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助殘日領導寄語
2023-12-02 17:53:36 2
每年一次的「全國助殘日」活動,動員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領導及數以億計的群眾參加,形成了強勁的聲勢和規模,為眾多殘疾人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幫助和扶持。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助殘日領導寄語,供大家參考。
【篇一】助殘日領導寄語
同志們、殘疾人朋友們:
後天是第25次全國助殘日。在此,我謹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6萬名殘疾人朋友及其親屬和廣大殘疾人工作者致以親切的問候,向所有關心殘疾人、支持殘疾人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誠摯的謝意!對湖北師範學院愛心助殘服務隊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我市殘疾人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日臻完善。通過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將農村殘疾人納入社會保障體系;通過開展0—6歲貧困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白內障復明工程、精神病患者醫療救助、「陽光家園」計劃、社區康復等活動,不斷完善殘疾人服務體系,大大改善了殘疾人的生活狀況,保障了殘疾人的合法權益。縱觀全局,我市殘疾人總體生活狀況與社會平均水平還有差距,還需社會各界的不斷努力。殘疾人是一個弱勢群體,扶殘助殘是一項社會工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伸出熱情的雙手,儘可能給予他們更多的扶持和關愛,努力形成「關愛殘疾人、關注殘疾人事業」的良好氛圍。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助人為樂、扶危濟困、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一員,是我們血肉相連、相親相愛的兄弟姐妹。我們要大力開展扶殘助殘活動,進一步加大對殘疾人的扶持力度,加強對殘疾人康復、教育、培訓、就業、扶貧等方面的支持,切實解決殘疾人工作、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困難,為殘疾人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讓每一位殘疾兄弟姐妹都能夠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感受到社會各界的溫暖。
今天,市殘聯與還地橋鎮政府在這裡一同開展「助殘日」活動,現場為殘疾人提供康復需求登記、勞動就業、健康體檢、法律諮詢、贈送輪椅拐杖等服務,湖北師範學院的青年志願者上門義演,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現場捐款,為我市第,次「助殘日」活動拉開了序幕,我衷心地祝願本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希望廣大殘疾人朋友發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身殘而志堅,樂觀進取,滿懷信心地開創自己的美好人生,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謝謝大家!
【篇二】助殘日領導寄語
各位殘疾人朋友、各位來賓、同志們:
今天,是第25個法定的「全國助殘日」。這次助殘日活動的主題是:「xxxx」。為此,我受市委書記xx的委託,代表xx市委、市人民政府,向全市x萬殘疾人及其親屬表示親切的問候!向全市的殘疾人工作者,向熱情關心殘疾人、大力支持殘疾人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殘疾人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近年來隨著我區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區殘疾人事業發展迅速,殘疾人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改善和提高,全區形成了扶殘助殘的良好風氣,殘疾人扶貧、康復、教育、就業等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殘疾人生活狀況明顯改善。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目前在我區50多萬殘疾人中,貧困殘疾人佔殘疾人總數的40%以上,總體生活水平與社會平均生活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普惠水平」不高、「特惠政策」體現不夠,殘疾人社會保障措施還不夠完善,服務體系還不夠健全。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要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堅持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主基調,緊緊圍繞推進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這條主線,採取有力措施,切實解決殘疾人的最低生活保障、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居住條件和教育、就業等問題,努力推動和促進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國家先後制定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殘疾人教育條例》、《關於進一步加強扶助貧困殘疾人工作的意見》等法規和政策。xx市結合實際,先後制定並實施了加強殘疾人扶貧、康復、就業、扶助、社會保障等工作的規章和政策。通過這些法規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全市殘疾人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有效保障了殘疾人的權益,殘疾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全社會扶殘助殘的良好風尚進一步形成。
接下來我們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責任感把關心、關愛殘疾人的行動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切實為殘疾人解決實際困難。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營造良好扶殘、助殘社會氛圍,切實增強殘疾人主人翁意識
應清醒地看到,殘疾人參與社會程度不高,歧視殘疾人、侵害殘疾人合法權益的現象還時有發生,要改變這種現象,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重視。
二、緊扣活動主題,切實增強為殘疾人服務意識
殘疾人作為特殊群體,他們的生存、生活狀況與社會平均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殘疾人尤其是農村殘疾人生活十分艱苦;少數殘疾兒童失學現象仍然存在;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的障礙依然存在,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三、群策群力,切實增強部門協作合力
新聞媒體要廣泛宣傳普及有關殘疾人保障的政策法規以及殘疾康復和預防知識,宣傳社會各界扶殘、助殘的先進事跡,提高公眾扶殘助殘意識,進一步營造尊重、理解殘疾人,關心支持殘疾人事業的良好氛圍。
同志們,關心殘疾人,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殘疾人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殘疾人是一個數量眾多、特性突出、特別需要幫助的社會群體。我們要在地委、行署的正確領導下,大力發揚中華民族扶殘助殘的傳統美德,大力弘揚人道主義精神,關心、幫助和支持殘疾人,努力實現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共同為試驗區的崛起而努力奮鬥。
最後,祝廣大殘疾人朋友身體健康、闔家幸福、萬事如意!
【篇三】助殘日領導寄語
同志們、同學們:今天我們懷著特殊的心情,觀看一群特殊的孩子為我們獻上的精彩表演,那牽魂動魄的舞蹈,盪氣迴腸的歌聲讓我們感動,他們自強不息、知恩圖報的精神更讓人震撼!
殘障少年兒童是一個十分特殊的群體,他們有口卻不能說話,有耳卻聽不到聲音,有眼卻看不到繽紛世界,可以想像,他們是多麼痛苦!多麼艱難!然而,他們又是那麼堅強、那麼樂觀,自強、堅毅和執著構成了他們生命的三原色。他們用行動一次次超越自己,一次次完善自己,一次次重塑自己,就像他們所說的那樣——健全人能做到的,我們也一定能做到!
現在,為實現海林經濟社會追趕型跨越式發展,全市人民正精心打造、大力弘揚以「自強不息、創新創業、開放開拓」為主要內容的城市人文精神,在這樣的時候觀看這樣一臺以「自強不息,真情回報」為主題的演出,發人深思,令人振奮,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扶弱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牡丹江的扶殘助學工作很有成績,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今天,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再次向全社會發出號召:以更大的熱忱、更切實的行動關心和支持特殊教育事業,為廣大殘障少年兒童的成長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我也藉此機會,向辛勤工作在特殊教育戰線上的幹部、教師、廣大助殘志願者們致以親切的慰問!向所有為殘疾人事業付出辛勤勞動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