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製革浸灰脫毛廢液和汙泥製造復混肥料的方法
2023-12-05 02:35:36 1
專利名稱:用製革浸灰脫毛廢液和汙泥製造復混肥料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製革廢液處理領域,涉及一種處理製革浸灰脫毛廢液和汙泥的方法。
製革生產的浸灰脫毛工序要排放大量的惡臭廢液和產生許多粘稠惡臭的汙物(常稱為汙泥),這些廢液和汙泥中既含有汙染環境的硫和鈣,又含有高肥效的胺基酸、蛋白質等有機物。胺基酸和蛋白質雖然肥效高,但若直接排放則會引起COD(化學耗氧量)、BOD(生物化學需氧量)嚴重超標,同樣汙染環境。因此,製革行業的汙染治理對於環境保護及製革工業的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問題。
目前國內處理製革廢液的方法主要有酸回收法、低壓加溫回收硫化鈉法、直接循環利用法、氧化法、半透膜滲析法,上述方法雖然均能使製革廢液達到排放標準或在製革中循環使用,但其共同之處都是要將處理後的廢液排放掉,因而未能利用胺基酸、蛋白質等有機物的肥效,這無疑是一種浪費。此外,酸回收法與低壓加溫回收硫化鈉法對設備的要求高、投資大,必然影響其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和推廣。
捷克專利CS208220提供了一種處理製革廢液的方法,該方法將從皮革廠出來的含蛋白及角質蛋白的廢料用泥煤、碎樹皮、石油蒸餾殘渣、亞硫酸廢液、含還原糖的廢液摻合在一起堆積起來,每隔3~10天翻動一次,經1~6個月時間轉化成一種疏鬆的、沒有氣味的材料,可作填坑或沃肥用。此種方法雖然簡單經濟,且利用了製革廢液的肥效,但不足之處是周期長,所製成的肥料不能達到技術指標。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製革浸灰脫毛廢液和汙泥製造復混肥料的方法,此種方法既能有效地治理製革浸灰脫毛廢液和汙泥對環境的汙染,又能充分利用廢液和汙泥中胺基酸、蛋白質的肥效,且工藝簡單、生產周期短,所生產的肥料符合技術指標。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方法包括降低硫、鈣含量的汙染處理工序和增大肥效的肥效調整工序,若要製作固體復混肥料,則要增加肥料固體化工序。
汙染處理工序採用以下技術措施向製革浸灰脫毛廢液和汙泥的混合物中加酸或通入空氣並加催化劑催化氧化降低硫含量,酸的加入量或通入的空氣量以硫含量降至10-3mol/L計算(對應的pH為4~5);通過自然沉澱降低鈣含量,自然沉澱的時間以鈣含量降至10-2mol/L控制。
肥效調整工序是根據復混肥料的總養份要求,在汙染處理後的料液中加入化學肥料或天然肥料。加入的化學肥料可以是氨水、硫酸銨、碳酸銨、碳酸氫銨、氯化銨、硫酸鈉、硝酸鈣、硝酸銨、石灰一硝酸銨、尿素、尿素縮合物、氰氨化鈣、氮溶液、過磷酸鈣、磷酸氫鈣、鈣鎂磷肥、脫氟磷肥、磷礦粉肥、硫酸鉀、氯化鉀、鉀鎂肥、硝酸磷肥、磷酸銨、多磷酸銨、硝磷酸銨、硫磷酸銨、尿素磷酸銨,硝酸鉀、硫酸銨鉀、磷酸二氫鉀、硫酸錳……中的幾種。加入的天然肥料可是人糞、畜糞、鳥糞、魚粉、骨粉、餅肥、灰肥、漚肥以及綠肥等。
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由以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本實施例是利用製革浸灰脫毛廢液和汙泥製作液體肥料,包括汙染處理工序和肥效調整工序。廢液中的硫化物含量為2400毫克/升、鈣含量為4000毫克/升、COD(化學耗氧量)為5900毫克/升、BOD(生物化學需氧量)為4600毫克/升。具體操作是將廢液和汙泥引入反應槽,加入H2SO4降低硫含量,H2SO4的加入量以pH為5計算,並通過現場檢測作適當調整,然後採用自然沉澱法降低鈣含量,大約一周左右即可將廢液中的鈣含量降至10-2mol/L。肥效調整時將經上述處理所得料液引入另一反應槽,加入硫酸鉀、硝酸鉀、硫酸銨增大肥效,其加入量按以下比例計算料液∶硫酸鉀∶硝酸鉀∶硫酸氨=100∶2∶10∶8,加入上述化學肥料時進行攪拌。
本實施例所製造的液體復混肥料,其固體成份中總養分大於30%,符合國家標準。
實施例2本實施例是利用製革浸灰脫毛廢液和汙泥製作固體肥料,包括汙染處理,肥效調整和肥料固體化工序。廢液中的硫含量、鈣含量、COD(化學耗氧量)量、BOD(生物化學需氧量)量同實施例1。具體操作是將廢液和汙泥引入反應槽,用水噴射泵充氣並加MnSO4催化氧化降低硫含量,MnSO4的加入量為0.5公斤/噸廢液,充氣量為20米3/分鐘·噸廢液,充氣時間約兩小時即可使硫含量降至10-3mol/L,然後再自然沉澱降低鈣含量,大約一周左右即可將廢液中的鈣含量降至10-2mol/L。肥效調整時將經上述處理所得料液引入另一反應槽,加入含鉀灰肥、骨粉、畜糞,其加入量按以下比例計算料液∶含鉀灰肥∶骨粉∶畜糞=100∶60∶30∶20,加入上述天然肥料時應進行攪拌。肥料固體化是將上述製備好的料漿濃縮至含水30%,然後送至噴漿造粒乾燥機中生產粒狀復混肥。
本實施例所製造的固體復混肥料總養分大於30%,粒度在1.00~4.75mm的佔90%,符合國家標準。
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例,例如降低硫含量的酸還可以是HCl、H3PO4、HNO3、工業廢酸等,催化劑還可是高錳酸鉀、鐵(III)、嗜氧菌等,調整肥效時可以把化學肥料與天然肥料混用。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1.不僅達到了對製革浸灰脫毛廢液和汙泥的汙染治理目的,而且將治理後的廢棄物變為肥料加以利用,實現了「化害為利,變廢為寶」的目標。
2.所生產的復混肥料符合國家標準,可實現製革——制肥一體化經營,用較小的投資獲得較大的收益。
3.工藝簡單,易於操作,所需設備為現有常規設備。
4.生產周期短,僅一周左右。
權利要求
1.一種用製革浸灰脫毛廢液和汙泥製造復混肥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降低硫、鈣含量的汙染處理工序和增大肥效的肥效調整工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還包括肥料固體化工序。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汙染處理工序是向製革浸灰脫毛廢液和汙泥的混合物中加酸降低硫含量,酸的加入量以硫含量降至10-3mol/L計算。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汙染處理工序是向製革浸灰脫毛廢液和汙泥的混合物中通入空氣並加催化劑催化氧化降低硫含量,通入的空氣量以硫含量降至10-3mol/L計算。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通過自然沉澱降低鈣含量,自然沉澱的時間以鈣含量降至10-3mol/L控制。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通過自然沉澱降低鈣含量,自然沉澱的時間以鈣含量降至10-3mol/L控制。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肥效調整工序是在汙染處理後的料液中加入化學肥料。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肥效調整工序是在汙染處理後的料液中加入天然肥料。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肥效調整工序是在汙染處理後的料液中加入化學肥料。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肥效調整工序是在汙染處理後的料液中加入天然肥料。
全文摘要
一種用製革浸灰脫毛廢液和汙泥製造復混肥料的方法,主要包括降低硫、鈣含量的汙染處理工序和增大肥效的肥效調整工序。汙染處理的技術措施為:加酸或通入空氣並加催化劑催化氧化降低硫含量,通過自然沉澱降低鈣含量。肥效調整的技術措施為:根據復混肥料的總養份要求在汙染處理後的料液中加入化學肥料和天然肥料。本發明提供的方法不僅達到了對廢液和汙泥的汙染治理目標,而且能將治理後的廢棄物變為符合國家標準的肥料加以利用。
文檔編號C02F9/00GK1197778SQ97107470
公開日1998年11月4日 申請日期1997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1997年4月30日
發明者張新申, 蔣小萍, 劉明華, 張俊姝 申請人:四川聯合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