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小型晶片連動入料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22:38:15 1
一種小型晶片連動入料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通過在設備上使用本機構,可以使機臺出現的晶片斷裂、取放料掉落、料片反放均會有大大改觀;通過使用斜齒輪,將馬達提供的扭力一份為二,減少了動力源的重複使用,凸輪機構提供了動作的時序和移動位置距離;不會出現位置不準或位置錯差是情況;機構的穩定使維護還維修的機會大大減少,從而為生產增加了更多是時間。
【專利說明】 一種小型晶片連動入料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入料機構,尤其涉及一種小型晶片在規整收集過程中的入料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小型晶片製成完成後,在放入治具框的動作時,由於小型晶片本身結構薄、材質比較脆,體積也小,所以在入料的動作時,往往容易出現掉料、斷料、反料、放料位置不準確的情況,導致生產的良品率和設備的稼動率下降;結構不穩定,時常會做機構相對位置的調試進而影響生產時間。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機構旨在解決小型晶片放入晶片收納倉時易出現的掉料、斷料、反料、放料位置不準確以及機構不穩定的情況,並且提高一種小型晶片連動入料機構機臺稼動率和產品良率。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小型晶片連動入料機構,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5]包括:工作檯01、馬達1、第一斜齒輪2、第二斜齒輪3、第一傳動軸4、第一凸輪5、上下壓晶片機構6、晶片收納倉7、前後傳動機構8、第二傳動軸9、第二凸輪10、PIN針14,其特徵在於:
[0006]所述的馬達I固定於工作檯01的一端,馬達I與第二斜齒輪3相連,第二斜齒輪3通過第一傳動軸4與第一凸輪5相連,第一凸輪5與上下壓晶片機構6上端的軸承相切,上下壓晶片機構6的下端通過復位彈簧與工作檯01相連;所述的第二斜齒輪3與第一斜齒輪2通過齒輪嚙合,第一斜齒輪2與第二斜齒輪3相互垂直,第一斜齒輪2通過第二傳動軸9與第二凸輪10相連,第二凸輪10與前後傳動機構8的軸承端相切,所述的前後傳送機構8的另一端裝有PIN針14。
[0007]優選的,所述的上下壓晶片機構6的上端安裝有軸承,與第一凸輪5相切連接。
[0008]優選的,所述的前後傳動機構8的一端安裝有的軸承,與第二凸輪10相切連接。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使用本機構能在短周期內將晶片放入治具框內,極少出現斷料、斷料、反料的情況;機構動作周期短,凸輪機構提供了動作的時序和移動位置距離;不會出現位置不準或位置錯差是情況;提高設備稼動率,縮短生產周期;機構穩定,不易出現市場調試設備的情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及其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的右視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上下壓晶片機構的示意圖。
[0014]其中:01.工作檯;1.馬達;2.第一斜齒輪;3.第二斜齒輪;4.第一傳動軸;5.第一凸輪;6.上下壓晶片機構;7.晶片收納倉;8.前後傳動機構;9.第二傳動軸;10.第二凸輪;11.壓晶片立柱;12.小型晶片;13.小型晶片傳送機構;14.PIN針。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0016]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小型晶片連動入料機構,包括:工作檯01、馬達1、第一斜齒輪2、第二斜齒輪3、第一傳動軸4、第一凸輪5、上下壓晶片機構6、晶片收納倉7、前後傳動機構8、第二傳動軸9、第二凸輪10、PIN針14,其特徵在於:
[0017]所述的馬達I固定於工作檯01的一端,馬達I驅動第一傳動軸,第一傳動軸與第二斜齒輪3同軸安裝,第一傳動軸4的尾端安裝有第一凸輪5,第一凸輪5與上下壓晶片機構6上端的軸承相切,上下壓晶片機構6的下端安裝有壓晶片立柱,上下壓晶片機構6的內側通過復位彈簧與工作檯01相連;所述的第二斜齒輪3與第一斜齒輪2通過齒輪嚙合,第一斜齒輪2與第二斜齒輪3相互垂直,第一斜齒輪2與第二傳動軸9同軸安裝,第二傳動軸9與第二凸輪10同軸安裝,第二傳動軸9固定於工作檯01上,第二凸輪10與前後傳動機構8的軸承端相切,所述的前後傳動機構8的另一端裝有PIN針14,在上下壓晶片機構6的下方設有晶片傳送機構13,在晶片傳送機構13與PIN針14中間的下方設置晶片收納倉7。
[0018]優選的,所述的上下壓晶片機構6的上端安裝有軸承,與第一凸輪5相切連接。
[0019]優選的,所述的前後傳動機構8的一端安裝有的軸承,與第二凸輪10相切連接。
[0020]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在馬達轉動時根據動作需求,依據凸輪的輪廓線將兩隻凸輪調整到相互搭配動作的位置。馬達工作後,將動力通過兩個相互嚙合的斜齒輪以及凸輪分別傳送到上下壓晶片機構6和前後傳動機構8,將馬達轉動兩斜齒輪相互嚙合,第二凸輪推動前後傳動機構8,使晶片12託付在前後傳動機構8前端的PIN針14上,同時第一凸輪推動上下壓晶片機構6向下,壓著小型晶片傳送機構13的後續晶片12 ;接著第二凸輪推動前後傳動機構8,使PIN針14後縮,使晶片12落入晶片收納倉7內;隨後第一凸輪5推動上下壓晶片機構6向上,即完成晶片取放料動作。
[002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使用本機構能在短周期內將晶片放入晶片收納倉內,極少出現斷料、斷料、反料的情況;機構動作周期短,凸輪機構提供了動作的時序和移動位置距離;不會出現位置不準或位置錯差是情況;提高設備稼動率,縮短生產周期;機構穩定,不易出現市場調試設備的情況。
[0022]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該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小型晶片連動入料機構,包括:工作檯、馬達、第一斜齒輪、第二斜齒輪、第一傳動軸、第一凸輪、上下壓晶片機構、晶片收納倉、前後傳動機構、第二傳動軸、第二凸輪、PIN針,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馬達固定於工作檯的一端,馬達驅動第一傳動軸,第一傳動軸與第二斜齒輪同軸安裝,第一傳動軸的尾端安裝有第一凸輪,第一凸輪與上下壓晶片機構上端的相切連接,上下壓晶片機構的下端安裝有壓晶片立柱,上下壓晶片機構的內側通過復位彈簧與工作檯相連;所述的第二斜齒輪與第一斜齒輪通過齒輪嚙合,第一斜齒輪與第二斜齒輪(3)相互垂直,第一斜齒輪與第二傳動軸同軸安裝,第二傳動軸與第二凸輪同軸安裝,第二傳動軸固定於工作檯上,第二凸輪與前後傳動機構相切連接,所述的前後傳動機構的另一端裝有PIN針,在上下壓晶片機構的下方設有晶片傳送機構,在晶片傳送機構與PIN針中間的下方設置晶片收納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型晶片連動入料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下壓晶片機構的上端安裝有軸承,與第一凸輪相切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型晶片連動入料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前後傳動機構的一端安裝有的軸承,與第二凸輪相切連接。
【文檔編號】B65G49/07GK204237253SQ201420670365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2日
【發明者】金俊南 申請人:萬潤科技精機(崑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