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養殖籠及使用方法
2023-11-09 19:31:02 2
專利名稱:一種養殖籠及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水養殖業,具體地說是一種適用於貝類筏式養殖用的養殖籠及使用方法。
我們知道,貝類筏式養殖所使用的養殖籠,是由網片製成籠壁,其上方設有吊繩,下方設有墜石,籠壁內自上而下均布若干分層盤,分層盤又稱養殖盤,養殖盤是在一平盤上設有若干孔,孔的作用是為了透水和與籠壁相連接,在每層養殖盤的籠壁上設有裝苗口,這種養殖籠對於具有發達足絲的附著型貝類,如櫛孔扇貝等,其可以依靠發達的足絲附著固定自身,可得到穩定的生活環境,而對於足絲欠發達的埋棲型和半埋棲型貝類,如蝦夷扇貝等,其不能依靠自身附著固定,在養殖盤上處於游離狀態,沒有穩定的生活環境,一遇風浪,貝類間相互碰撞,造成貝殼外緣損傷,嚴重影響其生長和成活率,特別是有的還進行交叉咬合,往往造成雙雙死亡,如蝦夷扇貝的成活率僅為30%左右;這種養殖籠的使用方法是先將養殖盤相互間隔一定距離與籠壁相連接,並在籠壁上開有裝苗口,在最上面的一層養殖盤上方設有吊繩,在最下面的一層養殖盤下方設有墜石,再將貝類種苗由裝苗口分別裝入養殖籠內的各個養殖盤上,並封死裝苗口,然後,將養殖籠送入海水中,由吊繩使其與潛伏架子相連接,以進行養成,其不足是貝類種苗成活率低、使用不方便、操作複雜、勞動效率低等。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養殖籠及使用方法,其結構合理、養殖貝類成本低、成活率高、生長周期短、使用方便、效率高,特別適用於養殖足絲欠發達的貝類。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可以通過如下措施達到一種養殖籠,其設有養殖盤、吊繩、墜石,養殖盤上設有窩坑、透水孔和連接孔,其特徵是養殖盤上設有蓋網,蓋網的周邊設有鎖緊繩,蓋網經鎖緊繩與養殖盤相連接,養殖盤經連接繩相互連接形成養殖籠,養殖盤的間距在70mm-300mm,為提高種苗的成活率和入苗方便,養殖盤上設有裝苗孔,裝苗孔一般設在中央窩坑的周圍,形狀一般為長條孔。
本發明的使用方法是先將蓋網覆蓋在養殖盤上方,拉緊鎖緊繩使蓋網與養殖盤相連接;再經連接繩將若干個養殖盤相互連接,養殖盤的間距在70mm-300mm,最上面的養殖盤上設有吊繩,最下面的養殖盤上設有墜石;然後,將30mm以上的貝類種苗由養殖盤上的裝苗孔送進養殖盤上的窩坑內;最後將養殖籠由吊繩與海中的潛伏架子相連接,進行養殖。
本發明由於在帶窩坑的養殖盤上設有蓋網,使貝類種苗不能離開窩坑,得到穩定的生活環境;由於養殖盤採用連接繩相連接,使其透水量大,減少了附著物,穩定性好,由於在養殖盤上設有裝苗孔,使其裝苗時更方便,貝類種苗的成活率高,本發明為貝類,特別是足絲欠發達的埋棲型、半埋棲型貝類提供了穩定的埋棲、半埋棲生活環境,成活率高,可達98%以上,生長速度快,生成期短,產量高,養殖成本低,操作方便(不用清埋附著物),減輕了養殖工人的勞動強度,特別適合養殖足絲欠發達的埋棲型、半埋棲型貝類,如蝦夷扇貝、魁蚶等。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也是一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向視圖。
圖3是圖1的B向視圖。
圖4是養殖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A-A剖視圖。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如附圖所示,一種養殖籠,其設有養殖盤1、吊繩2、墜石3,養殖盤1上設有窩坑4、透水孔5和連接孔6,養殖盤1上設有蓋網7,蓋網7的周邊設有鎖緊繩8,蓋網7經鎖緊繩8與養殖盤1相連接,即鎖緊繩8栓在蓋網7的周邊上,拉緊鎖緊繩8並打結固定,使蓋網7與養殖盤1相固定,養殖盤1經連接繩9相互連接,即用4根乙烯繩將8幹個貝養殖盤1經連接孔6進行連接,養殖盤1的間距為100mm,形成一個養殖籠,在最上面的養殖盤1上設有吊繩2,吊繩2的下端分3根或4根吊繩與最上面的養殖盤相連接,在最下面的養殖盤上設有墜石3,墜石3的下端分3根或4根吊繩與最下面的養殖盤相連接,為提高貝類種苗的成活率和放入貝類種苗的方便,養殖盤上設有裝苗孔10,養殖盤1的直徑為380mm,厚度為3mm,其上設有9個窩坑4,若干個透水孔5和連接孔6,養殖盤1中央設有一個窩坑4,稱中央窩坑,窩坑4的上口直徑為100mm,窩深為25mm,透水孔5、連接孔6的直徑為20mm,裝苗孔4的寬為20mm,長度為45mm,裝苗孔10設在中央窩坑的周圍,形狀一般為長條孔,養殖盤1採用塑料製成,一般用模具進行熱壓聚塑加工。
本發明的使用方法是(1)先將蓋網7覆蓋在養殖盤1上方,拉緊鎖緊繩8以使蓋網7與養殖盤1相連接,蓋網7的作用是防止貝類移出窩坑4,蓋網7與窩坑4相配合,結貝類造成穩定的生活空間。
(2)經4根連接繩9將8個養殖盤1相互連接,形成一個養殖籠,兩個養殖盤1的間距為100mm,養殖盤1採用連接繩9相連接,使養殖籠透水量增大,減少了養殖籠上的附著物,養殖籠的穩定性好,在最上面的養殖盤1上設有吊繩2,吊繩2的下端分4根吊繩與最上面的養殖盤1相連接,在最下面的養殖盤1上設有墜石3,墜石3的下端分4根吊繩與最下面的養殖盤1相連接。
(3)將30mm以上的貝類種苗由養殖盤1上的裝苗孔10送進養殖盤1上的窩坑4內,由於裝苗孔10設在養殖盤1中央窩坑的周圍,形狀一般為長條孔,可以非常方便地將貝類種苗放入養殖盤1上的窩坑4內,大大縮短了貝類種苗的露空時間,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貝類種苗的成活率。
(4)最後將養殖籠由吊繩2與海中的潛伏架子11相連接,進行養殖,潛伏架子可有效地防止風浪對養殖籠的影響,使養殖籠為貝類提供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以以提高貝類的生長速度。
本發明由於在帶窩坑的養殖盤上設有蓋網,使貝類種苗不能離開窩坑,得到穩定的生活環境;由於養殖盤採用連接繩相連接,形成一個養殖籠,使養殖籠的透水量大,減少了養殖籠上的附著物,養殖籠的穩定性好,由於在養殖盤上設有裝苗孔,使其裝苗時更方便,大大縮短了貝類種苗的露空時間,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貝類的成活率高。
本發明為貝類,特別是足絲欠發達的埋棲型、半埋棲型貝類提供了穩定的埋棲、半埋棲生活環境,使其養殖貝類時,貝類的成活率高,可達98%以上,貝類生長速度快,生成期短,產量高,養殖成本低,操作方便(不用清埋養殖籠上的附著物),減輕了養殖工人的勞動強度,特別適合養殖足絲欠發達的埋棲型、半埋棲型貝類,如蝦夷扇貝、魁蚶等。
權利要求
1.一種養殖籠,其設有養殖盤、吊繩、墜石,養殖盤上設有窩坑、透水孔和連接孔,其特徵在於養殖盤上設有蓋網,蓋網的周邊設有鎖緊繩,蓋網經鎖緊繩與養殖盤相連接,養殖盤經連接繩相互連接形成養殖籠,養殖盤的間距在70mm-300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養殖籠,其特徵在於養殖盤上設有裝苗孔,裝苗孔設在中央窩坑的周圍,形狀一般為長條孔。
3.一種養殖籠的使用方法,其特徵在於a先將蓋網覆蓋在養殖盤上方,拉緊鎖緊繩以使蓋網與養殖盤相連接。b經連接繩將養殖盤相互連接,形成一個養殖籠,兩個養殖盤的間距為70mm-300mm。在最上面的養殖盤上設有吊繩,在最下面的養殖盤上設有墜石。c將30mm以上的貝類種苗由養殖盤上的裝苗孔送進養殖盤上的窩坑內。d將養殖籠由吊繩與海中的潛伏架子相連接,進行養殖。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海水養殖業,具體地說是一種適用於貝類筏式養殖用的養殖籠及使用方法,其設有養殖盤、吊繩、墜石,其特徵是養殖盤上設有蓋網,蓋網的周邊設有鎖緊繩,蓋網經鎖緊繩與養殖盤相連接,養殖盤經連接繩相互連接形成養殖籠,使用本發明養殖貝類,具有成活率高,可達98%以上,生長速度快,生成期短,產量高,養殖成本低,操作方便等優點。
文檔編號A01K61/00GK1273026SQ00111130
公開日2000年11月15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12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12日
發明者王遠嶺, 楊玉傑, 叢術平 申請人:山東承天海洋水產集團公司