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管式銨鹽反應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02:18:45 1
專利名稱:一種管式銨鹽反應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式反應器,尤其是一種用於生產銨鹽的管式銨鹽反應器。
背景技術:
在現有公開的管式反應器製造銨鹽的文獻中, 一種CN 112636A的製造銨鹽的反應器包括 一管狀反應室,至少一條酸輸送管和至少一條氨輸送管布置在反應器第 部分的上遊中。其 第二部分布置在第一部分的延伸部分上,且在流動方向.....b包括一收斂部分, 一圓筒形部分和 一擴張部分,第二部分設有至少一條第.:::::氨輸送管,其在收斂部分附近通入第二部分,且受 到控制以便在反應器出口得到鹼性蒸汽。該反應器使裝置的安全性雖然得到顯著改善,但是 該反應器的反應高溫在20CTC,使反應器的操作處於臨界安全狀態, 一般情況下,銨鹽在220 'C左右時,銨鹽在反應器中的分解速度明顯加快,使反應器處於危險狀態,反應放出的熱量 隨酸濃度的提高而增大,這樣既限定了反應酸濃度的進一步提高,也影響了反應器的反應速 度以及出口鹽溶液的濃度,從而降低了反應器的效率。
發明人根據銨鹽反應器反應的結構情況,通過對銨鹽反應器結構的進一步改進,以適應 酸濃度的提高,降低銨鹽反應器的反應溫度,提高銨鹽反應器的本質安全性,在提高混合鹽 溶液濃度的同時,減少系統水的循環量,降低蒸汽的消耗量;在減少霧沫產生的同時,提高 銨鹽反應器的整體效率,近而使工藝冷凝液直接達標排放或回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基於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並通過對現有銨鹽反應器結構的進一步改進, 以解決反應器反應熱的有效利用問題,進一步提高酸的濃度,提升設備的本質安全性以及節 能降耗和達標排放,從而提供一種管式銨鹽反應器。
本實用新型的關鍵主題是採用了一種帶銨鹽物流間接和直接冷卻相結合的製造銨鹽的管 式反應器。該反應器R包括一個帶變徑的管式反應室,以及在其流動方向上延伸的補充反應 室、混合段、擴張段以及延伸段,其特徵在於至少有二條氨輸送管分置在第一部分R1的上下 遊部分;下遊部分的內筒I和外筒I所形成的環系上遊與第二氨輸送管相通,環系下遊的收 斂部分與內筒I相通;補充反應室的外筒II位於第二部分R2上遊布置的低溫稀鹽溶液管的入 口處,內筒II位於所形成環系在下遊的收斂部分;混合段、擴張段及延伸段固定連通在補充 反應室的下遊。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銨鹽反應器的低溫稀鹽溶液管入口設置於第二部分R2的環系並切向進入連通,並以噴入方式與反應鹽溶液混合;所述銨鹽反應器的內筒I與外筒I之間、內 筒II與外筒II之間均設置有至少二個定位模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式銨鹽反應器,與現有銨鹽反應器相比,由於其在反應器上設置有 低溫稀鹽溶液管,對反應產物進行直接和間接冷卻,使反應產物鹽溶液的溫度保持在19CTC 以下,同時可將原料酸的濃度提高2% 5%,進而反應產物的含水量可降低2% 5%以上;提高 了反應器的本質安全度和反應效率,在提高混合鹽溶液濃度的同時,減少系統水的循環量, 降低蒸汽的消耗量;在減少霧沫產生的同時,提高銨鹽反應器的整體效率,近而使工藝冷凝 液直接達標排放或回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管式反應室;2:補充反應室;3:混合段;4:延伸段;5:酸輸送管;6:氨 輸送管I; 7:法蘭;8:內筒I法蘭;9:外筒I法蘭;10:氨輸送管II; 11:外筒I ; 12: 內筒I; 13:低溫稀鹽溶液管;14:內筒II; 15:定位模塊;16:外筒II ; 17:擴張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和工作原理作出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專 業的普通技術人員在閱讀了本實施例後,能夠理解和實施本實用新型,並按照該實施例能夠 製作出銨鹽管式反應器來,但這些具體實施方案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如附圖,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帶銨鹽物流直接和間接冷卻的製造銨鹽的管式反應器,這 種反應器由四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R1,包括一個帶變徑的管式反應室1,至少二條氨輸送管I6和氨輸送管IIIO 分置在第一部分R1的上下遊部分;至少一條通入反應器的帶收斂部分的酸輸送管5,分置在 第一部分Rl的上遊部分。下遊部分包括內筒I 12和外筒I 11,其所形成的環系上遊與氨輸 送管II10相通,環系下遊的收斂部分與內筒I12相通。另外,氨輸送管I6和氨輸送管I110 的氨切向進入,氨輸送管I 6與酸輸送管5可互換。下遊的內筒I 12通過內筒I法蘭8固定 在外筒I法蘭9上。上遊部分通過法蘭7、內筒I法蘭8、外筒I法蘭9與第二部分R2緊密 連接。
第二部分R2,是第一部分R1的延續和補充,為補充反應室2。包括一個外筒II16和一 個內筒I114, 一個靠近第二部分R2上遊布置的一低溫稀鹽溶液輸送管13,其內外筒所形成 的環系在下遊的收斂部分與內筒相通,內外筒之間有不少於兩個的定位模塊15固定在內筒 上。其特徵在於反應熱由在環系中的低溫稀鹽溶液間接吸收。
第三部分R3是第二部分R2的延伸,包括一混合段3和一擴張段17。其特徵在於反應鹽溶液與低溫稀鹽溶液混合,可降低鹽溶液溫度,減少或抑制霧沫的形成。
第四部分R4,為一管件延伸段4,通過連接部件固定在第三部分R3的下遊端。 在製造銨鹽的裝置中除了上述反應器R外還包括膨脹分離器、蒸發器、工藝蒸汽洗滌塔、
乾燥系統蒸汽洗滌塔、乾燥器以及熱交換器等設備,其為公知技術在此不再明示。
權利要求1.一種管式銨鹽反應器,包括一個帶變徑的管式反應室(1),以及在其流動方向上延伸的補充反應室(2)、混合段(3)、擴張段(17)以及延伸段(4),其特徵在於至少設有二條氨輸送管I(6)和氨輸送管II(10)分置在第一部分R1的上下遊部分;下遊部分的內筒I(12)和外筒I(11)所形成的環系上遊與氨輸送管II(10)相通,環系下遊的收斂部分與內筒I(12)相通;補充反應室(2)的外筒II(16)位於第二部分R2上遊布置的低溫稀鹽溶液管(13)的入口處,內筒II(14)位於所形成環系在下遊的收斂部分;混合段(3)、擴張段(17)及延伸段(4)固定連通在補充反應室(2)的下遊。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銨鹽反應器,其特徵在於低溫稀鹽溶液管(13)入口設置於 第二部分R2的環系並切向進入連通。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式銨鹽反應器,其特徵在於低溫稀鹽溶液管(13)入口以 噴入方式與反應鹽溶液混合連通。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銨鹽反應器,其特徵在於內筒I (12)與外筒I (ll)之間、 內筒II (14)與外筒II (16)之間均設置有至少二個定位模塊(15)。
專利摘要一種管式銨鹽反應器,包括帶變徑的管式反應室,在其流動方向上布設有補充反應室、混合段、擴張段和延伸段。同時至少有二條氨輸送管分置在第一部分上下遊,下遊部分設有內外筒所形成的環系上遊與第二氨輸送管相通,環系下遊的收斂部分與內筒相通;補充反應室設有外內筒,外筒靠近第二部分上遊設置有低溫稀鹽溶液管,內外筒所形成的環系在下遊的收斂部分與內筒相連通;混合、擴張及延伸段固定在補充反應室下遊。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反應器上設置低溫稀鹽溶液管,對反應鹽溶液進行冷卻,降低了反應器的反應溫度,提高了反應器的本質安全度,由於系統水的循環量減少,因而裝置的整體效率有所提高,從而達到安全節能和達標排放的效果。
文檔編號C01C1/00GK201330163SQ20082024090
公開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31日
發明者武晉強, 趙正權, 陳趙鎖 申請人:太原海力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