簧(5),然後將帶有圓眼的壓縮杆(7)的一端插入導向件(4)內。再將銷子(6)通過導向件(4)的側壁開口穿入壓縮杆(7)的圓眼內。避免壓縮杆(7)脫離導向件(4)。壓縮杆(7)的另一端固定在定位移動裝置(13)上。
如
圖1、圖2所示,定位移動裝置(13)是由開啟移動片(27),定位彈簧(29),定位片(30)、閉鎖移動片(33)和固定在門體(1)上的定位柱(36)組成。開啟移動片(27)上開有半齒槽(28)、兩端各開一小孔;定位片(30)上開有兩個相通的定位凹槽(32),置有彈簧柱(31);閉鎖移動片(33)上開有一個半齒槽(35)和一個定位柱活動口(34)。裝配時將凸形的開啟移動片(27)兩端固定在閉鎖移動片(33)上。再將定位片(30)插入開啟移動片(27)和閉鎖移動片(33)之間,將定位彈簧(29)穿入彈簧柱(31)上,兩端插入開啟移動片兩邊的圓孔內。門體(1)上的定位柱(36)依次插入閉鎖移動片(33)的定位柱活動口(34)和定位片(30)的定位凹槽(32)內。
如
圖1、圖3所示,限向轉動裝置(12)由固定在門體(1)上的軸(46)、限向彈簧片(48)、(49)固定柱(47)、閉鎖轉動盤(42)、隔離套(41)和開啟轉動盤(37)組成。閉鎖轉動盤的一個面上固定有四個同一圓周上等份分布的主動柱(45),另一個面在盤邊緣上固定有等份分布的四個從動柱(44);開啟轉動盤(37)的一面在盤邊緣上固定有四個等份分布的從動柱(40),在另一面固定有四個同一圓周上等份分布的主動柱(39)。閉鎖轉動盤(42)與開啟轉動盤(37)邊緣上均開有四個等份分布的限向槽(43)、(38)。將軸(46)依次穿入閉鎖轉動盤(42)、隔離套(41)和開啟轉動盤(37),組成了限向轉動裝置(12)。
如
圖1、圖4所示。由閉鎖驅動盤(42)朝門鉸鏈一側置有自鎖驅動杆(19)。自鎖驅動杆(19)的中部固定有拔柱(20),端部安有補償塊(50)。固定在門體(1)上的復位檔(18)與復位卡(16)之間置有復位彈簧(17)。在邊鎖與開啟轉動盤(37)之間置有開啟驅動杆(9),開啟驅動杆(9)的一端安有補償塊(8),另一端與連接杆(10)固定在一起。連接杆(10)的一端插入彈子鎖驅動裝置(11)上預留的圓孔中。
本實用新型可用金屬機械加工製成。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所示的多點自動鎖緊式防盜門,鎖舌(2)、(14)鉚在圖形導向杆(3)、(15)一端開有的槽口內。導向杆(3)和導向杆(15)與繞門體上的軸(25)轉動的槓桿(26)連在一起。導向杆(3)的另一端與局部開有長口的圓筒形導向件(4)焊接在一起。導向件(4)外側焊接一圓柱形緩解卡(24)。板機(23)可繞焊在門體上的軸(21)轉動。一端壓在板機(23)上的扭轉彈簧(22)的另一端穿入軸(21)的預留孔內。將緩釋彈簧(5)放入導向件(4)的圓筒內,再將圓筒壓縮杆(7)的一端插入導向件(4)的圓筒內,銷子(6)通過導向件(4)側壁開口處插入壓縮杆(7)的預留孔內。壓縮杆(7)另一端鉚在閉鎖移動片(33)上。
如
圖1、圖2所示,閉鎖移動片(33)與凸形開啟移動片(27)的兩端焊在一起,閉鎖移動片(33)和開啟移動片(27)中間插入定位片(30)。套在彈簧柱(31)的定位彈簧(29)的兩端穿入開啟驅動片(27)兩側面的預留孔。
如
圖1、圖3所示,閉鎖轉動盤(42)兩面分別焊有圓形主動柱(45)和從動柱(44)。開啟轉動盤(37)兩面也分別焊有圓形主動柱(39)和從動柱(40)。將閉鎖轉動盤(42)、從動柱(44)與開啟轉動盤(37)、從動柱(40)相對,兩盤間放置隔離套(41),依次套入焊在門體(1)上的軸(46)。壓在開啟轉動盤(37)和閉鎖轉動盤(42)邊緣的兩個限向彈簧片(48)和(49)鉚在焊接門體(1)的方柱(47)上。
如
圖1、圖4所示,圓形自鎖驅動杆(19)一端嵌入的可微量轉動補償塊(50)頂在閉鎖轉動盤(42)的主動柱(45)上。自鎖驅動杆(19)上焊上拔柱(20),穿入固定在門體(1)上的復位檔(18),和復位彈簧(17)中,再在自鎖驅動杆(19)上焊上復位卡(16)。焊在圓形開啟驅動杆(9)一端的圓形連接杆(10)插入彈子鎖驅動片(11)預留的孔內,開啟驅動杆(9)另一端嵌入可微量轉動的補償塊(8),頂在開啟轉動盤(37)上的主動柱(39)上。
權利要求1.一種多點自動鎖緊式防盜門,包括門體、導向杆、定位移動裝置、限向轉動裝置,其特徵是在門體(1)橫向置有自鎖驅動杆(19),在自鎖連動機構中設置緩釋彈簧(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點自動鎖緊式防盜門,其特徵是自鎖驅動杆(19)上置有復位彈簧(17)和復位卡(16)。
專利摘要多點自動鎖緊式防盜門屬於防盜門設計與製造技術領域,通過在門體內設置閉鎖和開啟驅動杆及限向轉動裝置、定位移動裝置、緩釋元件,實現了防盜門的多點自動鎖緊。
文檔編號E06B5/11GK2303921SQ9722305
公開日1999年1月13日 申請日期1997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1997年5月29日
發明者金福瀛, 高峻峰 申請人:金福瀛, 高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