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輸灰泵的單機除塵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00:48:21 1
專利名稱:一種帶輸灰泵的單機除塵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輸灰泵的單機除塵器。
背景技術:
目前,企業所使用的單機除塵器,一般由除塵器外殼、進風口、過濾裝置、清灰裝 置、引風機、消音室、集灰箱、振打器構成,清灰裝置又分振打清灰裝置和氣體反吹清灰裝 置。現有的單機除塵器中,在粉塵的卸落方式上,目前使用最多的還是直接卸落,直接卸落 又分兩種方式,一種是灰塵通過振打機構將灰塵振落在輸料機械(如皮帶機)上;另一種是 除塵器收集的粉塵先存放在除塵器底部的集灰箱內,當粉塵的量達到一定數量時,將集灰 箱底部的閥門打開,將粉塵卸落在物料輸送設備(如皮帶)上。除塵直接卸落方式的不足 在於當粉塵直接卸落在物料輸送設備上時,粉塵可產生巨大的二次揚塵汙染環境;同時 卸落在物料輸送設備上的粉塵可給後序生產造成汙染或增加後序生產系統的汙染。在單機 除塵器的卸灰方式中,還有一種技術嘗試,既在集灰箱的底部加裝星形卸灰鎖氣閥和氣力 輸灰管道將單機除塵器的集灰進行遠距離輸送,以達到消除單機除塵器直接卸灰引起的二 次揚塵汙染問題;在此種輸灰方式中,由於星形卸灰鎖氣閥在運行一段時間後鎖氣性能就 變差,輸灰系統的功能就下降,有的甚至不能再輸灰,為了保證輸灰管道良好的輸灰效果, 需要頻繁地更換星形卸灰鎖氣閥,一是影響正常生產,二是增加生產成本。因此,目前企業 所使用的單機除塵器,在除塵灰的二次輸送上有待進一步改進。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輸灰泵的單機除塵器,其可有效地 解決單機除塵器二次汙染,工藝合理、結構簡單,可靠實用。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種帶輸灰泵的單機除塵器,包括除塵器外殼、進風口、過濾裝置、脈動反吹裝置、 引風機、消音室、集灰箱、振打器、中間星型卸灰閥、氣動滑閥、輸灰泵打料罐、儲灰罐振打 器、吹灰管、吹灰氣源壓力控制閥、吹灰氣源壓力變送器、輸灰補氣壓力控制閥、輸灰補氣壓 力變送器、輸灰控制閥、輸灰泵氣源管、輸灰泵氣源閥組、排氣閥、排氣管道、輸灰管、吹灰氣 源管道、輸灰補氣管道、安裝支架、PLC控制器,其中,PLC控制器設在除塵器外殼下側。引風 機、過濾裝置自上而下安裝在除塵器外殼內;進風口設在除塵器外殼的下端;集灰箱固定 在除塵器外殼的下口上,在集灰箱的外壁上設振打器,在集灰箱的底口上設中間星型卸灰 閥,中間星型卸灰閥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將集灰箱的內的灰定量的輸送到輸灰泵打料 罐內,以保證打料罐的正常運行,在中間星型卸灰閥的下面設氣動滑閥,在輸灰泵打料時起 到有效隔離輸灰泵打料罐與集灰箱的作用,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在中間星型卸灰閥卸 灰時,滑閥打開,在中間星型卸灰閥不卸灰時,滑閥關閉;在氣動滑閥的下面連接上輸灰泵 打料罐,在輸灰泵打料罐的頂部設排氣閥和排氣管道,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在中間星型 卸灰閥向輸灰泵打料罐卸灰時,將罐內的氣體排出;在輸灰泵打料罐的下口上設有吹灰管,吹灰管前端與吹灰氣源壓力控制閥相連,吹灰氣源壓力控制閥與輸灰泵氣源閥組串連,吹 灰氣源壓力控制閥與輸灰補氣壓力控制閥並連,為控制吹灰氣源壓力控制閥後的管道內的 氣壓提供依據,吹灰管將打料罐內灰吹到輸灰管內,除塵灰被送到除塵器外的集中儲灰倉; 輸灰補氣管道與吹灰氣源管道並聯,在輸灰補氣管道上設輸灰補氣壓力控制閥,控制補氣 壓力,輸灰補氣管一是為氣力輸送提供合適壓力的可靠的動力氣源,二是保證輸灰泵不打 料時管道不堵塞;輸灰泵氣源閥組與輸灰泵氣源管相連,在檢修時,氣源閥組可靠地關閉氣 源管道;吹灰管的後端與輸灰控制閥相連,輸灰控制閥和吹灰氣源壓力控制閥在中間星型 卸灰閥卸灰時關閉,保證打料罐正常受料;整臺設備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運行,保證受控 機構的動作時間和受控機構的準確動作。輸灰控制閥的後端與輸灰管和輸灰補氣管相連, 在吹灰氣源壓力控制閥後的管道上設吹灰氣源壓力變送器,在輸灰補氣壓力控制閥後的管 道上設輸灰補氣壓力變送器。 煙塵經過濾裝置過濾後,沉積在集灰箱內,當灰塵沉積到一定程度,在PLC控制器 的控制下,氣動滑閥打開,打料罐頂部的排氣閥打開,然後中間星型卸灰閥向輸灰泵打料罐 內裝料,PLC控制器通過控制中間星型卸灰閥的轉數控制打料罐內灰塵的數量和灰塵的高 度,中間星型卸灰閥停止給料後,其下面的氣動滑閥關閉,打料罐頂部的排氣閥關閉。輸灰 泵開始輸送灰塵,在除塵器正常工作時輸灰泵氣源閥組是敞開的,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 輸灰補氣管上的輸灰補氣壓力控制閥打開,吹掃管道內殘餘的塵埃,經過3-5秒後,吹灰氣 源壓力控制閥、輸灰控制閥打開,動力氣源將打料罐內的灰塵輸送出去。當打料罐內的灰塵 全被輸送出去後,吹灰氣源壓力控制閥、輸灰控制閥關閉,打料罐在重複以上裝料過程,打 料罐裝料完畢後,吹灰氣源壓力控制閥、輸灰控制閥打開,動力氣源再將打料罐內的灰塵輸 送出去。打料罐和輸灰泵通過3-5次的循環運行,集灰箱內的灰塵全部被輸送到除塵器外 的灰塵集中儲存大灰倉。此時,吹灰氣源壓力控制閥、輸灰控制閥關閉,輸灰補氣壓力控制 閥關閉,除塵灰暫時再沉積在集灰箱內,當灰塵沉積到一定程度有開始下一次輸灰過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與目前使用的單機除塵器相比,在輸灰方式上採用 帶打料罐的輸灰泵,輸灰泵打料罐與集灰倉之間設可控制的氣動滑閥,防止了輸灰泵打料 時對除塵器集灰和除塵的影響。在吹灰管上並聯補氣管道及補氣控制閥,保證了輸灰泵的 可靠運行,為輸灰管道的可靠運行提供了保障。所以帶輸灰泵的單機除塵器,將收塵可靠地 輸送到單機除塵器以外的粉塵儲存倉內,徹底解決了目前單機除塵器在卸落粉塵時引起的 二次汙染問題,使單機除塵器的運行更加可靠,使單機除塵器更加環保。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其中,1、除塵器外殼;2、進風口 ;3、過濾裝置;4、脈動反吹裝置;5、引風機;6、消 音室;7、集灰箱;8、振打器;9、中間星型卸灰閥;10、氣動滑閥;11、輸灰泵打料罐;12、儲灰 罐振打器;13、吹灰管;14、吹灰氣源壓力控制閥;15、吹灰氣源壓力變送器;16、輸灰補氣壓 力控制閥;17、輸灰補氣壓力變送器;18、輸灰控制閥;19、輸灰泵氣源管;20、輸灰泵氣源閥 組;21、排氣閥;22、排氣管道;23、輸灰管;24、吹灰氣源管道;25、輸灰補氣管道;26、安裝 支架;27、 PLC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種帶輸灰泵的單機除塵器,包括除塵器外殼1、進風口 2、過濾裝置3、引風機5、 消音室6、集灰箱7、振打器8、脈動反吹裝置4、中間星型卸灰閥9、氣動滑閥10、輸灰泵打料 罐11、儲灰罐振打器12、吹灰管13、吹灰氣源壓力控制閥14、吹灰氣源壓力變送器15、輸灰 補氣壓力控制閥16、輸灰補氣壓力變送器17、輸灰控制閥18、輸灰泵氣源管19、輸灰泵氣源 閥組20、排氣閥21、排氣管道22、輸灰管23、吹灰氣源管道24、輸灰補氣管道25、安裝支架 26、 PLC控制器27,如圖1所示,其中,PLC控制器27設在除塵器安裝支架26的下部,引風 機5、過濾裝置3自上而下安裝在除塵器外殼l內;進風口2設在除塵器外殼1的下端;集灰 箱7固定在除塵器外殼1的下口上,在集灰箱7的外壁上設打料罐振打器8,在集灰箱7的 底口上設中間星型卸灰閥9,在中間星型卸灰閥9的下面設氣動滑閥10 ;在氣動滑閥10的 下面連接上輸灰泵打料罐ll,在輸灰泵打料罐11的頂部設排氣閥21和排氣管道22,排氣 管道22將打料罐裝料時排出的灰塵排到過濾裝置3的底部;在輸灰泵打料罐11的下口上 設有吹灰管13,吹灰管13前端與吹灰氣源壓力控制閥14相連,吹灰氣源壓力控制閥14與 輸灰泵氣源閥組20串連,吹灰氣源壓力控制閥14與輸灰補氣壓力控制閥16並連;輸灰補 氣管道25與吹灰氣源管道24並聯,在輸灰補氣管道25上設輸灰補氣壓力控制閥16 ;輸灰 泵氣源閥組20與輸灰泵氣源管19相連,吹灰管13的後端與輸灰控制閥18相連;輸灰控制 閥18的後端與輸灰管23和輸灰補氣管25相連,在吹灰氣源壓力控制閥14後的管道上設 吹灰氣源壓力變送器15,在輸灰補氣壓力控制閥16後的管道上設輸灰補氣壓力變送器17。
權利要求一種帶輸灰泵的單機除塵器,包括除塵器外殼(1)、進風口(2)、過濾裝置(3)、脈動反吹裝置(4)、引風機(5)、消音室(6)、集灰箱(7)、振打器(8),安裝支架(26)、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中間星型卸灰閥(9)、氣動滑閥(10)、輸灰泵打料罐(11)、儲灰罐振打器(12)、吹灰管(13)、吹灰氣源壓力控制閥(14)、吹灰氣源壓力變送器(15)、輸灰補氣壓力控制閥(16)、輸灰補氣壓力變送器(17)、輸灰控制閥(18)、輸灰泵氣源管(19)、輸灰泵氣源閥組(20)、排氣閥(21)、排氣管道(22)、輸灰管(23)、吹灰氣源管道(24)、輸灰補氣管道(25)、PLC控制器(27),其中,PLC控制器(27)設在除塵器外殼(1)下側,引風機(5)、過濾裝置(3)自上而下安裝在除塵器外殼(1)內;進風口(2)設在除塵器外殼(1)的下端;集灰箱(7)固定在除塵器外殼(1)的下口上,在集灰箱(7)的外壁上設振打器(8),在集灰箱(7)的底口上設中間星型卸灰閥(9),在中間星型卸灰閥(9)的下面設氣動滑閥(10);在氣動滑閥(10)的下面連接上輸灰泵打料罐(11),在輸灰泵打料罐(11)的頂部設排氣閥(21)和排氣管道(22);在輸灰泵打料罐(11)的下口上設有吹灰管(13),吹灰管(13)前端與吹灰氣源壓力控制閥(14)相連,吹灰氣源壓力控制閥(14)與輸灰泵氣源閥組(20)串連,吹灰氣源壓力控制閥(14)與輸灰補氣壓力控制閥(16)並連;輸灰補氣管道(25)與吹灰氣源管道(24)並聯,在輸灰補氣管道上設輸灰補氣壓力控制閥(16);輸灰泵氣源閥組(20)與輸灰泵氣源管(19)相連,吹灰管(13)的後端與輸灰控制閥(18)相連;輸灰控制閥(18)的後端與輸灰管(23)和輸灰補氣管道(25)相連,在吹灰氣源壓力控制閥(14)後的管道上設吹灰氣源壓力變送器(15),在輸灰補氣壓力控制閥(16)後的管道上設輸灰補氣壓力變送器(1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輸灰泵的單機除塵器,其徹底解決了目前單機除塵器在卸落粉塵時引起的二次汙染問題,使單機除塵器的運行更加可靠,使單機除塵器更加環保,其結構包括除塵器外殼、進風口、過濾裝置、脈動反吹裝置、引風機、消音室、集灰箱、振打器、中間星型卸灰閥、氣動滑閥、輸灰泵打料罐、儲灰罐振打器、吹灰管、吹灰氣源壓力控制閥、吹灰氣源壓力變送器、輸灰補氣壓力控制閥、輸灰補氣壓力變送器、輸灰控制閥、輸灰泵氣源管、輸灰泵氣源閥組、排空閥、排空閥濾袋、輸灰管、輸灰氣源管、輸灰補氣管、安裝支架、PLC控制器。
文檔編號B01D46/02GK201445865SQ200920021289
公開日2010年5月5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21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21日
發明者劉根祥, 江其瑛, 王永保, 王飛 申請人:山東泰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