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式清管器發球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14:25:26 1
本發明涉及一種管道用清管器的發射結構,具體的說是液壓式清管器發球裝置。
背景技術:
管道作為一種成熟的技術手段,被廣泛的應用於多個領域,例如石油領域、水處理領域、化工領域等。針對長距離管道,尤其是石油領域中成品油的輸送,因為成品油等介質通常存在著雜質和水分等,使得管道的內部在長時間運行後,容易在內部產生附著的沉澱物,或者產生化學反應腐蝕管道等現象。這就要求需要定期處理管道的內部,因此,使用清管器作為一種簡單可靠的辦法成為了一種常見的清潔手段。實際使用清管器,需要在如說明書附圖圖1中所示的三通結構上,將清管器推送進入三通的直線方向,進而清管器進入到管道中進行清潔。
現有技術中,為了實現將清管器推送進入三通的過程,通常採用旁接一組旁通管路實現,具體的說,是在成品油的管路上設置兩個三通結構,通過兩個三通延伸出兩個接口,連接與管道並聯的旁通管路。這種方式是利用管道中的成品油等介質輸送時的油壓,將清管器推送進入到管道中。實際操作過程中,操作工人需要完成裝配清管器到旁接管路、打開和關閉多個管路閥門引入成品油,實現利用成品油油壓將清管器推送進入管道的過程。旁接管路的操作過程比較繁瑣,效率相對較低。並且,當清管器在通過三同時,容易發生傳奇而使得清管器頭部和尾部的壓力差減小,導致最後達到平衡時,出現清管器的運行動力小於阻力的情況,進而出現清管器卡在三通處的情況,容易造成發球失敗。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清管器發球裝置,利用放置在發球筒內部的液壓油缸直接將清管器推送過三通處,進而進入到管道中。本發明在簡化了目前清管器發球裝置操作過程繁瑣的同時,也避免了清管器因為壓差減小而卡在三通處的情況。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液壓式清管器發球裝置,包括清管器、發球筒,所述清管器放置在發球筒的內部,發球筒的頭部能夠與管道的三通的直線方向一端密封連接,發球筒的尾部設置可拆卸的密封擋板,所述發球筒的側部設置具有密封機構的通孔,發球筒的內部沿著三通的直線方向固定液壓部件,所述液壓部件具有液壓杆、液壓缸和液壓油管;
所述液壓杆的頭部沿著三通的直線方向與清管器的尾部牴觸;
所述液壓缸固定設置在發球筒的內部;
所述液壓油管穿過通孔與外置的液壓站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液壓部件將清管器推送進入成品油管道內,相對於旁接管道的複雜操作方式,能夠有效的減少操作時間、操作更簡單。
2,過液壓部件將清管器推送進入成品油管道內,還能夠有效的避免清管器卡在三通處的現象發生。
3,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簡單,使用方便,製造和使用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清管器,2、發球筒,21、第一筒體,22、第二筒體,3、液壓部件,31、液壓杆,32、液壓缸,33、液壓油管,4、環形擋板,5、密封擋板,6、放空結構,61、放空球閥,62、管路,7、過球指示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出進一步的說明。
為了便於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具體實施例中,帶有方向性的詞彙,例如頭部、尾部、側部、三通的直線方向等,都是按照說明書附圖的圖1進行確定的,其中:頭部是圖1的垂直方向上部,尾部是圖1的垂直方向下部,側部是垂直方向的左側和/或右側,三通的直線方向是垂直方向。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
液壓式清管器發球裝置,包括清管器、發球筒,所述清管器放置在發球筒的內部,發球筒的頭部能夠與管道的三通的直線方向一端密封連接,發球筒的尾部設置可拆卸的密封擋板,所述發球筒的側部設置具有密封機構的通孔,發球筒的內部沿著三通的直線方向固定液壓部件,所述液壓部件具有液壓杆、液壓缸和液壓油管;所述液壓杆的頭部沿著三通的直線方向與清管器的尾部牴觸;所述液壓缸固定設置在發球筒的內部;所述液壓油管穿過通孔與外置的液壓站連接。
實際使用中,首先將清管器、發球筒和液壓部件組裝在一起,清管器的尾部能夠與液壓杆的頭部牴觸,液壓部件中的液壓缸通過液壓油管與外置的液壓站連接,液壓站包括液壓油泵和液壓油罐。將發球裝置的頭部(即發球筒的頭部)與三通的直線方向的一端固定連接,通常來說,三通和發球裝置之間具有一個球閥。啟動液壓油泵,將液壓油罐中的液壓油泵入液壓缸內,液壓杆受到液壓缸內的壓力,產生向清管器方向的運動趨勢。由於液壓杆的頭部與清管器的尾部牴觸,因此,液壓杆運動的同時,帶動了清管器的運動,直至液壓杆將清管器頂出發球筒,並且進過三通的直線部分進入到管道的內部。
進一步的,為了便於液壓部件的操作,以及防止液壓油的壓力過大,針對液壓油管的結構提出一種優選的方式:所述液壓油管由進油管和出油管組成,所述通孔是2個,進油管和出油管分別穿過一個通孔與液壓站連接。
進一步的,為了便於檢修和更換液壓部件,發球筒尾部的密封擋板優選的設置成快開盲板。
為了檢測清管器是否已經穿過三通進入管道中,增設過球指示器,所述過球指示器設置在三通的頭部。過球指示器可以採用現有技術中的多種方式,例如短波的檢測儀。
實際使用中,由於清管器本身的結構,其尾部與液壓杆的頭部牴觸且運動時,會發生清管器偏移的情況,造成發射清管器失敗,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將清管器的尾部結構提出一種優選的方式:所述清管器的尾部具有凹面指向液壓杆的凹形部,液壓杆的頭部與凹形部牴觸。通過這種優選的清管器的尾部結構,液壓杆的頭部直接作用在凹面中,清管器發生偏移的情況時,液壓杆依然能夠將清管器整體沿著三通的直線方向進行推送,從而增大了發射效率。
在發球結束之後,需要拆下發球裝置,由於管路中存在成品油,成品油會進入到發球筒內。為了進一步增強安全性,以及不浪費成品油,進一步的,將發球筒增設放空結構,所述放空結構由放空球閥和管路組成;管路一端固定設置在發球筒的側部,管路的中部或另一端的端部固定連接放空球閥。通過使用放空結構,可以將流入到發球筒內的成品油排空,以及通過其他收集裝置,例如油桶等,將這部分成品油回收。
實施例2:
如圖1所示,在前述實施例1的基礎上,本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
所述發球筒具有第一筒體、第二筒體,第一筒體的頭部與三通的直線方向一端密封連接;所述第一桶體的內部沿著三通直線方向上活動設置清管器,所述第二筒體的內部沿著三通直線方向上固定設置液壓部件,所述第一桶體的尾部與第二筒體的頭部可拆卸的連接,第一桶體與第二筒體之間設置清管器固定結構;所述清管器固定結構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桶體尾部的擋圈和環形擋板,擋圈固定焊接在第一桶體內部,環形擋板活動設置在第一桶體內部,環形擋板的頂部與擋圈的底部可拆卸的連接;所述液壓杆能夠穿過環形擋板沿著三通直線直線方向向第一筒體內延伸,液壓杆的頭部能夠與清管器的尾部牴觸;第二筒體的尾部設置可拆卸的密封擋板,第二筒體的側部設置具有密封機構的通孔,液壓油管穿過通孔與液壓站連接。
通過將發球筒設置為兩個桶體,便於清管器與發球筒的組裝、便於液壓部件的檢修或更換;同時,清管器固定結構中,擋圈是一個圓環形狀,擋圈的外圈與第一桶體內部焊接固定,環形擋板整體是帶有通孔的圓形板狀結構,環形擋板可以卡合進入第一桶體內部,與環形擋板接觸,或者通過快速連接裝置,例如螺紋結構、固定銷等方式與擋板可拆卸的連接。擋圈用於環形擋板的定位,能夠避免環形擋板向第一桶體內部運動,環形擋板能夠避免清管器在安裝過程中,從第一桶體滑落的情況發生,便於第一桶體和第二筒體的安裝。
為了便於兩個桶體的連接,可以通過增設連接部件的方式,例如卡扣、螺栓等現有技術的方案,優選的,第一桶體的兩端和第二筒體的兩端分別具有法蘭,所述第一桶體的尾部法蘭與第二筒體的頭部法蘭通過快速連接裝置連接。這種方式連接簡單可靠,經濟成本低。
由於發射筒分為兩個桶體,進一步的,將所述放空結構設置在第一筒體,所述放空結構由放空球閥和管路組成;管路一端固定設置在第一筒體的側部,管路的中部或另一端的端部固定連接放空球閥。設置放空結構,便於將第一桶體中的成品油排空和回收。
為了更好的將清管器固定在第一桶體內,進一步的,將清管器的尾部設置具有凹面指向液壓杆的凹形部,所述環形擋板的中心具有能夠容納凹形部的通孔結構;所述清管器通過凹形部活動設置在環形擋板的通孔結構上,液壓杆的頭部與凹形部牴觸。凹形部一方面可以讓液壓杆能夠更好的與清管器接觸,另一方面,通過凹形部的外緣部分卡進環形擋板的總的開孔結構,能夠更方便的使清管器與液壓杆的牴觸連接,即第一桶體與第二筒體之間的組裝連接過程更加簡單。
以上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述說明對本發明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不應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本發明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範圍作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