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尿布和其製造方法
2023-11-06 00:27:12 5
一次性尿布和其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次性尿布(1)包括:包含吸收體(23)和外層複合片材(22)的吸收性主體(2);和伸縮性的側翼片(3)。側翼片(3)具有兩個片材(31、32)和彈性部件(33),在前端部(3a)具有搭扣帶(4)。外層複合片材(22)具有防漏片材(22a)和由外層粘接劑層(61)接合的外層無紡布(22b)。側翼片(3)具有主體側和基端側的粘接劑層(35、36),基端部(3b)使用與粘接劑層(35)重疊或相連的加強用粘接劑層(63)來加強,通過連接用粘接劑層(62)與外層複合片材(22)接合。在尿布寬度方向上,粘接劑層(35)在比粘接劑層(61)更靠外方的位置與其分開地形成,粘接劑層(35、63、62、61)按照在尿布寬度方向上不產生間隙的方式設置。
【專利說明】一次性尿布和其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0001]本發明涉及一次性尿布和其製造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技術中,已知有一種展開型的一次性尿布,在包含吸收體的吸收體主體中的、穿戴時配置於穿戴者的後背側的部分,安裝在該吸收性主體的寬度方向上伸縮的伸縮性的側翼片(參照專利文獻I)。
[0003]這種一次性尿布,在有別於吸收性主體的其他工序中製造側翼片,並將其添加在吸收性主體上從而製造得到,因此能夠抑制用於側翼片的材料的使用量和該材料所產生的廢棄物,在環保和降低成本方面優異。
[0004]但是,另一方面,當牽拉設置於側翼片的前端部的搭扣帶等以穿戴尿布時,側翼片與吸收性主體的接合部和其附近、或者側翼片與搭扣帶的接合部和其附近容易發生斷裂和破壞。
[0005]為了消除上述的這種問題,在上述專利文獻I中提出了一種方法,將側翼片中的與吸收性主體或搭扣帶重疊的部分折返而形成加強無紡布層,將該加強無紡布層與吸收性主體和搭扣帶接合。
[0006]現有技術文獻
[0007]專利文獻
[0008]專利文獻1:W02008/149762A1
【發明內容】
[0009]但是,在專利文獻I中,將構成側翼片的所有的片材一體地折返從而形成上述的加強無紡布層,因此,側翼片的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側翼片與搭扣帶的接合部的剛性變得過高,將層間粘接的粘接劑層也增加,因此,容易妨礙尿布的柔軟性和透氣性等。
[0010]因此,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一種抑制尿布的柔軟性等的降低,並且提高側翼片與吸收性主體的接合強度的一次性尿布。
[0011]本發明提供一種一次性尿布,其包括:包含吸收體和配置於該吸收體的外表面側的外層複合片材的吸收性主體;和安裝於該吸收性主體的一個或兩個側部的伸縮性的側翼片。上述側翼片具有兩個片材和固定於該兩個片材間的彈性部件,在前端部設有搭扣帶。上述外層複合片材具有:不透液性或難透液性的防漏片材和經由外層粘接劑層與該防漏片材的外表面側接合的外層無紡布。上述側翼片具有:固定上述彈性部件的上述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或其附近的主體側粘接劑層;和固定該彈性部件的上述側翼片的前端部側的端部或其附近的前端側粘接劑層,該側翼片的上述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使用與上述主體側粘接劑層重疊或相連的加強用粘接劑層來加強,加強後的該端部通過連接用粘接劑層與上述外層複合片材接合。在尿布寬度方向上,上述主體側粘接劑層在比上述外層粘接劑層更靠的外方與其分開地形成,該主體側粘接劑層、上述加強用粘接劑層、上述連接用粘接劑層和上述外層粘接劑層按照在尿布寬度方向上不產生間隙的方式設置。
[0012]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一次性尿布,其包括:包含吸收體和配置於該吸收體的外表面側的外層複合片材的吸收性主體;和安裝於該吸收性主體的一個或兩個側部的伸縮性的側翼片。上述側翼片具有:兩個片材和固定於該兩個片材間的彈性部件,在前端部設置有搭扣帶。上述外層複合片材具有:不透液性或難透液性的防漏片材和經由外層粘接劑層與該防漏片材的外表面側接合的外層無紡布。上述吸收性主體包括:配置於上述吸收體的內表面側的正面片材和與該正面片材的兩側部接合的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上述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具有一個片材被折返並被疊層,其層間被接合的二層構造部分,該二層構造部分與上述側翼片接合(以下,第二發明是指本發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從正面片材側觀察作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所看到的展開平面圖。
[0014]圖2是表示圖1所示的一次性尿布的穿戴狀態的立體圖。
[0015]圖3是表示圖1所示的一次性尿布的側翼片和其附近的放大平面圖。
[0016]圖4是圖3的IV —IV截面圖。
[0017]圖5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中的側翼片和其附近的截面圖(相當於圖4)。
[0018]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中的側翼片和其附近的截面圖(相當於圖4)。
[0019]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中的側翼片和其附近的截面圖(相當於圖4)。
[0020]圖8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中的側翼片的製造方法的一例的立體圖。
[0021]圖9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中的側翼片的製造方法的一例的立體圖。
[0022]圖10是表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的展開平面圖。
[0023]圖11是表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中的側翼片的放大平面圖。
[0024]圖12是表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中的側翼片的放大平面圖。
[0025]圖13是表示側翼片與吸收性主體的優選接合方式的側翼片和其附近的放大平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對於本發明,根據其優選的實施方式參照附圖進行說明。
[0027]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 (以下也稱作尿布I)包括:具有吸收體23和配置於該吸收體23的外表面側的外層複合片材22的吸收性主體2 ;安裝於該吸收性主體2的兩側部的側翼片3、3。
[0028]如圖1所示,吸收性主體2具有縱長的形狀,包括:穿戴時位於穿戴者腹側的腹側部A ;位於穿戴者背側的背側部B;和位於胯間部的襠部C。如圖1所示,吸收性主體2在平面狀展開的狀態下是長方形的形狀。側翼片3、3按照分別從吸收性主體2的兩側緣部向外方突出的方式安裝於在背側部B中的吸收性主體2的兩側部。
[0029]一次性尿布I的長度方向是圖中的Y方向,是與吸收性主體的長度方向相同的方向。一次性尿布I的寬度方向是圖中的X方向,是與吸收性主體2的寬度方向相同的方向。在以下的說明中,也將尿布的長度方向或該尿布的構成部件的與尿布長度方向對應的方向簡稱為Y方向,將尿布的寬度方向或該尿布的構成部件的與尿布寬度方向對應的方向簡稱為X方向。另外,尿布和尿布的構成部件中的內表面是在穿戴時朝著穿戴者的肌膚側的面,尿布和尿布的構成部件中的外表面是在穿戴時朝著穿戴者的肌膚的相反側的面。
[0030]如圖1和圖4所示,吸收性主體2具有:透液性的正面片材21 ;外層複合片材22 ;介於這兩個片材21、22之間的液體保持性的吸收體23。外層複合片材22具有:不透液性或難透液性(包括撥水性)的防漏片材22a ;和經由外層粘接劑層61與該防漏片材22a的外表面側(圖4中Q側)接合的外層無紡布22b。外層無紡布22b的平面形狀與吸收性主體2相等同,如圖4所示,防漏片材22a除了 X方向的寬度略小以外,具有與外層無紡布22b同樣的平面形狀。由於外層無紡布22b的存在,尿布外表面的膚感良好。
[0031]另外,在吸收性主體2的長度方向的兩側部,沿著該長度方向配設有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24、24。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24在吸收性主體2的長度方向的兩側部,經由粘接劑層62、66~68固定於正面片材21、從該正面片材的側緣延伸出來的外層複合片材22和構成側翼片3的片材31。粘接劑層62、66、67形成在吸收性主體2的大致全長的範圍,粘接劑層68設置於腹側部A和背側部B,但沒有設置於襠部C。
[0032]各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24在吸收性主體2的寬度方向(X方向)內方側的端緣附近沿著該端緣具有立體護圍形成用的彈性部件25,在穿戴時,由於該彈性部件25的收縮力,襠部C中的距離該端緣規定寬度的部分從正面片材21離開而形成立體護圍。另外,在配置於吸收性主體2的長度方向兩側部的腿周部`分配置有腿部皺褶形成用的彈性部件26。
[0033]圖4所示的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24通過將一個片材如圖4所示摺疊而形成二層構造,並由配置成散布(分散)狀的熱熔接部(未圖示)將該兩層間接合而形成一個片材狀。代之,也可以將一個片材不進行摺疊地用作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24。另外,如圖5所示,也可以將一個片材僅在固定彈性部件25的部分作為雙層構造來使用。
[0034]如圖1所示,尿布I相對於吸收性主體2的長度方向中央線CL左右對稱地形成。因此,對於側翼片3、3的結構和它們與吸收性主體2以及搭扣帶4的接合方式,主要以圖1左側的側翼片為例進行說明,對於右側的側翼片,除了左右對稱外都是同樣的。
[0035]如圖3所示,尿布I中的側翼片3在平面狀地展開的狀態下是矩形。另外,如圖4所示,側翼片3具有:無紡布製成的兩個片材31、32 ;和以在尿布寬度方向(X方向)上伸長的狀態固定於兩個片材31、32之間的多個彈性部件33。在側翼片3的前端部3a設有用於將側翼片3固定在其他部位上的搭扣帶4。
[0036]彈性部件33分別沿著尿布I的寬度方向(X方向)配置。另外,各側翼片3中的多個彈性部件33在尿布的長度方向(Y方向)上設置大體相等的間隔而配置。
[0037]如圖3和圖4所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尿布I中的側翼片3具有:主體側粘接劑層35、前端側粘接劑層36和多個中間粘接劑層37。這些粘接劑層35、36、37均沿著尿布長度方向(Y方向)延伸地形成。另外,在這些粘接劑層35、36、37,多個彈性部件33利用構成各粘接劑層的粘接劑固定於兩個片材31、32之間,並且在彈性部件33未介於其間的部位,兩個片材31、32彼此通過構成各粘接劑層的粘接劑直接接合。
[0038]主體側粘接劑層35設置於側翼片3的延伸方向上的吸收性主體2側,固定各個彈性部件33的吸收性主體2側的端部或其附近。前端側粘接劑層36設置於側翼片3的延伸方向上的前端部3a側,固定各個彈性部件33的側翼片3的前端部3a側的端部或其附近。中間粘接劑層37在作為側翼片3的延伸方向上的主體側粘接劑層35與前端側粘接劑層36之間的區域的中間區域30中設置有多個。中間粘接劑層37的寬度比上述兩個粘接劑層35、36的任一個都小,在中間區域30中間隔開地形成有多個。在側翼片3的延伸方向上,在主體側粘接劑層35與和其鄰接的中間粘接劑層37之間、鄰接的中間粘接劑層37彼此之間、前端側粘接劑層36與和其鄰接的中間粘接劑層37之間,分別形成有未配置粘接劑的非粘接區域38。在本實施方式的尿布I中,側翼片3的延伸方式向與尿布寬度方向一致。
[0039]主體側粘接劑層35、前端側粘接劑層36和中間粘接劑層37均與在X方向上延伸的多個(更優選3個以上)彈性部件33交叉,並在尿布長度方向(Y方向)上延伸。優選主體側粘接劑層35、前端側粘接劑層36和中間粘接劑層37均與在X方向上延伸的所有的彈性部件33交叉並且在尿布長度方向(Y方向)上延伸,更優選在側翼片3的上下邊緣3u、3d間的全長範圍中延伸。
[0040]非粘接區域38也同樣,與在X方向上延伸的多個(更優選3個以上)彈性部件33交叉並在尿布長度方向(Y方向)上延伸。非粘接區域38也優選與在X方向上延伸的全部彈性部件33交叉並在尿布長度方向(Y方向)上延伸,更優選在側翼片3的上下邊緣3u、3d之間的全長範圍中延伸。
[0041]第一實施方式中的側翼片3如圖4所示,吸收性主體2側的端部3b (以下也稱作基端部3b)由與主體側粘接劑層35 —部分重疊的加強用粘接劑層63加強。更具體地來講,如圖4所示,構成側翼片3的上述兩個片材31、32中的、位於側翼片3的外表面側(圖4中Q偵D的片材32,在側翼片3的基端部3b被向該片材32的外表面側(圖4中Q側)折返,該折返的部分經由加強用粘接劑層63與該片材32的外表面接合。
[0042]另一方面,構成側翼片3的上述兩個片材31、32中的、位於側翼片3的內表面側(圖4中P偵彳)的片材31既不向該片材31的外表面側也不向內表面側折返。偵彳翼片3的基端部3b通過這種結構被加強,因此其剛性適度增強,另外還具有相對於X方向上的拉力不易破損的充分的強度。
[0043]此外,關於將構成側翼片的片材折返的方向,「片材的內表面側」是圖中P側(側翼片的朝向穿戴者的肌膚側的面側),「片材的外表面側」是圖中Q側(側翼片的朝向穿戴者的肌膚的相反側的面側)。
[0044]側翼片3的採用上述方式加強的基端部3b通過連接用粘接劑層62與外層複合片材22接合。圖4所示的連接用粘接劑層62將側翼片3的基端部3b與防漏片材22a之間接合,並且將側翼片3的基端部3b與從防漏片材22a的端緣延伸出來的外層無紡布22b之間、防漏片材22a與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24和/或正面片材21之間接合。側翼片的基端部3b優選接合於防漏片材22a和外層無紡布22b與外層粘接劑層61 —體化的部分。換言之,側翼片的基端部3b (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優選與防漏片材22a和外層無紡布22b經由外層粘接劑層61 —體化的部分接合。
[0045]如圖4所示,在尿布I的寬度方向(X方向)上,主體側粘接劑層35在比外層粘接劑層61更靠外方的位置與其分開地形成。即,主體側粘接劑層35形成於外層粘接劑層61的尿布寬度方向外方側的端部61a的外方(圖4中左側),主體側粘接劑層35與外層粘接劑層61沒有相互重疊的部分,在X方向上分開形成。
[0046]另一方面,在尿布寬度方向(X方向)上,主體側粘接劑層35、加強用粘接劑層63、連接用粘接劑層62和外層粘接劑層61按照在尿布寬度方向上不產生間隙(不存在粘接劑層的部分)的方式重合。即,主體側粘接劑層35和加強用粘接劑層63具有相互重疊的部分P3,加強用粘接劑層63和連接用粘接劑層62也具有相互重疊的部分P2,連接用粘接劑層62和外層粘接劑層61也具有相互重疊的部分Pl。一個片材介於相互重疊的兩個粘接劑層間,一個粘接劑層與該片材的一面接合,另一個粘接劑層與該片材的另一面接合。
[0047]另外,主體側粘接劑層35、加強用粘接劑層63、連接用粘接劑層62和外層粘接劑層61以將寬度方向中心位置在X方向上錯開的方式形成。另外,這些粘接劑層35、63、62、61按照側翼片3的前端部3a側的端部35a、63a、62a、61a從X方向的外方側(圖4中左側)向內方側(圖4中右側)去以該順序排列的方式配置。
[0048]主體側粘接劑層35、加強用粘接劑層63、連接用粘接劑層62和外層粘接劑層61優選按照上述方式(特別是圖4所示的方式),在搭扣帶4的Y方向的全長上延伸,更優選按照同樣的方式,在側翼片3的Y方向的全長上延伸。
[0049]另外,第一實施方式中的側翼片3如圖4所示,其前端部3a也使用一部分與前端側粘接劑層36重疊的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來加強。更具體地來講,如圖4所示,構成側翼片3的上述兩個片材31、32中的、位於側翼片3的外表面側(圖4中Q偵D的片材32,在側翼片3的前端部3a向該片材32的外表面側(圖4中Q側)被折返,該折返的部分經由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與該片材32的外表面接合。另一方面,位於側翼片3的內表面側(圖4中P偵D的片材31既不向該片材31的外表面側也不向內表面側折返。偵彳翼片3的前端部3a通過該結構被加強,因此,其剛性適度增強,另外還具有相對於X方向的牽拉力不易破損的足夠強度。
[0050]然後,側翼片3的採用這種方式加強的前端部3a通過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與搭扣帶4接合。
[0051]搭扣帶4包括:帶基材42 ;和與該帶基材42接合而形成固著部41的機械性面緊固的陽面部件(鉤面部件)。搭扣帶4中的僅由帶基材42形成的部分與側翼片3的前端部3a重疊接合。在本實施方式中,側翼片3的前端部3a與帶基材42之間通過第二連接用粘接層65接合。作為將機械性面緊固的陽面部件固定在帶基材42上的方法,使用熱熔或利用粘接劑的粘接等任意的接合方法。
[0052]此外,在尿布I的腹側部A的外表面設置有使搭扣帶4,更具體地來講使搭扣帶4的固著部41固著(粘合固定)的接合區域5。
[0053]如圖4所示,在尿布I的寬度方向(X方向)上,前端側粘接劑層36在比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更內方的位置與其分開地形成。即,前端側粘接劑層36在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的尿布寬度方向內方側的端部65b的內方(圖4中右側)形成,前端側粘接劑層36與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沒有相互重疊的部分,在X方向上分開形成。
[0054]另一方面,在尿布寬度方向(X方向)上,前端側粘接劑層36、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和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按照在尿布寬度方向上不產生間隙(不存在粘接劑層的部分)的方式重合。即,前端側粘接劑層36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具有相互重疊的部分P4,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和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也具有相互重疊的部分P5。一個片材介於相互重疊的兩個粘接劑層之間,其中一個粘接劑層與該片材的一面接合,另一個粘接劑層與該片材的另一面接合。[0055]另外,前端側粘接劑層36、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和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以將寬度方向中心位置在X方向上錯開的方式形成。另外,這些粘接劑層36、64、65按照各自的X方向的兩端部中的側翼片3的基端部3b側的端部36b、64b、65b從X方向的內方側(圖4中右側)向外方側(圖4中左側)去以該順序排列的方式配置。
[0056]前端側粘接劑層36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優選按照上述方式(特別是圖4所示的方式),在搭扣帶4的Y方向的全長延伸,更優選按照同樣的方式,在側翼片3的Y方向的全長延伸。第二連接用粘接層65優選在搭扣帶4的Y方向的全長的50%以上的長度範圍,按照上述方式(特別是圖4所示的方式)延伸,更優選按照同樣的方式,在搭扣帶4的Y方向的全長延伸。
[0057]在將第一實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穿在穿戴者身上時,在用手牽拉搭扣帶4,使側翼片3伸長的狀態下,將該搭扣帶4的固著部41按壓固定在接合區域5。
[0058]根據第一實施方式中的側翼片3,側翼片3的基端部3b通過片材32的折返和加強用粘接劑層63被加強,另一方面,主體側粘接劑層35與外層粘接劑層61在X方向上分開(相互離開),因此,與從片材31至外層無紡布22b的所有層之間在X方向的相同位置接合的方式相比,能夠防止在側翼片3的基端部3b和其附近產生過度變硬的部分。
[0059]在X方向上分開的粘接劑層是主體側粘接劑層35和外層粘接劑層61的意義在於,增強側翼片3與外層複合片材22的粘接強度,提高粘接時的外觀。側翼片3中的主體側粘接劑層35的配置部位由於彈性部件33的收縮而容易起皺。主體側粘接劑層35與外層粘接劑層61在X方向上不分開(不相互離開)的情況下,外層複合片材22與側翼片3的有褶皺的一面接合,接觸面積減少,接合強度降低。另外,由於側翼片3的褶皺也會由於接合而出現在外層複合片材的外表面。但是,在尿布I中,在X方向上分開的粘接劑層是主體側粘接劑層35和外層粘接劑 層61,因此,能夠避免這種狀況。
[0060]另外,片材31、32等使用無紡布等透氣性片材,由此,也容易在側翼片3與吸收性主體2的接合部附近確保良好的透氣性。
[0061]另一方面,主體側粘接劑層35、加強用粘接劑層63、連接用粘接劑層62和外層粘接劑層61按照相互間沒有間隙的方式重合,粘接劑層實際上是在X方向上連續的,因此,能夠在側翼片3和吸收性主體2中的從主體側粘接劑層35至外層粘接劑層61的部分,確保即使牽拉側翼片3也難以破損的足夠強度。
[0062]而且,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側翼片3,側翼片3的前端部3a也通過片材32的折返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64來加強,被加強的前端部3a由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與搭扣帶4接合,因此,能夠增強側翼片3中的搭扣帶4的固定部位的強度。
[0063]而且,前端側粘接劑層36和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在X方向上分開,因此,與從片材31至搭扣帶4的帶基材42的所有層之間在X方向的相同位置接合的情況相比,能夠防止在搭扣帶4與側翼片3的連接部和其附近產生過度變硬的部分。另外,片材31、32等採用無紡布等透氣性片材,由此,也容易在側翼片3與前端部3a附近確保良好的透氣性。
[0064]另一方面,前端側粘接劑層36、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和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按照相互間沒有間隙的方式重合,粘接劑層實際上是在X方向上連續的,因此,能夠在搭扣帶4和側翼片3中的、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至前端側粘接劑層36的部分,確保即使牽拉搭扣帶4也難以破損的足夠強度。[0065]在第一實施方式的尿布I中,具有上述的結構,因此,即使對搭扣帶4或側翼片3施加強牽拉力,也難以在從搭扣帶4至吸收性主體2的整個區域發生斷裂和破裂等破損。
[0066]此外,在第一實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I中的中間區域30,中間粘接劑層37以在其與鄰接的粘接劑層之間設置非粘接劑區域38的方式形成,在尿布I的自然狀態下,由於彈性部分33的收縮,非粘接區域38中的兩個片材31、32分別向遠離彈性部件33的方向伸出,在側翼片3的兩面,形成以橫跨多個彈性部件33的方式延伸的多個皺褶(未圖示)。而且,即使在尿布的穿戴狀態下該皺褶也不會完全消失。因此,側翼片3中的由於粘接劑層36~37而變硬的部分、特別是由於中間粘接劑層37而變硬的部分難以碰到穿戴者的肌膚,不易令其感覺不舒服。
[0067]上述的主體側粘接劑層35、加強用粘接劑層63、連接用粘接劑層62、外層粘接劑層61、前端側粘接劑層36、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和中間粘接劑層37,能夠通過在夾著它們的兩個片材的任一個或兩個上利用各種眾所周知的方法塗抹粘接劑之後,將這兩個片材重合加壓而形成。
[0068]此外,對於形成各粘接劑層的粘接劑的塗敷圖案來說,作為粘接劑塗敷機優選使用噴槍、塗料槍等進行所謂的全面塗敷,但作為粘接劑塗敷機,也可以使用噴珠槍、螺旋噴槍、Ω字狀噴槍、轉印輥等,進行直線狀、螺旋狀、Ω字狀、點狀等的圖案塗敷。
[0069]配置於側翼片3的彈性部件33,基於提高側翼片3的柔軟性和確保伸縮性的觀點,其寬度(Y方向的尺寸)或直徑優選為0.1mm以上,另外還優選為2mm以下,更優選為1mm以下,更具體地來講,優選為0.1~2mm,更優選為0.1~1mm。 [0070]另外,配置於側翼片3的彈性部件33的個數優選為4個以上,更優選為10個以上,另外還優選為30個以下,更優選為20個以下,更具體地來講,優選為4~30個左右,更優選為10~20個。
[0071]基於更加切實地獲得上述的一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效果的觀點等,主體側粘接劑層35和加強用粘接劑層63重疊的部分P3的寬度優選為2mm以上,更優選為4mm以上,另外還優選為IOmm以下,特別優選為4~10mm。基於相同的觀點等,加強用粘接劑層63和連接用粘接劑層62重疊的部分P2的寬度優選為5mm以上,更優選為IOmm以上,另外還優選為20mm以下,特別優選為10~20mm。基於相同的觀點等,連接用粘接劑層62和外層粘接劑層61重疊的部分Pl的寬度優選為5mm以上,更優選為IOmm以上,另外,還優選為20mm以下,特別優選為10~20mm。另外,主體側粘接劑層35和外層粘接劑層61的分開距離(分離距離)優選為0.5mm以上,更優選為5mm以上,另外還優選為IOmm以下,特別優選為5~10mm。另外,加強用粘接劑層63的寬度優選為5mm以上,更優選為IOmm以上,另外還優選為20mm以下,尤其優選為10~20mm。
[0072]基於同樣的觀點,前端側粘接劑層36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重疊的部分P4的寬度優選為2mm以上,更優選為5mm以上,另外還優選為IOmm以下,特別優選為5~10mm。基於同樣的觀點,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和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重疊的部分P5的寬度優選為5mm以上,更優選為IOmm以上,另外還優選為15mm以下,特別優選為10~15mm。另外,前端側粘接劑層36和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的分開距離優選為0.5mm以上,更優選為5mm以上,另外還優選為IOmm以下,特別優選為5~10mm。另外,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的寬度優選為5mm以上,更優選為IOmm以上,另外還優選為20mm以下,特別優選為10~20mmo
[0073]上述部分Pl~P5、加強用粘接劑層63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的寬度、主體側粘接劑層35與外層粘接劑層61的分開距離、前端側粘接劑層36與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的分開距離,均是沿著X方向測定的尺寸或距離。
[0074]這些各個部分的尺寸等是在使彈性部件33等彈性部件伸長,使側翼片和尿布展開直至變成設計尺寸(與在排除一切彈性部件的影響的狀態下平面狀展開時的尺寸相同)的狀態下測定的。
[0075]此外,第一實施方式的尿布I中的側翼片3如圖4所示,構成側翼片3的內表面側的片材31也通過正面側粘接劑層66與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24接合,主體側粘接劑層35與正面側粘接劑層66之間也在X方向上分開。由此,通過正面側粘接劑層66的接合,側翼片3的與吸收性主體2的接合強度提高,並且也能夠防止該接合部附近的剛性過度增強。另外,尿布I中的側翼片3中,彈性部件33也在伸長狀態下分別固定於主體側粘接劑層35和前端側粘接劑層36。
[0076]另外,第一實施方式的尿布I中的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24如圖4所示,具有一個片材被折返並被疊層,其層間通過熱熔接而接合的二層構造部分。該二層構造部分經由正面側粘接劑層66與側翼片3、更具體地來講是與側翼片3的內表面側的片材31接合。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24的二層構造部分與側翼片3接合,由此側翼片3的與吸收性主體2的接合強度增強。另外,第一實施方式的尿布I中的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24具有:與側翼片3接合的外側的二層構造部分;和經由粘接劑層67、68與正面片材21接合的內側的二層構造部分,由此,側翼片3的與吸收性主體2的接合強度進一步提高。另外,與側翼片3接合的二層構造部分如圖4所示,也經由連接用粘接劑層62與外層複合片材22接合。第一實施方式的尿布I是第二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
`[0077]尿布I中的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24形成吸收性主體2的兩側部的內表面。另外,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24與配置於吸收體23的內表面側的正面片材21的兩側部接合。側翼片3優選與在這樣的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24形成的二層構造部分接合。
[0078]作為對二層構造部分的層間進行接合的熱熔接,例如能夠採用熱封、超聲波封合、高頻封合或者兩種以上的這些方法的組合等。另外,也可以通過散布狀配置的粘接劑來進行接合。
[0079]另外,封合(密封)圖案優選散是散布狀形成熱熔接部的點圖案,但是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線狀的熱熔接部也可以是在尿布I的長度方向等形成一個或多個的線狀圖案、或格子狀圖案等。另外,也可以並用兩種以上的封合圖案,例如,在與側翼片3接合的外側的二層構造部分和與正面片材21接合的內側的二層構造部分,封合圖案也可以不同。
[0080]對尿布I的構成材料進行說明。
[0081]作為構成側翼片3的片材31、32、搭扣帶4的帶基材42,能夠使用一直以來在一次性尿布、生理衛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中使用的各種片材,並沒有特別的限制。
[0082]例如,作為片材31、32、帶基材42,能夠使用無紡布、織物、薄膜或者它們的疊層片材等。
[0083]作為構成吸收性主體2的正面片材21、外層複合片材22、吸收體23,能夠分別使用一直以來在一次性尿布、生理衛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中使用的片材等,並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作為正面片材21,能夠使用親水性且透液性的無紡布或立體開孔膜等。作為外層複合片材22,其防漏片材22a能夠使用不透液性或難透液性(包括撥水性)的樹脂膜,外層無紡布22b能夠使用包括以各種方法製成的無紡布(例如,熱風無紡布、紡粘無紡布、水刺無紡布、針刺無紡布等)的材料。外層無紡布22b也可以是多層構造。另外,作為吸收體23,能夠使用由包括透水性的薄紙或無紡布的包晶片材包覆紙漿纖維等纖維集合體(也可以是無紡布)或者在其中保持吸水性聚合物的顆粒而成的吸收性芯等而成的材料。作為構成立體護圍的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24,能夠使用膜、無紡布、織物或者它們的疊層片材等。
[0084]作為彈性部件33、構成立體護圍的彈性部件25、腿部彈性部件26,能夠使用包括天然橡膠、聚氨酯、聚苯乙烯一聚異戊二烯共聚物、聚苯乙烯一聚丁二烯共聚物、丙烯酸乙酯一乙烯等聚乙烯一 α烯烴共聚物等的線狀或繩狀的彈性部件。基於降低製造成本和簡化製造工藝等觀點,配置於一個側翼片的多個彈性部件33優選是相同種類的材料以相同的伸長率配置。
[0085]作為以固定彈性部件33的粘接劑34為主的、用來接合各部件之間的粘接劑的優選材料,能夠列舉:非結晶聚烯烴、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乙烯一丙烯酸酯共聚物(EEA)、苯乙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一異戊二烯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一乙烯/ 丁烯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一乙烯/丙烯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等熱可塑性聚合物以和它們的混合物等。粘接劑優選為熱熔型。
[0086]下面,對本發明的第二~第四實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進行說明。第二~第四實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側翼片的結構、側翼片與吸收性主體和搭扣帶的接合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對於第二~第四實施方式,主要對與第一實施方式的不同點進行說明,對於相同點標註相同的附圖標記並省略其說明。對於沒有特別提及之處適當應用關於第一實施方式的說明。
[0087]第二實施方式中的側翼片3A如圖5所示,吸收性主體2側的端部3b (基端部3b)使用與主體側粘接劑層35連接的加強用粘接劑層63A來加強。更具體地來講,如圖5所示,構成側翼片3的兩個片材31、32中的、位於側翼片3的外表面側(圖5中Q偵彳)的片材32,在側翼片3的基端部3b被向該片材32的內表面側(圖5中P側)折返,該折返的部分經由加強用粘接劑層63A與該片材32的內表面接合。另一方面,位於側翼片3的內表面側(圖5中P側)的片材31既不向該片材31的外表面側也不向內表面側折返。另外,在片材32的折返部分與片材31之間並未配置粘接劑。側翼片3A的基端部3b通過這種結構被加強,因此剛性適度增強,另外還具有相對於X方向的牽拉力不易破損的足夠強度。
[0088] 側翼片3A的按照這種方式被加強的基端部3b通過連接用粘接劑層62與外層複合片材22的防漏片材22a接合。
[0089]如圖5所示,在第二實施方式的尿布中,也是在尿布的寬度方向(X方向)上,主體側粘接劑層35在比外層粘接劑層61更靠外方的位置與其分開地形成。即,主體側粘接劑層35形成於外層粘接劑層61的尿布寬度方向外方側的端部61a的外方(圖5中左側),主體側粘接劑層35和外層粘接劑層61以沒有相互重疊的部分的方式在X方向上分開形成。
[0090]另外,在尿布寬度方向(X方向)上,主體側粘接劑層35、加強用粘接劑層63A、連接用粘接劑層62和外層粘接劑層61按照在尿布寬度方向上不產生間隙(不存在粘接劑層的部分)的方式設置。更具體地來講,主體側粘接劑層35和加強用粘接劑層63A相連(連續)或者端部彼此緊貼,加強用粘接劑層63A和連接用粘接劑層62具有相互重疊的部分P2,連接用粘接劑層62和外層粘接劑層61也具有相互重疊的部分Pl。在加強用粘接劑層63A與連接用粘接劑層62之間、連接用粘接劑層62與外層粘接劑層61之間,分別有一個片材介於其中,與該片材鄰接的兩個粘接劑層中的一個與該片材的一面接合,另一個與該片材的
另一面接合。
[0091]另外,主體側粘接劑層35、加強用粘接劑層63A、連接用粘接劑層62和外層粘接劑層61按照側翼片3的前端部3a側的端部35a、63a、62a、61a從X方向的外方側(圖5中左偵D向內方側(圖5中右側)去以該順序排列的方式配置。
[0092]主體側粘接劑層35、加強用粘接劑層63、連接用粘接劑層62和外層粘接劑層61優選按照上述方式(特別是圖5所示的方式),在搭扣帶4的Y方向的全長延伸,更優選按照同樣的方式,在側翼片3的Y方向的全長延伸。
[0093]第二實施方式中的側翼片3A如圖5所示,其前端部3a也使用與前端側粘接劑層36連接的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A來加強。更具體地來講,如圖5所示,構成側翼片3A的兩個片材31、32中的、位於側翼片3的外表面側(圖5中Q側)的片材32,在側翼片3A的前端部3a向該片材32的內表面側(圖5中P側)被折返,該折返的部分通過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A與該片材32的內表面接合。另一方面,位於側翼片3A的內表面側(圖5中P側)的片材31既不向該片材31的外表面側也不向內表面側折返。側翼片3A的前端部3a通過這種結構被加強,因此,其剛性適度增強,另外還具有相對於X方向的牽拉力不易破損的足夠強度。
[0094]側翼片3A的按照這種方式被加強的前端部3a通過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與搭扣帶4接合。
[0095]如圖5所示,在尿布的寬度方向(X方向)上,前端側粘接劑層36在比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更靠內方的位置與其分開地形成。即,前端側粘接劑層36形成於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的尿布寬度方向內方側的端部65b的內方(圖5中右側),前端側粘接劑層36與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以沒有相互重疊的部分的方式在X方向上分開形成。
[0096]另外,在尿布寬度方向(X方向)上,前端側粘接劑層36、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A和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按照在尿布寬度方向上不產生間隙(不存在粘接劑層的部分)的方式設置。更具體地來講,前端側粘接劑層36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A相連或者端部彼此緊貼,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A和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也具有相互重疊的部分P5。在相互重疊的兩個粘接劑層之間分別有一個片材介於其中。而且,一個片材介於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A與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之間,兩個粘接劑層中的一個與該片材的一面接合,另一個與該片材的另一面接合。
[0097]另外,前端側粘接劑層36、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A和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也以將寬度方向中心位置在X方向上錯開的方式形成。另外,這些粘接劑層36、64A、65按照側翼片3的基端部3b側的端 部36b、64b、65b從X方向的內方側(圖4中右側)向外方側(圖4中左側)去以該順序排列的方式配置。
[0098]前端側粘接劑層36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A優選按照上述方式(特別是圖5所示的方式),在搭扣帶4的Y方向的全長延伸,更優選按照同樣的方式,在側翼片3的Y方向的全長延伸。第二連接用粘接層65優選在搭扣帶4的Y方向的全長的50%以上的長度範圍按照上述方式(特別是圖5所示的方式)延伸,更優選按照同樣的方式在搭扣帶4的Y方向的全長延伸。
[0099]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尿布,能夠發揮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的作用效果。另外,由於片材32被向內表面側折返,因此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尿布相比,在側翼片3的前端部3a側,不用擔心由於搭扣帶4操作時的作用力或使用者手指等的牽拉等導致片材32的折返部剝離(加強用粘接劑層的剝離)。
[0100]在第三實施方式的尿布的側翼片3B中,如圖6所示,構成側翼片3B的兩個片材31、32中的、位於側翼片3B的內表面側(圖6中P偵D的片材31,在側翼片3B的基端部3b和前端部3a,分別向該片材32的外表面側(圖6中Q側)折返,該折返的部分通過加強用粘接劑層63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與該片材32的外表面接合。然後,按照這種方式被加強的側翼片3B的基端部3b和前端部3a通過連接用粘接劑層62和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與外層複合片材22和搭扣帶4接合。
[0101]在第三實施方式中,也是在尿布的寬度方向(X方向)上,主體側粘接劑層35在比外層粘接劑層61更靠外方的位置與其分開地形成,另外,在尿布寬度方向(X方向)上,主體側粘接劑層35、加強用粘接劑層63、連接用粘接劑層62和外層粘接劑層61按照在尿布寬度方向上不產生間隙(不存在粘接劑層的部分)的方式重合。
[0102]另外,在第三實施方式中,也是在尿布的寬度方向(X方向)上,前端側粘接劑層36在比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更靠內方的位置與其分開地形成,另外,在尿布寬度方向(X方向)上,前端側粘接劑層36、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和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按照在尿布寬度方向上不產生間隙(不存在粘接劑層的部分)的方式重合。
[0103]因此,根據第三實施方式的尿布,能夠達到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的作用效果。另外,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尿布相比,構成側翼片3的片材31與加強用粘接劑層64、63是連續的,因此,側翼片3的強度提高。
[0104]在第四實施方式的尿布的側翼片3C中,如圖7所示,構成側翼片3C的兩個片材31,32在側翼片3C的基端部3b和前端部3a的任一個中均沒有被折返。代替折返的結構,使用不能夠在伸長狀態下固定彈性部件33的程度的弱粘接力的粘接劑,形成加強用粘接劑層63C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C。構成加強用粘接劑層63C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C的粘接劑與片材32接合,但是優選也與片材31接合。通過這兩個粘接劑層63C、64C來加強側翼片3C的基端部3b和前端部3a。構成加強用粘接劑層63C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C的粘接劑優選以10g/m2以下的克重塗敷在片材32上。
[0105]另一方面,主體側粘接劑層35和前端側粘接劑層36使用能夠在伸長狀態下固定彈性部件33的相對強的粘接力的粘接劑形成,在主體側粘接劑層35和前端側粘接劑層36的各個中,片材31、32彼此接合,另外,彈性部件33在伸長狀態下固定於片材31、32之間。
[0106]在加強用粘接劑層63C與片材32和片材31兩者接合的情況下,只要構成加強用粘接劑層63C的粘接劑的種類、塗敷圖案或塗敷量(克重)等與構成主體側粘接劑層35的粘接劑不同,也容易判別加強用粘接劑層63C與主體側粘接劑層35。構成加強用粘接劑層63C的粘接劑對於直接塗敷該粘接劑的片材的相反側的片材的粘接力,比構成主體側粘接劑層35的粘接劑的對於相同片材的粘接力弱。
[0107]另外,在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C與片材32和片材31兩者接合的情況下,只要構成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C的粘接劑的種類、塗敷圖案或者塗敷量(定量)等與構成前端側粘接劑層36的粘接劑不同,也容易判別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C與主體側粘接劑層35。構成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C的粘接劑的對於直接塗敷該粘接劑的片材的相反側的片材的粘接力,比構成前端側粘接劑層36的粘接劑的對於相同片材的粘接力弱。
[0108]在將加強用粘接劑層63C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C分別與片材31和片材32兩者結合的情況下,這些粘接劑層既可以通過將塗敷在片材32側的粘接劑也與片材31結合而形成,也可以通過將塗敷在片材31側的粘接劑也與片材32結合而形成。
[0109]在第四實施方式中,也是在尿布的寬度方向(X方向)上,主體側粘接劑層35在比外層粘接劑層61更靠外方的位置與其分開地形成,另外,在尿布寬度方向(X方向)上,主體側粘接劑層35、加強用粘接劑層63C、連接用粘接劑層62和外層粘接劑層61按照在尿布寬度方向上不產生間隙(不存在粘接劑層的部分)的方式設置。
[0110]另外,在第四實施方式中,也是在尿布的寬度方向(X方向)上,前端側粘接劑層36在比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更靠內方的位置與其分開地形成,另外,在尿布寬度方向(X方向)上,前端側粘接劑層36、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C和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按照在尿布寬度方向上不產生間隙(不存在粘接劑層的部分)的方式重合。
[0111]因此,根據第四實施方式的尿布,能夠發揮與第一和/或第二實施方式同樣的作用效果。此外,根據第四實施方式的尿布,由於片材32沒有向外表面側折返,因此,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尿布相比其優點在於,在側翼片3的前端部3a側,不用擔心由於搭扣帶4操作時的作用力或使用者的手指等的牽拉等導致片材32的折返部剝離(加強用粘接劑層的剝離)。另外,在圖7中的P2所示的區間,在全部的片材(立體、翼片、防漏、外層)通過加強用粘接劑層63C —體化的情況下,接合強度增強。
[0112]本發明的一次性尿布和側翼片的製造方法沒有任何限制,能夠採用任意的方法來製造。
[0113]對於本發明的一次性尿布中的側翼片的製造方法的優選例子,將以製造第一~第四實施方式的尿布中的側翼片3、3A~3C的情況為例進行說明。
[0114]對於第一實施方式中的側翼片3的優選的製造方法的一個例子,參照圖8進行說明,圖8所示的伸縮性片材的製造裝置7包括:隔開規定間隔地平行配置的一對線輸送用長構造體71、71 ;在一對該線輸送用長構造體上卷繞彈性部件,使該彈性部件的方向成為與該線輸送用長構造體的長度方向(圖中R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彈性體卷繞機構72 ;和將被卷繞在該彈性體卷繞機構72上且被該線輸送用長構造體輸送的該彈性部件33夾在一對帶狀片材31』、32』之間而一體化的一體化機構73。作為線輸送用長構造體71優選使用環狀帶,該環狀帶具有:向R方向移動的順向移動部分和向與R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的逆向移動部分,僅順向移動部分與彈性部件33接合,將該彈性部件33向R方向輸送。環狀帶被架設在滑輪或齒輪上,轉動該滑輪或齒輪使其驅動。另外,作為各個線輸送用長構造體71,也能夠僅使用一個上述的環狀帶,但如圖8和圖9所示,作為各個線輸送用長構造體71,優選使用將這種環狀帶上下兩層地配置的結構。對上下的帶設置速度差,由此,在卷繞在一對線輸送用長構造體71、71上的最初,能夠將俯視時為鋸齒狀的彈性部件33的方向修正成彈性部件33在R方向上隔開間隔地平行狀排列有 多個的狀態,且能夠以該狀態將彈性部件33固定在一對帶狀片材31』、32』之間。作為線輸送用長構造體71,也能夠使用在周面上螺旋狀地設置有槽、凸條的圓棒狀體且使其圍繞中心軸線旋轉驅動的結構。[0115]在側翼片3的優選的製造方法中,如圖8所示,在作為片材32的坯料的帶狀片材32』上,利用眾所周知的粘接劑塗敷機75,分別帶狀地連續塗敷用於形成加強用粘接劑層63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的粘接劑63』和64』,接著,按照覆蓋這兩個粘接劑63』和64』的方式,使用Sailor Guide (未圖示)等,將該帶狀片材32』的兩側部向不與帶狀片材31』相對的面側折返。另一方面,在作為片材31的坯料的帶狀片材31』上,利用眾所周知的粘接劑塗敷機76,分別帶狀地連續塗敷用於形成主體側粘接劑層35、前端側粘接劑層36和中間粘接劑層37的粘接劑34。此外,也可以將粘接劑34連續塗敷在帶狀片材32』上。
[0116]然後,將塗敷粘接劑後的兩個帶狀片材31』、32』按照將伸長狀態的彈性部件33夾在兩者之間的方式匯合,使用作為一體化機構73的一對壓印輥74,對它們從上下加壓使其一體化。然後,用具有切斷刃的刀具等切斷機構77切斷向側方延伸出的彈性部件33,得到伸縮性片材3』。
[0117]接著,使用任意的切斷機構,依次將所得到的伸縮性片材3』切斷成各個側翼片的長度。這樣就能夠高效地連續生產第一實施方式的側翼片3。
[0118]在本發明的一次性尿布的製造方法中,除了使用上述側翼片3或該側翼片3在長度方向(Y方向)上連續的結構的伸縮性片材的連續網布(web) 3』外,根據現有的眾所周知的方法就能製造一次性尿布。
[0119]例如,使用側翼片3相連的結構的伸縮性片材的連續網片3』,製造第一實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優選的製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I )~(VI)。
[0120]( I )切割塗敷有用於形成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的粘接劑的搭扣帶4的連續網片,將其間斷地安裝於伸縮性片材的連續網片3』的工序。被切割的搭扣帶4通過所述粘接劑固定於伸縮性片材的連續網片3』。搭扣帶4的連續網片優選在切割之前沿著其長度方向固定有固著部41的連續體。
[0121](II)將搭扣帶4折返,利用固著部41暫時固定於該伸縮性片材的連續網片3』的工序。在該工序中,將搭扣帶4中的從伸縮性片材的連續網片3』的側緣延伸出來的部分折返,經由固著41暫時固定。
[0122](III)將用於形成連接用粘接劑層62的主體連接用的粘接劑連續地塗敷在伸縮性片材的連續網片3』上的工序。
[0123](IV)切割伸縮性片材的連續網片3』,將其安裝於外層複合片材的連續網片、或正面片材複合連續體的工序。
[0124]正面片材複合連續體通過將網片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的連續網片與正面片材的連續網片一體化而獲得。網片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的連續網片與正面片材的連續網片通過粘接劑層67、68 —體化。在該工序中,將切割伸縮性片材的連續網片3』而得到的帶搭扣帶的側翼片3安裝於外層複合片材的連續網片或者正面片材複合連續體。當將其安裝於外層複合片材22的連續網片時,通過粘接劑層62進行安裝,將該側翼片3安裝於正面片材複合連續體時,通過正面側粘接劑層66進行安裝。
[0125](V)將外層複合片材22的連續網片與正面片材複合連續體在兩者之間夾入吸收體23且一體化的工序。
[0126]在上述(IV)工序中,在將帶搭扣帶的側翼片3安裝於外層複合片材的連續網片時,在該連續網片的一面上配置吸收體,以覆蓋該吸收體的相反側的面的方式重疊正面片材複合連續體。然後,使用粘接劑、熱封、超聲波封合等任意的方法將外層複合片材的連續網片與正面片材複合連續體之間接合。另一方面,在上述(IV)工序中,在將帶搭扣帶的側翼片3安裝於正面片材複合連續體時,在該正面片材複合連續體的一面上配置吸收體,以覆蓋該吸收體的相反側的面的方式重疊外層複合片材的連續網片。然後,使用粘接劑、熱封、超聲波封合等任意的方法將外層複合片材的連續網片與正面片材複合連續體之間接合。
[0127](VI)將所得到的尿布連續體切斷成各個一次性尿布的工序。
[0128]在優選的製造方法中,例如能夠使用上述側翼片3或者該側翼片3在長度方向上相連的結構的伸縮性片材3』,按照以下的(I)~(9)的步驟高效地製造尿布。(I)切割塗敷有用於形成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65的粘接劑的搭扣帶4的連續網片,將其間斷地安裝於按照上述方式獲得的伸縮性片材3』的連續網片。(2)將搭扣帶4折返,通過固著部41將其暫時固定於伸縮性片材3』。(3)將用於形成連接用粘接劑層62的(主體連接用的)粘接劑連續地塗敷在伸縮性片材3』上。(4)在另外的工序中,將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24的連續網片與正面片材21的連續網片一體化,形成用於形成吸收性主體的肌膚抵接面的正面片材複合連續體。(5)在另外的工序中,將防漏片材22a的連續網片與外層無紡布22b的連續網片一體化,形成外層複合片材22的連續體。(6)間斷地切割伸縮性片材3』,將其安裝於正面片材21 (和/或立體護圍)、或者外層複合片材22。(7)在正面片材21與外層複合片材22之間夾入吸收體23並一體化。(8)將產品兩側(側翼片伸出部)向內側摺疊。(9)切割成一個產品。
[0129]參照圖9對第二實施方式的側翼片3A的優選製造方法的一個例子進行說明,圖9所示的伸縮性片材的製造裝置7也包括具有與圖8所示的伸縮性片材的製造裝置7同樣結構的一對線輸送用長構造體71、71、彈性體卷繞機構72、一體化機構73和切斷機構77等。
[0130]在側翼片3A的優選製造方法中,如圖9所示,在作為片材32的坯料的帶狀片材32』上,利用眾所周知的粘接劑`塗敷機75,分別帶狀地連續塗敷用於形成加強用粘接劑層63A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A的粘接劑63A』和64A』,接著,按照覆蓋這兩個粘接劑63A』和64A』的整體或者至少寬度方向的一部分的方式,使用Sailor Guide (未圖示)等,將該帶狀片材32』的兩側部向與帶狀片材31』相對的面側折返。此外,在該折返時,優選按照粘接劑63A』和64A』從折返部分的邊緣部略微露出的方式進行折返。
[0131]接下來,按照用於形成主體側粘接劑層35、前端側粘接劑層36和中間粘接劑層37的粘接劑34位於該帶狀片材32』的折返部分彼此之間的方式,使用粘接劑塗敷機76,將粘接劑34分別帶狀地連續地塗敷在帶狀片材31』或帶狀片材32』上。該粘接劑的塗敷優選按照形成主體側粘接劑層35的粘接劑的一部分與從折返部分的邊緣部露出的粘接劑63A』重疊,形成前端側粘接劑層36的粘接劑的一部分與從折返部分的邊緣部露出的粘接劑64A』重疊的方式塗敷。
[0132]然後,將塗敷粘接劑34後的兩個帶狀片材31』、32』按照在兩者之間夾著伸長狀態的彈性部件33的方式匯合,以作為一體化機構73的一對壓印輥74,對它們從上下加壓使其一體化。然後,用具有切斷刃的刀具等切斷機構77來切斷向側方延伸出的彈性部件33,得到伸縮性片材3A』。
[0133]然後,利用任意的切斷機構,將得到的伸縮性片材3A』依次切斷成各個側翼片3的長度。這樣就能高效地連續生產第二實施方式的側翼片3A。
[0134]對於第三實施方式的側翼片3B的優選製造方法的一個例子,參照圖8明確地說明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側翼片3的製造方法的不同點。
[0135]在側翼片3B的優選製造方法中,作為片材31的坯料的帶狀片材31』,使用比作為片材32的坯料的帶狀片材32』更寬的材料,在該帶狀片材31』上,帶狀地連續塗敷用於形成主體側粘接劑層35、前端側粘接劑層36和中間粘接劑層37的粘接劑34。然後,將該帶狀片材31』和既沒有塗敷粘接劑63』、64』也沒有折返兩側部的帶狀片材32』按照在兩者之間夾著伸長狀態的彈性部件33的方式匯合,以作為一體化機構73的一對壓印輥74,對它們從上下加壓使其一體化。然後,利用具有切斷刃的刀具等切斷手段77切斷向側方延伸出的彈性部件33。
[0136]接下來,在從帶狀片材32』的兩側緣延伸出來的帶狀片材31』的兩側部,帶狀地連續塗敷用於形成加強用粘接劑層63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的粘接劑63』和64』,使用Sailor Guide (未圖示)等,將該兩側部折返並按壓在帶狀片材32』的不與帶狀片材31』相對的面上。然後,利用任意的切斷機構,將得到的伸縮性片材依次切斷成各個側翼片的長度。這樣就能夠高效地連續生產第三實施方式的側翼片3B。
[0137]粘接劑34也可以是將用於形成全部或者一部分的粘接劑層的粘接劑塗敷在帶狀片材32』上以代替塗敷在帶狀片材31』上。另外,粘接劑63』和64』也可以塗敷在帶狀片材32』中的與帶狀片材31』的兩側部重疊的部位,以代替塗敷在帶狀片材31』上。
[0138]對於第四實施方式的側翼片3C的優選製造方法的一個例子,參照圖8明確地說明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側翼片3的製造方法的不同點。
[0139]在側翼片3C的優選製造方法中,作為帶狀片材31』和帶狀片材32』使用寬度大致相等的片材。
[0140]然後,將用於形成加強用粘接劑層63C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C的粘接劑63』和64』分別帶狀地連續塗敷在帶狀片材32』上,另一方面,將用於形成主體側粘接劑層35、前端側粘接劑層36和中間粘接劑層37的粘接劑34分別帶狀地連續塗敷在帶狀片材31』上。
[0141]接下來,將塗敷粘接劑後的兩個帶狀片材31』、32』按照在兩者之間夾著伸長狀態的彈性部件33的方式匯合,利用作為一體化機構73的一對壓印輥74,對它們從上下加壓使其一體化。然後,利用具有切斷刃的刀具等切斷手段77來切斷向側方延伸出的彈性部件
33。然後,利用任意的切斷機構,將得到的伸縮性片材依次切斷成各個側翼片的長度。這樣就能夠高效地連續生產第四實施方式的側翼片3C。
[0142]此外,也可以代替在帶狀片材32』上塗敷粘接劑63』和64』、在帶狀片材31』上塗敷粘接劑34,而在帶狀片材31』上塗敷粘接劑63』和64』、在帶狀片材32』上塗敷粘接劑34。
[0143]為了使得加強用粘接劑層63C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C不與沒有直接塗敷粘接劑63』、64』的帶狀片材31』或32』接合,優選在比粘接劑34的塗敷更早的時期進行粘接劑63』、64』的塗敷,或在其中一個帶狀片材上塗敷粘接劑63』、64』後,使用冷卻機構使這些粘接劑冷卻、固化後,再重疊另一個帶狀片材。
[0144]對於本發明的一次性尿布的 製造方法,也可以使用按照上述方式得到的側翼片3A~3C來製造一次性尿布,在此情況下,除了使用側翼片3A~3C以外,能夠根據現有的眾所周知的方法來製造一次性尿布。
[0145]作為在一對帶狀片材之間夾持固定彈性部件的裝置,也能夠使用專利文獻I的圖11和圖12等所不的裝置。
[0146]以上,根據其優選的實施方式說明了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各實施方式,能夠有各種各樣的更改。
[0147]例如,搭扣帶4是通過熱熔接或粘接劑等將機械性面緊固的鉤面部件(陽面部件)貼附在包括無紡布等的帶基材的一面上而形成的,也可以代替該方式,在包括無紡布等的帶基材的一面上塗敷粘接劑,形成包括粘接劑的固著部。另外,使包括機械性面緊固的鉤面部件的固著部41固著的接合區域,既可以是在外層複合片材22的外表面接合機械性面緊固的毛面部件(陰面部件)而形成,也可以是由接合性好的無紡布構成外層複合片材22的外表面,將該規定區域作為接合區域。
[0148]另外,也可以如圖10所示的一次性尿布IA那樣,將搭扣帶4固著在設置於腹側部A中的吸收性主體2的兩側部的一對腹側翼片8、8上。作為腹側翼片8的形成材料,能夠使用無紡布、織物、膜或它們的疊層片材等。
[0149]另外,圖4等附圖中,表示了利用粘接劑將搭扣帶4的帶基材42與片材32的外表面(不是片材31側的面)側接合的例子,但也可以利用粘接劑將帶基材42與片材31的內表面(不是片材32側的面)側接合,或者利用粘接劑將帶基材42與片材31和/或32的相對
面接合。
[0150]另外,一次性尿布也可以沒有立體護圍,也可以在吸收性主體2的兩側部,將側翼片3、3A~3C與正面片材21和外層複合片材22接合固定。
[0151]另外,彈性部件33優`選大致沿著尿布的寬度方向配置,例如,相對於與尿布長度方向中央線CL正交的直線,既可以平行地配置,也可以以形成30%以下的角度的方式配置。另外,如圖11所示,彈性部件33也可以形成鋸齒狀。
[0152]另外,在圖4所示的例子中,在側翼片3的比前端側粘接劑層36更靠X方向的外方(圖4中左側)的位置,形成片材31、32沒有被粘接劑粘接的前端側非粘接區域,在側翼片3的比主體側粘接劑層35更靠中央線CL側的位置,形成片材31、32沒有被粘接劑粘接的主體側非粘接區域,如圖12所示,也可以不形成這樣的前端側非粘接區域和/或主體側非粘接區域。
[0153]另外,具有搭扣帶4的側翼片3、3A~3C也可以僅形成於吸收性主體2的長度方向的左右兩側中的任一側。另外,中間區域30的整個區域也可以由非粘接區域38組成。
[0154]另外,在主體側粘接劑層35與前端側粘接劑層36之間,也可以代替設置沿著Y方向連續的中間粘接劑層37,而設置片材31、32彼此在不與彈性部件33重疊的部位熱熔接的多個熱熔接部。另外,在主體側粘接劑層35與前端側粘接劑層36之間的整個區域中,也可以利用粘接力比上述兩個粘接劑層35、36的粘接劑弱的粘接劑將片材31、32彼此接合。
[0155]另外,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第三實施方式將構成側翼片3的片材31或片材32折返,與加強用粘接劑層63 (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接合,但是,也可以不折返而是重疊配置其他的片材並與加強用粘接劑層63 (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64)接合。
[0156]另外,上述一個實施方式中的說明省略部分和僅一個實施方式所具有的內容能夠分別適用於其他的實施方式,另外,各實施方式中的內容能夠適當地在實施方式間相互置換。
[0157]圖13是表示本發明中的側翼片3與吸收性主體2的優選接合方式的側翼片和其附近的放大平面圖。
[0158]在圖13所示的實施方式中,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的尿布I同樣,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24具有一個片材被折返並被疊層,其層間通過熱熔接而接合的二層構造部分24a、24b。更具體地來講,具有與側翼片3接合的外側的二層構造部分24a,和與正面片材21的側部重疊並與該正面片材21接合的內側的二層構造部分24b。
[0159]外側的二層構造部分24a如圖13所示,層間被散布狀配置的多個熱熔接部27接合,內側的二層構造部分24b也是層間被散布狀配置的多個熱熔接部27接合。
[0160]在外側的二層構造部分24a,利用多個熱熔接部27形成在尿布的長度方向延伸的帶狀的接合區域28a (以下稱作外側接合區域28a)。從充分提高側翼片3與吸收性主體2的固定強度的觀點和防止側翼片3的根部附近破損的觀點等,外側接合區域28a的尿布長度方向上的長度優選是側翼片3的全長,更優選從與側翼片3重疊的部分向前後延伸。外側接合區域28a也可以在尿布的全長上形成。此外,熱熔接部27優選在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24的立體護圍形成用的彈性部件25的附近、襠部C等的腿部皺褶形成用的彈性部件26所配置的部分,避開該彈性部件地設置。
[0161] 外側接合區域28a中的熱熔接部27優選按照交錯配置的方式散布狀地形成有多個,關於各個熱熔接部27的面積,其下限優選為0.5mm2以上,更優選為1.5mm2以上,其上限優選為IOmm2以下,更優選為5mm2以下。另外,外側接合區域28a的熱熔接部27的中心點間距離優選為5mm以下,更優選為3mm以下,下限是熱熔接部27彼此相接的距離。另外,關於外側接合區域28a的熱熔接部27的面積率,其下限優選為2%以上,更優選為5%以上,其上限優選為15%以下,更優選為10%以下。
[0162]熱熔接部27的面積率(%)是熱熔接部27的合計面積相對於外側接合區域28a的總面積的比例(%)。外側接合區域28a的總面積是熱熔接部27按照同樣的圖案分布的區域的面積,是包括熱熔接部27與其他部分的面積的總和。
[0163]像這樣,用熱熔接部27將增強了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24的剛性、強度的結構的外側接合區域28a與側翼片3接合,由此能夠容易地提高側翼片3相對於吸收性主體2的固定強度,另外,還能防止側翼片3的根部附近的破損。外側接合區域28a與側翼片3的接合優選使用熱熔型粘接劑等粘接劑,但是也可以使用熱封、超聲波封合、高頻封合等。外側接合區域28a與側翼片3的接合部也優選遍及側翼片3的全長,更優選從側翼片3向其前後延伸。
[0164]在內側的二層構造部分24b,利用多個熱熔接部27形成在尿布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帶狀的接合區域28b (以下稱作內側接合區域28b)。從牽拉側翼片3時使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24均等地受力的觀點等來看,內側接合區域28b在尿布的長度方向上的長度優選是側翼片3的全長,更優選從與側翼片3重疊的部分向前後延伸。內側接合區域28b也可以遍及尿布的全長。外側接合區域28a中的熱熔接部27的優選尺寸和配置對於內側接合區域28b的熱熔接部27也是同樣的。
[0165]上述的第一、第三和第四實施方式也是第二發明的實施方式,但第二發明中的側翼片3也可以不加強其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3b。另外,關於第二發明中的側翼片3,彈性部件33的與片材31、32的接合方式並沒有限制,側翼片3與外層複合片材22的接合方式也沒有限制。另外,在第二發明中,在尿布寬度方向(X方向)上,側翼片3的主體側粘接劑層35與外層粘接劑層61也可以重疊,主體側粘接劑層35與加強用粘接劑層63也可以在尿布寬度方向上分開(相互離開)。另外,連接用粘接劑層62與外層粘接劑層61也可以在寬度方向上分開。
[0166]對於上述的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還公開了以下的內容(一次性尿布、一次性尿布的製造方法)。
[0167]一次性尿布,其包括:包含吸收體和配置於該吸收體的外表面側的外層複合片材的吸收性主體;和安裝於該吸收性主體的一個或兩個側部的伸縮性的側翼片,
[0168]上述側翼片具有兩個片材和固定於該兩個片材間的彈性部件,在前端部設有搭扣帶,
[0169]上述外層複合片材具有:不透液性或難透液性的防漏片材和經由外層粘接劑層與該防漏片材的外表面側接合的外層無紡布,
[0170]上述側翼片具有:固定上述彈性部件的上述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或其附近的主體側粘接劑層;和固定該彈性部件的上述側翼片的前端部側的端部或其附近的前端側粘接劑層,該側翼片的上述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使用與上述主體側粘接劑層重疊或與上述主體側粘接劑層相連的加強用粘接劑層來加強,加強後的該端部通過連接用粘接劑層與上述外層複合片材接合,
[0171]在尿布寬度方向上,上述主體側粘接劑層在比上述外層粘接劑層更靠外方的位置與其分開地形成,該主體側粘接劑層、上述加強用粘接劑層、上述連接用粘接劑層和上述外層粘接劑層按照在尿布寬度方向上不產生間隙的方式設置。
[0172]如上述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主體側粘接劑層、上述加強用粘接劑層、上述連接用粘接劑層和上述外層粘接劑層以使各自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在尿布寬度方向(X方向)上錯開的方式形成。
[0173]如上述或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主體側粘接劑層、上述加強用粘接劑層、上述連接用粘接劑層和上述外層粘接劑層按照上述側翼片的前端部側的端部35a、63a、62a、61a從尿布寬度方向(X方向)的外方側(圖4中左側)向內方側(圖4中右側)去以該順序排列的方式配置。
[0174]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主體側粘接劑層、上述加強用粘接劑層、上述連接用粘接劑層和上述外層粘接劑層以上述~中任一項所規定的方式,在搭扣帶的尿布長度方向(Y方向)的全長延伸,優選在側翼片的該方向(Y方向)的全長延伸。
[0175]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在尿布的寬度方向上,主體側粘接劑層和加強用粘接劑層重疊的部分P3的寬度是2mm以上,優選為4~10mm。
[0176]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在尿布的寬度方向上,加強用粘接劑層和連接用粘接劑層重疊的部分P2的寬度是5mm以上,優選為10~20mm。
[0177]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在尿布的寬度方向上,連接用粘接劑層和外層粘接劑層重疊的部分Pl的寬度是5mm以上,優選為10~20mm。
[0178]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在尿布的寬度方向上,主體側粘接劑層與外層粘接劑層的分開距離是0.5mm以上,優選為5~10mm。
[0179]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側翼片的前端部使用與上述前端側粘接劑層重疊或者與上述前端側粘接劑層相連的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來加強,加強後的該前端部使用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與上述搭扣帶接合。
[0180]如上述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在尿布寬度方向上,上述前端側粘接劑層在比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更靠內方的位置與其分開地形成,且該前端側粘接劑層、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和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按照在尿布寬度方向上不產生間隙的方式設置。
[0181]如上述或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前端側粘接劑層、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和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以使各自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在尿布寬度方向(X方向)上錯開的方式形成。
[0182]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前端側粘接劑層、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和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按照上述側翼片的基端部側(吸收性主體偵D的端部36b、64b、65b從尿布寬度方向(X方向)的內方側(圖4中右側)向外方側(圖4中左側)去以該順序排列的方式配置。
[0183]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前端側粘接劑層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以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方式,在搭扣帶的尿布長度方向(Y方向)的全長延伸,優選在側翼片的該方向(Y方向)的全長延伸。
[0184]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在尿布的寬度方向上,前端側粘接劑層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重疊的部分P4的寬度是2mm以上,優選為5~IOmm0
[0185]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在尿布寬度方向上,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和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重疊的部分P5的寬度是5mm以上,優選為10 ~15mm。
[0186]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在尿布寬度方向上,前端側粘接劑層與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的分開距離是0.5mm以上,優選為5~10mm。
[0187]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側翼片的上述兩個片材中,僅是位於該側翼片的外表面側的片材在該側翼片的上述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和/或前端部向該片材的外表面側折返,該折返的部分經由上述加強用粘接劑層和/或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與該片材的外表面接合。
[0188]如上述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側翼片的上述兩個片材中,僅是位於該側翼片的外表面側的片材在該側翼片的上述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或前端部向該片材的外表面側折返,該折返的部分經由上述加強用粘接劑層或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與該片材的外表面接合。
[0189]如上述或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側翼片的上述兩個片材中,僅是位於該側翼片的外表面側的片材在該側翼片的上述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和前端部向該片材的外表面側折返,該折返的部分經由上述加強用粘接劑層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與該片材的外表面接合。
[0190]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側翼片的上述兩個片材中,位於該側翼片的外表面側的片材在該側翼片的上述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和/或前端部向該片材的內表面側折返,該折返的部分經由上述加強用粘接劑層和/或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與該片材的內表面接合。
[0191]如上述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側翼片的上述兩個片材中,位於該側翼片的外表面側的片材在該側翼片的上述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或前端部向該片材的內表面側折返,該折返的部分經由上述加強用粘接劑層或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與該片材的內表面接合。
[0192]如上述或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側翼片的上述兩個片材中,位於該側翼片的外表面側的片材在該側翼片的上述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和前端部向該片材的內表面側折返,該折返的部分經由上述加強用粘接劑層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與該片材的內表面接合。
[0193]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側翼片的上述兩個片材中,位於該側翼片的內表面側的片材在該側翼片的上述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和前端部向該片材的外表面側折返,該折返的部分經由上述加強用粘接劑層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與該片材的外表面接合。
[0194]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吸收性主體包括:配置於上述吸收體的內表面側的正面片材和與該正面片材的兩側部接合的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
[0195]上述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具有一個片材被折返並被疊層,其層間通過熱熔接而接合的二層構造部分,該二層構造部分與上述側翼片接合。
[0196]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在上述吸收性主體的長度方向的兩側部,沿著該長度方向配置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該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分別在該吸收性主體的長度方向的兩側部,經由粘接劑層固定於正面片材、從該正面片材的側緣延伸出來的上述外層複合片材和構成上述側翼片的片材。
`[0197]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側翼片在上述主體側粘接劑層與上述前端側粘接劑層之間具有多個中間粘接劑層,多個彈性部件經由構成該各個粘接劑層的粘接劑固定於上述兩個片材之間。
[0198]如上述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在作為上述主體側粘接劑層與上述前端側粘接劑層之間的區域的中間區域,間斷地形成有多個上述中間粘接劑層,在主體側粘接劑層和與其鄰接的中間粘接劑層之間、鄰接的中間粘接劑層彼此之間、前端側粘接劑層和與其鄰接的中間粘接劑層之間,分別形成有沒有配置粘接劑的非粘接區域。
[0199]如上述或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中間粘接劑層的寬度比上述主體側粘接劑層和上述前端側粘接劑層的任一個都小。
[0200]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主體側粘接劑層、上述前端側粘接劑層和上述中間粘接劑層均與在尿布寬度方向(X方向)上延伸的多個優選3個以上的彈性部件交叉並且在尿布長度方向(Y方向)上延伸。
[0201]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連接用粘接劑層將上述側翼片的基端部(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與上述防漏片材之間接合,並將該側翼片的基端部(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與從該防漏片材的端緣延伸出來的外層無紡布之間、該防漏片材與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和/或正面片材之間接合。[0202]如上述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在上述吸收性主體的長度方向的兩側部,沿著該長度方向配置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上述連接用粘接劑層將上述側翼片的基端部(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與上述防漏片材之間接合,並將該側翼片的基端部(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與從該防漏片材的端緣延伸出來的外層無紡布之間、該防漏片材與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或者正面片材之間接合。
[0203]如上述或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連接用粘接劑層將上述側翼片的基端部(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與上述防漏片材之間接合,並將該側翼片的基端部(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與從該防漏片材的端緣延伸出來的外層無紡布之間、該防漏片材與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和正面片材之間接合。
[0204]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側翼片的基端部(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與上述防漏片材和上述外層無紡布經由外層粘接劑層一體化的部分接合。
[0205]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在上述吸收性主體的長度方向的兩側部,沿著該長度方向配置有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
[0206]構成上述側翼片的內表面側的片材也通過正面側粘接劑層與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接合,主體側粘接劑層與正面側粘接劑層之間也在尿布寬度方向(X方向)上分開。
[0207]如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在上述吸收性主體的長度方向的兩側部,沿著該長度方向配置有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
[0208]上述立體護 圍形成用片材具有:與上述側翼片接合的外側的二層構造部分;和經由粘接劑層與正面片材21接合的內側的二層構造部分。
[0209]一次性尿布的製造方法,其製造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該一次性尿布的製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0210]在作為位於上述側翼片的外表面側的片材的坯料的帶狀片材上,分別帶狀地連續塗敷用於形成上述加強用粘接劑層和上述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的粘接劑,以覆蓋這兩個粘接劑的方式將該帶狀片材的兩側部折返的工序;在作為位於該側翼片的內表面側或外表面側的片材的坯料的帶狀片材上,分別帶狀地連續塗敷用於形成上述主體側粘接層和上述前端側粘接劑層的粘接劑的工序;和在塗敷粘接劑後,經過將作為構成該側翼片的上述兩個片材的坯料的兩個帶狀片材以在兩者間夾著彈性部件的狀態一體化的工序,製造上述側翼片的工序。
[0211]一次性尿布的製造方法,其製造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該一次性尿布的製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0212]在作為位於上述側翼片的外表面側的片材的坯料的帶狀片材上,分別帶狀地連續塗敷用於形成上述加強用粘接劑層和上述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的粘接劑,以覆蓋這兩個粘接劑的整體或一部分的方式將該帶狀片材的兩側部折返的工序;以用於形成上述主體側粘接劑層和上述前端側粘接劑層的粘接劑位於該帶狀片材的折返部分彼此之間的方式,將粘接劑分別帶狀地連續塗敷在作為位於上述側翼片的內表面側或外表面側的片材的坯料的帶狀片材上的工序;和經過將塗敷粘接劑後的上述兩個帶狀片材以在兩者間夾著彈性部件的狀態下一體化的工序,製造上述側翼片的工序。
[0213]或所述的一次性尿布的製造方法,使用上述側翼片相連的結構的伸縮性片材的連續網片來製造~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0214]該一次性尿布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0215]將塗敷有用於形成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的粘接劑的搭扣帶的連續網片切斷,間斷地安裝於上述側翼片相連的結構的上述伸縮性片材的連續網片的工序;
[0216]將搭扣帶折返,通過固著部暫時固定於上述伸縮性片材的連續網片的工序;
[0217]將用於形成連接用粘接劑層的主體連接用的粘接劑連續地塗敷在上述伸縮性片材的連續網片上的工序;
[0218]切斷上述伸縮性片材的連續網片,將其安裝於外層複合片材的連續網片、或者上述網片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的連續網片與正面片材的連續網片一體化後的正面片材複合連續體的工序;
[0219]將上述外層複合片材的連續網片和上述正面片材複合連續體以在兩者之間夾入吸收體的方式一體化的工序;和
[0220]將得到的尿布連續體切斷成一個一個的一次性尿布的工序。
[0221]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的製造方法,上述側翼片使用伸縮性片材的製造裝置來製造,該伸縮性片材的製造裝置包括:隔開規定間隔地平行配置的一對線輸送用長構造體;在一對該線輸送用長構造體上卷繞彈性部件,使該彈性部件的方向成為與該線輸送用長構造體的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彈性體卷繞機構;和將被卷繞在該彈性體卷繞機構上且由該線輸送用長構造體輸送的該彈性部件夾在一對帶狀片材之間且一體化的一體化機構。
[0222]一次性尿布的製造方法,其製造上述所述的一次性尿布,該一次性尿布的製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0223]在作為位於上述側翼片的內表面側的片材的坯料的第一帶狀片材上,分別帶狀地連續塗敷用於形成上述主體側粘接劑層和上述前端側粘接劑層的粘接劑,將該第一帶狀片材和作為位於上述側翼片的外表面側的片材的坯料的第二帶狀片材,以在兩者間夾著伸長狀態的彈性部件的方式匯合且一體化的工序;和經過在從第二帶狀片材的兩側緣延伸出的第一帶狀片材的兩側部,帶狀地連續塗敷用於形成加強用粘接劑層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的粘接劑,將該兩側部折返按壓在第二帶狀片材的不與第一帶狀片材相對的面上的工序,製造上述側翼片的工序。
[0224]一次性尿布的製造方法,其製造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製造側翼片相連的結構的伸縮性片材的連續網片,使用該連續網片,按照以下的(I)~(9)的步驟製造一次性尿布,
[0225](I)將塗敷有用於形成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的粘接劑的搭扣帶的連續網片切斷,間斷地安裝於側翼片相連的結構的伸縮性片材的連續網片。(2)將搭扣帶折返並暫時固定於伸縮性片材。(3)將用於形成連接用粘接劑層的(主體連接用的)粘接劑連續地塗敷在伸縮性片材上。(4)在另外的工序中,將立體護圍和正面片材21 —體化,形成頂部片材連續體。(5)在另外的工序中,將防漏片材和外層無紡布一體化,形成外層複合片材。(6)將伸縮性片材間斷地切斷,安裝於正面片材(立體護圍)或外層複合片材。(7)在正面片材與外層複合片材之間夾入吸收體且一體化。(8)將產品兩側(側翼片伸出部)向內側摺疊。(9)切斷成一個產品。[0226]一次性尿布的製造方法,按照上述或所述的「製造上述側翼片的工序」的方法,製造上述側翼片相連的結構的伸縮性片材的連續網片。
[0227]一次性尿布,其包括:包含吸收體和配置於該吸收體的外表面側的外層複合片材的吸收性主體;和安裝於該吸收性主體的一個或兩個側部的伸縮性的側翼片,
[0228]上述側翼片具有:兩個片材和固定於該兩個片材間的彈性部件,在前端部設置有搭扣帶,
[0229]上述外層複合片材具有:不透液性或難透液性的防漏片材和經由外層粘接劑層與該防漏片材的外表面側接合的外層無紡布,
[0230]上述吸收性主體包括:配置於上述吸收體的內表面側的正面片材和與該正面片材的兩側部接合的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
[0231]上述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具有一個片材被折返並被疊層,其層間被接合的二層構造部分,該二層構造部分與上述側翼片接合。
[0232]上述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在上述吸收性主體的長度方向的兩側部,沿著該長度方向配置有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
[0233]上述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具有:與上述側翼片接合的外側的二層構造部分;和經由粘接劑層與正面片材接合的內側的二層構造部分。
[0234]上述或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中的、與上述側翼片接合的上述二層構造部分,其層間由散布狀形成的熱熔接部接合,關於各個熱熔接部27的面積,其下限是0.5mm2以上,優選為1.5mm2以上,上限是IOmm2以下,優選為5mm2以下。
[0235]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上述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中的、與上述側翼片接合的上述二層構造部分,其層間由熱熔接部接合,關於熱熔接部的面積率,其下限優選為2%以上,更優選為5%以上,其上限優選為15%以下,更優選為10%以下。
[0236]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在上述吸收性主體的長度方向的兩側部,沿著該長度方向配置有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該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分別在該吸收性主體的長度方向的兩側部,經由粘接劑層固定於正面片材、從該正面片材的側緣延伸出來的上述外層復 合片材和構成上述側翼片的片材。
[0237]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0238]本發明提供一種抑制尿布的柔軟性等的降低,提高側翼片與吸收性主體的接合強度的一次性尿布。
【權利要求】
1.一種一次性尿布,其包括:包含吸收體和配置於該吸收體的外表面側的外層複合片材的吸收性主體;和安裝於該吸收性主體的一個或兩個側部的伸縮性的側翼片,該一次性尿布的特徵在於: 所述側翼片具有兩個片材和固定於該兩個片材間的彈性部件,在前端部設置有搭扣帶, 所述外層複合片材具有:不透液性或難透液性的防漏片材和經由外層粘接劑層與該防漏片材的外表面側接合的外層無紡布, 所述側翼片具有:固定所述彈性部件的所述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或其附近的主體側粘接劑層;和固定該彈性部件的所述側翼片的前端部側的端部或其附近的前端側粘接劑層,該側翼片的所述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使用與所述主體側粘接劑層重疊或相連的加強用粘接劑層來加強,加強後的該端部通過連接用粘接劑層與所述外層複合片材接合, 在尿布寬度方向上,所述主體側粘接劑層在比所述外層粘接劑層更靠外方的位置與其分開地形成,該主體側粘接劑層、所述加強用粘接劑層、所述連接用粘接劑層和所述外層粘接劑層按照在尿布寬度方向上不產生間隙的方式設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徵在於: 所述主體側粘接劑層、所述加強用粘接劑層、所述連接用粘接劑層和所述外層粘接劑層按照所述側翼片的前端部側的各自的端部從尿布寬度方向的外方側向內方側去以該順序排列的方式配置。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徵在於: 所述主體側粘接劑層、所述加強用粘接劑層、所述連接用粘接劑層和所述外層粘接劑層在所述搭扣帶的尿布長度方向的全長延伸,或者在所述側翼片的尿布長度方向的全長延伸。
4.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徵在於: 所述側翼片的前端部使用與所述前端側粘接劑層重疊或相連的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來加強,加強後的該前端部利用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與所述搭扣帶接合。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徵在於: 在尿布寬度方向上,所述前端側粘接劑層在比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更靠內方的位置與其分開地形成,且該前端側粘接劑層、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和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以在尿布寬度方向上不產生間隙的方式設置。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徵在於: 所述前端側粘接劑層、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和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按照所述側翼片的吸收性主體側的各自的端部從尿布寬度方向的內方側向外方側去以該順序排列的方式配置。
7.如權利要求4~6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徵在於: 所述前端側粘接劑層和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在所述搭扣帶的尿布長度方向的全長延伸,或者在所述側翼片的尿布長度方向的全長延伸。
8.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徵在於: 所述側翼片的所述兩個片材中,僅是位於該側翼片的外表面側的片材在該側翼片的所述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和/或前端部向該片材的外表面側折返,該折返的部分經由所述加強用粘接劑層和/或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與該片材的外表面接合。
9.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徵在於: 所述側翼片的所述兩個片材中,位於該側翼片的外表面側的片材在該側翼片的所述吸收性主體側的端部和/或前端部向該片材的內表面側折返,該折返的部分經由所述加強用粘接劑層和/或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與該片材的內表面接合。
10.如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徵在於: 所述吸收性主體包括:配置於所述吸收體的內表面側的正面片材和與該正面片材的兩側部接合的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 所述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具有一個片材被折返並被疊層,其層間通過熱熔接而接合的二層構造部分,該二層構造部分與所述側翼片接合。
11.一種一次性尿布的製造方法,其是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次性尿布的製造方法,該一次性尿布的製造方法的特徵在於,包括下述工序: 在作為位於所述側翼片的外表面側的片材的坯料的帶狀片材上,分別帶狀地連續塗敷用於形成所述加強用粘接劑層和所述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的粘接劑,以覆蓋這兩個粘接劑的方式將該帶狀片材的兩側部折返的工序;在作為位於該側翼片的內表面側或外表面側的片材的坯料的帶狀片材上,分別帶狀地連續塗敷用於形成所述主體側粘接層和所述前端側粘接劑層的粘接劑的工序;和在塗敷粘接劑後,經過將作為構成該側翼片的所述兩個片材的坯料的兩個帶狀片材以在兩者間夾著彈性部件的狀態一體化的工序,製造所述側翼片的工序。
12.—種一次性尿布的製造方法,其是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尿布的製造方法,該一次性尿布的製造方法的特徵在於,包括下述工序: 在作為位於所述側翼片的外表面側的片材的坯料的帶狀片材上,分別帶狀地連續塗敷用於形成所述加強用粘接劑層和所述第二加強用粘接劑層的粘接劑,以覆蓋這兩個粘接劑的整體或一部分的方式將該帶狀片材的兩側部折返的工序;以用於形成所述主體側粘接劑層和所述前端側粘接劑層的粘接劑位於該帶狀片材的折返部分彼此之間的方式,將粘接劑分別帶狀地連續塗敷在作為位於所述側翼片的內表面側或外表面側的片材的坯料的帶狀片材上的工序;和經過將塗敷粘接劑後的所述兩個帶狀片材以在兩者間夾著彈性部件的狀態一體化的工序,製造所述側翼片的工序。
13.如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的製造方法,其使用所述側翼片相連的結構的伸縮性片材的連續網片,製造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次性尿布,該一次性尿布的製造方法的特徵在於,包括下述工序: 將塗敷有用於形成第二連接用粘接劑層的粘接劑的搭扣帶的連續網片切斷,間斷地安裝於所述側翼片相連的結構的所述伸縮性片材的連續網片的工序; 將搭扣帶折返,通過 固著部暫時固定於所述伸縮性片材的連續網片的工序; 將用於形成連接用粘接劑層的主體連接用的粘接劑連續地塗敷在所述伸縮性片材的連續網片上的工序; 切斷所述伸縮性片材的連續網片,將其安裝於外層複合片材的連續網片、或者所述網片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的連續網片與正面片材的連續網片一體化後的正面片材複合連續體的工序;將所述外層複合片材的連續網片和所述正面片材複合連續體以在兩者之間夾入吸收體的方式一體化的工序;和 將得到的尿布連續體切斷成一個一個的一次性尿布的工序。
14.一種一次性尿布,其包括:包含吸收體和配置於該吸收體的外表面側的外層複合片材的吸收性主體;和安裝於該吸收性主體的一個或兩個側部的伸縮性的側翼片,該一次性尿布的特徵在於: 所述側翼片具有兩個片材和固定於該兩個片材間的彈性部件,在前端部設置有搭扣帶, 所述外層複合片材具有:不透液性或難透液性的防漏片材;和經由外層粘接劑層與該防漏片材的外表面側接合的外層無紡布, 所述吸收性主體包括:配置於所述吸收體的內表面側的正面片材和與該正面片材的兩側部接合的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 所述立體護圍形成用片材具有一個片材被折返並被疊層,其層間被接合的二層構造部分,該二層構造部分與所述側翼片接合。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徵在於: 所述二層構造部分的層間通過熱熔接而接合,該二層構造部分與所述側翼片經由粘接劑接合。·
【文檔編號】A61F13/56GK103717187SQ201280037946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8日
【發明者】梁島拓郎, 一萬田俊明, 丸山浩志, 森田進之介 申請人:花王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